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蔣家父子 内定嚴家淦當副統 美齡赴美 邀請孫公子繼副座
關燈
小
中
大
dquo
譚祥便說陳誠如何如何衰弱,言下之意,是為乃夫的長期病假打招呼。
由小朝廷的正副&ldquo總統&rdquo扯到白宮的兩個總統,宋美齡發了好大一陣牢騷,算是滿足了她的&ldquo發表欲&rdquo,忽地對那個特護揮揮手道: &ldquo請到外面等候,我有些事情和副總統談談。
&rdquo特護既去,宋把椅子拉到陳誠床前,對着這對夫婦低聲說: &ldquo有人告訴我,辭修這一陣受到很大的困擾,差點鬧出人命案來,可是真的?&rdquo 陳誠夫婦那敢承認,可又不想否認,神色困窘,這一切瞧在她眼裡,歎道: &ldquo那就心照不宣吧。
不過,這件事情是很難辦,這個人有時候連我都不放在眼裡,我不在乎,我就吵,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我就是我,他就是他,要騎在我脖子上撒尿就辦不到,吵到整個地球都知道我也不怕,越吵越對他不妙,全世界會知道他是個什麼東西,你們說對不對?好,我一吵,他就不敢放肆了,所以我說,你們有些時候也不一定非退讓不可,隻要站得穩,怕他幹什麼?&rdquo 二人面面相觑,作聲不得。
&ldquo辭修對黨國,&rdquo宋美齡道:&ldquo忠心耿耿,誰都這麼說,老頭子是相信你的,不必胡思亂想。
他呢?他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挑擔,吃喝玩樂可是一流!我不知道老頭子在想些什麼?這個家本來已經敗了,再讓敗家子上台來,一一呀,我的上帝!&rdquo 對于這種&ldquo探病&rdquo,陳誠十分緊張,不能阻住,也無從插嘴,聽她在說: &ldquo莫非真的老糊塗了?作出這種決定一一不,盡管他沒有決定,也用不着決定,因為有憲法為憑嘛!但外邊都在傳說這件事,那就說明在某些地方,老頭子是發了神經。
&rdquo &ldquo夫人,&rdquo譚祥遞給她一杯果汁:&ldquo請多休息,别氣壞了身體。
&rdquo 宋美齡凄然道:&ldquo我的身體倒還好,就是那口氣,我可受不了。
最近,得到神的啟示,我又想到美國去住一個時候,甚至不想回來了。
&rdquo 陳誠不能不開口,也凄然道:&ldquo夫人一身也系&lsquo國家&rsquo安危,夫人如去美國,不論是什麼原因,恐怕對我們沒有好處。
&rdquo又歎道:&ldquo好在夫人高瞻遠矚,一定明白離開台灣之後的情形,不如&hellip&hellip&rdquo 話猶未完,宋美齡怒道: &ldquo我要讓老頭子看看,有了&lsquo他&rsquo,沒有我,他這台戲還能不能唱下去!&rdquo 陳誠乃探病者勸慰對象,此刻卻勸慰起探病者來道:&ldquo當然唱不下去,當然唱不下去,這個地方,老實說旁人根本看不出,沒有夫人在這裡,那就不成個局面,也沒有什麼國際重要人物到台灣來,那還了得!&rdquo 宋美齡聞言感到甚為受用,也就進一步露骨地罵起人來,斬釘截鐵地表示&ldquo擁護憲法&rdquo,支持陳誠道: &ldquo你該好好休息,不要自己氣苦,那對你的身體不利。
我何嘗沒有這些煩惱?我比你頭痛得還厲害哩!可是我也想過了,現在究竟是二十世紀,不是十七世紀,皇帝沒有了,一切要講自由民主,上帝主宰一切,我們也有一部自由世界的憲法,副總統是法定繼承人,誰也不能改,誰也不敢改,否則就是違反了上帝的意念,違反了天意和民意&hellip&hellip&rdquo 陳誠心驚肉跳地聽着,越想越緊張,暗忖萬一&ldquo隔牆有耳&rdquo,那他等不到老蔣死去、繼任&ldquo總統&rdquo,而必然先老蔣而去了,于是連聲幹咳,阻宋說話,特護來到,話題岔開,算是客人告辭,主人&ldquo安泰&rdquo。
但是,不管為了什麼原因,陳誠終于在一九六五年間死去,結束了蔣介石對&ldquo傳子&rdquo或&ldquo傳副&rdquo的争執。
事實上蔣決心&ldquo傳子&rdquo,礙着陳誠又不能出之于口,更不能見之于文,但陳誠每天受到的&ldquo各式打擊&rdquo,無一不說明老蔣對&ldquo傳副&rdquo的興趣缺乏,可是對&ldquo傳子&rdquo又難啟口,精神肉體俱受重壓,這位&ldquo辭修先生&rdquo也就不得不死,死得十分辛苦,萬般痛楚。
蔣家父子舒了口氣,為他的&ldquo後事&rdquo大為鋪張,以示重視,而表&ldquo氣度&rdquo,緊接着誰來填補這個&ldquo副統&rdquo,已經擺在老蔣桌面上了。
毋須說得,第一個應與商量的人,是宋美齡。
宋美齡語調憤激,恨道: &ldquo還有什麼好說的,你可以把兒子升為陸軍二級上将,為什麼不可以升他為副總統呢?隻要你開口,沒有人敢反對!我們到台灣已經十五年,你兒子把黨政軍特一把抓,别說一個陳誠吃不消,十個陳誠也不是他的對手,你還對我假客氣幹什麼,我不管!&rdquo 蔣介石不敢勉強,找個機會和蔣經國研究起來,認為&ldquo副總統&rdquo這把破交椅上。
還是應該有人坐着,但決不應該、也不可能、更不敢把蔣經國提将上來。
做兒子的先說些一般情形,說是各級官員對這件事大感興趣,但有一個共同的看法,認為像李宗仁和孫科那樣的&ldquo競選&rdquo已不可能出現,而&ldquo中樞&rdquo對此事勢必格外慎重。
蔣介石苦笑道:&ldquo剛才有人提到張嶽軍,認為他的年齡、資格都很夠,跟我一輩子,在這時候,似乎應該讓他過過瘾。
&rdquo 蔣經國并不緊張,聽乃父說下去道: &ldquo我馬上關了門。
我說張嶽軍和我差不多大,該多休息,多對大事出謀獻策,把他按在我的副位上,那是折磨嘛!&rdquo 蔣經國也就表示了他的态度,認為這個小朝廷所依賴的,乃是美國,盡管美國當權者之中,有人正在進行驅蔣吞台勾當,但從全面來看,白宮并無公開踢掉老蔣的必要,因此小朝廷今後的倚靠仍是白宮,明乎此,他不贊成張群當&ldquo副統&rdquo,因為如此一來,小朝廷今後必将為日本殘餘軍部人馬所用,這筆帳略一計算,便知得不償失,絕不劃算。
蔣介石也同意這一看法,認為十多年前他還不作此想,總以為天皇還能發生作用,軍部的&ldquo軍國主義複活&rdquo也可以如願以償,以此作為亞太地區的&ldquo一哥&rdquo,美國的白色天皇就不可能如此嚣張。
蔣介石至此痛罵日本人民的覺醒,認為&ldquo西風東漸&rdquo的結果,日本也學會了民主自由,連日本天皇都一再聲明他是&ldquo人&rdquo非&ldquo神&rdquo,再抱着殘餘日閥的大腿不放,那這一&ldquo投注&rdquo又必失望。
何況他兒子在日本殘餘軍部人馬心目之中,乃是&ldquo敵人&rdquo一名,而不若乃父之為&ldquo死黨&rdquo。
張群既不必考慮,旁人又如何?小朝廷中别的沒有,&ldquo元老、功臣&rdquo可是真多。
于是何應欽提上了台面,但蔣介石把頭一搖,不再研究,這個在&ldquo西安事變&rdquo中企圖促使老蔣&ldquo成仁&rdquo之人,蔣介石一直把他打入冷宮,他簡直是日本殘餘軍閥的一分子,對于任何問題,以日本軍部的利益為第一位,老蔣太不放心。
而在&ldquo美國路線&rdquo之上,頗堪提名的就不少了,父子倆一一研究,俱皆認為不妥,不妥之處,在于蔣經國既不可能&ldquo升&rdquo為副統,是則陳誠的繼承者,必須不但效忠老蔣,還要對小蔣效忠!一句話:&ldquo此人必須聽話!&rdquo否則老蔣萬一死去,根據&ldquo憲法&rdquo以副扶正,扭過頭來對小蔣反咬一口的話,這個小朝廷不就完了嗎?這個&ldquo家天下&rdquo不就垮了嗎? 好不容易,老蔣想到了一個人道: &ldquo你們研究研究,嚴靜波如何?&rdquo 小蔣聞道用嚴家淦作&ldquo副統&rdquo,倒是一愕,因為此人非軍非政,非黨非特,乃是商人一名,由他作乃父名義上的繼任人,問題是沒有了,但效果如何?因為在台北數起來,繼任陳誠者,數來數去也數不到嚴家淦其人,便把所思者說了。
老蔣長歎道: &ldquo我所以想到這個人,正因為他非黨非政,非軍非特,甚至也沒有青紅幫的關系,但他有好幾個特點,你應該想想。
&rdquo 蔣經國回去之後,召集親信商議,衆人聞言俱皆叫絕,都說蔣介石&ldquo獨具慧眼&rdquo,這個人是找對的了。
因為:第一,此人&ldquo聽話&rdquo到極點,不但老蔣的話說完之後忙說&ldquo是是&rdquo,乃至話未說完,他已連連&ldquo是是&rdquo了。
第二:此人怕事,十分小心。
蔣家父子隻怕人家多事、惹事、管閑事,而嚴家淦最怕有事,更怕惹事,更加不管閑事,正合&ldquo朕意&rdquo。
第三:此人什麼關系都談不上,論文未做大官,論武未曾帶兵,&ldquo黨部&rdquo與他無關,特務系統一竅不通,青紅幫裡沒他的名字,政治派系也輪不到他,總之是個不用擔心之人。
第四:嚴家淦參加陳儀的福建省府,隻是一個廳處長級官兒,随陳來台,也不過是個廳長,陳儀給老蔣槍斃之後,陳儀原有留台的人并無牽連,說明了嚴家淦與陳儀的關系平平淡淡。
而繼陳儀之後出掌台省者,從魏道明、吳國祯、陳誠等人,和嚴家淦相處都沒什麼,說明此人堪用。
第五:由于嚴家淦是商界出身,下得宦海,所作所為俱皆财政經濟,乃到美援運動機構,腦袋裡除了台币數字,就是美元數字,這情形本來并不突出,無奈由于他不屬于任何派系,反而被美方人員認為是個可靠人物,因此美方有人到台,其他大員可以不理,&ldquoOK嚴&rdquo卻是必然晤面的一個,事聞于蔣,本來對他&ldquo别具慧眼&rdquo,經過幾次試探,又明白此人對蔣并未蒙騙,既不像&ldquo第三勢力那樣和蔣争權奪利,又不像第四勢力&rdquo(&ldquo台獨&rdquo)那樣意圖颠覆,終于放心下來,如今既有&ldquo覓副&rdquo難題,那就隻能往&ldquo最能聽話&rdquo的關鍵着眼,非他莫屬。
蔣介石問過兒子,再問老婆,說是陳誠既死,不能無&ldquo副&rdquo,有人推薦嚴家淦,問她有何意見? 宋美齡對這件事已經有了反感,然而事情放在面前,不能不理,而且和自己以後的日子有關。
蔣介石盡管可以任意殘殺無辜,但和閻王爺并無交道可言,一旦死去,她的生活和處境也該有個&ldquo伏線&rdquo。
當下沉吟良久,說道: &ldquo你們決定的事,我不想插嘴,OK嚴人是不錯,隻是學曆不夠,他一非留學生,二非學術或者軍事專家,我能說的也不過這些了。
&rdquo 蔣介石見她并未表示深惡痛絕,&ldquo覓副&rdquo對象乃定了下來。
此人理财,卻非宋子文系統,又非孔祥熙系統,對他來說,某些地方還方便一些
由小朝廷的正副&ldquo總統&rdquo扯到白宮的兩個總統,宋美齡發了好大一陣牢騷,算是滿足了她的&ldquo發表欲&rdquo,忽地對那個特護揮揮手道: &ldquo請到外面等候,我有些事情和副總統談談。
&rdquo特護既去,宋把椅子拉到陳誠床前,對着這對夫婦低聲說: &ldquo有人告訴我,辭修這一陣受到很大的困擾,差點鬧出人命案來,可是真的?&rdquo 陳誠夫婦那敢承認,可又不想否認,神色困窘,這一切瞧在她眼裡,歎道: &ldquo那就心照不宣吧。
不過,這件事情是很難辦,這個人有時候連我都不放在眼裡,我不在乎,我就吵,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我就是我,他就是他,要騎在我脖子上撒尿就辦不到,吵到整個地球都知道我也不怕,越吵越對他不妙,全世界會知道他是個什麼東西,你們說對不對?好,我一吵,他就不敢放肆了,所以我說,你們有些時候也不一定非退讓不可,隻要站得穩,怕他幹什麼?&rdquo 二人面面相觑,作聲不得。
&ldquo辭修對黨國,&rdquo宋美齡道:&ldquo忠心耿耿,誰都這麼說,老頭子是相信你的,不必胡思亂想。
他呢?他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挑擔,吃喝玩樂可是一流!我不知道老頭子在想些什麼?這個家本來已經敗了,再讓敗家子上台來,一一呀,我的上帝!&rdquo 對于這種&ldquo探病&rdquo,陳誠十分緊張,不能阻住,也無從插嘴,聽她在說: &ldquo莫非真的老糊塗了?作出這種決定一一不,盡管他沒有決定,也用不着決定,因為有憲法為憑嘛!但外邊都在傳說這件事,那就說明在某些地方,老頭子是發了神經。
&rdquo &ldquo夫人,&rdquo譚祥遞給她一杯果汁:&ldquo請多休息,别氣壞了身體。
&rdquo 宋美齡凄然道:&ldquo我的身體倒還好,就是那口氣,我可受不了。
最近,得到神的啟示,我又想到美國去住一個時候,甚至不想回來了。
&rdquo 陳誠不能不開口,也凄然道:&ldquo夫人一身也系&lsquo國家&rsquo安危,夫人如去美國,不論是什麼原因,恐怕對我們沒有好處。
&rdquo又歎道:&ldquo好在夫人高瞻遠矚,一定明白離開台灣之後的情形,不如&hellip&hellip&rdquo 話猶未完,宋美齡怒道: &ldquo我要讓老頭子看看,有了&lsquo他&rsquo,沒有我,他這台戲還能不能唱下去!&rdquo 陳誠乃探病者勸慰對象,此刻卻勸慰起探病者來道:&ldquo當然唱不下去,當然唱不下去,這個地方,老實說旁人根本看不出,沒有夫人在這裡,那就不成個局面,也沒有什麼國際重要人物到台灣來,那還了得!&rdquo 宋美齡聞言感到甚為受用,也就進一步露骨地罵起人來,斬釘截鐵地表示&ldquo擁護憲法&rdquo,支持陳誠道: &ldquo你該好好休息,不要自己氣苦,那對你的身體不利。
我何嘗沒有這些煩惱?我比你頭痛得還厲害哩!可是我也想過了,現在究竟是二十世紀,不是十七世紀,皇帝沒有了,一切要講自由民主,上帝主宰一切,我們也有一部自由世界的憲法,副總統是法定繼承人,誰也不能改,誰也不敢改,否則就是違反了上帝的意念,違反了天意和民意&hellip&hellip&rdquo 陳誠心驚肉跳地聽着,越想越緊張,暗忖萬一&ldquo隔牆有耳&rdquo,那他等不到老蔣死去、繼任&ldquo總統&rdquo,而必然先老蔣而去了,于是連聲幹咳,阻宋說話,特護來到,話題岔開,算是客人告辭,主人&ldquo安泰&rdquo。
但是,不管為了什麼原因,陳誠終于在一九六五年間死去,結束了蔣介石對&ldquo傳子&rdquo或&ldquo傳副&rdquo的争執。
事實上蔣決心&ldquo傳子&rdquo,礙着陳誠又不能出之于口,更不能見之于文,但陳誠每天受到的&ldquo各式打擊&rdquo,無一不說明老蔣對&ldquo傳副&rdquo的興趣缺乏,可是對&ldquo傳子&rdquo又難啟口,精神肉體俱受重壓,這位&ldquo辭修先生&rdquo也就不得不死,死得十分辛苦,萬般痛楚。
蔣家父子舒了口氣,為他的&ldquo後事&rdquo大為鋪張,以示重視,而表&ldquo氣度&rdquo,緊接着誰來填補這個&ldquo副統&rdquo,已經擺在老蔣桌面上了。
毋須說得,第一個應與商量的人,是宋美齡。
宋美齡語調憤激,恨道: &ldquo還有什麼好說的,你可以把兒子升為陸軍二級上将,為什麼不可以升他為副總統呢?隻要你開口,沒有人敢反對!我們到台灣已經十五年,你兒子把黨政軍特一把抓,别說一個陳誠吃不消,十個陳誠也不是他的對手,你還對我假客氣幹什麼,我不管!&rdquo 蔣介石不敢勉強,找個機會和蔣經國研究起來,認為&ldquo副總統&rdquo這把破交椅上。
還是應該有人坐着,但決不應該、也不可能、更不敢把蔣經國提将上來。
做兒子的先說些一般情形,說是各級官員對這件事大感興趣,但有一個共同的看法,認為像李宗仁和孫科那樣的&ldquo競選&rdquo已不可能出現,而&ldquo中樞&rdquo對此事勢必格外慎重。
蔣介石苦笑道:&ldquo剛才有人提到張嶽軍,認為他的年齡、資格都很夠,跟我一輩子,在這時候,似乎應該讓他過過瘾。
&rdquo 蔣經國并不緊張,聽乃父說下去道: &ldquo我馬上關了門。
我說張嶽軍和我差不多大,該多休息,多對大事出謀獻策,把他按在我的副位上,那是折磨嘛!&rdquo 蔣經國也就表示了他的态度,認為這個小朝廷所依賴的,乃是美國,盡管美國當權者之中,有人正在進行驅蔣吞台勾當,但從全面來看,白宮并無公開踢掉老蔣的必要,因此小朝廷今後的倚靠仍是白宮,明乎此,他不贊成張群當&ldquo副統&rdquo,因為如此一來,小朝廷今後必将為日本殘餘軍部人馬所用,這筆帳略一計算,便知得不償失,絕不劃算。
蔣介石也同意這一看法,認為十多年前他還不作此想,總以為天皇還能發生作用,軍部的&ldquo軍國主義複活&rdquo也可以如願以償,以此作為亞太地區的&ldquo一哥&rdquo,美國的白色天皇就不可能如此嚣張。
蔣介石至此痛罵日本人民的覺醒,認為&ldquo西風東漸&rdquo的結果,日本也學會了民主自由,連日本天皇都一再聲明他是&ldquo人&rdquo非&ldquo神&rdquo,再抱着殘餘日閥的大腿不放,那這一&ldquo投注&rdquo又必失望。
何況他兒子在日本殘餘軍部人馬心目之中,乃是&ldquo敵人&rdquo一名,而不若乃父之為&ldquo死黨&rdquo。
張群既不必考慮,旁人又如何?小朝廷中别的沒有,&ldquo元老、功臣&rdquo可是真多。
于是何應欽提上了台面,但蔣介石把頭一搖,不再研究,這個在&ldquo西安事變&rdquo中企圖促使老蔣&ldquo成仁&rdquo之人,蔣介石一直把他打入冷宮,他簡直是日本殘餘軍閥的一分子,對于任何問題,以日本軍部的利益為第一位,老蔣太不放心。
而在&ldquo美國路線&rdquo之上,頗堪提名的就不少了,父子倆一一研究,俱皆認為不妥,不妥之處,在于蔣經國既不可能&ldquo升&rdquo為副統,是則陳誠的繼承者,必須不但效忠老蔣,還要對小蔣效忠!一句話:&ldquo此人必須聽話!&rdquo否則老蔣萬一死去,根據&ldquo憲法&rdquo以副扶正,扭過頭來對小蔣反咬一口的話,這個小朝廷不就完了嗎?這個&ldquo家天下&rdquo不就垮了嗎? 好不容易,老蔣想到了一個人道: &ldquo你們研究研究,嚴靜波如何?&rdquo 小蔣聞道用嚴家淦作&ldquo副統&rdquo,倒是一愕,因為此人非軍非政,非黨非特,乃是商人一名,由他作乃父名義上的繼任人,問題是沒有了,但效果如何?因為在台北數起來,繼任陳誠者,數來數去也數不到嚴家淦其人,便把所思者說了。
老蔣長歎道: &ldquo我所以想到這個人,正因為他非黨非政,非軍非特,甚至也沒有青紅幫的關系,但他有好幾個特點,你應該想想。
&rdquo 蔣經國回去之後,召集親信商議,衆人聞言俱皆叫絕,都說蔣介石&ldquo獨具慧眼&rdquo,這個人是找對的了。
因為:第一,此人&ldquo聽話&rdquo到極點,不但老蔣的話說完之後忙說&ldquo是是&rdquo,乃至話未說完,他已連連&ldquo是是&rdquo了。
第二:此人怕事,十分小心。
蔣家父子隻怕人家多事、惹事、管閑事,而嚴家淦最怕有事,更怕惹事,更加不管閑事,正合&ldquo朕意&rdquo。
第三:此人什麼關系都談不上,論文未做大官,論武未曾帶兵,&ldquo黨部&rdquo與他無關,特務系統一竅不通,青紅幫裡沒他的名字,政治派系也輪不到他,總之是個不用擔心之人。
第四:嚴家淦參加陳儀的福建省府,隻是一個廳處長級官兒,随陳來台,也不過是個廳長,陳儀給老蔣槍斃之後,陳儀原有留台的人并無牽連,說明了嚴家淦與陳儀的關系平平淡淡。
而繼陳儀之後出掌台省者,從魏道明、吳國祯、陳誠等人,和嚴家淦相處都沒什麼,說明此人堪用。
第五:由于嚴家淦是商界出身,下得宦海,所作所為俱皆财政經濟,乃到美援運動機構,腦袋裡除了台币數字,就是美元數字,這情形本來并不突出,無奈由于他不屬于任何派系,反而被美方人員認為是個可靠人物,因此美方有人到台,其他大員可以不理,&ldquoOK嚴&rdquo卻是必然晤面的一個,事聞于蔣,本來對他&ldquo别具慧眼&rdquo,經過幾次試探,又明白此人對蔣并未蒙騙,既不像&ldquo第三勢力那樣和蔣争權奪利,又不像第四勢力&rdquo(&ldquo台獨&rdquo)那樣意圖颠覆,終于放心下來,如今既有&ldquo覓副&rdquo難題,那就隻能往&ldquo最能聽話&rdquo的關鍵着眼,非他莫屬。
蔣介石問過兒子,再問老婆,說是陳誠既死,不能無&ldquo副&rdquo,有人推薦嚴家淦,問她有何意見? 宋美齡對這件事已經有了反感,然而事情放在面前,不能不理,而且和自己以後的日子有關。
蔣介石盡管可以任意殘殺無辜,但和閻王爺并無交道可言,一旦死去,她的生活和處境也該有個&ldquo伏線&rdquo。
當下沉吟良久,說道: &ldquo你們決定的事,我不想插嘴,OK嚴人是不錯,隻是學曆不夠,他一非留學生,二非學術或者軍事專家,我能說的也不過這些了。
&rdquo 蔣介石見她并未表示深惡痛絕,&ldquo覓副&rdquo對象乃定了下來。
此人理财,卻非宋子文系統,又非孔祥熙系統,對他來說,某些地方還方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