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九·鬼部四
關燈
小
中
大
酒果來。
今夜月色如此,郎君又至,不可虛度。
可便于此賞月也。
”翹翹應命而去。
須臾,攜紫氍毹鋪于中庭,設白玉碾花樽,碧琉璃盞,醪醴馨香,非世所有。
與生談谑笑詠,詞旨清婉。
複命翹翹歌以侑酒。
翹翹請歌柳耆卿《望海潮》詞,美人曰:“對新人不宜歌舊曲。
”即于座上自制《木蘭花慢》一閡,命翹翹歌之。
曰: 記前朝舊事,曾此地,會神仙。
向月地雲階,重攜翠袖,來拾花钿。
繁花總随流水,歎一場春夢杳難圓。
廢港芙蕖潤露,斷堤楊柳搖煙。
兩峰南北隻依然,辇路草芊芊。
怅别館離官,煙銷鳳蓋,波沿龍船,平生銀屏金屋,對殘燈無焰夜如年。
落日牛羊隴上,西風燕雀林邊。
歌畢,美人潸然垂淚。
生以言慰解,仍微詞挑之,以觀其意。
即起謝曰:“殂謝之人,久為塵土,幸得奉事巾栉,雖死不朽。
且郎君适間詩句,固已許之矣。
願吹鄒子之律,而一發幽谷之春也。
”生曰:“向者之詩,率口而出,實本無意,豈料便成谶語。
”良久,月翳西垣,河傾東鎮。
即命翹翹撤席。
美人曰:“敝居僻陋,非郎君之所處,隻此西軒可也。
”遂攜手而入,假寝軒下。
交會之際,無異于人。
将旦,揮涕而别。
至晝,往訪于園側,果有宋宮人衛芳華之墓。
墓左一小丘,即翹翹所瘗也。
生感歎逾時。
迫暮,又赴西軒,則美人已先至矣。
迎謂生曰:“日間感君相訪。
然而妾止蔔其夜,未蔔其晝,故不敢奉見。
數日之後,當得無間爾。
”自是則無夕不會。
經旬之後,白晝亦見,生遂攜歸所寓安焉。
已而,生下第東歸,美人願随之去。
生問翹翹何以不從,曰:“妾既奉侍君子,舊宅無人,留其看守爾。
”生與之同歸,鄉裡見視,姑绐之曰:“娶于杭郡之良家。
”衆見其舉止溫柔,育詞慧利,信且悅之。
美人處生之室,奉長以禮,待婢仆以恩,左右鄰裡,俱得其歡心。
且又勤于治家,潔于守己,雖中門之外,未嘗輕出。
衆鹹賀生得内助。
荏苒三歲,當丁已年之初秋,生又治裝赴浙省鄉試,行有日矣。
美人請于生曰:“臨安,妾鄉也。
從君至此,已閱三秋。
今願得偕行,以顧視翹翹。
”生許諾。
遂賃舟同載,直抵錢塘,僦屋以居。
至之明日,适值七月之望,美人謂生曰:“三年前,曾于此夕與君相會,斯适當今日之期。
欲與君同赴聚景,再續舊遊,可乎?”生如其言,載酒而往,至晚,月上東垣,蓮開南浦,露柳煙篁,動搖堤岸,宛然昔時之景。
行至園前,則翹翹迎拜于路首,曰:“娘子陪侍郎君,邀遊城郭,首尾數年,已極人間之歡。
獨不記念舊居乎?”三人入園,又至西軒而坐。
美人忽垂淚告生曰:“感君不棄,得侍房帷,未遂深歡,又當永别。
”生曰:“何故?”對曰:“妾本幽陰之質,久踐陽明之世,甚非所宜。
特以與君有宿世之緣,故冒犯律條,以相從耳。
今而緣盡,自當奉辭。
”生驚間曰:“然則何時?”對曰:“止在今夕耳。
”生凄惋不已。
美人曰:“妾非不欲終事君子,永奉歡娛。
然而程命有限,不可逾越。
若顧遲留,須當獲戾。
非止有損于妾,亦将不利于君。
豈不見越娘之事乎?”生意稍悟,然亦悲傷感槍,徹曉不寐。
及山寺鐘鳴,水村雞唱,急起與生為别,解所禦玉指環,系于生之衣帶,曰:“異日見此,無忘舊情。
”遂分袂而去。
然猶頻頻回顧,良久始滅。
生大恸而返。
翌日,具酒肴,焚楮镪于墓下。
生作文以吊之。
曰: 惟靈生而淑美,出類超群。
禀奇姿于仙聖,鐘秀氣于乾坤。
粲然如花之麗,粹然如玉之溫。
達則天上之金屋,窮則路左之荒墳。
托松楸而共處,對狐兔之群奔。
落花流水,斷雨殘雲。
中原多事,故國無君。
撫光陰之過隙,視日月之奔輪。
然而精靈不泯,性識長存。
不必仗少翁之奇術,自然返倩女之芳魂。
玉匣骖鸾之扇,金泥簇蝶之履,聲泛泛兮環佩,香藹藹兮蘭孫。
方欲同歡以偕老,奈何既合而複分。
步洛妃淩波之襪,赴王母瑤池之尊。
即之而無所睹,叩之而不複聞。
怅後會之莫續,傷前事之誰論。
鎖楊柳春風之院,閉梨花夜雨之門,恩情斷兮天漠漠,哀怨結兮雲昏昏。
音容杳而靡接,心緒亂而紛纭。
謹含哀而奉吊,庶有感于斯文。
嗚呼,哀哉。
伏惟尚飨。
” 生吊之訖,從此遂絕矣。
生獨居旅邸,如喪配偶。
試期既迫,亦無心入院。
惆怅而歸。
親黨問其故,始具述之,衆鹹歎異。
生自是終身不娶。
入雁蕩山采藥,遂不複還,不知所終。
金鳳钗記
大德中,楊州富人吳防禦居春風樓側,與宦族崔君為鄰,交契甚厚。
崔有子曰興哥,防禦有女曰興娘,俱在襁褓。
崔君因求女為興哥婦,防禦許之,以金鳳钗一隻為約。
既而崔君遊宦遠方,凡一十五載,并無一字相聞。
女處閨闱,年十九矣。
其母謂防禦曰:“崔家郎君一去十五載,不通音耗,興娘長成矣,不可執守前言,令其挫失時節也。
”防禦曰:“吾已許吾故人矣,況成約已定,吾豈食言者也。
”女亦望生不至,因而感疾,沉綿枕席,半歲而終。
父母哭之恸。
臨殓,母持金钗撫屍而泣曰:“此汝夫家之物也,今汝逝矣,吾留此安用!”
今夜月色如此,郎君又至,不可虛度。
可便于此賞月也。
”翹翹應命而去。
須臾,攜紫氍毹鋪于中庭,設白玉碾花樽,碧琉璃盞,醪醴馨香,非世所有。
與生談谑笑詠,詞旨清婉。
複命翹翹歌以侑酒。
翹翹請歌柳耆卿《望海潮》詞,美人曰:“對新人不宜歌舊曲。
”即于座上自制《木蘭花慢》一閡,命翹翹歌之。
曰: 記前朝舊事,曾此地,會神仙。
向月地雲階,重攜翠袖,來拾花钿。
繁花總随流水,歎一場春夢杳難圓。
廢港芙蕖潤露,斷堤楊柳搖煙。
兩峰南北隻依然,辇路草芊芊。
怅别館離官,煙銷鳳蓋,波沿龍船,平生銀屏金屋,對殘燈無焰夜如年。
落日牛羊隴上,西風燕雀林邊。
歌畢,美人潸然垂淚。
生以言慰解,仍微詞挑之,以觀其意。
即起謝曰:“殂謝之人,久為塵土,幸得奉事巾栉,雖死不朽。
且郎君适間詩句,固已許之矣。
願吹鄒子之律,而一發幽谷之春也。
”生曰:“向者之詩,率口而出,實本無意,豈料便成谶語。
”良久,月翳西垣,河傾東鎮。
即命翹翹撤席。
美人曰:“敝居僻陋,非郎君之所處,隻此西軒可也。
”遂攜手而入,假寝軒下。
交會之際,無異于人。
将旦,揮涕而别。
至晝,往訪于園側,果有宋宮人衛芳華之墓。
墓左一小丘,即翹翹所瘗也。
生感歎逾時。
迫暮,又赴西軒,則美人已先至矣。
迎謂生曰:“日間感君相訪。
然而妾止蔔其夜,未蔔其晝,故不敢奉見。
數日之後,當得無間爾。
”自是則無夕不會。
經旬之後,白晝亦見,生遂攜歸所寓安焉。
已而,生下第東歸,美人願随之去。
生問翹翹何以不從,曰:“妾既奉侍君子,舊宅無人,留其看守爾。
”生與之同歸,鄉裡見視,姑绐之曰:“娶于杭郡之良家。
”衆見其舉止溫柔,育詞慧利,信且悅之。
美人處生之室,奉長以禮,待婢仆以恩,左右鄰裡,俱得其歡心。
且又勤于治家,潔于守己,雖中門之外,未嘗輕出。
衆鹹賀生得内助。
荏苒三歲,當丁已年之初秋,生又治裝赴浙省鄉試,行有日矣。
美人請于生曰:“臨安,妾鄉也。
從君至此,已閱三秋。
今願得偕行,以顧視翹翹。
”生許諾。
遂賃舟同載,直抵錢塘,僦屋以居。
至之明日,适值七月之望,美人謂生曰:“三年前,曾于此夕與君相會,斯适當今日之期。
欲與君同赴聚景,再續舊遊,可乎?”生如其言,載酒而往,至晚,月上東垣,蓮開南浦,露柳煙篁,動搖堤岸,宛然昔時之景。
行至園前,則翹翹迎拜于路首,曰:“娘子陪侍郎君,邀遊城郭,首尾數年,已極人間之歡。
獨不記念舊居乎?”三人入園,又至西軒而坐。
美人忽垂淚告生曰:“感君不棄,得侍房帷,未遂深歡,又當永别。
”生曰:“何故?”對曰:“妾本幽陰之質,久踐陽明之世,甚非所宜。
特以與君有宿世之緣,故冒犯律條,以相從耳。
今而緣盡,自當奉辭。
”生驚間曰:“然則何時?”對曰:“止在今夕耳。
”生凄惋不已。
美人曰:“妾非不欲終事君子,永奉歡娛。
然而程命有限,不可逾越。
若顧遲留,須當獲戾。
非止有損于妾,亦将不利于君。
豈不見越娘之事乎?”生意稍悟,然亦悲傷感槍,徹曉不寐。
及山寺鐘鳴,水村雞唱,急起與生為别,解所禦玉指環,系于生之衣帶,曰:“異日見此,無忘舊情。
”遂分袂而去。
然猶頻頻回顧,良久始滅。
生大恸而返。
翌日,具酒肴,焚楮镪于墓下。
生作文以吊之。
曰: 惟靈生而淑美,出類超群。
禀奇姿于仙聖,鐘秀氣于乾坤。
粲然如花之麗,粹然如玉之溫。
達則天上之金屋,窮則路左之荒墳。
托松楸而共處,對狐兔之群奔。
落花流水,斷雨殘雲。
中原多事,故國無君。
撫光陰之過隙,視日月之奔輪。
然而精靈不泯,性識長存。
不必仗少翁之奇術,自然返倩女之芳魂。
玉匣骖鸾之扇,金泥簇蝶之履,聲泛泛兮環佩,香藹藹兮蘭孫。
方欲同歡以偕老,奈何既合而複分。
步洛妃淩波之襪,赴王母瑤池之尊。
即之而無所睹,叩之而不複聞。
怅後會之莫續,傷前事之誰論。
鎖楊柳春風之院,閉梨花夜雨之門,恩情斷兮天漠漠,哀怨結兮雲昏昏。
音容杳而靡接,心緒亂而紛纭。
謹含哀而奉吊,庶有感于斯文。
嗚呼,哀哉。
伏惟尚飨。
” 生吊之訖,從此遂絕矣。
生獨居旅邸,如喪配偶。
試期既迫,亦無心入院。
惆怅而歸。
親黨問其故,始具述之,衆鹹歎異。
生自是終身不娶。
入雁蕩山采藥,遂不複還,不知所終。
崔有子曰興哥,防禦有女曰興娘,俱在襁褓。
崔君因求女為興哥婦,防禦許之,以金鳳钗一隻為約。
既而崔君遊宦遠方,凡一十五載,并無一字相聞。
女處閨闱,年十九矣。
其母謂防禦曰:“崔家郎君一去十五載,不通音耗,興娘長成矣,不可執守前言,令其挫失時節也。
”防禦曰:“吾已許吾故人矣,況成約已定,吾豈食言者也。
”女亦望生不至,因而感疾,沉綿枕席,半歲而終。
父母哭之恸。
臨殓,母持金钗撫屍而泣曰:“此汝夫家之物也,今汝逝矣,吾留此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