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蔣家父子 内定嚴家淦當副統 美齡赴美 邀請孫公子繼副座
關燈
小
中
大
書接上回。
蔣介石一聽兒子說有些事情确有麻煩,不由心頭一驚,問他所指何事?他最怕宋美齡和他吵嘴,因為在他看來,&ldquo手背是肉,手心也是肉&rdquo。
可是既壓不住,又勸不開。
而且分明一向幫着她,她也一向不信的。
但蔣經國的答複卻使他放心,他四顧無人,才敢說出真情,那是不少人認為:無論公私,這個&ldquo繼承者&rdquo不可與日本軍部殘餘人馬接近,&ldquo公&rdquo不必說,日本軍閥對老蔣這個老友毫無&ldquo感情&rdquo那一仗打了八年整,&ldquo私&rdquo字而言,日本軍閥還殺了他的母親。
另一面,蔣介石是個&ldquo大儒&rdquo,是孔孟之道的信徒,開口&ldquo盡忠盡孝&rdquo,閉口&ldquo固有道德&rdquo,而且對老母特别孝順,&ldquo王太夫人&rdquo長,&ldquo王太夫人&rdquo短,盡管人們對他&ldquo不要爸爸&rdquo感到駭詫,反正他對&ldquo王太夫人&rdquo那種孝順,孝順到父母不葬在一起,讓母親死後獨宿的出奇地步。
而他就派專人守墓,自己更是時常回溪口,使她不感寂寞,因此乃父如此對母,其子又該如何對母親盡孝呢? 當然,蔣經國不敢畫公仔畫出腸,說由于自己應該做個孝子,因此有生之年,決不與日本老軍閥系統打交道,否則不孝之至,而孝子如老蔣者,對這個不孝的兒子應如何深惡痛絕,也就不能再往下想了。
可是,這是個使老蔣無法作答的問題,他不能說他和她早已分離,不管死活,也不能說對父親盡孝就已足夠,母親不必理,那是不可以的,因為他自己對母親的&ldquo孝道&rdquo已表演得淋漓盡緻,但對父親是個零字。
可是,不交代一聲也不可以,于是老蔣囑咐道:&ldquo我知道了。
我有分寸。
以後如果還有人對你提這件事,你隻要說一切有我作主就是了。
&rdquo 蔣經國大感失望,也沒辦法,不等到回家酗起酒來,反正這位&ldquo新太子爺&rdquo的醇酒婦人,要比&ldquo老太子爺&rdquo孫科厲害得不知多少倍,感情既已發洩,也就&ldquo孝順&rdquo如故,不過這分&ldquo孝心&rdquo是單方面的,對父不對母是也。
宋美齡是個神經質的人,很想說些什麼,又不想留下把柄,那一日如此這般對葉公超有所交代,而蔣經國為了多知道一些國際情形,也偶或找葉談談,那一日兩人見面,扯了一陣,話題涉及張群訪日,備受冷落,葉道: &ldquo張嶽公這次出國,并不可能有什麼重大收獲,試想聯合國對日和約居然不把我們列入,美國分明不想我們對日本有些什麼影響,這是不公平的大笑話,我曾經提出辭職,表示表示。
&rdquo 蔣經國道: &ldquo這樣說來,問題還不如此簡單,葉部長如何看法?&rdquo 葉公超怎敢把他的看法對他說,支吾一陣,終道:&ldquo不可否認,美日兩國是我們關系最密切的盟邦,可就在兩國之内,出現了使人不安情況,&lsquo台獨&rsquo&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以為這是他們政府支持的麼?&rdquo 面對緊張萬狀的蔣經國,葉公超根據自己的分析,告訴他美日兩國執政者,不可能支持這個志在侵吞中國領土的組織,可是這兩個分隸于關日兩方的侵台組織,如無兩國&ldquo有力當局&rdquo支持,那是不可能成立和發展的。
對于這麼一個現象,葉公超認為問題的關鍵顯然不在那個&ldquo台獨&rdquo,而在于美日兩國産生&ldquo台獨&rdquo的主要原因:想搞&ldquo兩個中國&rdquo,或者叫做&ldquo一中一台&rdquo,從而使台灣脫離大陸,形成&ldquo獨立&rdquo,或者名之曰&ldquo自治&rdquo、&ldquo托管&rdquo、&ldquo地位未定&rdquo&hellip&hellip總之是美日兩國内部某一&ldquo有力當局&rdquo,在不同的角度上,作了相似的吞台準備,這是已經非常明顯的事實,因為近在眼前的台北固然有&ldquo台獨&rdquo活動,遠在美國、日本和香港等地,那就花樣更多,可是九九歸原,俱皆對台灣不利,且勿論對中國如何如何,就對蔣家父子來說,分明是個扯後腿,搞颠覆的局面。
蔣經國聞言默然,久久才勉強笑了笑道:&ldquo&lsquo總統&rsquo和夫人,對這件事也很傷腦筋,因為有如你說的,盡管美日兩國政府不支持,但内中顯然有人在支持,而且來頭不小,這就使我們有投鼠忌器的顧慮。
&rdquo 葉公超既解決不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和日本老軍閥集團對台灣的&ldquo興趣問題&rdquo,又無從直說問題的關鍵在于美日雙方對蔣已無信心,眼前那個驅蔣吞台的各式花招,已說明一切。
蔣經國忽作親密狀道: &ldquo葉部長,有人說,張嶽老這次到日本,好像有什麼希望似的。
我對&lsquo他們&rsquo老一輩的心事很難估計,你是老前輩,相信會有些看法。
&rdquo 葉公超聞言感到緊張,暗付茲事體大,不但自己并未與聞,即使知道,也怎能出之于口?當下沉吟道:&ldquo實不相瞞,我也是一百個不知道。
張嶽老的資格太老,日本又熟,獨來獨往,隻對&lsquo總統&rsquo一人負責,我真的不知道。
昨天碰到夫人,她也曾問起,我也隻能報以苦笑。
&rdquo 蔣經國不肯放手,笑道:&ldquo好在我們是閑談,作不了準,你不妨猜猜看。
&rdquo 葉公超也笑道:&ldquo那你猜是什麼?&rdquo 蔣經國道: &ldquo這很難說,可能是報聘的性質,因為年來日方來台的客人不少,&lsquo先生&rsquo不能不派他去回拜了。
&rdquo 葉公超心想:&ldquo你也不願亂猜,我怎敢瞎扯一通?&rdquo 當下扯到了邱吉爾所建議的召開三巨頭會議,葉公超對蔣經國說,&ldquo台灣地位未定論&rdquo是邱吉爾叫出來的,現在他想召開的三巨頭會議,包括艾森豪威爾、馬林科夫和邱吉爾本人,目的就是容許北京入聯合國,同時台灣仍然留在聯合國,那就是&ldquo一中一台&rdquo的設想,也即是&ldquo兩個中國&rdquo的意思,葉公超認為這是邱吉爾又想制造一個慕尼黑,蔣方絕不同意。
并且就在明天立法院的會議上,葉公超決定發表演說,反對英國。
蔣經國苦笑道:&ldquo我們是反對的,聯合國的中國席位隻有一個,沒有兩個!但是據我估計,萬一北平應邀參加聯合國的話,他們也會反對,不會進去的,他們的态度已經早已說明,代表中國取得聯合國席位的是一個中國,不可能同時有兩個。
&rdquo蔣經國舒了口氣道:&ldquo這個聯合國問題,看來反而不是嚴重的問題,因為聯合國投起票來,一定是大多數反對北平的,我們倒是不受影響,可是邱吉爾這麼想,這麼說,對台灣實在有點麻煩,對台灣的主權不利。
&rdquo 葉公超作激昂狀道,&ldquo反正我明天要為這個發表演講,還讓通訊社發布消息,反對那個什麼&lsquo一中一台&rsquo鬼玩藝了&hellip&hellip&rdquo 但是第二天台灣内部卻有了新聞,陳誠的母親逝世一一逝世不應該引起什麼,而是陳誠因此辭職,使蔣吃驚。
宋美齡嘀咕道: &ldquo你正在需要休息時期,有些事情最好由辭修替你去辦,免得你捧住尿袋進出既不方便,坐立也不安逸。
現在他這樣做,有人說是辭修事母至孝,乃遭母喪,心灰意懶,連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都不想做了,有人說他身體越來越差,利用這個機會辭職,好好治病。
我看兩者都有,他是和人家鬧意見,鬧得無從下台,所以乘機不幹。
&rdquo 蔣介石知道她說什麼,卻也不問,冷冷地對她說:&ldquo我行動不便,不去了,你走一趟,代我問候,告訴辭修,辭職的事不必提,我給他十天假期,要他好好地休息十天,我看夠了。
至于喪事,反正現在是戡亂期間一切從簡。
你看看他們需要些什麼?你讓他們送去就是。
&rdquo 宋美齡到達陳家,見陳誠瘦得像根燈草一般,緻意過後,和譚祥轉入房内密談,這個義女卻哭着央求義媽,希望她在蔣面前善為進言,準陳誠辭職也罷。
萬一老蔣不許,那末保留&ldquo副總統&rdquo,&ldquo院長&rdquo是實在不想做了。
宋怎能答應?問她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她這個義媽必要時當為他們作主。
譚祥怎敢實說,亂以他言,卻也瞞不過宋美齡,一再追問,譚祥還是隐瞞實情,說陳誠如再幹下去,勢必速死。
那是駭人聽聞的經過,譚祥活地也不能啟之于口,可又事關人命,不能不為夫求情,但望早日退休,保全一命。
原來陳誠體弱,需要滋補。
那一日譚祥為他煲妥飲湯,放在廳中桌上,待湯稍涼,然後飲用,不料沒多久有貓偷食,家人發覺時已給它喝了一些,正無可奈何間,那隻貓忽慘嚎倒地暴斃,這情景使陳誠之病,加了一些。
陳家人口頗衆,除了家人,還有男女傭仆,湯中放毒何人所為?按理大可一查,無奈陳誠心中有數,既不願将此事張揚出去,也不想在家中&ldquo驗湯&rdquo捉人,雖曰不了了之,其實戰戰兢兢,怎能作了? 過得幾日,陳誠&ldquo家庭會議&rdquo決定加強守備,可又不便公然宣布理由,借口治安不靖,盜賊猖獗,因此除婦孺老弱之外,入夜輪流看更,每四小時兩人一班,不得松懈,但除警笛棍棒等物,不得用槍,這一手法,内中當然大有文章。
并且嚴禁對外張揚,于是一個&ldquo副總統兼行政院長官邸&rdquo之中,恐怖陰森,出人意料。
那一日時已半夜,值夜者聞牆垣有聲,驚見一條黑影正想翻下地來,當下大喝一聲,用石子重重擊去,無奈對方既非飛檐走壁的什麼刺客,看更者也非身懷武藝的俠士,雙方都不想拼命,而那黑影迅即落下外牆,不見蹤影。
那兩名看更早已奉命不許追捕,當然連大門也沒打開,由他走掉,反正說明了陳誠之于&ldquo某人&rdquo,已到了白刃相見田地。
&ldquo某人&rdquo是誰?衆所周知,那是個無法較量的對手。
還擊固無膽量,挨打也難忍受,然而一不準辭,二不準退,陳誠沒法,稱病請假,幹脆往榮民醫院一躺,在安全上多少有了些保障。
宋美齡于是代表老蔣探病,見陳誠有氣無力,但還能起立,苦笑着對陳誠道: &ldquo你和介石,真是老搭檔了。
他做總統,你做副總統;他生病,你也生病;他住榮民,你也住榮民,我同譚祥除了禱告上帝,希望你們早日恢複健康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要知道&lsquo國家&rsquo到了這個地步,你們二位責任更重,一個也不能病,怎能病兩個?這幾天又有不少傷腦筋的事情,難道讓阿貓阿狗随随便便把大事開玩笑?&rdquo她弦外有音,陳誠夫婦卻有口難言,又聽她在說: &ldquo幸虧OK俞這個省主席還能對付得,可是他隻能處理省政,政府的事,不便出面了,否則顯得我們人手太少,人材太少,我又不想多事,可真急死人了。
&r
蔣介石一聽兒子說有些事情确有麻煩,不由心頭一驚,問他所指何事?他最怕宋美齡和他吵嘴,因為在他看來,&ldquo手背是肉,手心也是肉&rdquo。
可是既壓不住,又勸不開。
而且分明一向幫着她,她也一向不信的。
但蔣經國的答複卻使他放心,他四顧無人,才敢說出真情,那是不少人認為:無論公私,這個&ldquo繼承者&rdquo不可與日本軍部殘餘人馬接近,&ldquo公&rdquo不必說,日本軍閥對老蔣這個老友毫無&ldquo感情&rdquo那一仗打了八年整,&ldquo私&rdquo字而言,日本軍閥還殺了他的母親。
另一面,蔣介石是個&ldquo大儒&rdquo,是孔孟之道的信徒,開口&ldquo盡忠盡孝&rdquo,閉口&ldquo固有道德&rdquo,而且對老母特别孝順,&ldquo王太夫人&rdquo長,&ldquo王太夫人&rdquo短,盡管人們對他&ldquo不要爸爸&rdquo感到駭詫,反正他對&ldquo王太夫人&rdquo那種孝順,孝順到父母不葬在一起,讓母親死後獨宿的出奇地步。
而他就派專人守墓,自己更是時常回溪口,使她不感寂寞,因此乃父如此對母,其子又該如何對母親盡孝呢? 當然,蔣經國不敢畫公仔畫出腸,說由于自己應該做個孝子,因此有生之年,決不與日本老軍閥系統打交道,否則不孝之至,而孝子如老蔣者,對這個不孝的兒子應如何深惡痛絕,也就不能再往下想了。
可是,這是個使老蔣無法作答的問題,他不能說他和她早已分離,不管死活,也不能說對父親盡孝就已足夠,母親不必理,那是不可以的,因為他自己對母親的&ldquo孝道&rdquo已表演得淋漓盡緻,但對父親是個零字。
可是,不交代一聲也不可以,于是老蔣囑咐道:&ldquo我知道了。
我有分寸。
以後如果還有人對你提這件事,你隻要說一切有我作主就是了。
&rdquo 蔣經國大感失望,也沒辦法,不等到回家酗起酒來,反正這位&ldquo新太子爺&rdquo的醇酒婦人,要比&ldquo老太子爺&rdquo孫科厲害得不知多少倍,感情既已發洩,也就&ldquo孝順&rdquo如故,不過這分&ldquo孝心&rdquo是單方面的,對父不對母是也。
宋美齡是個神經質的人,很想說些什麼,又不想留下把柄,那一日如此這般對葉公超有所交代,而蔣經國為了多知道一些國際情形,也偶或找葉談談,那一日兩人見面,扯了一陣,話題涉及張群訪日,備受冷落,葉道: &ldquo張嶽公這次出國,并不可能有什麼重大收獲,試想聯合國對日和約居然不把我們列入,美國分明不想我們對日本有些什麼影響,這是不公平的大笑話,我曾經提出辭職,表示表示。
&rdquo 蔣經國道: &ldquo這樣說來,問題還不如此簡單,葉部長如何看法?&rdquo 葉公超怎敢把他的看法對他說,支吾一陣,終道:&ldquo不可否認,美日兩國是我們關系最密切的盟邦,可就在兩國之内,出現了使人不安情況,&lsquo台獨&rsquo&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以為這是他們政府支持的麼?&rdquo 面對緊張萬狀的蔣經國,葉公超根據自己的分析,告訴他美日兩國執政者,不可能支持這個志在侵吞中國領土的組織,可是這兩個分隸于關日兩方的侵台組織,如無兩國&ldquo有力當局&rdquo支持,那是不可能成立和發展的。
對于這麼一個現象,葉公超認為問題的關鍵顯然不在那個&ldquo台獨&rdquo,而在于美日兩國産生&ldquo台獨&rdquo的主要原因:想搞&ldquo兩個中國&rdquo,或者叫做&ldquo一中一台&rdquo,從而使台灣脫離大陸,形成&ldquo獨立&rdquo,或者名之曰&ldquo自治&rdquo、&ldquo托管&rdquo、&ldquo地位未定&rdquo&hellip&hellip總之是美日兩國内部某一&ldquo有力當局&rdquo,在不同的角度上,作了相似的吞台準備,這是已經非常明顯的事實,因為近在眼前的台北固然有&ldquo台獨&rdquo活動,遠在美國、日本和香港等地,那就花樣更多,可是九九歸原,俱皆對台灣不利,且勿論對中國如何如何,就對蔣家父子來說,分明是個扯後腿,搞颠覆的局面。
蔣經國聞言默然,久久才勉強笑了笑道:&ldquo&lsquo總統&rsquo和夫人,對這件事也很傷腦筋,因為有如你說的,盡管美日兩國政府不支持,但内中顯然有人在支持,而且來頭不小,這就使我們有投鼠忌器的顧慮。
&rdquo 葉公超既解決不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和日本老軍閥集團對台灣的&ldquo興趣問題&rdquo,又無從直說問題的關鍵在于美日雙方對蔣已無信心,眼前那個驅蔣吞台的各式花招,已說明一切。
蔣經國忽作親密狀道: &ldquo葉部長,有人說,張嶽老這次到日本,好像有什麼希望似的。
我對&lsquo他們&rsquo老一輩的心事很難估計,你是老前輩,相信會有些看法。
&rdquo 葉公超聞言感到緊張,暗付茲事體大,不但自己并未與聞,即使知道,也怎能出之于口?當下沉吟道:&ldquo實不相瞞,我也是一百個不知道。
張嶽老的資格太老,日本又熟,獨來獨往,隻對&lsquo總統&rsquo一人負責,我真的不知道。
昨天碰到夫人,她也曾問起,我也隻能報以苦笑。
&rdquo 蔣經國不肯放手,笑道:&ldquo好在我們是閑談,作不了準,你不妨猜猜看。
&rdquo 葉公超也笑道:&ldquo那你猜是什麼?&rdquo 蔣經國道: &ldquo這很難說,可能是報聘的性質,因為年來日方來台的客人不少,&lsquo先生&rsquo不能不派他去回拜了。
&rdquo 葉公超心想:&ldquo你也不願亂猜,我怎敢瞎扯一通?&rdquo 當下扯到了邱吉爾所建議的召開三巨頭會議,葉公超對蔣經國說,&ldquo台灣地位未定論&rdquo是邱吉爾叫出來的,現在他想召開的三巨頭會議,包括艾森豪威爾、馬林科夫和邱吉爾本人,目的就是容許北京入聯合國,同時台灣仍然留在聯合國,那就是&ldquo一中一台&rdquo的設想,也即是&ldquo兩個中國&rdquo的意思,葉公超認為這是邱吉爾又想制造一個慕尼黑,蔣方絕不同意。
并且就在明天立法院的會議上,葉公超決定發表演說,反對英國。
蔣經國苦笑道:&ldquo我們是反對的,聯合國的中國席位隻有一個,沒有兩個!但是據我估計,萬一北平應邀參加聯合國的話,他們也會反對,不會進去的,他們的态度已經早已說明,代表中國取得聯合國席位的是一個中國,不可能同時有兩個。
&rdquo蔣經國舒了口氣道:&ldquo這個聯合國問題,看來反而不是嚴重的問題,因為聯合國投起票來,一定是大多數反對北平的,我們倒是不受影響,可是邱吉爾這麼想,這麼說,對台灣實在有點麻煩,對台灣的主權不利。
&rdquo 葉公超作激昂狀道,&ldquo反正我明天要為這個發表演講,還讓通訊社發布消息,反對那個什麼&lsquo一中一台&rsquo鬼玩藝了&hellip&hellip&rdquo 但是第二天台灣内部卻有了新聞,陳誠的母親逝世一一逝世不應該引起什麼,而是陳誠因此辭職,使蔣吃驚。
宋美齡嘀咕道: &ldquo你正在需要休息時期,有些事情最好由辭修替你去辦,免得你捧住尿袋進出既不方便,坐立也不安逸。
現在他這樣做,有人說是辭修事母至孝,乃遭母喪,心灰意懶,連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都不想做了,有人說他身體越來越差,利用這個機會辭職,好好治病。
我看兩者都有,他是和人家鬧意見,鬧得無從下台,所以乘機不幹。
&rdquo 蔣介石知道她說什麼,卻也不問,冷冷地對她說:&ldquo我行動不便,不去了,你走一趟,代我問候,告訴辭修,辭職的事不必提,我給他十天假期,要他好好地休息十天,我看夠了。
至于喪事,反正現在是戡亂期間一切從簡。
你看看他們需要些什麼?你讓他們送去就是。
&rdquo 宋美齡到達陳家,見陳誠瘦得像根燈草一般,緻意過後,和譚祥轉入房内密談,這個義女卻哭着央求義媽,希望她在蔣面前善為進言,準陳誠辭職也罷。
萬一老蔣不許,那末保留&ldquo副總統&rdquo,&ldquo院長&rdquo是實在不想做了。
宋怎能答應?問她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她這個義媽必要時當為他們作主。
譚祥怎敢實說,亂以他言,卻也瞞不過宋美齡,一再追問,譚祥還是隐瞞實情,說陳誠如再幹下去,勢必速死。
那是駭人聽聞的經過,譚祥活地也不能啟之于口,可又事關人命,不能不為夫求情,但望早日退休,保全一命。
原來陳誠體弱,需要滋補。
那一日譚祥為他煲妥飲湯,放在廳中桌上,待湯稍涼,然後飲用,不料沒多久有貓偷食,家人發覺時已給它喝了一些,正無可奈何間,那隻貓忽慘嚎倒地暴斃,這情景使陳誠之病,加了一些。
陳家人口頗衆,除了家人,還有男女傭仆,湯中放毒何人所為?按理大可一查,無奈陳誠心中有數,既不願将此事張揚出去,也不想在家中&ldquo驗湯&rdquo捉人,雖曰不了了之,其實戰戰兢兢,怎能作了? 過得幾日,陳誠&ldquo家庭會議&rdquo決定加強守備,可又不便公然宣布理由,借口治安不靖,盜賊猖獗,因此除婦孺老弱之外,入夜輪流看更,每四小時兩人一班,不得松懈,但除警笛棍棒等物,不得用槍,這一手法,内中當然大有文章。
并且嚴禁對外張揚,于是一個&ldquo副總統兼行政院長官邸&rdquo之中,恐怖陰森,出人意料。
那一日時已半夜,值夜者聞牆垣有聲,驚見一條黑影正想翻下地來,當下大喝一聲,用石子重重擊去,無奈對方既非飛檐走壁的什麼刺客,看更者也非身懷武藝的俠士,雙方都不想拼命,而那黑影迅即落下外牆,不見蹤影。
那兩名看更早已奉命不許追捕,當然連大門也沒打開,由他走掉,反正說明了陳誠之于&ldquo某人&rdquo,已到了白刃相見田地。
&ldquo某人&rdquo是誰?衆所周知,那是個無法較量的對手。
還擊固無膽量,挨打也難忍受,然而一不準辭,二不準退,陳誠沒法,稱病請假,幹脆往榮民醫院一躺,在安全上多少有了些保障。
宋美齡于是代表老蔣探病,見陳誠有氣無力,但還能起立,苦笑着對陳誠道: &ldquo你和介石,真是老搭檔了。
他做總統,你做副總統;他生病,你也生病;他住榮民,你也住榮民,我同譚祥除了禱告上帝,希望你們早日恢複健康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要知道&lsquo國家&rsquo到了這個地步,你們二位責任更重,一個也不能病,怎能病兩個?這幾天又有不少傷腦筋的事情,難道讓阿貓阿狗随随便便把大事開玩笑?&rdquo她弦外有音,陳誠夫婦卻有口難言,又聽她在說: &ldquo幸虧OK俞這個省主席還能對付得,可是他隻能處理省政,政府的事,不便出面了,否則顯得我們人手太少,人材太少,我又不想多事,可真急死人了。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