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回 狄元帥以衆攻關 張将軍臨陣斬将

關燈
詩曰: 良将英雄有大名,六韬三略鬼神驚。

     兵符掌執人欽服,一柱擎天定太平。

     當下段洪父子三人在城上觀大宋軍馬甚盛,銳氣倍加。

    正看之間,隻見大旗幡下一員大将,騎一匹高頭駿馬,在此指揮三軍攻打城池。

    段洪向二子說:“我兒,你看旗下這宋将,穿白盔甲,手提大金刀的,定然乃督兵主帥。

    若傷了此人,何愁宋朝軍馬不退?”段虎開言說聲:“父親,孩兒不才,願出馬擒拿此将。

    ”段洪說:“我兒,你看此将身高馬駿,定然骁勇英雄。

    況兩邊許多戰将保護,你一人出馬,焉能取勝?猶恐不美,不如你與哥哥同出,為父在此與你掠陣。

    但對敵之際須要小心,人不可亂進,馬不可亂進才好。

    ”段虎應允,弟兄一同下城,帶領一千兵,放炮開關。

    二人一馬沖出,一千精兵列開長蛇陣勢。

    狄元帥正在催趱衆将攻城,忽然一聲炮響,關門大開,一支兵馬蜂擁而出。

    狄元帥看見,冷笑一聲罵道:“好膽大逆賊,敢出關與本帥對敵麼?”金刀一擺,把雄兵陣勢排開以待。

    遠遠隻見旗下少年之将帶兵沖來,正欲縱馬揮兵上前,左邊忽閃出劉将軍說:“不勞元帥動手,待小将出馬。

    ”元帥見是劉慶上前,便說:“劉兄弟,既你去擒賊将,須要小心。

    ”劉将軍得令一馬沖出,大喝:“賊将休來!快些通名受死!”有段龍、段虎聞言,勒馬一看:但見這員宋将生得身高體壯,臉黑顴高,海下短短亂須,十分威武,二目圓睜,高聲呼喝。

    段虎大怒,把馬一催,手提狼牙棍一指,大喝:“宋将休得猖狂!通名待本将軍取你首級!”飛山虎喝聲:“賊奴!你且恭聽:吾乃大宋天子駕下,官封振國大将軍名劉慶,你難道不知昔年平服西域邊夷,各國俱已入貢稱臣?你主乃隅角偏地烏合之衆,妄稱國号。

    擅敢下戰書到中國,不自忖度。

    今日大兵至此,理宜自綁轅門,還敢出關迎敵。

    你有多大本領,敢與本将對壘麼?你知事者,快快下馬受死,還多言一字,我走馬橫刀,教你屍首不全。

    ”段虎聽見了。

    怒聲如雷,罵聲:“好狂妄匹夫,敢誇大言!與你拼個死生!”持起狼牙棒,拍馬上前就打。

    飛山虎雙斧急架相迎。

    二将一來一往,一上一下,二馬交鋒,隻殺得烏塵遍野,大霧迷空,不分高下。

     狄元帥在旗門下遠遠觀看,二将殺得如虎争餐,如龍取水。

    說道:“好一員年少南将也!”命擂鼓助威。

    當下劉慶正在耐戰南将,忽然聽見戰鼓加響如雷,便知元帥與他助威,即奮勇争鋒,雙斧如雪花飛舞。

    這一刻把段虎殺得兩臂酸麻,渾身冷汗,招架不住。

    劉慶看見段虎棒法混亂,暗暗歡悅:“不趁此立功,更待何時?此賊休矣!”把雙斧一緊,照定段虎頭腦飛下。

    段虎連忙往上一架,劉慶又在攔腰一斧。

    段虎心中慌亂,叫一聲:“不好!”兩膝一夾,把馬一催,又把馬頭拖轉。

    劉慶大斧早已砍下,正中馬後大腿劈開,骨筋多斷了。

    這馬忍痛不住,跨前一躍,有丈餘,又不能走動,把段虎抛于地下,那馬缰尚拴系着足,不能逃脫。

    飛山虎一見大喜,催馬上前要傷他性命。

    蠻兵弓箭手一見,紛紛放箭射住。

    段龍大驚,忙絕馬缰救段虎,此時馬已跌地死了。

    狄元帥看見大怒,用鞭梢一指,一萬宋兵飛步沖殺向前。

    段龍不敢混戰,保了段虎敗回。

    宋軍殺一陣厲害,真乃猶如砍瓜切菜。

    段洪在城上看見敗兵被宋軍追殺,大驚,急令放下吊橋接救,敗兵一齊慌忙奔上。

    狄元帥正在催兵追殺蠻兵,一見紛紛上了吊橋,傳令快搶吊橋:“有人先登城者為頭功。

    ”一聲令下,衆将兵人人奮勇,個個争先,喊聲不絕,奔上齊攻,竟來搶關。

    段洪一見大驚,忙令衆兵放箭飛石,一齊打下,宋兵方才不敢上前。

    狄元帥方傳令鳴金收軍,回營大加犒賞。

    慢表宋營之事。

     再說南蠻段洪見宋兵退去,再令軍兵小心巡守四方城池,防備宋兵攻打。

    與二子回進帥堂,坐下談論大宋兵将英勇,不覺天色已晚,大小三軍用過夜膳。

    次日,段洪升了虎帳,衆将立于兩旁,定退宋帥之策,即開言說聲:“列位将軍,我老夫奉了我主國王之命,鎮守此關;怎奈宋朝兵雄将勇,昨天開兵失利,折了一陣,段虎險些送了性命。

    列位将軍有何謀以退敵宋兵?”言之未了,隻見班部中一将高聲說:“元帥因何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依小将看來,宋兵乃平常之勇,宋将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