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回 包公奉旨诏英雄 五虎興兵臨敵境

關燈
軍先後陸續回朝,俱已面聖。

    天子慰勞一番。

    與狄千歲相逢,欣欣喜色,四人到了狄王府,會了焦、孟弟兄。

    焦廷貴說:“自今又有趣了。

    ”孟定國說:“你趣在何來?”焦廷貴說:“老孟,你難道不知?前者千歲平西回朝,告駕榮旋,兄弟五人走得幹幹淨淨,單剩我二人代管王府。

    差不多些守了二載,好生寂寞厭棄,今得南方作叛,方得聚會。

    今千歲又提兵前去把南蠻殺個不休,豈不大趣麼?”四虎英雄聽了,皆忍笑不住。

    狄爺說聲:“休得多言!衆弟兄們,今夜須要準備刀槍馬匹,明日發兵。

    ”衆将應諾。

    此夜不表。

     次日,狄爺仍往南清宮拜别年老姑娘,太後一番叮囑,狄爺諾諾連連。

    相辭潞花王千歲,也是一番言語,不能一一細述。

    是日狄爺到了教場中,挑選了十五萬精兵,五十員偏将。

    是日,拜辭天子,相别衆大臣,祭了大旗。

    當時天子又命各大臣在教場送别,備下餞行酒。

    元帥謝了君思起馬。

    先令劉慶為開路先鋒,領兵一萬;張忠為左監軍,李義為右監軍,石玉為後隊中軍接應;孟定國、焦廷貴二人各領兵三千,在後運糧。

    分派完了,各将自統大兵于中軍,吩咐放炮登程。

    跨上現月龍駒,分開隊伍,離了汴京城,向南方大路進發。

    涉水登山,旗幡招展,殺氣沖天,一路威威武武。

    當時,狄元帥軍令所到之處,不許驚擾百姓,私下行兇,強取民間一物,如違令者,立刻斬首。

    是以軍中肅靜,不敢妄行,民間安居如故。

    不表。

    大兵一路所到之地方,俱有官員迎接,不用多述。

     水陸并進,有兩月程途。

    一日,大軍正在行走之間,遠遠探子報上,前面乃廣西之境域了,狄元帥聞報。

    又聞報邕州已失,陳曙總兵陣亡,橫州、宣州俱已攻下,兵進廣州。

    當時,狄元帥一聞此報,即與廣南總兵會合,同進征讨。

    正總兵孫沔、副總兵餘靖此時得了狄元帥文書,緊守關中不出,待等大軍一到,然後開兵。

     再說狄元帥大兵是日擇地安營,起了中軍大帳。

    是晚三軍埋鍋造飯已畢,元帥有令:緊閉營門,兵丁停息三日,然後開兵。

    又發令小軍小心巡邏,以防敵人攻其不備。

    前面離關八十裡乃蒙雲關也,次日狄元帥即着飛山虎劉慶下了文書。

    按下宋營慢表。

    一且說蒙雲關乃南方頭座關塞也。

    守關老将姓段名洪,年已五十餘,使一柄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

    有兒子兩個:一名段龍,一名段虎,也是能征慣戰之将。

    還有女兒一個,名紅玉,三小姐也,乃中南山金針洞仙翁徒弟。

    她八歲便學法,三年,這些騰雲駕霧、隐身遁逃、撒豆成兵俱已習熟,更有法術迷人魂魄更加厲害。

    是日,段洪正在帥府帳中閑坐、忽聞探子報說:“大宋天子差平西王狄青五虎将,提大兵一十五萬前來征伐,現在紮營于關外,下了大寨。

    ”當下段洪聞報,傳令緊閉關門,嚴加巡守。

    次日又得接戰書,段洪說道:“我主南天王攻破邕城,已得昆侖關駐兵。

    這狄青不向此進兵,争奪此關,深入我南地征進,此乃先割根本後收枝苗作用,大合兵法。

    這狄青果然名不虛傳。

    我主安坐于昆侖關,哪裡得知?況及屢屢行此無道之事,凡民間美色女子,不論孤寡,有夫無夫,令兵搶了,百端淫欲;及于行兵侈然,放縱橫掠,眼見得亡滅不遠,焉能成得大事?但本官食他之祿,必要盡彼之忠,至死而後已。

    ”是夜不表段洪之言。

     是時已第三天,狄元帥有令開兵,一聲炮響,精兵十萬蜂擁而出,狄元帥後面帶了四将來至關下。

    隻見蒙雲關十分高聳,氣接雲霄;扁圓垛口刀槍密密,劍翰森森,箭窗之内暗藏火炮;守城兵人人懸弓搭箭,俱是彪形大漢。

    狄元帥看了,令衆軍士攻打城池。

    衆兵領令,個個奮勇争先,向前攻打,炮聲不絕。

    上面守城軍兵一見,急用箭石紛紛打下,又差人飛報中軍。

    段洪聞知,即忙與二子說:“孩兒,如今宋兵攻城,你二人快些披挂随我出關,以退宋兵。

    ”弟兄聽了即忙披了盔甲,父子三人各提兵器上馬,離了府帳,直至關頭。

    段洪說:“我們且看他虛實,然後與他交鋒。

    ”二子依言,一馬沖上城樓。

    往下一看,果見宋兵旗幡密密,殺氣騰騰,盔甲鮮明射目,刀槍晃亮駭人。

    當下段洪父子三人看罷宋兵銳氣,不知如何交鋒出敵,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