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馬屁拍錯 衣複恩锒铛下獄 秘密訪台 路易斯自尋沒趣

關燈
小量部隊作為突擊大陸的基地之外,就沒什麼作用。

    可是必須固守,因為事關政治影響,而非一個地點的得失。

    金門倒是個重點,無奈金門有一個先天不足的大問題,那就是離開台島太遠,離開大陸太近。

    攻則可以,守則不能,是謂死地。

    但&ldquo死地&rdquo上何以駐有重兵?陷于進退不得之境,那事關&ldquo軍事天才&rdquo蔣介石的決定,旁人不敢評論。

    高魁元于是為蔣轉圓道:&ldquo&lsquo總統&rsquo為反攻大陸,以金門為跳闆,這非如此不可,想當年美國人要我們放棄金門馬祖,&lsquo總統&rsquo說這想法等于掘他祖墳。

    &rdquo 衆人聞言,欲笑不得,個個繃緊了臉,其狀諒必并不好看,蔣經國便道: &ldquo這個問題,我想各位已經知道,也不妨在這裡順便談談。

    不是有人譏笑我們嗎?說我們固守金門馬祖,在那麼死、那麼小的兩個地方,放下了十四萬精兵,實在是犯了很大很大的戰略錯誤,各位諒必聽說了吧?&rdquo 衆人哪敢稱是。

     蔣經國道:&ldquo&lsquo總統&rsquo的意思,金門馬祖不管它地方大小,官兵多少,我們是一定要守下去的了。

    因為&lsquo總統&rsquo說,金門馬祖不屬台灣省,屬福建省,有了這兩個地方,名義上我們還管轄了福建省,但是真正的意義,卻在于這兩個地方太近大陸,有了他們等于連接了大陸,&lsquo總統&rsquo說我們應該不顧一切,毋忘大陸,中國隻有一個,因為有了金門馬祖,我們對一個完整的中國,才有比較深刻的印象,所以美國勸我們放棄金門馬祖,&lsquo總統&rsquo氣得一塌糊塗,就對美國人說,你們這樣做,簡直像要挖掘我的祖墳一般。

    &rdquo 高魁元見蔣經國已經說完,便道: &ldquo蔣院長剛才解釋得很清楚,金馬雖小,問題可大!小小兩個地方,連系到&lsquo一個中國&rsquo問題,&lsquo總統&rsquo實在偉大!&rdquo這下他可拍錯了馬屁,高以為蔣經國對離島問題的看法和蔣介石一樣,便道: &ldquo&lsquo總統&rsquo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反對兩個中國,堅決主張一個中國,對準國際陰謀家和國際野心家,就是啪啪啪一串耳光!大家不是也都知道嗎?在中美防禦協定之中,金門馬祖是不在内的。

    老實說,兄弟就不能同意這種做法,他媽的有種就連台澎金馬一起協防,何必推推拉拉隻防一半?這不是開玩笑嗎?&lsquo總統&rsquo就說啦,說有人要把台灣孤立起來,變成無依無靠,四面是海,連不上大陸,然後就搞台灣&lsquo獨立&rsquo。

    &lsquo總統&rsquo對我們說,報上不許登,隻許大家心裡明白,我們無論如何不要上當。

    台灣一旦&lsquo獨立&rsquo,還有我們立足的地方嗎?&lsquo總統&rsquo說,共産黨成天吵反對台灣獨立,今天我們在台灣,反對台獨由我們自己來!因此兄弟很感動,下決心反對台獨,死守金門馬祖和澎湖。

    我們當年還有一個更好的地區!大陳列島,毋奈當時沒搞好,丢掉了,今天,我們一定把台澎金門馬祖守住,反對&lsquo台獨&rsquo!&rdquo 高魁元言者無心,蔣經國聽者有意,心中暗驚,越來越感到有關&ldquo台獨&rdquo問題,不可輕率處理,别的不說,連他的&ldquo父王&rdquo也在反對,而其所以反對,正為了他這個家天下,因此如果在這問題上苟有所謀,也得深思熟慮才行。

     高魁元見&ldquo太子&rdquo忽告沉默,雙目無光,如老僧入定,不覺呆了,也想不起有什麼話得罪了他,不如不再發言,也就閉嘴。

     會場驟然無聲,&ldquo太子&rdquo反而醒來,忘記主席乃嚴家淦,忙不疊強笑道: &ldquo請各位繼續發言。

    &rdquo言甫出口,卻感不妥,也就開口道: &ldquo這個、這個,這個澎湖問題,高部長說得很對,實在牽連太大,嗯,牽連太大,不過在中美協防條約裡面,澎湖是有份的,不過這個列島太簡陋,第七艦隊一直沒有去過。

    那個地方喲,風大得很,像新竹,風很有名。

    大家都知道&lsquo基隆雨,新竹風&rsquo,可是澎湖的風,也差不多從年三十刮到年初一,幾乎從不間斷。

    島上的樹呀,要用圍牆圈住,否則長不出來,長出來了,也不會超出圍牆,你看厲害不厲害?或許誇張點,但是事實上也差不遠。

    &rdquo發覺自己離題萬丈,忙不疊收回說道:&ldquo總之,美國人沒有重視澎湖,現在俄國人想借港口,我看也不成的。

    &rdquo 那嚴象淦見&ldquo太子&rdquo越說越糊塗,來了個&ldquo救駕&rdquo道: &ldquo我看這件事情,不會有什麼了不起的發展。

    美國沒有利用澎湖,并不等于放棄澎湖;俄國很想利用澎湖,也不等手占領澎湖,因為我們有&lsquo總統&rsquo作主,&lsquo總統&rsquo說什麼,我們做什麼。

    &lsquo總統&rsquo不同意出借澎湖港口,我們當無擅自出借之理,一切由蔣&lsquo院長&rsquo主其事,所以不會有什麼發展的。

    至于俄國人到台灣來走走,我們更加用不着緊張,更加沒有必要随意猜測,因為一切由蔣院長&lsquo偏勞&rsquo,來人怎麼個來法,怎麼個去法,我們是不用操心了。

    &rdquo 張群冷冷一笑道:&ldquo靜公說得妙,也是以不變應萬變嘛!&rdquo 沈昌煥道: &ldquo外交部對這件事,也決定不表示态度,外面如果有人問,我們給他一百個不知道。

    &rdquo 周書楷道:&ldquo對,我們來一個一百個不知道,管它怎麼個過門,越理越糟。

    &rdquo 蔣經國道:&ldquo對了,不理最好。

    &rdquo &ldquo不是永遠不理,&rdquo沈昌煥道:&ldquo我們的外交政策,必須向世界交代,俄國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全世界在注視,我們暫時不理沒問題,,拖下去就有問題的。

    &rdquo 一片吱吱喳喳聲中,周書楷恨道:&ldquo我們有什麼問題!&rdquo 這兩名前後&ldquo外交部長&rdquo,沈昌煥乃&ldquo皇後道&rdquo人馬,周書楷則為&ldquo太子道&rdquo上一隻爛頭蟀。

    行情有上落,内情有起伏,因此正在台上的那位名升實降,而下了台的那個卻名降實升,兩人頂上了嘴,勢必難以下台,嚴家淦見狀,馬上指着高魁元道: &ldquo高部長哪,這個澎湖問題,不管怎麼說,我看主要還是個軍事問題,因此還是請你這個國防部長,給我們談談澎湖的軍事價值吧。

    &rdquo問:&ldquo各位諒能同意吧?&rdquo 當主席的人已經代替與會者作了定論,而與會者吱吱喳喳也沒什麼味道,最要命的那位&ldquo太子&rdquo尚未暗示散會,當然由高魁元來唱獨腳戲比七嘴八舌好,衆人也就附和。

     高魁元在肚子裡罵街;&ldquo他媽的姓嚴的要我來打發時間!&rdquo可又不得不硬着頭皮說道: &ldquo美國人協防台澎,對澎湖興趣不大,俄國人工于心計,倒是想借澎湖港口,内中情況,相信各位早就知道。

    兄弟隻拿軍事眼光來看澎湖,澎湖當然十分重要。

    &rdquo于是他從曆史上進攻台灣的四個史實,說明攻台者必先攻下澎湖。

     高魁元叙述鄭成功當年從金門、廈門通過澎湖攻下台灣的經過,當時的情況是荷蘭人在澎湖未設防禦。

    而鄭成功之子鄭經繼位後很快放棄金門,以澎湖為第一道防線。

    高魁元為安&ldquo官心&rdquo,認為他們手上掌握金門,情形更為&ldquo保險&rdquo。

     第二個例子,是鄭成功的叛将施琅降清以後,和鄭在澎湖海面展開主力決戰,當時雙方名之曰&ldquo水師&rdquo,今天當為海軍,鄭的水師頭頭劉國軒大敗,施琅再攻台南時,鄭經已無可用之兵,不戰而降。

    高魁元說這個例子無疑是要蔣方加倍訓練海軍。

     第三個例子,乃是中法之戰時,法将古拔侵台,一反前例,對澎湖與基隆同時展開攻擊,遭遇抵抗,欲速而不達時,這個不可一世的侵略頭子卻在澎湖病死,&ldquo法軍把古拔葬在澎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光複之後,法國政府才正式通過官方聯絡,把古拔的骨殖搬回法國。

    而在抗戰以前,上海法租界有一條&lsquo古拔路&rsquo,就是法國政府為紀念古拔命名的。

    &rdquo 但是,今後中國解放台灣如用武力,如對基隆澎湖同時用兵則又如何?高魁元未便啟口,深怕自己說錯了話,把頂上那隻烏紗帽連腦袋也賠在裡面,就太不值了。

     最後一個例子,乃是甲午戰争時,日閥伊東佑亨率海軍侵占澎湖,直到馬關條約簽字之後,日閥即以澎為基地侵台,愛國人士的&ldquo台灣民主共和國&rdquo因内無糧彈,外無援兵而悲壯結束,高這席話可引出議論來。

     蔣經國認為此乃試探良機,卻又感頗難啟口。

    正在暗自着急,那個&ldquo善解主人意&rdquo的尾班楷,忽地&ldquo哎&rdquo了一聲,笑道: &ldquo高部長,我這是題外文章了,剛才聽你說到當年台灣愛國之士,曾經打出&lsquo台灣民主共和國&rsquo的旗号,雖然沒有成功,但是美名留人間,大家都說劉永福他們是英雄,那面國旗,現在還放在博物館裡供人參觀。

    好,當年那個&lsquo國&rsquo受人贊揚,為什麼今天有人主張台灣也可以成為一個&lsquo國&rsquo,就受到反對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rdquo 張群一怔,瞅了一眼&ldquo太子&rdquo,迅即垂首。

     嚴家淦明知此乃&ldquo太子之聲&rdquo,也隻得裝聾作啞道:&ldquo這個、這個,這個倒是可以談談,廖文毅他們都回來了,這個一一&rdquo感到說順了嘴,改口道:&ldquo大家談談。

    &rdquo 衆人&ldquo不便&rdquo發言,頓告冷場,那沈昌煥忍耐不得,轉彎抹角道: &ldquo這是個非常明顯的道理,時移勢易,所以當年劉永福可以做的,我們就沒法做了。

    &rdquo一頓又道: &ldquo當年滿清抛棄台灣,台人成立個國家繼續抗日,當然引起海内外的贊揚,今天&lsquo國府&rsquo并未放棄大陸,因此如果有人成立一個&lsquo台灣國&rsquo,顯然是&lsquo兩個中國&rsquo,或者&lsquo一中一台&rsquo,其處心積慮,有害我國,那是有目共睹的,不能再來。

    &rdquo衆人聞言默然。

     周書楷油腔滑調地說: &ldquo沈部長說的好,正是&lsquo領袖&rsquo和&lsquo夫人,一再談到過的。

    不過,時移勢易,真的是形勢在變。

    有個美國人問我,說萬一&lsquo姑息主義&rsquo擡頭,台灣不反攻,北平不攻台,這個局面帶來的便是個&lsquo拖&rsquo字,在那種情狀下,&lsquo國府&rsquo有沒有别的打算呢?&rdquo &ldquo你怎麼說?&rdquo張群微笑。

     &ldquo我沒有說,&rdquo周書楷道:&ldquo我怎麼可以亂說?我就反問他。

    &rdquo &ldquo你反問他什麼問題?&rdquo &ldquo我反問他:你有什麼建議?&rdquo &ldquo妙!&rdquo蔣經國一旁打氣。

     &ldquo他又怎麼回答你?&rdquo張群問得急。

     &ldquo他?他說與其拖,不如作出表示,&rdquo周道:&ldquo不過他的意見我是反對的,不說也罷。

    &rdquo 衆人皆笑:&ldquo你賣關子,不如說吧。

    &rdquo &ldquo那可不是我的意思呀!&rdquo周道:&ldquo這個美國人主張我們來一個台灣獨立!&rdquo 衆人聞聲嘩然,吱吱喳喳一陣,周書楷笑道: &ldquo我說不必提了,大家當然反對,我也是當面駁斥,可是他怎麼說呢?他說太陽之下有新事。

    尼克松到大陸,田中到大陸,你們在福摩薩為什麼沒有表示?&rdquo 張群勉強笑着問道: &ldquo周委員又該是反問他了罷?&rdquo &ldquo可不是嘛!我自己怎會随便開口?我就問他,福摩薩該怎樣表示才對?他說他已經說過,應該&lsquo獨立&rsquo,非如此不可!&rdquo 嚴家淦&ldquo噴噴&rdquo連聲道: &ldquo這個人真是有點神經病!&rdquo 蔣經國道: &ldquo這算是一種看法吧,一種外國人對台灣問題的看法吧。

    對于這個問題,各種看法真是五花八門,我們不妨談談。

    &rdquo問張群: &ldquo嶽老以為如何?&rdquo 衆人明知這一問内有文章,因為張群曾經&ldquo非正式&rdquo表示過,美方如在台灣問題上作出&ldquo退讓&rdquo,台灣應聯同東北亞國家作出&ldquo不聽話&rdquo的表示,而&ldquo獨立&rdquo盡管不妥,不妨運用靈巧手法對付,因此衆人以為&ldquo太子&rdquo此問,實則&ldquo将&rdquo他一&ldquo軍&rdquo,可不知道&ldquo太子&rdquo自己此刻的心情,正在想舍棄毫無回去希望的大陸而抓緊了台灣一省。

     可是張群的答複使衆人幾乎失笑,隻見這條滑不唧溜的老泥鳅道: &ldquo這個問題,當然唯&lsquo總統&rsquo之命是從,他怎麼說,我們怎麼做,我自己并無什麼獨特之見,嗨,這個問題,可大啰!&rdquo 衆人睹狀皆笑,蔣經國問沈昌煥道:&ldquo沈部長以為如何!&rdquo 沈昌煥瞅一眼周書楷,似笑非笑道: &ldquo這個嘛,第一步,當然要看中央的決策,這個決策嘛,中央早就有了,反對兩個中國。

    &rdquo至此忽地無言。

     &ldquo第二步呢?&rdquo蔣經國忙不疊問。

     &ldquo第二步,&rdquo沈昌煥道:&ldquo然後,要看行政院政務委員有什麼指示。

    &rdquo 張群開個小玩笑,指指&ldquo太子&rdquo和周書楷道: &ldquo二位都在此。

    &rdquo 蔣經國忙不疊道: &ldquo政院可沒下令台灣&lsquo獨立&rsquo嘛!&rdquo 衆人聞言竊笑,沈昌煥可大聲道: &ldquo對,外交部也沒有接到這個命令。

    &rdquo 衆人至此大笑。

     &ldquo各位,&rdquo嚴家淦看出了一些什麼,忙道:&ldquo台灣不會有什麼的,&lsquo總統&rsquo英明領導,&lsquo院長&rsquo宵旰勤勞,台灣可以站得住,這一點,大家不必過分緊張。

    現在攤在桌子上的是澎湖問題,各位對這問題還有什麼說的?&rdquo &ldquo還是請高部長發表宏論。

    &rdquo 蔣經國道:&ldquo剛才,高部長好像沒說完。

    &rdquo 高魁元道:&ldquo其實,我也說得差不多了。

    &rdquo 明知在這情況中不說不行,高魁元便把澎湖的重要簡述了一遍,又道: &ldquo兄弟剛才舉過四個例子,說明不管是像鄭成功和施琅那樣從西面的大陸進攻台灣本土,或者像法國那樣從南方印度支那進攻台灣本土,或者像日本那樣從北方進攻台灣本土,他們的第一步都把矛頭對準澎湖,從軍事學來看,攻台之戰必然是登陸戰,如果先得澎湖,就可以利用澎湖作後勤補給兵力轉運基地;如果守住澎湖,進攻一方的海上運輸就受到威脅,甚至此路不通,因此進攻受阻。

    &rdquo 張群微喟道:&ldquo唔,原來如此。

    &rdquo 沈昌煥發言道: &ldquo高部長分析得精辟入微,也就反映了俄國人忽然說到澎湖,真的是别有用心!&lsquo中&rsquo美協防條約以台灣為主。

    然而也包括了澎湖,理由在此。

    美方盡管提議不要金門馬祖,可是從未提過不要澎湖,理由也在此。

    所以俄國人提出使用澎湖的要求,而我&lsquo總統&rsquo斷言拒絕,也就是窺破了他們在軍事上的企圖。

    &rdquo 蔣經國聞言心頭一沉,不聞有人反對的意見,明白這一反應确實不佳,和俄方往返确乎應該小必,否則授人以柄,那就得不償失,前&ldquo功&rdquo盡棄了。

     張群忽地作輕松狀道: &ldquo聽我兒子說,美國協防台灣十幾二十年,一直沒見第七艦隊去過澎湖,去過的人說,那個地方太過簡陋,隻有一個緊挨市區的碼頭,至于所謂測天島的海軍基地,那連個碼頭都沒有,港口隻有一個,軍用民也用,交通十分不便,台澎間隻有一條客貨兩用的幾百噸小輪來往,雖曰定期,時常脫班,一有風浪,幾天中斷,風浪之中,沉船時聞,我看澎湖的開發與其要快,不如放慢。

    如今的小船以運糧為主,當地建成為一個漁港都靠不住,因為隻有三幾個小小的制冰廠,因此澎湖漁民的魚獲物,往往直接運到高雄與台南的市場。

    而且補給成為大問題,那邊軍民生活用品所需,都由台灣本土供應,因此不即開發,就可以使俄國人或者其它方面死了這條心。

    我想美國所以對澎湖表示冷淡,也因為這個道理吧?&rdquo 衆人對張群所說不感興趣,會場也就冷了下來,事實上也沒什麼可以再談的,于是嚴家淦看了看&ldquo太子&rdquo的臉色,&ldquo太子&rdquo點了點頭,嚴就宣布散會。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