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三·妖怪部二

關燈
,遂殁而不返。

     嗟乎,異物之情也有人道焉!遇暴不失節,殉人以至死,雖賢婦人,有不如者矣。

    惜鄭生非精人,徒悅其色而不征其情性。

    向使淵識之士,必能揉變化之理,察人神之際,著文章之美,傳要妙之情,不止于賞玩風态而已。

    惜哉!建中二年,既濟自左拾遺與金吾将軍裴冀,京兆少尹孫成,戶部郎中崔需,右拾遺陸淳皆滴官東南,自秦徂吳,水陸同道。

    時前拾遺朱放因旅遊而随焉。

    浮穎涉淮,方舟沿流,晝宴夜話,各征其異說。

    衆君子聞任氏之事,共深歎駭,因請既濟傳之,以志異雲。

     李參軍  唐兖州李參軍,拜職赴任,途次新鄭逆旅,遇老人讀《漢書》,李因與交言,便及身事。

    老人問先婚何誰?李辭未婚。

    老人曰:“君,名家子,當選姻好。

    今聞陶貞益為彼州都督,若逼以女妻君,君何以辭之?陶李為姻,深駭物聽。

    仆雖庸叟,竊為足下羞之。

    今去此數裡,有蕭公,是吏部之族,門第亦高。

    見有數女,容色姝麗。

    ”李聞而悅之,涸求老人紹介于蕭氏。

    其人便許之,去。

    久之方還。

    言:“蕭氏甚歡,敬以待客。

    ”李乃仆禦偕行。

     及至,蕭氏門館清肅,甲第顯煥。

    高槐修竹,蔓延連亘、絕世之勝境。

    初,二黃門持金倚床延坐,少時蕭出,着紫羅衫,策鸠杖,兩袍扶側,雪髯神鑿,舉動可觀。

    李望敬之,再三陳謝。

    蕭雲:“老叟懸車之所,久絕人事,何期君子迂道見過。

    ”叙畢,尋薦珍膳,海陸交錯,多有未名之物。

    食訖觞宴,老人乃雲:“李參軍向欲論親,已蒙許諾。

    ”蕭便叙數十句,語深有士風。

    作書與官,請蔔人克日。

     須臾,蔔人至:“公蔔吉正在此宵。

    ”又作書與縣官,借頭花钗絹缣手巾等。

    尋而皆至。

    其夕,亦有縣官作傧,歡樂之事,與世不殊。

    至人青廬,婦人又殊美,李生愈悅。

    既明,蕭公乃言:“李郎赴任有期,不可久住。

    ”便遣女子随去。

    寶鈕犢車五乘,奴婢人馬三十匹。

    其他服玩,不可勝數。

    見者謂是王妃公主之流,莫不稱羨。

     李至任,積二年,奉使入洛,留婦在舍。

    婢等并狐蠱妖冶,炫惑丈夫,往來者多經過焉。

    異日,參軍王,曳狗将獵,李氏群婢,見狗甚駭,鹹入門。

    素疑其妖媚,是日心勸,徑牽狗入其宅。

    合家拒堂門,不敢喘息,狗亦掣攣号吠。

    李氏婦門中大垢曰:“昨婢等夢為狗咋,今見而懼。

    王何事牽犬入人家?同官為僚,獨不知為李參軍之第乎?”意是狐,乃決意排窗放犬,咋殺群狐。

    惟李妻死,身是人而其尾不變,往白貞益,貞益往取覆驗,見諸死狐,嗟歎久之。

    時天寒,乃埋一處。

    經十餘日,蕭使君遂至。

    入門号哭,莫不驚駭。

     既而,詣陶聞訴,言辭确實,容服高貴,陶甚敬待。

    因收下獄。

    固執是狐,取前犬令咋。

    時蕭陶對食,犬至,蕭邊引犬頭于膝上,以手撫之,然後與食,大無搏噬之意,後數日,李生亦還,号哭累日,然發狂,齧通身盡腫。

    蕭謂李曰:“奴仆皆言死者悉是野狐,何期冤抑如是。

    當時即欲開痊,恐李郎被炫惑,不見信,今宜開視,以明好妄也。

    ”命開視,悉是人形。

    李益悲愉。

    貞益以罪重,系銅深刻。

    私白雲:“已令持十萬,于東都取咋狐犬,往來可十餘日。

    ”貞益又以公錢百千益之,其犬竟至。

    會一日,蕭谒陶,陶于正廳立待。

    蕭入府,顔色沮喪,舉動惶憂,有異于常。

    俄而,犬自外人,蕭忽化作老狐,下階趨走數步,為犬所獲,從者皆死。

    貞益使驗死者,悉是野狐。

    遂獲免。

     姚坤  太和中,有處士姚坤,不求聞達,常以漁釣自适。

    居于東洛萬安山南,以琴尊自擡。

    居側有獵人,常以網取狐兔為業。

    坤性仁,恒收贖而放之。

    如此活者數百。

    坤舊有莊,賣于嵩嶺菩提寺。

    坤持其價而贖之。

    其如莊僧惠沼行兇,率常于阒處鑿井,深數丈,投以黃精數百斤,求人試服,觀其變化。

    乃飲坤,大醉,投于井中,以石咽其井。

    坤及醒,無計躍出,但饑茹黃精而已。

    如此數日。

    夜忽有人于井口召坤姓名,謂曰:“我狐也。

    感君活我子孫不少,故來教君。

    我狐之通天者,初穴于冢,因上竅乃窺天漢星辰,有所慕焉,恨身不能奮飛,遂凝盼注神,忽然不覺飛出,蹑虛駕雲,登天漢見仙官禮之,君但能澄神泯慮,注盼玄虛,如此精确,不三旬而自當飛出,雖竅之至微,無所礙矣。

    ”坤曰:“汝何據耶?”狐曰:“君不聞《西升經》雲:‘神能飛形,亦能移山’,君其努力。

    ”言訖,而去。

    坤信其說,依而行之,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