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回 平西後楊府托兒 範樞密三關調将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楊家囑咐兩嬌兒,愛子情深不忍離。
善體親心雖盡報,吳天罔極見深思。
卻說狄成領了二位公子的家書,隻因心頭太急,意欲早日回歸,報知公主娘娘禁止二位公子,不去随征提兵,故日夜不惜辛勞地趕路,是他一心為主的忠誠處。
先說狄府家人李二領了禀帖,非止一日,到了王府,将禀帖傳進,公主厚賞他而去。
拆開禀帖,吃了一驚,叫聲:“不好!這兩個小冤家一時又改變心腸,違背了囑咐之言,求包公上本随征。
狄成勸谏,反被打傷。
倘若聖上準了本,這兩個嫩骨頭去沖鋒當陣,如有差失,怎生是好?”想來想去,心如麻亂,說:“罷了。
丈夫被困高山,未知生死,如今兩個兒子又要同征,豈非是念夫又是憶子?正是心懸兩地,令我愁煩!” 不想過了兩天,丫鬟報進狄成回來,有話禀知娘娘。
公主聞言,即命傳進。
狄成跪下說:“小人奉了娘娘之命,随二位公子到京拜謝包公。
誰知他弟兄俱改變心腸,反求懇包大人薦本,二人封為指揮之職,随營效用。
今着老奴順帶家書回來。
”說罷,将書呈上。
丫鬟接了,公主開書觀看,長歎一聲,說:“果然聖上準了本,二人封為行軍指揮之職,不日就要起程。
這兩個小冤家去了,叫我如何放得心下?罷了。
不若明日親上汴京,面見天子,領兵親到邊廷。
一來帶了兩個孩兒,免得心懸兩地;二來救了丈夫之困,豈不為美?”又呼:“狄成,你可知楊府大兵幾時動身?”狄成說:“天子許準了畲太君之奏,王懷女為總兵元帥,隻等候三關衆小将到來,方才發兵。
大約還有一月餘。
”公主聽了喜悅,說:“今聖上差王懷女為總領元帥,我想這位夫人有鬼神莫測之機,百戰百勝之勇,此去一定成功。
二子托他照管,彼與妾家有通家之誼,明日到京,當面言明囑托,便不用哀家親領兵了。
”說罷叫狄成:“你趕路勞苦,快去安歇。
”狄成叩謝去了。
公主娘娘又吩咐宮娥打點預備行裝。
是夜休表。
到了次日,公主起來,梳洗已畢,帶了八個宮娥,侍女、家将五十名,一路催速行程,向河南汴梁而去。
忽一日,來到了舊宅府門,早有家人飛報入内。
狄龍、狄虎聞得母親到來,吃了一驚。
狄虎說:“不好了。
母親一定為着我們上本随征,不依她吩咐之言,必然惱我,是以星夜趕來攔阻弟兄。
如何是好?”狄龍說:“賢弟,不必着忙,事到其間,說‘不得了’也是枉然。
且去迎接母親便了。
”說完,弟兄即出儀門外。
公主方才下了大轎,弟兄一齊迎接,一見,口稱:“母親,孩兒們迎接。
”公主娘娘見了二子,也不回言,往内去了。
弟兄二人已知母親不悅,隻得跟随進内。
公主娘娘坐下,弟兄請安已畢,公主看看弟兄,帶怒罵聲:“不逆畜!我在家中臨起程之日怎生囑咐于你?豈知你二人不聽教訓,到來反托包公上本随征。
反自違逆母言,好生膽大!猶與母一般作對,老家人狄成好言勸你,何必将他妄打?是何道理?彼乃臨行受我重托,不得不行的。
”兄弟二人聽罷,即下跪說:“娘啊,父親邊廷遭困,現有兒子兩人正在血氣方剛之際,況我弟兄已學全武藝,豈有坐視父亡不去解救之理!今日違背母親,實出于萬不得已。
母親不欲孩兒前往,乃是愛子之心,未詳大節。
今我弟兄二人違了母命,獲罪非輕,任憑母親如何責罰。
” 公主聽了二子一番駁論,句句言詞合理。
及說到身獲重罪,任憑責罰之言,就動起愛子之心,不覺反心酸起來,呼聲:“小冤家!既前去救父,須依娘三件要事,為娘方得放心。
”弟兄說:“母親慈命,為兒焉敢不遵!請娘吩咐。
”公主娘娘說:“我兒,此去邊關,首記小心仔細為本,軍令森嚴,須防有犯;與敵沖鋒,如若得勝,窮寇勿追,還防回馬兵器,不可私劫賊營,私自開兵;愛惜手下兵丁,勿生暴虐之心,倘遭急難之時,他必舍命為
善體親心雖盡報,吳天罔極見深思。
卻說狄成領了二位公子的家書,隻因心頭太急,意欲早日回歸,報知公主娘娘禁止二位公子,不去随征提兵,故日夜不惜辛勞地趕路,是他一心為主的忠誠處。
先說狄府家人李二領了禀帖,非止一日,到了王府,将禀帖傳進,公主厚賞他而去。
拆開禀帖,吃了一驚,叫聲:“不好!這兩個小冤家一時又改變心腸,違背了囑咐之言,求包公上本随征。
狄成勸谏,反被打傷。
倘若聖上準了本,這兩個嫩骨頭去沖鋒當陣,如有差失,怎生是好?”想來想去,心如麻亂,說:“罷了。
丈夫被困高山,未知生死,如今兩個兒子又要同征,豈非是念夫又是憶子?正是心懸兩地,令我愁煩!” 不想過了兩天,丫鬟報進狄成回來,有話禀知娘娘。
公主聞言,即命傳進。
狄成跪下說:“小人奉了娘娘之命,随二位公子到京拜謝包公。
誰知他弟兄俱改變心腸,反求懇包大人薦本,二人封為指揮之職,随營效用。
今着老奴順帶家書回來。
”說罷,将書呈上。
丫鬟接了,公主開書觀看,長歎一聲,說:“果然聖上準了本,二人封為行軍指揮之職,不日就要起程。
這兩個小冤家去了,叫我如何放得心下?罷了。
不若明日親上汴京,面見天子,領兵親到邊廷。
一來帶了兩個孩兒,免得心懸兩地;二來救了丈夫之困,豈不為美?”又呼:“狄成,你可知楊府大兵幾時動身?”狄成說:“天子許準了畲太君之奏,王懷女為總兵元帥,隻等候三關衆小将到來,方才發兵。
大約還有一月餘。
”公主聽了喜悅,說:“今聖上差王懷女為總領元帥,我想這位夫人有鬼神莫測之機,百戰百勝之勇,此去一定成功。
二子托他照管,彼與妾家有通家之誼,明日到京,當面言明囑托,便不用哀家親領兵了。
”說罷叫狄成:“你趕路勞苦,快去安歇。
”狄成叩謝去了。
公主娘娘又吩咐宮娥打點預備行裝。
是夜休表。
到了次日,公主起來,梳洗已畢,帶了八個宮娥,侍女、家将五十名,一路催速行程,向河南汴梁而去。
忽一日,來到了舊宅府門,早有家人飛報入内。
狄龍、狄虎聞得母親到來,吃了一驚。
狄虎說:“不好了。
母親一定為着我們上本随征,不依她吩咐之言,必然惱我,是以星夜趕來攔阻弟兄。
如何是好?”狄龍說:“賢弟,不必着忙,事到其間,說‘不得了’也是枉然。
且去迎接母親便了。
”說完,弟兄即出儀門外。
公主方才下了大轎,弟兄一齊迎接,一見,口稱:“母親,孩兒們迎接。
”公主娘娘見了二子,也不回言,往内去了。
弟兄二人已知母親不悅,隻得跟随進内。
公主娘娘坐下,弟兄請安已畢,公主看看弟兄,帶怒罵聲:“不逆畜!我在家中臨起程之日怎生囑咐于你?豈知你二人不聽教訓,到來反托包公上本随征。
反自違逆母言,好生膽大!猶與母一般作對,老家人狄成好言勸你,何必将他妄打?是何道理?彼乃臨行受我重托,不得不行的。
”兄弟二人聽罷,即下跪說:“娘啊,父親邊廷遭困,現有兒子兩人正在血氣方剛之際,況我弟兄已學全武藝,豈有坐視父亡不去解救之理!今日違背母親,實出于萬不得已。
母親不欲孩兒前往,乃是愛子之心,未詳大節。
今我弟兄二人違了母命,獲罪非輕,任憑母親如何責罰。
” 公主聽了二子一番駁論,句句言詞合理。
及說到身獲重罪,任憑責罰之言,就動起愛子之心,不覺反心酸起來,呼聲:“小冤家!既前去救父,須依娘三件要事,為娘方得放心。
”弟兄說:“母親慈命,為兒焉敢不遵!請娘吩咐。
”公主娘娘說:“我兒,此去邊關,首記小心仔細為本,軍令森嚴,須防有犯;與敵沖鋒,如若得勝,窮寇勿追,還防回馬兵器,不可私劫賊營,私自開兵;愛惜手下兵丁,勿生暴虐之心,倘遭急難之時,他必舍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