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十一·宮掖部七 開元天寶遺事
關燈
小
中
大
帝親捉粉蝶放之,随蝶所止幸之。
後因楊妃寵,遂不複此戲也。
助嬌花禦苑新有千葉桃花,帝親折一枝,插于妃子寶冠上,曰:“此個花尤能助嬌态也。
” 助情花明皇正寵妃子,不視朝政,安祿山初承聖眷,因進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紅。
每當寝處之際,則含香一粒,助情發興,筋力不倦。
帝秘之曰:“此亦漢之慎恤膠也。
”眼色媚人 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曾一日離帝左右。
每執闆,當廣顧盼。
帝謂妃子曰:“此女妖麗,眼色媚人。
”每啭聲歌喉,則聲出于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
宮伎中,帝之鐘愛也。
金籠蟋蟀每至秋時,宮中妃妾輩皆以小金籠捉蟋蟀,閉于籠中,置于枕函畔,夜聽其聲。
庶民之家皆效之。
戲擲金錢内庭嫔妃,每至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金錢為戲。
蓋孤悶無所遣也。
射團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扇黍,貯于粉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
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
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
都中盛為此戲。
醒酒花明皇與貴妃幸華清宮,因宿酒初醒,憑妃子肩看木芍藥。
上親折一枝與妃子,遍嗅其豔。
帝曰:“不惟萱草忘憂,此香豔尤能醒酒。
” 被底鴛鴦五月五日,明皇避暑,遊興慶池,與妃子晝寝于水殿中。
宮嫔輩憑欄倚檻,争看雌雄二戲于水中。
帝時擁貴妃于绡帳内,謂宮嫔曰:“爾等愛水中,争如我被底鴛鴛。
”半仙之戲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秋千,令宮嫔輩嘻笑以為宴樂。
帝呼為半仙之戲。
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冰箸冬至日,大雪。
至午雪霁,有晴色,因寒所結溜,皆為冰條。
妃子使侍兒敲下二條看玩。
帝自晚朝視政回,問妃子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答曰:“所玩者,冰也。
”帝謂左右曰:“妃子聰慧,此象可愛也。
”紅冰 楊貴妃初承恩召,與父母相别,泣涕登車。
時天寒,淚結為紅冰。
投錢賭寝明皇未得妃子,宮中嫔妃輩,投金錢賭侍帝寝,以親者為勝。
自楊妃入,遂罷此戲。
淚妝宮中嫔妃輩,施素粉于兩頰,相号為淚妝。
識者以為不祥。
後有安祿山之亂。
解語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
左右皆歎羨久之。
帝指貴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語花。
” 含玉津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魚兒于口中,蓋借其涼津沃肺也。
紅汗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绡,使恃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
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
或拭之于中帕之上,其色如桃花也。
歌值千全宮伎永新者,善歌,最受明皇寵愛。
每對禦奏歌,則絲竹之聲莫能遏。
帝常謂左右曰:“此女歌值千金。
” 子亂局一日,明皇與親王,令賀懷智獨奏琵琶,妃子立于局前觀之。
上欲輸次,妃子将康國子放之,令于局上亂其輸赢。
上甚悅焉。
長湯十六所 華清宮中,除供奉雨湯外,而别更有長湯十六所,嫔禦之類浴焉。
錦雁奉禦湯中,以文瑤密石,中央有玉蓮湯泉,湧以成池。
又縫錦繡為凫雁于水中。
帝與貴妃,施镂小舟,戲玩于其間。
宮中退水出于金溝,其中珠纓寶絡,流出街渠,貧民日有所得焉。
夜明枕虢國夫人有夜明枕。
設于堂中,光照一室,不假燈燭。
百枝燈樹韓國夫人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裡皆見,光明奪月色也。
風流陣明皇與貴妃,每至酒酣,使妃子統官伎百餘人,帝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