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二十六·妓女部一
關燈
小
中
大
得詩甚多,頗以此詩為稱惬。
持詩于窗左紅牆,請予題之。
及題畢,”以未滿壁,請更作一兩篇。
且見戒無豔。
予因題三絕句,如其自述。
其一曰: 移壁同窗費幾朝,指環偷解薄蘭椒。
無端鬥草輸鄰女,更被拈将玉步搖。
其二曰: 寒繡紅衣饷阿嬌,新團香獸不禁燒。
東憐起樣裙腰闊,刺蹙黃金線幾條。
其三曰: 試共卿卿戲語粗,畫堂連遣侍兒呼。
寒肌不奈金如意,白獺為膏郎有無。
尚餘數行未滿。
翌日詣之,忽見自劄處,宜之題詩曰: 苦把文章邀勸人,吟看好個語言新。
雖然不及相如賦,也值黃金一二斤。
宜之每宴洽之際,常慘然悲郁,如不勝任。
合坐為之改容,久而不已。
靜詢之,答曰:“此蹤迹安可迷,而不返耶?又何計以返?每思之不能不悲也。
”遂嗚咽久之。
他日,忽以紅箋授予,位且拜。
視之,詩曰: 日日悲傷未有圖,懶将心事話凡夫。
非同覆水應收得,隻間仙郎有意無? 餘因謝之曰:“甚知幽旨,但非舉子所宜,何如?”又泣曰:“某幸未系教坊籍,君子倘有意,一二百金之費爾。
”未及答。
困授予筆,請和其詩。
予題其箋後曰: 韶妙如何有遠圖,未能相為信非夫。
泥中蓮子雖無染,移人家園未得無。
覽之,因泣不複言,自是情意頓薄。
其夏,予東之洛,或醵飲于家,酒酣,數相矚曰:“此歡不知可繼否?”因位下。
自冬初還京,果為豪者主之,不複可見。
至春上已日,因與親知楔于曲水,聞鄰棚絲竹,因而視之。
西座一紫衣,東座一麻,北座者偏麻衣,對米孟為糾,其南二妓乃宜之與母也。
因于棚後,候其女仆以詢之,曰:“宜陽彩缬鋪張言為街使郎官置宴,張即宜之所主也。
時街使令坤為敬渲二,益在外艱耳。
”及下棚,複見女曰:“來日可到曲中否?”诘旦,詣其裡,見能之在門,因邀下馬,予辭以他事,立乘與語,能之乃團紅中擲予曰:“宜之詩也。
”舒而題詩曰: 久賦恩情欲托身,已将心事再三陳。
泥蓮既沒移栽分,今日分離莫恨人。
予覽之,怅然馳回,且不複及其門。
王蘇蘇
王蘇蘇,在南曲中。
屋室寬博,厄馔有序。
女昆仲數人,亦頗善諧谑。
有進士李标者,自言李英公勳之後,久在大谏王緻君門下。
緻君弟侄因與同詣焉。
飲次,标題窗曰:春暮花株繞戶飛,王孫尋勝引塵衣。
洞中仙子多情态,留住劉郎不放歸。
蘇蘇先未識,不甘其題,因謂之曰:“阿誰劉郎?君莫亂道。
”遂取筆繼之曰: 怪得犬驚雞亂飛,赢童瘦馬老麻衣。
阿誰亂引閑人到,留住青蚨熱趕歸。
标性褊,頭面通赤,命駕先歸。
後,蘇蘇見王家郎君,辄詢: “熱趕郎在否?”劉泰娘
劉泰娘,北曲内小家女也。
彼曲,素無高遠者,人不知之。
亂離之春,忽于慈恩寺前,見曲中諸妓同赴曲江宴。
至寺側,下車而行。
年齒甚妙,粗有容色。
時遊者甚衆,争往诘之。
以居作其所,久乃低眉。
及細詢之,雲門前一樗樹子。
尋遇暮雨,諸妓分散,旦暮予有事北去,因過其門,恰遇犢車返矣。
遂題其餘曰: 尋常凡木最輕樗,今日尋樗桂不如。
漢高新破鹹陽後,英俊奔波遂吃虛。
司遊人聞知,诘朝詣之者,結驷于門矣。
張住住
張住住者,南曲。
所居卑陋,有二女兄不振,是以門甚寂寞。
為小鋪席,貨草姜果之類。
住住,其母之腹女也。
少而敏慧,能辨音律。
鄰有龐佛奴,與之同歲,亦聰警,甚相悅慕。
年六七歲,随師于衆學中,歸則轉教住住,私有結發之契。
及住住将笄,其家拘管甚切,佛奴稀得見之,又力窘不能緻聘。
俄而,裡之南有陳小鳳者,欲權聘住住,蓋求其元。
已納薄币,約其年三月五日。
及月初,音耗不通,兩相疑恨。
佛奴因寒食争球,故逼其窗以伺之。
忽聞住住曰:“徐州子,看看日中也。
”佛奴龐勳同姓,傭書徐邸,因私呼佛奴為徐州子;日中,蓋五日也。
佛奴甚喜,因求。
住住雲:“上已日,我家踏青去,我當以疾辭。
彼即自為計也。
”佛奴因求其鄰宋妪為之地,妪許之。
住住亦留。
住住乃鍵其門,伺于東牆。
聞佛奴語聲,遂梯而過。
佛奴盛備酒馔,亦延宋妪。
因為幔寝所,以遂平生。
既而,謂佛奴曰:“子既不能見聘,今且後時矣,随子而奔,兩非其便。
千秋之誓,可徐圖之。
五日之言,其何如也?”佛奴曰:“此我不能也,但願保之他日。
”住住又曰:“小鳳亦非娶
持詩于窗左紅牆,請予題之。
及題畢,”以未滿壁,請更作一兩篇。
且見戒無豔。
予因題三絕句,如其自述。
其一曰: 移壁同窗費幾朝,指環偷解薄蘭椒。
無端鬥草輸鄰女,更被拈将玉步搖。
其二曰: 寒繡紅衣饷阿嬌,新團香獸不禁燒。
東憐起樣裙腰闊,刺蹙黃金線幾條。
其三曰: 試共卿卿戲語粗,畫堂連遣侍兒呼。
寒肌不奈金如意,白獺為膏郎有無。
尚餘數行未滿。
翌日詣之,忽見自劄處,宜之題詩曰: 苦把文章邀勸人,吟看好個語言新。
雖然不及相如賦,也值黃金一二斤。
宜之每宴洽之際,常慘然悲郁,如不勝任。
合坐為之改容,久而不已。
靜詢之,答曰:“此蹤迹安可迷,而不返耶?又何計以返?每思之不能不悲也。
”遂嗚咽久之。
他日,忽以紅箋授予,位且拜。
視之,詩曰: 日日悲傷未有圖,懶将心事話凡夫。
非同覆水應收得,隻間仙郎有意無? 餘因謝之曰:“甚知幽旨,但非舉子所宜,何如?”又泣曰:“某幸未系教坊籍,君子倘有意,一二百金之費爾。
”未及答。
困授予筆,請和其詩。
予題其箋後曰: 韶妙如何有遠圖,未能相為信非夫。
泥中蓮子雖無染,移人家園未得無。
覽之,因泣不複言,自是情意頓薄。
其夏,予東之洛,或醵飲于家,酒酣,數相矚曰:“此歡不知可繼否?”因位下。
自冬初還京,果為豪者主之,不複可見。
至春上已日,因與親知楔于曲水,聞鄰棚絲竹,因而視之。
西座一紫衣,東座一麻,北座者偏麻衣,對米孟為糾,其南二妓乃宜之與母也。
因于棚後,候其女仆以詢之,曰:“宜陽彩缬鋪張言為街使郎官置宴,張即宜之所主也。
時街使令坤為敬渲二,益在外艱耳。
”及下棚,複見女曰:“來日可到曲中否?”诘旦,詣其裡,見能之在門,因邀下馬,予辭以他事,立乘與語,能之乃團紅中擲予曰:“宜之詩也。
”舒而題詩曰: 久賦恩情欲托身,已将心事再三陳。
泥蓮既沒移栽分,今日分離莫恨人。
予覽之,怅然馳回,且不複及其門。
屋室寬博,厄馔有序。
女昆仲數人,亦頗善諧谑。
有進士李标者,自言李英公勳之後,久在大谏王緻君門下。
緻君弟侄因與同詣焉。
飲次,标題窗曰:春暮花株繞戶飛,王孫尋勝引塵衣。
洞中仙子多情态,留住劉郎不放歸。
蘇蘇先未識,不甘其題,因謂之曰:“阿誰劉郎?君莫亂道。
”遂取筆繼之曰: 怪得犬驚雞亂飛,赢童瘦馬老麻衣。
阿誰亂引閑人到,留住青蚨熱趕歸。
标性褊,頭面通赤,命駕先歸。
後,蘇蘇見王家郎君,辄詢: “熱趕郎在否?”
彼曲,素無高遠者,人不知之。
亂離之春,忽于慈恩寺前,見曲中諸妓同赴曲江宴。
至寺側,下車而行。
年齒甚妙,粗有容色。
時遊者甚衆,争往诘之。
以居作其所,久乃低眉。
及細詢之,雲門前一樗樹子。
尋遇暮雨,諸妓分散,旦暮予有事北去,因過其門,恰遇犢車返矣。
遂題其餘曰: 尋常凡木最輕樗,今日尋樗桂不如。
漢高新破鹹陽後,英俊奔波遂吃虛。
司遊人聞知,诘朝詣之者,結驷于門矣。
所居卑陋,有二女兄不振,是以門甚寂寞。
為小鋪席,貨草姜果之類。
住住,其母之腹女也。
少而敏慧,能辨音律。
鄰有龐佛奴,與之同歲,亦聰警,甚相悅慕。
年六七歲,随師于衆學中,歸則轉教住住,私有結發之契。
及住住将笄,其家拘管甚切,佛奴稀得見之,又力窘不能緻聘。
俄而,裡之南有陳小鳳者,欲權聘住住,蓋求其元。
已納薄币,約其年三月五日。
及月初,音耗不通,兩相疑恨。
佛奴因寒食争球,故逼其窗以伺之。
忽聞住住曰:“徐州子,看看日中也。
”佛奴龐勳同姓,傭書徐邸,因私呼佛奴為徐州子;日中,蓋五日也。
佛奴甚喜,因求。
住住雲:“上已日,我家踏青去,我當以疾辭。
彼即自為計也。
”佛奴因求其鄰宋妪為之地,妪許之。
住住亦留。
住住乃鍵其門,伺于東牆。
聞佛奴語聲,遂梯而過。
佛奴盛備酒馔,亦延宋妪。
因為幔寝所,以遂平生。
既而,謂佛奴曰:“子既不能見聘,今且後時矣,随子而奔,兩非其便。
千秋之誓,可徐圖之。
五日之言,其何如也?”佛奴曰:“此我不能也,但願保之他日。
”住住又曰:“小鳳亦非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