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六·鬼部一
關燈
小
中
大
好,欲保歲寒,其可得乎?某且以足下事白小娘子!”柳生再拜謝不敏。
始曰:“夫人惜小娘子情切,今小娘子不樂适王家,夫人是以偷成婚約,君可兩三日就禮事。
”柳生極喜,備數千百财禮,期日結婚。
後五日,柳挈妻與輕紅于金城裡居。
及旬月,金吾到永崇,其母王氏泣雲:“吾夫亡,子女孤露,被侄不待禮會,強竊女去矣。
兄豈無教訓之道?”金吾大怒,歸笞其子數十,密令捕訪,彌年無獲。
無何,王氏殂,柳生挈妻與輕紅自金城裡赴喪。
金吾之子既見,遂告父,父擒柳生。
生雲:“某于外姑王氏處納采娶妻,非越禮私誘也,家人大小皆熟知之。
”王氏既殁,無所明,遂訟于官。
公斷王家先下财禮,合歸于王,金吾子常悅表妹,亦不怨前事。
經數年,輕紅竟潔己處焉。
金吾又亡,移其宅于崇義裡。
崔氏不樂事外兄,乃使輕紅訪柳生所在。
時柳生尚居金城裡,崔氏又使輕紅與柳生為期;兼赉看圃豎,令積糞堆,與宅垣齊。
崔氏女遂與輕紅蹑之,同詣柳生。
柳生驚喜,又不出城,隻遷群賢裡。
後本夫終尋崔氏女,知群賢裡住,複興訟奪之,王生情深崔氏,萬途求免,托以體孕,又不責而納焉。
柳生長流江陵。
二年,崔氏與輕紅相繼殂,王生送喪,哀恸之禮至矣。
輕紅亦葬于崔氏墳側。
柳生江陵閑居,春二月,繁花滿庭,追念崔氏,凝想形影,且不知存亡。
忽聞叩門甚急,俄見輕紅抱妝奁而進,乃曰:“小娘子且至!”聞似車馬之聲,比崔氏之門,更無他見,柳生與崔氏叙契闊,悲歡之甚。
問其由,則曰:“某已與王生訣,自此可以同穴矣。
人生意專,必果夙願。
”因言曰:“某少習樂,箜篌頗有功。
”柳生即時置箜篌,調弄絕妙。
二年間,可謂盡平生矣。
無何,王生舊使蒼頭過柳生門,忽見輕紅,不知其所以,又疑人有相似者,未敢遽言。
問閻裡,又言是流人柳參軍,彌怪,更伺之。
輕紅知是王生家人,亦具言于柳生,匿之,蒼頭卻還城,具言于王生。
王生聞之,命駕千裡而來。
既至柳生門,于隙窺之,正見柳生坦腹于臨軒之上,崔氏女新妝,輕紅捧鏡于側。
崔氏勻鉛黃未竟,王生門外極叫,輕紅鏡墜地,有聲如磬。
崔氏與王生無憾,遂入。
柳生驚,亦待如賓禮。
俄又失崔氏所在。
柳生與王生具言其事,二人相看不喻,大異之。
相與造長安,發崔氏所葬驗之,即江陵所施鉛黃如新,衣服肌肉,且無損敗。
輕紅亦然。
柳與王相誓,卻葬之,二人入終南訪道,遂不返。
崔書生
博陵崔書生,住長安永樂裡。
先有舊業在渭南。
貞元中,嘗因清明節歸渭南,行至昭應北墟壟之間,日已晚,歇馬于古道。
方北百餘步,見一女人靓妝華服,穿越楱莽,似失路于松柏間。
崔閑步戲逼,漸近,乃以袖掩面,而足趾跌蹶,屢欲仆地。
崔使小童逼而觇之,乃二八絕代之妹也。
遂令小童诘之曰:‘日暮何無俦侶,而凄惶于墟間耶?”默不對。
又令一童将所乘馬逐之,更以仆馬奉送。
美人回顧,意似微納。
崔乃偻而緩逐之,以觀其近遠耳。
美人上馬,一仆控之而前。
才數百步,忽見女奴三數人,哆口坌息,踉跄而謂女郎曰:“何處求之不得。
”擁馬行十餘步,則長年青衣數輩,駐足以候。
崔漸近,乃拜謝崔曰:“郎君憫小娘子失路,脫骖仆以濟之。
今日色已暮,邀郎君至莊可乎?”崔曰:“小娘子何忽獨步凄惶如此?”青衣曰:“因被酒興酣,緻此。
”取北行一二裡,複到一樹林,室屋甚盛,桃李甚芳,又有青衣七八人,迎女郎而入。
少頃,一青衣出,傳主母命曰:“小外甥因避醉,逃席失路,賴遇君子,恤以馬仆。
不然,日暮,或值惡狼狐媚,何所不加?阖室感佩。
且憩,即當奉邀。
”青衣出入候問,如親戚之密。
頃之,邀崔入宅,既見,乃命具酒,酒至,從容叙言:“某王氏外甥女,麗豔精巧,人間無雙,欲侍君子巾栉,何如?”崔邁逸者,因酒拜謝于坐側。
俄命外甥出,實神仙也。
一住三日,宴遊歡洽,無不酬暢。
王氏稱其姨曰“玉姨”,好與崔賭。
玉愛崔口脂合子,玉姨輸玉環相酬。
崔輸且多,先于長安買得合子六七枚,都輸玉姨。
崔亦赢玉指環二枚。
忽一日,一家大驚曰:“有賊至。
”其妻推崔生于後門出。
才出,妻已不見,但身卧于一穴中。
惟見莞花半落,松風晚清,黃萼紫英,草露沾衣而已。
其赢玉指環,猶在衣帶,卻省初見美人之路而行,見童仆以鍬锸發掘一墓穴,已至闌中。
見銘記曰:“後周趙王女玉姨之墓。
平生憐重王氏外甥,外甥先殁,後令與外甥同葬。
”棺柩俨然,開榇中,各有一盒,盒内有玉環六七枚,崔比其賭者,略無異矣。
又一盒中,有口脂合子數枚,乃崔生輸者也。
先問仆人,但見郎君入柏林,尋覓不得,方尋掘此穴,果不誤也。
玉姨呼崔生奴仆為賊耳。
生感之,即為掩瘗仍舊雲。
始曰:“夫人惜小娘子情切,今小娘子不樂适王家,夫人是以偷成婚約,君可兩三日就禮事。
”柳生極喜,備數千百财禮,期日結婚。
後五日,柳挈妻與輕紅于金城裡居。
及旬月,金吾到永崇,其母王氏泣雲:“吾夫亡,子女孤露,被侄不待禮會,強竊女去矣。
兄豈無教訓之道?”金吾大怒,歸笞其子數十,密令捕訪,彌年無獲。
無何,王氏殂,柳生挈妻與輕紅自金城裡赴喪。
金吾之子既見,遂告父,父擒柳生。
生雲:“某于外姑王氏處納采娶妻,非越禮私誘也,家人大小皆熟知之。
”王氏既殁,無所明,遂訟于官。
公斷王家先下财禮,合歸于王,金吾子常悅表妹,亦不怨前事。
經數年,輕紅竟潔己處焉。
金吾又亡,移其宅于崇義裡。
崔氏不樂事外兄,乃使輕紅訪柳生所在。
時柳生尚居金城裡,崔氏又使輕紅與柳生為期;兼赉看圃豎,令積糞堆,與宅垣齊。
崔氏女遂與輕紅蹑之,同詣柳生。
柳生驚喜,又不出城,隻遷群賢裡。
後本夫終尋崔氏女,知群賢裡住,複興訟奪之,王生情深崔氏,萬途求免,托以體孕,又不責而納焉。
柳生長流江陵。
二年,崔氏與輕紅相繼殂,王生送喪,哀恸之禮至矣。
輕紅亦葬于崔氏墳側。
柳生江陵閑居,春二月,繁花滿庭,追念崔氏,凝想形影,且不知存亡。
忽聞叩門甚急,俄見輕紅抱妝奁而進,乃曰:“小娘子且至!”聞似車馬之聲,比崔氏之門,更無他見,柳生與崔氏叙契闊,悲歡之甚。
問其由,則曰:“某已與王生訣,自此可以同穴矣。
人生意專,必果夙願。
”因言曰:“某少習樂,箜篌頗有功。
”柳生即時置箜篌,調弄絕妙。
二年間,可謂盡平生矣。
無何,王生舊使蒼頭過柳生門,忽見輕紅,不知其所以,又疑人有相似者,未敢遽言。
問閻裡,又言是流人柳參軍,彌怪,更伺之。
輕紅知是王生家人,亦具言于柳生,匿之,蒼頭卻還城,具言于王生。
王生聞之,命駕千裡而來。
既至柳生門,于隙窺之,正見柳生坦腹于臨軒之上,崔氏女新妝,輕紅捧鏡于側。
崔氏勻鉛黃未竟,王生門外極叫,輕紅鏡墜地,有聲如磬。
崔氏與王生無憾,遂入。
柳生驚,亦待如賓禮。
俄又失崔氏所在。
柳生與王生具言其事,二人相看不喻,大異之。
相與造長安,發崔氏所葬驗之,即江陵所施鉛黃如新,衣服肌肉,且無損敗。
輕紅亦然。
柳與王相誓,卻葬之,二人入終南訪道,遂不返。
先有舊業在渭南。
貞元中,嘗因清明節歸渭南,行至昭應北墟壟之間,日已晚,歇馬于古道。
方北百餘步,見一女人靓妝華服,穿越楱莽,似失路于松柏間。
崔閑步戲逼,漸近,乃以袖掩面,而足趾跌蹶,屢欲仆地。
崔使小童逼而觇之,乃二八絕代之妹也。
遂令小童诘之曰:‘日暮何無俦侶,而凄惶于墟間耶?”默不對。
又令一童将所乘馬逐之,更以仆馬奉送。
美人回顧,意似微納。
崔乃偻而緩逐之,以觀其近遠耳。
美人上馬,一仆控之而前。
才數百步,忽見女奴三數人,哆口坌息,踉跄而謂女郎曰:“何處求之不得。
”擁馬行十餘步,則長年青衣數輩,駐足以候。
崔漸近,乃拜謝崔曰:“郎君憫小娘子失路,脫骖仆以濟之。
今日色已暮,邀郎君至莊可乎?”崔曰:“小娘子何忽獨步凄惶如此?”青衣曰:“因被酒興酣,緻此。
”取北行一二裡,複到一樹林,室屋甚盛,桃李甚芳,又有青衣七八人,迎女郎而入。
少頃,一青衣出,傳主母命曰:“小外甥因避醉,逃席失路,賴遇君子,恤以馬仆。
不然,日暮,或值惡狼狐媚,何所不加?阖室感佩。
且憩,即當奉邀。
”青衣出入候問,如親戚之密。
頃之,邀崔入宅,既見,乃命具酒,酒至,從容叙言:“某王氏外甥女,麗豔精巧,人間無雙,欲侍君子巾栉,何如?”崔邁逸者,因酒拜謝于坐側。
俄命外甥出,實神仙也。
一住三日,宴遊歡洽,無不酬暢。
王氏稱其姨曰“玉姨”,好與崔賭。
玉愛崔口脂合子,玉姨輸玉環相酬。
崔輸且多,先于長安買得合子六七枚,都輸玉姨。
崔亦赢玉指環二枚。
忽一日,一家大驚曰:“有賊至。
”其妻推崔生于後門出。
才出,妻已不見,但身卧于一穴中。
惟見莞花半落,松風晚清,黃萼紫英,草露沾衣而已。
其赢玉指環,猶在衣帶,卻省初見美人之路而行,見童仆以鍬锸發掘一墓穴,已至闌中。
見銘記曰:“後周趙王女玉姨之墓。
平生憐重王氏外甥,外甥先殁,後令與外甥同葬。
”棺柩俨然,開榇中,各有一盒,盒内有玉環六七枚,崔比其賭者,略無異矣。
又一盒中,有口脂合子數枚,乃崔生輸者也。
先問仆人,但見郎君入柏林,尋覓不得,方尋掘此穴,果不誤也。
玉姨呼崔生奴仆為賊耳。
生感之,即為掩瘗仍舊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