第九回 殘燭将盡 蔣經國密議遺囑事 緯國趕來 宋美齡斷圓父子情
關燈
小
中
大
書接上回。
蔣介石當真像一具什麼出土幹屍似的,給隔絕在空氣之中,但有所不同,還得呼吸,還得在喉部、肺部、下部&ldquo三路急診&rdquo。
接下一個無望爛攤子,蔣經國在某種意義上說,同樣也是活受罪。
他的&ldquo三路急診&rdquo當無乃父嚴重、但就意義來說,他&ldquo上&rdquo無可靠的靠山,&ldquo中&rdquo無像樣的班底,&ldquo下&rdquo,無擁戴的軍民,一旦&ldquo登基&rdquo,隻能以龐大的特務機構作為他的輸血搶救,這就反襯了景況險惡,也難怪他在小朝廷中的&ldquo當面之敵&rdquo宋美齡,也視他如無物了。
&ldquo父王&rdquo的開喉排痰手術成功,并沒有為&ldquo太子&rdquo帶來什麼好運,&ldquo夫人&rdquo謝醫設宴,也未見&ldquo太子&rdquo一旁相陪,而且還不便啟齒發問,免得招來一頓搶白。
迨&ldquo父王&rdquo喉部拆線,三數日休養後可以透一口大氣,&ldquo太子&rdquo才又肅立床邊,向他道喜,可是目擊乃父活像一具骷髅時,愈加感到&ldquo榮任大孝子&rdquo之期已不遠了。
&ldquo父王&rdquo既已回到病房,&ldquo母後&rdquo又在鄰室治病,&ldquo太子&rdquo不能不前往探望,以示&ldquo孝道&rdquo,房門口等待頗久,才獲&ldquo請進&rdquo通知,宋美齡照例坐在那裡,決不起立,待他叫過&ldquo母親&rdquo請過安,準備&ldquo應酬&rdquo幾句而去時,她可開了口,其寒徹骨! &ldquo經兒你說過,美國醫生存心殺人!&rdquo &ldquo呵!母親,這&hellip&hellip&rdquo &ldquo而且殺的是你父親!&rdquo &ldquo呵!母親,這是父親說的。
&rdquo &ldquo總之是你對我說的!&rdquo宋美齡仍然冷冷地咬住一根長長的象牙煙嘴,噴了口煙道:&ldquo現在,你剛才看過他了?&rdquo &ldquo是,母親。
&rdquo &ldquo你父親同你說話了?&rdquo &ldquo是,母親。
&rdquo &ldquo他的喉管并沒有切斷,也沒有斷氣,是麼?&rdquo &ldquo是,母親&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父親這次動手術,是誰開的刀?&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母親,是美國醫生。
&rdquo &ldquo是麼?&rdquo宋美齡凄然一笑:&ldquo那你回去休息吧,不過,你親眼看見的啦,你父親是真身,不是替身,美國醫生沒有殺人。
你,也不用我操心!&rdquo &ldquo母親,&rdquo蔣經國一身是汗,又驚又惱,但他隻會&ldquo暗做&rdquo不敢明來,咬牙切齒做了個笑臉道:&ldquo母親需要休息,孩兒告辭了。
&rdquo也不再等她開口,事實上她也并無答複,更不目送,扭過身去聽房門微響,這才把煙嘴一擱,對黃媽道:&ldquo我有點餓了。
&rdquo 黃媽還沒開腔,忽地房門慢慢開啟,出現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那是蔣孝文的女兒,叫做友梅。
宋美齡一見忙不選折入内室,她知道在這個小女孩後面的,必然是蔣孝文之妻。
這個婆婆對&ldquo太子&rdquo已經如此厭惡,餘人不複論矣!而這位孫媳為探視乃夫而來,小友梅見着房門就推,乃有此錯失。
果然,一忽兒黃媽來告:&ldquo友梅走了,門外伸進一條胳膊,抓住就跑。
&rdquo 可是小孩無罪、她不知道已經&ldquo開罪&rdquo了曾祖母,而随母親進入蔣孝文病房時,另外一張冷面孔又在等着她!祖父繃着臉。
一一蔣經國正在沒好氣。
兒媳婦和孫女兒猶想說些什麼,可不知道這個身為祖父者已經不耐煩了,蔣經國本已離去,卻又退回孝文房中,準備對他說些什麼,先奈此子已由&ldquo天才&rdquo變成白癡,他越看越有氣,但也不便啟口罵人,而且罵也無用,正在為後繼無人黯然神傷,又見到他的妻女,想責備媳婦&ldquo看不住老公&rdquo也沒用,氣得隻好略一點頭,就再離去。
那個媳婦正在發怔,老傭人低聲說:&ldquo老爺來過兩次,都沒說什麼。
&rdquo見她又流淚,長歎道:&ldquo太爺剛過危險期,少爺的病還沒好,難怪老爺難過,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了。
來來,侍從室剛剛送來一些吃的,說是美國水果,洋人送的,太爺不能進口,老爺要他們拿來分了。
&rdquo對床上的蔣孝文努努嘴巴:&ldquo剛才我給他一串葡萄,他打開窗子往樓下扔,扔在一個侍衛頭上,以為出了亂子,迎查問過呢!&rdquo 這當兒蔣孝文忽地從床上直跳下來,沖到茶幾旁,把女兒使勁一推,抓起一盤水果,竄到窗前,一手推開,一手連盤子扔了出去,這回可無人上樓&ldquo檢查可疑分子&rdquo,隻是女孩受此驚吓,又不見了吃的,哭了個天昏地暗,把她母親也&ldquo帶&rdquo哭了。
有人敲門,沒等回答,來了個侍衛官。
&ldquo噓!&rdquo他向母女倆示意道:&ldquo千萬不能再哭,&lsquo先生&rsquo如果聽見,那還得了!&rdquo 蔣孝文的妻子當場止哭。
但小女孩怎肯聽他的?侍衛官急得掏出一拉糖來,堵住了她的小嘴,對她媽媽抱怨道: &ldquo大少奶,這是什麼時候?又是什麼地方?你可要打足十二分精神才行哪!&lsquo先生&rsquo現在談不上發脾氣,&lsquo老太婆&rsquo可越來越難侍候,萬一把芝麻大的事兒鬧得磨盤般大,老實說你和我們一樣,都會吃不了兜着走,&lsquo院長&rsquo當然有辦法,可是&lsquo先生&rsquo還在,&lsquo院長&rsquo還有一段日子縛手縛腳,施展不開,這些情形你們應該懂得,這些話也隻能我們&lsquo自己人&rsquo說,首先你不必把大少爺在這當兒送進這裡來湊熱鬧,第二,既來了,你也何必厮守着他?大少爺已經&lsquo廢&rsquo了,再不該把小姐帶來,她太小。
&rdquo 這名侍衛官,充當的是&ldquo老家人&rdquo角色,而守活寡的孫媳婦,也隻有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份兒,她告訴那個&ldquo老家人&rdquo無意湊熱鬧,蔣孝文先蔣介石住院,也記不起是第幾次留診。
隻是他父親&ldquo傳子&rdquo心切,渴盼把&ldquo廢人&rdquo治好,因此要她經常醫院相陪,希望增加他醫愈的速度。
但她明知無用,可又不能不來。
同時也知道她母女倆準會動辄得咎,她和比白癡聊勝一籌的蔣孝文,正在度着&ldquo富貴夫妻百事哀&rdquo的怪誕日子。
說罷飲泣不已。
盡管蔣家在台灣不可一世,其實自老蔣開始,沒有一個不感到來日大難,亟盼離去可又不敢表示,人人度日如年,個個熱鍋螞蟻一般。
單說蔣介石,這回開喉手術确實救他一命,但身體衰弱,變本加厲,坐立皆難,自知不起,可又不甘就這樣死去,同時又無法得以不死,那一日對老婆兒子表示離院,&ldquo醫院是治病的,沒辦法休養,我要到慈湖去&rdquo。
聞道&ldquo父王&rdquo想去角闆山下的墀尾,&ldquo太子&rdquo當着&ldquo母後&rdquo表示異議道: &ldquo慈湖是好,隻是交通不怎麼方便,直升機來回沒問題,阿爸政躬違和,往返就不大适宜,何況醫療方面,阿爸更不宜離開醫院太遠。
&rdquo言下之意,百病叢生的&ldquo父王&rdquo一旦又發生什麼問題,一下子醫藥兩缺的話,就會&ldquo死麼!&rdquo 蔣問:&ldquo那&hellip&hellip&rdquo &ldquo到陽明山近些。
&rdquo蔣經國道:&ldquo那裡上下比慈湖方便。
&rdquo &ldquo我不贊成,&rdquo宋美齡道:&ldquo還是不方便。
這回用直升機往返醫院之間,不曾耽誤,那是因為路近,所以,我主張你仍舊回到那士林官邸去。
&rdquo 父子二人想想沒錯,于是改由地面上把他弄回了士林,由于特别甯靜,蔣介石當夜睡得好些,翌晨&ldquo太子&rdquo來,四顧無人,便道: &ldquo這件事,遲早要辦!我們先商量商量。
&rdquo 蔣經國一怔,聽&ldquo父王&rdquo在說: &ldquo我指的是遺囑。
&rdquo 蔣經國吃作憂戚狀道:&ldquo沒有必要吧,中美醫生都說,阿爸的身體蠻好,光是看精神,已經知道阿爸是沒有問題的了。
&rdquo 蔣介石心頭喜悅,想了想,說: &ldquo不過,我就是去了也不算短命了,隻是心有不甘,我不想死!那個遺囑問題,可不是鬧着玩的,盡管今天可以不動手,也應該動動腦筋,你幫我去想想,我應該說些什麼?應該找誰來寫遺囑?汪精衛那支筆可厲害,把總理遺囑寫得頭頭是道,如今,布雷也已死了。
&rdquo 蔣經國明白&ldquo父王&rdquo的意思,那是陳布雷早就先他而&ldquo去&rdquo了,如今在他這裡的&ldquo文膽&rdquo,一個不如一個,弄到連遺囑都成了問題,于是推薦道: &ldquo秦孝儀還可以,不過不急,以後再說。
看來這次手術着實不錯,阿爸的聲音不但大得多,而且清清楚楚,這件事情看來不急,以後再說,以後再說。
&rdquo &ldquo父王&rdquo聞言大慰,歎道: &ldquo本來,這件事是不急,無奈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早點弄好,也不必像孫總理那麼緊張了。
我是有顧慮,擔心我的遺囑還沒拟好,我可是先走了,這不比帳目,可以補做,遺囑最好由自己拟稿,即使沒有氣力,主要的意思,也最好由自己來定。
&rdquo到這裡又喘息起來,略為停頓,繼續說道:&ldquo何況是我的遺囑,我的遺囑,比孫總理難寫得多了。
&rdquo &ldquo是,阿爸地位不同,比孫總理偉大得多了。
&rdquo順手拍馬,反正拍死老頭不用償命。
蔣介石聞言喜歡,可又皺眉道: &ldquo陳辭修看來是個混蛋!&rdquo &ldquo呵!&rdquo蔣經國一怔。
又聽&ldquo父王&rdquo在說: &ldquo陳辭修的遺囑,荒謬極了!&rdquo &ldquo他&hellip&hellip&rdquo &ldquo他的遺囑拆爛污!&rdquo蔣介石恨道:&ldquo算是我白白地提攜他,這個家夥到死,居然在遺囑裡不提我的名字,又短又簡單,還不肯反攻大陸哩!&rdquo &ldquo不肯&hellip&hellip&rdquo蔣經國一下子想不過來。
&ldquo我不是說他沒有去反攻大陸,&rdquo蔣介石道:&ldquo這是件好大的事情,連美國都不想動手,我的手腳也給綁住了。
老實說即使放開了我的手腳,這個局面怎能反攻過去?&rdquo蔣介石長歎:&ldquo我的意思是,&lsquo反攻大陸&rsquo平時不便喊,不必喊,但辭修死都快死了,在遺囑上寫上一筆,一來輕而易舉,二來對我有利,三來以示忠貞,一舉三得,你說有多好?可是他不寫,于是什麼也沒有!如果他不是陳誠,說不定我已經有所懲罰!一定會懷疑他為&lsquo共黨&rsquo張目!甚至是通&lsquo共&rsquo!&rdquo &ldquo阿爸,還是休息一陣吧!&rdquo這個&ldquo太子&rdquo見他越來越緊張,感到恐懼。
&ldquo好吧,你先回去吧。
&rdquo蔣介石見&ldquo太子&rdquo離去,也就躺了下來,從陳誠的&ldquo絕望到底&rdquo遺囑,想到了風光大葬的孫中山遺囑,也就對自己的遺囑苦苦思索起來,開了一萬次頭,想了一萬次&ldquo重點&rdquo,倏地天色大亮,原來又是一天到來,他已沉思了整整一夜,可似乎什麼也沒想,什麼都已想絕,難乎為繼,苦思不得,陡地心頭如受重擊,痛醒過來。
在他父子兩人來說,此事應屬機密,無奈&ldquo牆内有耳&rdquo,蔣介石開始準備後事,商議遺囑一事,迅速傳到&ldquo夫人&rdquo,那裡,當下不動聲色,待蔣精神較好,能夠坐在窗前看風景時,宋美齡推過一把搖椅,先是笑着賀他健康好轉,接着用抱怨的口吻道: &ldquo官邸内有人在說,&lsquo先生&rsquo高瞻遠矚、已經準備遺囑草稿了。
&rdquo緊接着歎氣道:&ldquo我隻能對他們說,不但世界上的偉大人物都早就準備了這個,而且一些大富豪也這樣做的。
&rdquo 蔣介石聞言一怔,暗忖&ldquo好險&rdquo,在不能承認,又不能否認的情況下,隻能苦笑着皺眉道:&ldquo我還沒有這個意思。
&rdquo 宋美齡很不痛快,勃然變色道: &ldquo難道是經兒的意思?&rdquo 沒料到對方&ldquo将&rdquo上一&ld
蔣介石當真像一具什麼出土幹屍似的,給隔絕在空氣之中,但有所不同,還得呼吸,還得在喉部、肺部、下部&ldquo三路急診&rdquo。
接下一個無望爛攤子,蔣經國在某種意義上說,同樣也是活受罪。
他的&ldquo三路急診&rdquo當無乃父嚴重、但就意義來說,他&ldquo上&rdquo無可靠的靠山,&ldquo中&rdquo無像樣的班底,&ldquo下&rdquo,無擁戴的軍民,一旦&ldquo登基&rdquo,隻能以龐大的特務機構作為他的輸血搶救,這就反襯了景況險惡,也難怪他在小朝廷中的&ldquo當面之敵&rdquo宋美齡,也視他如無物了。
&ldquo父王&rdquo的開喉排痰手術成功,并沒有為&ldquo太子&rdquo帶來什麼好運,&ldquo夫人&rdquo謝醫設宴,也未見&ldquo太子&rdquo一旁相陪,而且還不便啟齒發問,免得招來一頓搶白。
迨&ldquo父王&rdquo喉部拆線,三數日休養後可以透一口大氣,&ldquo太子&rdquo才又肅立床邊,向他道喜,可是目擊乃父活像一具骷髅時,愈加感到&ldquo榮任大孝子&rdquo之期已不遠了。
&ldquo父王&rdquo既已回到病房,&ldquo母後&rdquo又在鄰室治病,&ldquo太子&rdquo不能不前往探望,以示&ldquo孝道&rdquo,房門口等待頗久,才獲&ldquo請進&rdquo通知,宋美齡照例坐在那裡,決不起立,待他叫過&ldquo母親&rdquo請過安,準備&ldquo應酬&rdquo幾句而去時,她可開了口,其寒徹骨! &ldquo經兒你說過,美國醫生存心殺人!&rdquo &ldquo呵!母親,這&hellip&hellip&rdquo &ldquo而且殺的是你父親!&rdquo &ldquo呵!母親,這是父親說的。
&rdquo &ldquo總之是你對我說的!&rdquo宋美齡仍然冷冷地咬住一根長長的象牙煙嘴,噴了口煙道:&ldquo現在,你剛才看過他了?&rdquo &ldquo是,母親。
&rdquo &ldquo你父親同你說話了?&rdquo &ldquo是,母親。
&rdquo &ldquo他的喉管并沒有切斷,也沒有斷氣,是麼?&rdquo &ldquo是,母親&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父親這次動手術,是誰開的刀?&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母親,是美國醫生。
&rdquo &ldquo是麼?&rdquo宋美齡凄然一笑:&ldquo那你回去休息吧,不過,你親眼看見的啦,你父親是真身,不是替身,美國醫生沒有殺人。
你,也不用我操心!&rdquo &ldquo母親,&rdquo蔣經國一身是汗,又驚又惱,但他隻會&ldquo暗做&rdquo不敢明來,咬牙切齒做了個笑臉道:&ldquo母親需要休息,孩兒告辭了。
&rdquo也不再等她開口,事實上她也并無答複,更不目送,扭過身去聽房門微響,這才把煙嘴一擱,對黃媽道:&ldquo我有點餓了。
&rdquo 黃媽還沒開腔,忽地房門慢慢開啟,出現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那是蔣孝文的女兒,叫做友梅。
宋美齡一見忙不選折入内室,她知道在這個小女孩後面的,必然是蔣孝文之妻。
這個婆婆對&ldquo太子&rdquo已經如此厭惡,餘人不複論矣!而這位孫媳為探視乃夫而來,小友梅見着房門就推,乃有此錯失。
果然,一忽兒黃媽來告:&ldquo友梅走了,門外伸進一條胳膊,抓住就跑。
&rdquo 可是小孩無罪、她不知道已經&ldquo開罪&rdquo了曾祖母,而随母親進入蔣孝文病房時,另外一張冷面孔又在等着她!祖父繃着臉。
一一蔣經國正在沒好氣。
兒媳婦和孫女兒猶想說些什麼,可不知道這個身為祖父者已經不耐煩了,蔣經國本已離去,卻又退回孝文房中,準備對他說些什麼,先奈此子已由&ldquo天才&rdquo變成白癡,他越看越有氣,但也不便啟口罵人,而且罵也無用,正在為後繼無人黯然神傷,又見到他的妻女,想責備媳婦&ldquo看不住老公&rdquo也沒用,氣得隻好略一點頭,就再離去。
那個媳婦正在發怔,老傭人低聲說:&ldquo老爺來過兩次,都沒說什麼。
&rdquo見她又流淚,長歎道:&ldquo太爺剛過危險期,少爺的病還沒好,難怪老爺難過,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了。
來來,侍從室剛剛送來一些吃的,說是美國水果,洋人送的,太爺不能進口,老爺要他們拿來分了。
&rdquo對床上的蔣孝文努努嘴巴:&ldquo剛才我給他一串葡萄,他打開窗子往樓下扔,扔在一個侍衛頭上,以為出了亂子,迎查問過呢!&rdquo 這當兒蔣孝文忽地從床上直跳下來,沖到茶幾旁,把女兒使勁一推,抓起一盤水果,竄到窗前,一手推開,一手連盤子扔了出去,這回可無人上樓&ldquo檢查可疑分子&rdquo,隻是女孩受此驚吓,又不見了吃的,哭了個天昏地暗,把她母親也&ldquo帶&rdquo哭了。
有人敲門,沒等回答,來了個侍衛官。
&ldquo噓!&rdquo他向母女倆示意道:&ldquo千萬不能再哭,&lsquo先生&rsquo如果聽見,那還得了!&rdquo 蔣孝文的妻子當場止哭。
但小女孩怎肯聽他的?侍衛官急得掏出一拉糖來,堵住了她的小嘴,對她媽媽抱怨道: &ldquo大少奶,這是什麼時候?又是什麼地方?你可要打足十二分精神才行哪!&lsquo先生&rsquo現在談不上發脾氣,&lsquo老太婆&rsquo可越來越難侍候,萬一把芝麻大的事兒鬧得磨盤般大,老實說你和我們一樣,都會吃不了兜着走,&lsquo院長&rsquo當然有辦法,可是&lsquo先生&rsquo還在,&lsquo院長&rsquo還有一段日子縛手縛腳,施展不開,這些情形你們應該懂得,這些話也隻能我們&lsquo自己人&rsquo說,首先你不必把大少爺在這當兒送進這裡來湊熱鬧,第二,既來了,你也何必厮守着他?大少爺已經&lsquo廢&rsquo了,再不該把小姐帶來,她太小。
&rdquo 這名侍衛官,充當的是&ldquo老家人&rdquo角色,而守活寡的孫媳婦,也隻有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份兒,她告訴那個&ldquo老家人&rdquo無意湊熱鬧,蔣孝文先蔣介石住院,也記不起是第幾次留診。
隻是他父親&ldquo傳子&rdquo心切,渴盼把&ldquo廢人&rdquo治好,因此要她經常醫院相陪,希望增加他醫愈的速度。
但她明知無用,可又不能不來。
同時也知道她母女倆準會動辄得咎,她和比白癡聊勝一籌的蔣孝文,正在度着&ldquo富貴夫妻百事哀&rdquo的怪誕日子。
說罷飲泣不已。
盡管蔣家在台灣不可一世,其實自老蔣開始,沒有一個不感到來日大難,亟盼離去可又不敢表示,人人度日如年,個個熱鍋螞蟻一般。
單說蔣介石,這回開喉手術确實救他一命,但身體衰弱,變本加厲,坐立皆難,自知不起,可又不甘就這樣死去,同時又無法得以不死,那一日對老婆兒子表示離院,&ldquo醫院是治病的,沒辦法休養,我要到慈湖去&rdquo。
聞道&ldquo父王&rdquo想去角闆山下的墀尾,&ldquo太子&rdquo當着&ldquo母後&rdquo表示異議道: &ldquo慈湖是好,隻是交通不怎麼方便,直升機來回沒問題,阿爸政躬違和,往返就不大适宜,何況醫療方面,阿爸更不宜離開醫院太遠。
&rdquo言下之意,百病叢生的&ldquo父王&rdquo一旦又發生什麼問題,一下子醫藥兩缺的話,就會&ldquo死麼!&rdquo 蔣問:&ldquo那&hellip&hellip&rdquo &ldquo到陽明山近些。
&rdquo蔣經國道:&ldquo那裡上下比慈湖方便。
&rdquo &ldquo我不贊成,&rdquo宋美齡道:&ldquo還是不方便。
這回用直升機往返醫院之間,不曾耽誤,那是因為路近,所以,我主張你仍舊回到那士林官邸去。
&rdquo 父子二人想想沒錯,于是改由地面上把他弄回了士林,由于特别甯靜,蔣介石當夜睡得好些,翌晨&ldquo太子&rdquo來,四顧無人,便道: &ldquo這件事,遲早要辦!我們先商量商量。
&rdquo 蔣經國一怔,聽&ldquo父王&rdquo在說: &ldquo我指的是遺囑。
&rdquo 蔣經國吃作憂戚狀道:&ldquo沒有必要吧,中美醫生都說,阿爸的身體蠻好,光是看精神,已經知道阿爸是沒有問題的了。
&rdquo 蔣介石心頭喜悅,想了想,說: &ldquo不過,我就是去了也不算短命了,隻是心有不甘,我不想死!那個遺囑問題,可不是鬧着玩的,盡管今天可以不動手,也應該動動腦筋,你幫我去想想,我應該說些什麼?應該找誰來寫遺囑?汪精衛那支筆可厲害,把總理遺囑寫得頭頭是道,如今,布雷也已死了。
&rdquo 蔣經國明白&ldquo父王&rdquo的意思,那是陳布雷早就先他而&ldquo去&rdquo了,如今在他這裡的&ldquo文膽&rdquo,一個不如一個,弄到連遺囑都成了問題,于是推薦道: &ldquo秦孝儀還可以,不過不急,以後再說。
看來這次手術着實不錯,阿爸的聲音不但大得多,而且清清楚楚,這件事情看來不急,以後再說,以後再說。
&rdquo &ldquo父王&rdquo聞言大慰,歎道: &ldquo本來,這件事是不急,無奈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早點弄好,也不必像孫總理那麼緊張了。
我是有顧慮,擔心我的遺囑還沒拟好,我可是先走了,這不比帳目,可以補做,遺囑最好由自己拟稿,即使沒有氣力,主要的意思,也最好由自己來定。
&rdquo到這裡又喘息起來,略為停頓,繼續說道:&ldquo何況是我的遺囑,我的遺囑,比孫總理難寫得多了。
&rdquo &ldquo是,阿爸地位不同,比孫總理偉大得多了。
&rdquo順手拍馬,反正拍死老頭不用償命。
蔣介石聞言喜歡,可又皺眉道: &ldquo陳辭修看來是個混蛋!&rdquo &ldquo呵!&rdquo蔣經國一怔。
又聽&ldquo父王&rdquo在說: &ldquo陳辭修的遺囑,荒謬極了!&rdquo &ldquo他&hellip&hellip&rdquo &ldquo他的遺囑拆爛污!&rdquo蔣介石恨道:&ldquo算是我白白地提攜他,這個家夥到死,居然在遺囑裡不提我的名字,又短又簡單,還不肯反攻大陸哩!&rdquo &ldquo不肯&hellip&hellip&rdquo蔣經國一下子想不過來。
&ldquo我不是說他沒有去反攻大陸,&rdquo蔣介石道:&ldquo這是件好大的事情,連美國都不想動手,我的手腳也給綁住了。
老實說即使放開了我的手腳,這個局面怎能反攻過去?&rdquo蔣介石長歎:&ldquo我的意思是,&lsquo反攻大陸&rsquo平時不便喊,不必喊,但辭修死都快死了,在遺囑上寫上一筆,一來輕而易舉,二來對我有利,三來以示忠貞,一舉三得,你說有多好?可是他不寫,于是什麼也沒有!如果他不是陳誠,說不定我已經有所懲罰!一定會懷疑他為&lsquo共黨&rsquo張目!甚至是通&lsquo共&rsquo!&rdquo &ldquo阿爸,還是休息一陣吧!&rdquo這個&ldquo太子&rdquo見他越來越緊張,感到恐懼。
&ldquo好吧,你先回去吧。
&rdquo蔣介石見&ldquo太子&rdquo離去,也就躺了下來,從陳誠的&ldquo絕望到底&rdquo遺囑,想到了風光大葬的孫中山遺囑,也就對自己的遺囑苦苦思索起來,開了一萬次頭,想了一萬次&ldquo重點&rdquo,倏地天色大亮,原來又是一天到來,他已沉思了整整一夜,可似乎什麼也沒想,什麼都已想絕,難乎為繼,苦思不得,陡地心頭如受重擊,痛醒過來。
在他父子兩人來說,此事應屬機密,無奈&ldquo牆内有耳&rdquo,蔣介石開始準備後事,商議遺囑一事,迅速傳到&ldquo夫人&rdquo,那裡,當下不動聲色,待蔣精神較好,能夠坐在窗前看風景時,宋美齡推過一把搖椅,先是笑着賀他健康好轉,接着用抱怨的口吻道: &ldquo官邸内有人在說,&lsquo先生&rsquo高瞻遠矚、已經準備遺囑草稿了。
&rdquo緊接着歎氣道:&ldquo我隻能對他們說,不但世界上的偉大人物都早就準備了這個,而且一些大富豪也這樣做的。
&rdquo 蔣介石聞言一怔,暗忖&ldquo好險&rdquo,在不能承認,又不能否認的情況下,隻能苦笑着皺眉道:&ldquo我還沒有這個意思。
&rdquo 宋美齡很不痛快,勃然變色道: &ldquo難道是經兒的意思?&rdquo 沒料到對方&ldquo将&rdquo上一&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