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四·妖怪部三
關燈
小
中
大
。
”口雖語,但覺被底身漸消盡。
揭被而視,空注水而已,惟有頭存。
家大驚懾,呼從者訊之。
仆者具言其事。
及去尋舊宅所在,乃空園,有一皂莢樹,樹上有十五千錢,樹下有十五千錢,餘無所見。
問彼處人,雲:“往往有巨白蛇在樹下,更無别物。
”姓袁者,蓋以空園為姓耳。
又一說雲:“元和中,鳳翔節度李聽從子,在金吾參軍。
自永甯裡出遊,及安化門外,乃遇一車子,通以銀妝,頗極鮮麗。
駕以白牛,從二女奴,皆乘白馬,衣服皆素,而姿容婉媚。
貴家子,不知檢束,即随之而行。
殆将暮焉,二女奴謂曰:“郎君貴人,所見莫非麗質。
某皆賤隸,又皆粗陋,不敢當公子厚意,然車中幸有妹麗,誠可留意也。
”遂求女奴,女奴乃馳馬傍車笑而言,退謂曰:“郎君但随行,勿舍去,某适已言矣。
” 既随之,聞其異香盈路,日暮,及奉誠園,二女奴曰:“娘子住此之東,今先去矣。
郎君且仁此回翔。
某即出奉迎也。
”車子既入,乃駐馬于路側。
良久,見一婢出門,招手,乃下馬,入坐于廳中,但聞異香入鼻,似非人世所有。
遂令人馬,入安邑裡寄宿。
黃昏後,方見一女子,素衣,年止十五六,姿豔若神仙。
自喜之心,所不能喻。
因留止宿。
及明而出,已見人馬在門外,遂别而歸。
才及家,便覺腦疼,斯須益甚。
至辰已間,腦裂而卒。
其家詢問奴仆,昨夜所曆之處,從者具述其事,雲:“郎君頗聞異香,某輩所聞,但蛇臊不可近。
”舉家冤駭,遽命仆人,于昨夜所止之處,覆驗之,但見枯槐樹中,有大蛇蟠曲之迹。
乃伐其樹,發掘之,已失大蛇。
但見小蛇數條,盡白色,皆殺之而歸。
錢炎
錢炎者,廣州書生也。
寓居城南薦福寺。
好學苦志,每夜分始就寝。
一夕,有美女,绛翠袖,自外秉燭而入,笑揖曰:“我本生于貴戚,不幸流落風塵中。
慕君久矣,故作意相就。
”炎窮單獨處,乍睹佳麗,以為天授神與,即留共宿。
且行有伉俪之約。
迨旦乃去,不敢從以出。
莫能知其所如。
女雅善讴歌,娛悅性靈,惟日不足。
自是,炎宿業殆廢,若病,心多失惑。
然歲月頗久,女有孕。
郡日者周子中與炎善,過門見之,訝其赢,問所以。
炎語之故。
子中曰:“以理度之,必妖祟耳。
正一宮法師劉守真,奉行太上天心五雷正法,扶危濟厄,功驗彰著。
吾挾子往谒,求符水,以全此生。
不然,死在朝夕,将不可悔。
”炎悚然,不暇複坐,亟詣劉室。
劉以盆水施符術,照之,一巨蟒盤旋于内,似若畏縮者。
劉研書符付炎曰:“俟其物至,則示之。
”炎歸,至二更方睡,而女求情态如初。
炎曰:“汝原是蛇精,我知之矣。
”示以符,女默默不語,俄化為二蛇,一甚大,一尚小,逡巡而出。
炎惶怖,俟晚,走白劉。
乃徙寓舍,怪亦絕迹。
長須國
唐大定初,有士人随新羅使。
風吹至一處,人皆長須,語與唐言通,号長須國。
人物茂盛,棟宇衣冠,稍異中國。
地曰扶桑洲,其置官品有正長、戢波、目役、凫邏等号。
士人曆谒數處,其國人皆敬之。
忽一日,有車馬數十,言大王召客。
行兩日,方至一大城,甲士明麗。
使者導士人入,伏谒。
殿宇高敞,儀衛如上者見,士人拜伏,小起。
乃拜士人為司風長,兼驸馬。
其主甚美,有須數十莖。
士人威勢垣赫,富有珠玉。
然每歸見其妻則不悅。
其王多月滿夜則大會。
後遇會,士人見姬嫔悉有須,因賦詩曰:“花無葉不妍,女有須亦醜。
丈人試遣無,未必不如有。
”王大笑曰:“驸馬竟未能忘情于小女頤颔間乎?”經十餘年,士人有一兒二女。
一忽一日,其君臣憂戚,士人怪問之,王泣曰:“吾國有難,禍在旦夕,非驸馬不能救。
”士人驚曰:“苟難可弭,性命不敢辭也。
”王乃令具舟,命使随往,謂曰:“煩驸馬一谒海龍王,但言東海第三汊第七島長須國有難求救。
我國絕微,須再三言之。
”因涕泣執手而别。
士人登舟,瞬息至岸,岸沙悉七寶,人皆衣冠長大。
士人乃前,求谒龍王。
龍宮狀如佛寺所圖天宮,光明煥發,目不能視。
龍王降階迎,士人齊級升殿。
訪其來意,士人具說。
龍王即命速勘。
良久,一人入白:“境内并無此國。
”士人複哀訴,具言長須國在東海第三汊第七島。
龍王複敕使者細尋勘,速報。
經食頃,使者返曰:“此烏蝦合供大王此月食料,前日已追到。
”龍王笑曰:“客固為蝦所魅耳。
吾雖為王,所食皆禀天符,不得妄食。
今為客減食。
”乃令引客視之。
見
”口雖語,但覺被底身漸消盡。
揭被而視,空注水而已,惟有頭存。
家大驚懾,呼從者訊之。
仆者具言其事。
及去尋舊宅所在,乃空園,有一皂莢樹,樹上有十五千錢,樹下有十五千錢,餘無所見。
問彼處人,雲:“往往有巨白蛇在樹下,更無别物。
”姓袁者,蓋以空園為姓耳。
又一說雲:“元和中,鳳翔節度李聽從子,在金吾參軍。
自永甯裡出遊,及安化門外,乃遇一車子,通以銀妝,頗極鮮麗。
駕以白牛,從二女奴,皆乘白馬,衣服皆素,而姿容婉媚。
貴家子,不知檢束,即随之而行。
殆将暮焉,二女奴謂曰:“郎君貴人,所見莫非麗質。
某皆賤隸,又皆粗陋,不敢當公子厚意,然車中幸有妹麗,誠可留意也。
”遂求女奴,女奴乃馳馬傍車笑而言,退謂曰:“郎君但随行,勿舍去,某适已言矣。
” 既随之,聞其異香盈路,日暮,及奉誠園,二女奴曰:“娘子住此之東,今先去矣。
郎君且仁此回翔。
某即出奉迎也。
”車子既入,乃駐馬于路側。
良久,見一婢出門,招手,乃下馬,入坐于廳中,但聞異香入鼻,似非人世所有。
遂令人馬,入安邑裡寄宿。
黃昏後,方見一女子,素衣,年止十五六,姿豔若神仙。
自喜之心,所不能喻。
因留止宿。
及明而出,已見人馬在門外,遂别而歸。
才及家,便覺腦疼,斯須益甚。
至辰已間,腦裂而卒。
其家詢問奴仆,昨夜所曆之處,從者具述其事,雲:“郎君頗聞異香,某輩所聞,但蛇臊不可近。
”舉家冤駭,遽命仆人,于昨夜所止之處,覆驗之,但見枯槐樹中,有大蛇蟠曲之迹。
乃伐其樹,發掘之,已失大蛇。
但見小蛇數條,盡白色,皆殺之而歸。
寓居城南薦福寺。
好學苦志,每夜分始就寝。
一夕,有美女,绛翠袖,自外秉燭而入,笑揖曰:“我本生于貴戚,不幸流落風塵中。
慕君久矣,故作意相就。
”炎窮單獨處,乍睹佳麗,以為天授神與,即留共宿。
且行有伉俪之約。
迨旦乃去,不敢從以出。
莫能知其所如。
女雅善讴歌,娛悅性靈,惟日不足。
自是,炎宿業殆廢,若病,心多失惑。
然歲月頗久,女有孕。
郡日者周子中與炎善,過門見之,訝其赢,問所以。
炎語之故。
子中曰:“以理度之,必妖祟耳。
正一宮法師劉守真,奉行太上天心五雷正法,扶危濟厄,功驗彰著。
吾挾子往谒,求符水,以全此生。
不然,死在朝夕,将不可悔。
”炎悚然,不暇複坐,亟詣劉室。
劉以盆水施符術,照之,一巨蟒盤旋于内,似若畏縮者。
劉研書符付炎曰:“俟其物至,則示之。
”炎歸,至二更方睡,而女求情态如初。
炎曰:“汝原是蛇精,我知之矣。
”示以符,女默默不語,俄化為二蛇,一甚大,一尚小,逡巡而出。
炎惶怖,俟晚,走白劉。
乃徙寓舍,怪亦絕迹。
風吹至一處,人皆長須,語與唐言通,号長須國。
人物茂盛,棟宇衣冠,稍異中國。
地曰扶桑洲,其置官品有正長、戢波、目役、凫邏等号。
士人曆谒數處,其國人皆敬之。
忽一日,有車馬數十,言大王召客。
行兩日,方至一大城,甲士明麗。
使者導士人入,伏谒。
殿宇高敞,儀衛如上者見,士人拜伏,小起。
乃拜士人為司風長,兼驸馬。
其主甚美,有須數十莖。
士人威勢垣赫,富有珠玉。
然每歸見其妻則不悅。
其王多月滿夜則大會。
後遇會,士人見姬嫔悉有須,因賦詩曰:“花無葉不妍,女有須亦醜。
丈人試遣無,未必不如有。
”王大笑曰:“驸馬竟未能忘情于小女頤颔間乎?”經十餘年,士人有一兒二女。
一忽一日,其君臣憂戚,士人怪問之,王泣曰:“吾國有難,禍在旦夕,非驸馬不能救。
”士人驚曰:“苟難可弭,性命不敢辭也。
”王乃令具舟,命使随往,謂曰:“煩驸馬一谒海龍王,但言東海第三汊第七島長須國有難求救。
我國絕微,須再三言之。
”因涕泣執手而别。
士人登舟,瞬息至岸,岸沙悉七寶,人皆衣冠長大。
士人乃前,求谒龍王。
龍宮狀如佛寺所圖天宮,光明煥發,目不能視。
龍王降階迎,士人齊級升殿。
訪其來意,士人具說。
龍王即命速勘。
良久,一人入白:“境内并無此國。
”士人複哀訴,具言長須國在東海第三汊第七島。
龍王複敕使者細尋勘,速報。
經食頃,使者返曰:“此烏蝦合供大王此月食料,前日已追到。
”龍王笑曰:“客固為蝦所魅耳。
吾雖為王,所食皆禀天符,不得妄食。
今為客減食。
”乃令引客視之。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