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八·鬼部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不意再逢三閣之會,又與新狎客題詩也。
”頃之,聞雞鳴,孔貴嫔等俱起,各辭去。
與貴妃就寝,欲曙而起。
貴妃贈辟塵犀簪一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昨宵值客多,未盡歡情,别日更當一小會。
然須咨祈幽府。
”嗚咽而别。
翌日懵然若有所失。
信宿更尋曩日地,則近清溪,松桧丘墟。
詢之于人,乃陳朝宮人墓。
慘恻而返。
數月,閣因寺廢而毀。
後至廣陵,訪得吳公台炀帝舊陵,果有宮人趙幼芳墓,因以酒奠之。
韋氏子
京兆韋氏子,舉進士,門閱甚盛。
嘗納妓于洛,顔色明秀,尤善音律。
常令寫杜工部詩,本甚蠹,妓随筆改正,文理曉然,是以頗為所惑,年二十一而卒。
韋悼痛之,甚為赢瘠。
棄事而寝,意其夢見。
一日,家童有言:“嵩山任處土有返魂之術。
”韋召而求其術。
任命擇日齋戒,除一室,舒帷于壁,焚香,仍須一經身衣以導其魂。
韋搜衣筒,盡施僧矣,惟餘一金縷裙。
任曰:“事濟矣。
”是夕,絕人屏事,且以昵近悲泣為戒。
燃蠟燭于香前,曰:“睹燭燃寸,即複去矣。
”韋潔衣斂息,一如其誨。
是夜,萬籁俱止,河漢澄明,任忽長笑,持裙,向帷而招,如是者三。
忽聞籲歎之聲,俄頃,映帷微出,斜睇而立,幽芳怨态,若不自勝。
韋驚起泣,任曰:“無庸,恐迫以緻倏回。
”生忍淚視之,無異平生。
或與之言,颔首而已,逾刻燭盡,欲逼之,然而滅,韋乃捧帷長恸,既絕而蘇。
任生曰:“某非獵金者,哀君情切,故來奉救,漚沫槿豔,不必置懷。
”韋欲酬之,不顧而别。
韋嘗賦詩曰:惆怅金泥簇蝶裙,春來猶見伴行雲。
不教布施剛留得,渾似初逢李少君。
悼亡甚多,不備錄。
韋自此郁郁不怿,逾年而殁。
韓宗武
韓宗武文若,侍父莊敏公之官于蜀。
舍郡宇書室中,僻在一隅,去使宅稍遠。
叢竹果樹之前有大池,芰荷甚盛。
孟秋初三日,風月清爽,閑步砌下。
聞池中荷葉聲,如急風至。
視月影中,二青衣從一女行池上。
其衣皆绡鮮麗,隔衣見肌膚瑩白如玉。
韓問曰:“不識子為何神,辄此臨顧,願聞所來。
”女曰:“予非神,亦非鬼,乃仙也。
籍中與君有緣,特來相見,幸無怖。
”語言清麗,顔色豔美,服飾香潔,非塵間所常睹。
韓曰:“既言有緣,當為夫婦耶?”笑曰:“然。
當有日,不可遽。
”韓請期。
曰:“後五日會之。
七夕,可設珍果,焚香相待,仍屏左右。
”遂去。
複聞荷葉聲,乃不見。
及期而至,容服益華美于前,見酒果,怒曰:“何不精若此!”韓慚曰:“大人性嚴,不敢廣求,極力止此耳。
”女令青衣取于其家,頃刻即至,若隻此池畔取之。
所赍果實,雖市廛中物,俱極精。
猶疑之,每食留其核,置硯匣内。
夜分同寝,率如常人,但不肯言姓氏。
雲:“我有父母。
”迨曉告去。
久而狎熟,極惑之。
女戒曰:“切勿輕洩,使我受禍。
”家人訝韓病瘁,終不以告。
會莊敏移官陝右。
女曰:“我所不能以逐君去者,蓋道途修阻,弱質弗堪。
相别之後,幸無念我,且得罪。
”韓慘然曰:“豈能無念哉?”遂别。
韓思之,忘寝與食。
既到陝,以夏夜偕兄弟坐庭下,忽瞥然而起,俄複來。
意色欣欣,若有所感。
白紗衫袖上,有血污迹甚多。
衆驚異,共白父母。
莊敏公杖之使盡言,始具實以對。
女繼至曰:“為爾念我,蒙二親垢責。
然從此可以數來。
我在中路,為石損腹脅,其血故在。
”韓喜拊其腹,因污衣。
自是每留心焉。
旬日,韓又娶婦。
禮迎之夕,婦入羅帏中,見一美女據床叱曰:“我正在此,汝耶敢來!”女大駭退避。
他夜,伺其去,乃克成婚,異時女來,則遷婦别室。
女相處自如,無可奈何。
金彥
金彥與何俞出城西遊春,見一座院華麗,乃王太尉錦莊。
贳酒坐閣子上,彥取二弦軋之,俞取蕭管合奏。
忽見亭上有一女子出曰:“妾亦好此樂。
”令仆子取蜜煎勸酒。
俞問姓氏,答曰:“姓李,名會娘。
”二人次日複往,其女又出。
二人請同坐飲酒,笑語諧谑。
女屬意于彥,情緒正濃,忽報太翁至,女驚忙而去。
自此兩情無緣會合。
次年,清明又到,彥思錦莊之事,仍尋舊約。
信步出城,行入小路,忽聽粉牆間有人呼聲。
孰視之,仍會娘也。
引彥入花陰間少叙衷情。
雲雨才罷,會娘請随彥歸去,彥遂借一空宅居之,朝夕同歡。
月餘,俞拉訪錦莊,忽遇老妪哭雲:“會娘因二
”頃之,聞雞鳴,孔貴嫔等俱起,各辭去。
與貴妃就寝,欲曙而起。
貴妃贈辟塵犀簪一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昨宵值客多,未盡歡情,别日更當一小會。
然須咨祈幽府。
”嗚咽而别。
翌日懵然若有所失。
信宿更尋曩日地,則近清溪,松桧丘墟。
詢之于人,乃陳朝宮人墓。
慘恻而返。
數月,閣因寺廢而毀。
後至廣陵,訪得吳公台炀帝舊陵,果有宮人趙幼芳墓,因以酒奠之。
嘗納妓于洛,顔色明秀,尤善音律。
常令寫杜工部詩,本甚蠹,妓随筆改正,文理曉然,是以頗為所惑,年二十一而卒。
韋悼痛之,甚為赢瘠。
棄事而寝,意其夢見。
一日,家童有言:“嵩山任處土有返魂之術。
”韋召而求其術。
任命擇日齋戒,除一室,舒帷于壁,焚香,仍須一經身衣以導其魂。
韋搜衣筒,盡施僧矣,惟餘一金縷裙。
任曰:“事濟矣。
”是夕,絕人屏事,且以昵近悲泣為戒。
燃蠟燭于香前,曰:“睹燭燃寸,即複去矣。
”韋潔衣斂息,一如其誨。
是夜,萬籁俱止,河漢澄明,任忽長笑,持裙,向帷而招,如是者三。
忽聞籲歎之聲,俄頃,映帷微出,斜睇而立,幽芳怨态,若不自勝。
韋驚起泣,任曰:“無庸,恐迫以緻倏回。
”生忍淚視之,無異平生。
或與之言,颔首而已,逾刻燭盡,欲逼之,然而滅,韋乃捧帷長恸,既絕而蘇。
任生曰:“某非獵金者,哀君情切,故來奉救,漚沫槿豔,不必置懷。
”韋欲酬之,不顧而别。
韋嘗賦詩曰:惆怅金泥簇蝶裙,春來猶見伴行雲。
不教布施剛留得,渾似初逢李少君。
悼亡甚多,不備錄。
韋自此郁郁不怿,逾年而殁。
舍郡宇書室中,僻在一隅,去使宅稍遠。
叢竹果樹之前有大池,芰荷甚盛。
孟秋初三日,風月清爽,閑步砌下。
聞池中荷葉聲,如急風至。
視月影中,二青衣從一女行池上。
其衣皆绡鮮麗,隔衣見肌膚瑩白如玉。
韓問曰:“不識子為何神,辄此臨顧,願聞所來。
”女曰:“予非神,亦非鬼,乃仙也。
籍中與君有緣,特來相見,幸無怖。
”語言清麗,顔色豔美,服飾香潔,非塵間所常睹。
韓曰:“既言有緣,當為夫婦耶?”笑曰:“然。
當有日,不可遽。
”韓請期。
曰:“後五日會之。
七夕,可設珍果,焚香相待,仍屏左右。
”遂去。
複聞荷葉聲,乃不見。
及期而至,容服益華美于前,見酒果,怒曰:“何不精若此!”韓慚曰:“大人性嚴,不敢廣求,極力止此耳。
”女令青衣取于其家,頃刻即至,若隻此池畔取之。
所赍果實,雖市廛中物,俱極精。
猶疑之,每食留其核,置硯匣内。
夜分同寝,率如常人,但不肯言姓氏。
雲:“我有父母。
”迨曉告去。
久而狎熟,極惑之。
女戒曰:“切勿輕洩,使我受禍。
”家人訝韓病瘁,終不以告。
會莊敏移官陝右。
女曰:“我所不能以逐君去者,蓋道途修阻,弱質弗堪。
相别之後,幸無念我,且得罪。
”韓慘然曰:“豈能無念哉?”遂别。
韓思之,忘寝與食。
既到陝,以夏夜偕兄弟坐庭下,忽瞥然而起,俄複來。
意色欣欣,若有所感。
白紗衫袖上,有血污迹甚多。
衆驚異,共白父母。
莊敏公杖之使盡言,始具實以對。
女繼至曰:“為爾念我,蒙二親垢責。
然從此可以數來。
我在中路,為石損腹脅,其血故在。
”韓喜拊其腹,因污衣。
自是每留心焉。
旬日,韓又娶婦。
禮迎之夕,婦入羅帏中,見一美女據床叱曰:“我正在此,汝耶敢來!”女大駭退避。
他夜,伺其去,乃克成婚,異時女來,則遷婦别室。
女相處自如,無可奈何。
贳酒坐閣子上,彥取二弦軋之,俞取蕭管合奏。
忽見亭上有一女子出曰:“妾亦好此樂。
”令仆子取蜜煎勸酒。
俞問姓氏,答曰:“姓李,名會娘。
”二人次日複往,其女又出。
二人請同坐飲酒,笑語諧谑。
女屬意于彥,情緒正濃,忽報太翁至,女驚忙而去。
自此兩情無緣會合。
次年,清明又到,彥思錦莊之事,仍尋舊約。
信步出城,行入小路,忽聽粉牆間有人呼聲。
孰視之,仍會娘也。
引彥入花陰間少叙衷情。
雲雨才罷,會娘請随彥歸去,彥遂借一空宅居之,朝夕同歡。
月餘,俞拉訪錦莊,忽遇老妪哭雲:“會娘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