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四·妖怪部三
關燈
小
中
大
鐵镬數十如屋,滿中是蝦。
有五六頭色赤,大如臂,見客跳躍似求救狀。
引者曰:“此蝦王也。
”士人不覺悲泣,龍王命赦蝦王一镬。
令使送客歸中國。
二夕至登州,顧二使,乃巨龍也。
舒信道
舒信道中丞,宅在明州。
負城瀕湖,繞屋皆古木茂竹,蕭森如山麓間。
其中便坐,曰“懶堂”,背有大池。
子弟群處講習,外客不得至。
方盛秋佳月,舒呼燈讀書。
忽見女子揭簾而入,素衣淡妝,舉動妩媚,而微有悲涕容,緩步而前曰:“竊慕君子少年高志,欲冥行相奔,願容駐片時,使奉款曲。
”舒迷蒙恍惚,不疑為異物,即與語。
叩其姓氏所居,曰:“妾本丘氏,父作商賈,死于湖南。
但與繼母居茅茨小屋,相去隻一二裡。
母殘忍猛暴,不能見存。
又不使媒妁議婚姻。
無故捶擊,以刀相吓,急走逃命,勢難複歸。
倘得畜為婢子,固所大願。
”舒甚喜曰:“留汝固所樂,或事洩奈何?”女曰:“姑置此慮,續為之圖。
”俄一小青衣攜酒肴來,即促膝共飲。
三行,女斂袂起緻辭曰:“奴雖小家女,頗能綴詞。
辄作一阕,叙茲夕邂逅相遇之意。
”顧青衣舉手代拍而歌曰: 綠淨湖光,淺寒先到芙蓉島。
謝池幽夢屬才郎,幾度生春草。
塵世多情易老。
更那堪,秋風袅袅。
曉來羞對,香芷汀洲,枯荷池沼。
恨鎖橫波,遠山淺黛無心掃。
湘江人去歎無依,此意從誰表。
喜趁良宵月皎。
況難逢,人間兩好。
莫辭人醉,醉入屏山,隻愁天曉。
蓋寓聲《燭影搖紅》也,舒愈愛惑。
女令青衣歸,遂留共寝,宛然處子耳。
将曉别去,間一夕複來。
珍果異撰,亦時時緻前。
及懷缣素之屬,親為舒造衣,工制敏妙。
相從月餘,守宿童隸聞其與人言,謂必挾娼優淫昵。
他日且累己。
密以告老媪,媪輾轉漏洩,家人悉知之。
掩其不備,遣弟妹乘夜佯為問訊,排戶宜前。
女忙奔斜竄,投室旁空轎中。
秉燭索之,轉入他轎,垂手于外,潔白如玉。
度事急,穿竹躍赴,統然而沒。
舒怅然掩泣,謂無複有再會期。
衆散門扃,女蓬首喘戰,舉體淋漓,足無履襪,掩至室中。
言:“堕處得孤嶼,且水不甚深,踐濘而出。
免葬魚腹,亦雲天幸。
”舒憐而持之,自為燃湯洗濯,夜分始就枕。
自是情好愈密,而意緒常恍忽如癡,或對食不舉箸,家人驗其妖怪,潛具伏請符于小溪朱彥誠法師。
朱讀狀大駭,曰:“必鱗介之精耶。
毒人肝脾裡,病深矣,非符水可療,當躬往治之。
”朱未及門,女慘戚嗟喟,為惘惘可憐之色,舒問之,不對。
久乃雲:“朱法師明日來,壞我好事矣。
因緣竟止于是乎?”嗚咽告去,力挽不肯留。
旦而朱至,舒父母再拜炷香,祈救子命。
朱曰:“請假僧寺巨镬,煎抽二十斤,吾當施法攝其祟,令君阖族見之。
”乃即池邊焚符檄數通,召将吏,彈訣,水,叱曰:“速驅來!”俄頃水面噴湧一物,露背突兀如蓑衣,浮遊中央,闖首四顧,乃大白鼈也。
若為物所鈎緻,曳至庭下,頓足呀口,猶若向人作乞命态,镬油正沸,自匍匐投其中,糜潰而死。
觀者駭懼流汗,舒子獨号呼追惜,曰:“烹我麗人。
”朱戒其家:“俟油冷,以斧破鼈,剖骨并肉,暴日中。
須極幹,入人參、茯苓、龍骨,末成丸,托為補藥。
命病者晨夕餌之,勿使知之,知則不肯服矣。
”如其言,丸盡而病愈。
後遇陰雨,于沮洳間,聞哭聲雲:“殺了我大姐,苦事苦事。
”蓋尚遺種類雲。
太湖金鯉
衢州鄒德明,江湖士也。
弘治中,曳舟至太湖,泊椒山之下。
夜見碧天無翳,月色朗然,豪吟二絕雲: 一湖煙水綠于羅,萍藻涼風起白波。
何處扁舟歸去急,滿川殘雨夕陽多。
浦口風回拍浪沙,天涯行客正思家。
歸舟疑是洪都晚,孤雁低飛落帶霞。
吟畢,聞溪上人語聲,望之,一錦衣美女。
德明疾趨岸,鞠之。
女曰:“妾生于斯,長于斯,今當良夕,遨遊此耳。
”德明曰:“予舟中無客,肯過訪否?”女即攜手同行。
對酌篷下。
女曰:“今以‘浪花’為題,聯成一律,可乎?”德明曰:“不欲天邊帶露栽,”女曰:“隻憑風信幾番催。
”德明曰:“一枝才見蓬迤動,”女曰:“萬朵俄驚頃刻開。
”德明曰:“盆浦秋容和雨亂,”女曰:“鏡湖春色逐人來。
”德明曰:“分明一幅西川錦。
”女曰:“安得良工仔細裁。
”詩成,鼓掌大笑,拍肩撫背,極其歡谑。
已而就寝。
比及天曙,女忽披襟,急投水中。
視之,一大金鯉,悠然而逝。
有五六頭色赤,大如臂,見客跳躍似求救狀。
引者曰:“此蝦王也。
”士人不覺悲泣,龍王命赦蝦王一镬。
令使送客歸中國。
二夕至登州,顧二使,乃巨龍也。
負城瀕湖,繞屋皆古木茂竹,蕭森如山麓間。
其中便坐,曰“懶堂”,背有大池。
子弟群處講習,外客不得至。
方盛秋佳月,舒呼燈讀書。
忽見女子揭簾而入,素衣淡妝,舉動妩媚,而微有悲涕容,緩步而前曰:“竊慕君子少年高志,欲冥行相奔,願容駐片時,使奉款曲。
”舒迷蒙恍惚,不疑為異物,即與語。
叩其姓氏所居,曰:“妾本丘氏,父作商賈,死于湖南。
但與繼母居茅茨小屋,相去隻一二裡。
母殘忍猛暴,不能見存。
又不使媒妁議婚姻。
無故捶擊,以刀相吓,急走逃命,勢難複歸。
倘得畜為婢子,固所大願。
”舒甚喜曰:“留汝固所樂,或事洩奈何?”女曰:“姑置此慮,續為之圖。
”俄一小青衣攜酒肴來,即促膝共飲。
三行,女斂袂起緻辭曰:“奴雖小家女,頗能綴詞。
辄作一阕,叙茲夕邂逅相遇之意。
”顧青衣舉手代拍而歌曰: 綠淨湖光,淺寒先到芙蓉島。
謝池幽夢屬才郎,幾度生春草。
塵世多情易老。
更那堪,秋風袅袅。
曉來羞對,香芷汀洲,枯荷池沼。
恨鎖橫波,遠山淺黛無心掃。
湘江人去歎無依,此意從誰表。
喜趁良宵月皎。
況難逢,人間兩好。
莫辭人醉,醉入屏山,隻愁天曉。
蓋寓聲《燭影搖紅》也,舒愈愛惑。
女令青衣歸,遂留共寝,宛然處子耳。
将曉别去,間一夕複來。
珍果異撰,亦時時緻前。
及懷缣素之屬,親為舒造衣,工制敏妙。
相從月餘,守宿童隸聞其與人言,謂必挾娼優淫昵。
他日且累己。
密以告老媪,媪輾轉漏洩,家人悉知之。
掩其不備,遣弟妹乘夜佯為問訊,排戶宜前。
女忙奔斜竄,投室旁空轎中。
秉燭索之,轉入他轎,垂手于外,潔白如玉。
度事急,穿竹躍赴,統然而沒。
舒怅然掩泣,謂無複有再會期。
衆散門扃,女蓬首喘戰,舉體淋漓,足無履襪,掩至室中。
言:“堕處得孤嶼,且水不甚深,踐濘而出。
免葬魚腹,亦雲天幸。
”舒憐而持之,自為燃湯洗濯,夜分始就枕。
自是情好愈密,而意緒常恍忽如癡,或對食不舉箸,家人驗其妖怪,潛具伏請符于小溪朱彥誠法師。
朱讀狀大駭,曰:“必鱗介之精耶。
毒人肝脾裡,病深矣,非符水可療,當躬往治之。
”朱未及門,女慘戚嗟喟,為惘惘可憐之色,舒問之,不對。
久乃雲:“朱法師明日來,壞我好事矣。
因緣竟止于是乎?”嗚咽告去,力挽不肯留。
旦而朱至,舒父母再拜炷香,祈救子命。
朱曰:“請假僧寺巨镬,煎抽二十斤,吾當施法攝其祟,令君阖族見之。
”乃即池邊焚符檄數通,召将吏,彈訣,水,叱曰:“速驅來!”俄頃水面噴湧一物,露背突兀如蓑衣,浮遊中央,闖首四顧,乃大白鼈也。
若為物所鈎緻,曳至庭下,頓足呀口,猶若向人作乞命态,镬油正沸,自匍匐投其中,糜潰而死。
觀者駭懼流汗,舒子獨号呼追惜,曰:“烹我麗人。
”朱戒其家:“俟油冷,以斧破鼈,剖骨并肉,暴日中。
須極幹,入人參、茯苓、龍骨,末成丸,托為補藥。
命病者晨夕餌之,勿使知之,知則不肯服矣。
”如其言,丸盡而病愈。
後遇陰雨,于沮洳間,聞哭聲雲:“殺了我大姐,苦事苦事。
”蓋尚遺種類雲。
弘治中,曳舟至太湖,泊椒山之下。
夜見碧天無翳,月色朗然,豪吟二絕雲: 一湖煙水綠于羅,萍藻涼風起白波。
何處扁舟歸去急,滿川殘雨夕陽多。
浦口風回拍浪沙,天涯行客正思家。
歸舟疑是洪都晚,孤雁低飛落帶霞。
吟畢,聞溪上人語聲,望之,一錦衣美女。
德明疾趨岸,鞠之。
女曰:“妾生于斯,長于斯,今當良夕,遨遊此耳。
”德明曰:“予舟中無客,肯過訪否?”女即攜手同行。
對酌篷下。
女曰:“今以‘浪花’為題,聯成一律,可乎?”德明曰:“不欲天邊帶露栽,”女曰:“隻憑風信幾番催。
”德明曰:“一枝才見蓬迤動,”女曰:“萬朵俄驚頃刻開。
”德明曰:“盆浦秋容和雨亂,”女曰:“鏡湖春色逐人來。
”德明曰:“分明一幅西川錦。
”女曰:“安得良工仔細裁。
”詩成,鼓掌大笑,拍肩撫背,極其歡谑。
已而就寝。
比及天曙,女忽披襟,急投水中。
視之,一大金鯉,悠然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