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四·仙部
關燈
小
中
大
此天誅,以資戰力。
’”漢主曰:“表至嘉,第既允許,可以前賀誅鋤矣。
”書生謂韶:“此開元、天寶太平之主也。
”未頃,聞蕭韶自空而下,執繹節者前唱言:“穆天子來。
”奏樂,群仙皆起。
王母避位,拜迎二主,降階人幄,環坐而飲。
王母曰:“何不拉取老軒轅來?”曰:“他今夕主張月宮之宴,非不勤請耳。
”王母又曰:“瑤池一别後,陵谷幾遷移。
向來觀洛陽東城,已丘墟矣。
定鼎門西路,忽焉複新。
市朝雲改,名利如舊,可以悲歎耳。
”穆王把酒,請王母歌。
以珊瑚鈎擊盤而歌曰:勸君酒,為君悲且吟。
自從頻見市朝改,無複瑤池宴樂心。
王母持杯,穆天子歌曰: 奉君酒,休歎市朝非。
早知無複瑤池興,悔駕骅骝草草歸。
歌竟,與王母話瑤池舊事,乃重歌一章雲: 八馬回乘漫風,猶思往事憩昭宮, 宴移玄圃情方洽,樂奏鈞天曲未終。
斜漢露凝殘月冷,流霞杯泛曙光紅。
昆侖回首不知處,疑是酒酣魂夢中。
王母酬穆天子歌曰: 一曲笙歌瑤水濱,曾留逸足駐征輪, 人間甲子周千歲,靈境杯筋初一巡。
玉兔銀河終不夜,奇花好樹鎮長春。
悄知穆滿饒詞句,歌向俗流疑誤人。
酒至漢武帝,王母又歌曰: 珠露金風下界秋,漢家陵樹冷修修。
當時不得仙桃力,尋作浮塵飄垅頭。
漢主上王母酒,歌以送之曰: 五十餘年四海清,自親丹竈得長生。
若言盡是仙桃力,看取神仙簿上名。
帝把酒曰:“吾聞丁令威能歌。
”命左右召來。
令威至,帝又遣子晉吹笙以和,歌曰: 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先帝早升遐, 至今猶有長生鹿,時繞溫泉望翠華。
帝持杯久之。
王母曰:“應須召葉靜能來唱一曲,叙當時事。
”靜能續至,跪獻帝酒,複歌曰: 幽薊煙塵别九重,貴妃湯殿罷歌鐘。
中宵扈從無全仗,大駕蒼黃發六龍。
妝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猶浸玉芙蓉。
荊棒一閉朝元路,惟有悲鳳吹晚松。
歌竟,帝凄慘良久,諸仙亦凄然。
于是,黃龍持杯,立于車前,再拜祝曰: 上清神女,玉京仙郎, 樂此今夕,和鳴鳳凰; 鳳凰和鳴,将翺将翔。
與天齊休,慶流無央。
仙郎即以鲛绡五千匹、海人文錦三千端、琉璃琥珀器一百床、明月骊珠各十斛,贈奏樂仙女。
乃有四鶴立于車前,載仙郎并相者、侍者,兼有寶花台。
俄進法膳,凡數十味。
亦沾及韶。
韶襖,有仙女捧玉箱,托紅箋筆硯而至,請催妝詩。
于是,劉綱詩曰: 玉為質兮花為顔,蟬為鬓兮雲為環。
何勞傅粉兮施渥丹,早出娉婷兮缥缈間。
于是,茅盈詩雲:水精帳開銀燭明,鳳搖珠佩連雲清。
休勻紅粉飾花态,早駕雙鸾朝玉京。
巢父詩曰: 三星在天銀漢回,人間曙色東方來。
玉苗瓊蕊亦宜夜,來使一花沖曉開。
詩既入,内有環佩聲。
即有玉女數十,引仙郎入帳,召韶行禮。
禮畢,二書生複引韶辭夫人。
夫人曰:“非無至寶可以相贈,但爾力不任攜挈耳。
”各賜延壽酒一杯,曰:“可增人間半甲子。
”複命衛符卿等引還人間,無使歸途寂寞。
于是,二童引韶而去。
折花傾酒,步步惜别。
衛君謂韶曰:“夫人白日上升,骖鸾駕鶴,在積習而已。
未有積德累仁,抱才蘊學,卒不享爵祿者,吾未之信。
倘吾子塵牢可逾,俗桎可脫,自今後十五年,待子于三十六峰。
願珍重自愛。
”複出來時車門,握手告别。
别訖,行四五步,音失所在,惟見嵩山嵯峨倚天,得樵徑而歸。
及還家,已歲餘。
室人招魂葬于北之原,墳草宿矣。
于是,韶捐棄家室,同人少室山。
今不知所在。
裴谌
裴谌、王敬伯、梁芳約為方外之友。
隋大業中,相與入白鹿山學道。
謂黃白可成,不死之藥可緻;雲飛羽化,無非積學,辛勤采煉,手足胼胝,十數年間,亡何,梁芳死。
敬伯謂谌曰:“吾所以去國亡家,耳絕絲竹,口厭肥豢,目棄奇色;去華屋而樂齋居,賤珍物而貴寂寞者,豈非觊乘雲駕鶴,遊戲蓬壺。
縱其不成,亦望長生,壽比大地耳。
今仙海無涯,長生未緻,辛勤于靈山之外,不免就死。
敬伯所樂,将下山乘肥衣輕,聽歌玩色,遊于京洛。
意足,然後求達,垂功立事,以榮耀人寰。
縱不能憩三山,飲瑤池,駿龍衣霞,歌鸾舞鳳,與仙翁為侶,且着金拖紫,圖形淩煙,廁卿大夫之間。
何如哉?子盍歸乎,無空死深山。
”谌曰:“吾乃夢醒者,不複低迷。
”敬伯遂歸。
谌留之不得。
時唐貞觀初,以舊籍調授左武衛騎曹參軍,大将軍趙妻之以女,數年間遷大理延評,衣绯。
奉使淮南,舟行過高郵。
制使之行,呵叱風生,舟船不敢動。
時淮天雨,忽有一漁舟突過,中有老人,衣蓑戴笠,鼓棹而去,其疾如鳳。
敬伯以為,吾乃制使,威振遠近,此漁父敢突過!試視之,乃谌也。
遂令追之,因請維舟,延之座内,握手慰之曰:“兄久居深山,抛擲名宦而無成,到此極也!夫風不可系,影不可。
古人倦夜長尚秉燭遊,況少年白晝而擲之乎?敬伯自出山數年,今廷尉平事矣。
昨者推獄平允,乃大錫命服,淮南疑獄,今谳于有司,上擇詳明吏複訊之。
敬伯預其選,故有是行。
雖未可言官達,比之山侪,自謂差勝。
兄甘勞苦尚如曩日,奇哉奇哉!今何所需?當以奉給。
”谌曰:“吾叟野人,心近雲鶴,未可以腐鼠吓也。
吾子沉浮,魚鳥各适,何必矜炫也,夫人世之所需者,吾當給爾,子何以贈我與中山之友?或市藥于廣陵,亦有息肩之地。
青園橋東,有數裡櫻桃園,園北車門,即吾宅也。
子公事稍隙,尋我于此。
”遂然而去。
敬伯到廣陵十餘日,事少閑,思谌言,因此尋之,果有車門。
試問之,乃裴宅也。
人引以進。
初尚荒涼,移步愈佳。
行數百步,方及大門。
樓閣重重,
’”漢主曰:“表至嘉,第既允許,可以前賀誅鋤矣。
”書生謂韶:“此開元、天寶太平之主也。
”未頃,聞蕭韶自空而下,執繹節者前唱言:“穆天子來。
”奏樂,群仙皆起。
王母避位,拜迎二主,降階人幄,環坐而飲。
王母曰:“何不拉取老軒轅來?”曰:“他今夕主張月宮之宴,非不勤請耳。
”王母又曰:“瑤池一别後,陵谷幾遷移。
向來觀洛陽東城,已丘墟矣。
定鼎門西路,忽焉複新。
市朝雲改,名利如舊,可以悲歎耳。
”穆王把酒,請王母歌。
以珊瑚鈎擊盤而歌曰:勸君酒,為君悲且吟。
自從頻見市朝改,無複瑤池宴樂心。
王母持杯,穆天子歌曰: 奉君酒,休歎市朝非。
早知無複瑤池興,悔駕骅骝草草歸。
歌竟,與王母話瑤池舊事,乃重歌一章雲: 八馬回乘漫風,猶思往事憩昭宮, 宴移玄圃情方洽,樂奏鈞天曲未終。
斜漢露凝殘月冷,流霞杯泛曙光紅。
昆侖回首不知處,疑是酒酣魂夢中。
王母酬穆天子歌曰: 一曲笙歌瑤水濱,曾留逸足駐征輪, 人間甲子周千歲,靈境杯筋初一巡。
玉兔銀河終不夜,奇花好樹鎮長春。
悄知穆滿饒詞句,歌向俗流疑誤人。
酒至漢武帝,王母又歌曰: 珠露金風下界秋,漢家陵樹冷修修。
當時不得仙桃力,尋作浮塵飄垅頭。
漢主上王母酒,歌以送之曰: 五十餘年四海清,自親丹竈得長生。
若言盡是仙桃力,看取神仙簿上名。
帝把酒曰:“吾聞丁令威能歌。
”命左右召來。
令威至,帝又遣子晉吹笙以和,歌曰: 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先帝早升遐, 至今猶有長生鹿,時繞溫泉望翠華。
帝持杯久之。
王母曰:“應須召葉靜能來唱一曲,叙當時事。
”靜能續至,跪獻帝酒,複歌曰: 幽薊煙塵别九重,貴妃湯殿罷歌鐘。
中宵扈從無全仗,大駕蒼黃發六龍。
妝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猶浸玉芙蓉。
荊棒一閉朝元路,惟有悲鳳吹晚松。
歌竟,帝凄慘良久,諸仙亦凄然。
于是,黃龍持杯,立于車前,再拜祝曰: 上清神女,玉京仙郎, 樂此今夕,和鳴鳳凰; 鳳凰和鳴,将翺将翔。
與天齊休,慶流無央。
仙郎即以鲛绡五千匹、海人文錦三千端、琉璃琥珀器一百床、明月骊珠各十斛,贈奏樂仙女。
乃有四鶴立于車前,載仙郎并相者、侍者,兼有寶花台。
俄進法膳,凡數十味。
亦沾及韶。
韶襖,有仙女捧玉箱,托紅箋筆硯而至,請催妝詩。
于是,劉綱詩曰: 玉為質兮花為顔,蟬為鬓兮雲為環。
何勞傅粉兮施渥丹,早出娉婷兮缥缈間。
于是,茅盈詩雲:水精帳開銀燭明,鳳搖珠佩連雲清。
休勻紅粉飾花态,早駕雙鸾朝玉京。
巢父詩曰: 三星在天銀漢回,人間曙色東方來。
玉苗瓊蕊亦宜夜,來使一花沖曉開。
詩既入,内有環佩聲。
即有玉女數十,引仙郎入帳,召韶行禮。
禮畢,二書生複引韶辭夫人。
夫人曰:“非無至寶可以相贈,但爾力不任攜挈耳。
”各賜延壽酒一杯,曰:“可增人間半甲子。
”複命衛符卿等引還人間,無使歸途寂寞。
于是,二童引韶而去。
折花傾酒,步步惜别。
衛君謂韶曰:“夫人白日上升,骖鸾駕鶴,在積習而已。
未有積德累仁,抱才蘊學,卒不享爵祿者,吾未之信。
倘吾子塵牢可逾,俗桎可脫,自今後十五年,待子于三十六峰。
願珍重自愛。
”複出來時車門,握手告别。
别訖,行四五步,音失所在,惟見嵩山嵯峨倚天,得樵徑而歸。
及還家,已歲餘。
室人招魂葬于北之原,墳草宿矣。
于是,韶捐棄家室,同人少室山。
今不知所在。
隋大業中,相與入白鹿山學道。
謂黃白可成,不死之藥可緻;雲飛羽化,無非積學,辛勤采煉,手足胼胝,十數年間,亡何,梁芳死。
敬伯謂谌曰:“吾所以去國亡家,耳絕絲竹,口厭肥豢,目棄奇色;去華屋而樂齋居,賤珍物而貴寂寞者,豈非觊乘雲駕鶴,遊戲蓬壺。
縱其不成,亦望長生,壽比大地耳。
今仙海無涯,長生未緻,辛勤于靈山之外,不免就死。
敬伯所樂,将下山乘肥衣輕,聽歌玩色,遊于京洛。
意足,然後求達,垂功立事,以榮耀人寰。
縱不能憩三山,飲瑤池,駿龍衣霞,歌鸾舞鳳,與仙翁為侶,且着金拖紫,圖形淩煙,廁卿大夫之間。
何如哉?子盍歸乎,無空死深山。
”谌曰:“吾乃夢醒者,不複低迷。
”敬伯遂歸。
谌留之不得。
時唐貞觀初,以舊籍調授左武衛騎曹參軍,大将軍趙妻之以女,數年間遷大理延評,衣绯。
奉使淮南,舟行過高郵。
制使之行,呵叱風生,舟船不敢動。
時淮天雨,忽有一漁舟突過,中有老人,衣蓑戴笠,鼓棹而去,其疾如鳳。
敬伯以為,吾乃制使,威振遠近,此漁父敢突過!試視之,乃谌也。
遂令追之,因請維舟,延之座内,握手慰之曰:“兄久居深山,抛擲名宦而無成,到此極也!夫風不可系,影不可。
古人倦夜長尚秉燭遊,況少年白晝而擲之乎?敬伯自出山數年,今廷尉平事矣。
昨者推獄平允,乃大錫命服,淮南疑獄,今谳于有司,上擇詳明吏複訊之。
敬伯預其選,故有是行。
雖未可言官達,比之山侪,自謂差勝。
兄甘勞苦尚如曩日,奇哉奇哉!今何所需?當以奉給。
”谌曰:“吾叟野人,心近雲鶴,未可以腐鼠吓也。
吾子沉浮,魚鳥各适,何必矜炫也,夫人世之所需者,吾當給爾,子何以贈我與中山之友?或市藥于廣陵,亦有息肩之地。
青園橋東,有數裡櫻桃園,園北車門,即吾宅也。
子公事稍隙,尋我于此。
”遂然而去。
敬伯到廣陵十餘日,事少閑,思谌言,因此尋之,果有車門。
試問之,乃裴宅也。
人引以進。
初尚荒涼,移步愈佳。
行數百步,方及大門。
樓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