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回 平西後楊府托兒 範樞密三關調将
關燈
小
中
大
援。
此乃行軍保命之大略也。
領兵元帥王夫人,彼與我們有通家之誼,今娘将你弟兄面托于她,無有不照管之理。
你二人須要聽她之言,你弟兄萬不可違背了娘今日之言。
”二人連聲應諾。
公主又喚他起來,同往楊府。
弟兄二人當日随娘擺駕望着楊府而來。
早有家丁傳報府中,畲太君連忙令人大開中堂府門,有王懷女、杜金娥、穆桂英、楊宮主、馬賽英、耿金花、董月娥、楊金花、楊七姐、楊秋菊、它龍女八姐九妹等前來迎接公主,連畲太君也來到銀安殿。
公主娘娘一見,歎聲:“妾有何德能,敢勞太君與列位夫人遠迎?”畲太君笑道:“平西王後非是别人,乃國家诰命;況有通家密誼,老身與媳婦們不敢不出來迎接。
”當下一同上中堂見禮畢,坐下。
畲太君說:“自從娘娘奉旨回鄉,至今幾載,暌違遠地。
今日回朝光降,莫非為着狄王親遭圍,知我媳領兵,有言見教否?”公主說道:“一來敬請老太君金安;二來有事相托與王氏夫人。
丈夫已被困了,但二子又要随征救父,妾再三勸訓,隻是不依,私自托包大人薦本随行南征。
他二人年少,嬌生嬌養,未涉風霜,是以妾放心不下。
今聞王氏夫人奉旨領兵,但這兩個小冤家全仗夫人指點,臨深蹈險,伏乞扶持,妾之恩感無盡矣。
”畲太君聞言道:“你二位公子,年方十五六就有孝心救父,吾媳自然照管,公主何須過慮!”王氏接言呼聲:“公主娘娘,楊、狄兩臣外交親誼,你二位令公子即妾之孫兒一般,何分彼此?況我孫兒文廣一般年少,就是三關調回衆将全是年少之人。
兩位公子乃将門之種,他焉肯坐守家中,不去随征之理?公主且請放心,所有陣内曆險臨深,妾自留心指點。
”公主聞言稱謝。
畲太君早已命家人擺上酒宴,公主不好卻意推辭。
分賓主坐下,外堂二位公子進内謝了太君與衆夫人,然後與楊文廣三人一同坐下。
堂中内外一片歌樂之聲,袅袅不絕。
慢表母子在楊門宴樂。
說到樞密使範仲淹領了聖旨,一路饑食渴飲,曆盡風霜,登山涉水,數十天方至三關,乃六使楊延昭的老營。
楊延昭殁後,真宗天子命楊宗保鎮守,北夷屢犯,皆被楊宗保殺敗。
後來西遼犯界,楊元帥出敵,被遼将薛德禮化血金鐘所傷。
楊宗保殁後,楊文廣年幼,未能受職。
前時狄元帥領守數年,征西收錄得二位英雄,一名蕭天鳳,一名苗顯,二人随同狄元帥征西,立下戰功,班師回朝之日,天子命他二人鎮守此關,俱為總兵之職,代了狄元帥之勞。
又有楊延昭帳下後代小英雄同守此關,一名嶽綱,嶽勝之子;一名高明,高懷德之後;楊唐,楊青之後。
焦廷貴,焦贊之後;孟定國,孟良之子,但二人已随征了。
三關五員小将皆是武藝超群。
是日聞報範爺到來,大開正門,衆英雄出關迎接,排開香案,接了聖旨。
五位英雄請範爺坐下,要行參見之禮。
範爺一見說:“列位将軍,這是老夫不敢當的。
我們俱是一殿之臣,何必行此大禮?衆将軍此去立功,即王侯之位可至。
請坐吧。
”衆小将見範爺如此謙讓,俱各大悅。
是晚,吩咐設宴伺候,與範大人洗塵。
衆位英雄請他上坐,各人然後依次坐下。
蕭天鳳手執金杯呼聲:“大人,薄酒不堪恭敬,聊且請用數杯。
亵讀之罪,乞訴寬宥。
”範爺說:“各位将軍,哪裡話來!老夫深領厚情,銘于五内。
但今軍情緊迫,甚于燃眉,明朝衆位即可登程回朝了。
”衆人說:“大人吩咐,小将焉有不遵?”範爺喜悅,與英雄開懷吃酒,言談一番,更将二鼓。
用過晚膳,收去殘宴。
是夜範大人就在帥堂上安歇一宵。
次日,五位英雄請安畢,蕭天鳳、嶽綱、高明、楊唐四将一同起程,單剩苗顯總守三關。
此日四人一起與範大人出關,苗總兵送至關外數裡,範大人請他數次,方才住馬拜别範爺,相辭蕭、嶽、高、楊四位英雄,殷勤而别。
不知衆将何日回到汴梁興兵,且看下回分解。
此乃行軍保命之大略也。
領兵元帥王夫人,彼與我們有通家之誼,今娘将你弟兄面托于她,無有不照管之理。
你二人須要聽她之言,你弟兄萬不可違背了娘今日之言。
”二人連聲應諾。
公主又喚他起來,同往楊府。
弟兄二人當日随娘擺駕望着楊府而來。
早有家丁傳報府中,畲太君連忙令人大開中堂府門,有王懷女、杜金娥、穆桂英、楊宮主、馬賽英、耿金花、董月娥、楊金花、楊七姐、楊秋菊、它龍女八姐九妹等前來迎接公主,連畲太君也來到銀安殿。
公主娘娘一見,歎聲:“妾有何德能,敢勞太君與列位夫人遠迎?”畲太君笑道:“平西王後非是别人,乃國家诰命;況有通家密誼,老身與媳婦們不敢不出來迎接。
”當下一同上中堂見禮畢,坐下。
畲太君說:“自從娘娘奉旨回鄉,至今幾載,暌違遠地。
今日回朝光降,莫非為着狄王親遭圍,知我媳領兵,有言見教否?”公主說道:“一來敬請老太君金安;二來有事相托與王氏夫人。
丈夫已被困了,但二子又要随征救父,妾再三勸訓,隻是不依,私自托包大人薦本随行南征。
他二人年少,嬌生嬌養,未涉風霜,是以妾放心不下。
今聞王氏夫人奉旨領兵,但這兩個小冤家全仗夫人指點,臨深蹈險,伏乞扶持,妾之恩感無盡矣。
”畲太君聞言道:“你二位公子,年方十五六就有孝心救父,吾媳自然照管,公主何須過慮!”王氏接言呼聲:“公主娘娘,楊、狄兩臣外交親誼,你二位令公子即妾之孫兒一般,何分彼此?況我孫兒文廣一般年少,就是三關調回衆将全是年少之人。
兩位公子乃将門之種,他焉肯坐守家中,不去随征之理?公主且請放心,所有陣内曆險臨深,妾自留心指點。
”公主聞言稱謝。
畲太君早已命家人擺上酒宴,公主不好卻意推辭。
分賓主坐下,外堂二位公子進内謝了太君與衆夫人,然後與楊文廣三人一同坐下。
堂中内外一片歌樂之聲,袅袅不絕。
慢表母子在楊門宴樂。
說到樞密使範仲淹領了聖旨,一路饑食渴飲,曆盡風霜,登山涉水,數十天方至三關,乃六使楊延昭的老營。
楊延昭殁後,真宗天子命楊宗保鎮守,北夷屢犯,皆被楊宗保殺敗。
後來西遼犯界,楊元帥出敵,被遼将薛德禮化血金鐘所傷。
楊宗保殁後,楊文廣年幼,未能受職。
前時狄元帥領守數年,征西收錄得二位英雄,一名蕭天鳳,一名苗顯,二人随同狄元帥征西,立下戰功,班師回朝之日,天子命他二人鎮守此關,俱為總兵之職,代了狄元帥之勞。
又有楊延昭帳下後代小英雄同守此關,一名嶽綱,嶽勝之子;一名高明,高懷德之後;楊唐,楊青之後。
焦廷貴,焦贊之後;孟定國,孟良之子,但二人已随征了。
三關五員小将皆是武藝超群。
是日聞報範爺到來,大開正門,衆英雄出關迎接,排開香案,接了聖旨。
五位英雄請範爺坐下,要行參見之禮。
範爺一見說:“列位将軍,這是老夫不敢當的。
我們俱是一殿之臣,何必行此大禮?衆将軍此去立功,即王侯之位可至。
請坐吧。
”衆小将見範爺如此謙讓,俱各大悅。
是晚,吩咐設宴伺候,與範大人洗塵。
衆位英雄請他上坐,各人然後依次坐下。
蕭天鳳手執金杯呼聲:“大人,薄酒不堪恭敬,聊且請用數杯。
亵讀之罪,乞訴寬宥。
”範爺說:“各位将軍,哪裡話來!老夫深領厚情,銘于五内。
但今軍情緊迫,甚于燃眉,明朝衆位即可登程回朝了。
”衆人說:“大人吩咐,小将焉有不遵?”範爺喜悅,與英雄開懷吃酒,言談一番,更将二鼓。
用過晚膳,收去殘宴。
是夜範大人就在帥堂上安歇一宵。
次日,五位英雄請安畢,蕭天鳳、嶽綱、高明、楊唐四将一同起程,單剩苗顯總守三關。
此日四人一起與範大人出關,苗總兵送至關外數裡,範大人請他數次,方才住馬拜别範爺,相辭蕭、嶽、高、楊四位英雄,殷勤而别。
不知衆将何日回到汴梁興兵,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