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回 南天國差臣進表 平西王夜宴觀星

關燈
事得他理白,為國為民,社稷倚依之重。

    是以天子格外加思,以師禮事之。

     當時包爺謝了恩,起來坐下。

    天子說聲:“包卿,這南蠻依智高逆賊,作叛于南隅,攻打邕州甚急,朕本欲提兵征剿。

    今又下此無禮戰書,欺辱朕躬,藐視大甚。

    寡人要親自提兵捉拿逆黨,以洩此憤。

    因何包卿谏阻?”包爺說:“陛下,自古以來,邊延之患哪一朝一代沒有?如今南蠻之叛,邕州之危,皆因邊關缺少智勇之将帥耳。

    苟能用韬略之将提兵征讨,未有不克,陛下何必禦駕親征。

    臣保舉一人領兵前往,可以指日成功。

    ”仁宗天子說:“卿所舉何人與朕分懮?”包爺說:“臣所舉者,乃平西王狄王親也。

    此人領旨,定然馬到成功。

    望吾主龍意參詳。

    ”天子聞言大悅,說:“包卿保舉之人,但念他征西勞苦幾載,才得安然。

    今又命他前往勞神,朕心覺得不忍。

    ”包爺說:“陛下恤念臣下之勞,足見仁慈了。

    但食君之祿,擔君之懮,理當如此。

    這也何勞聖慮?”天子說:“包卿所言者,乃為國之計。

    ”說罷即發旨一道付與包爺,前往山西诏取狄王親回朝。

    是日退朝,文武各散。

    包公接了聖旨,帶了家丁,往山西而去。

    且慢表。

     先說平西王自從平西得勝回,告駕榮歸故土,與老太君帶了公主娘娘回至家鄉王府安享,已是無事。

    非止一日,乃對歲十月小陽春了。

    忽一夜,乃中旬天氣,月色如銀,中天燦爛。

    狄爺吩咐備酒設上西樓,與公主宴樂。

    夫妻對酌,兩邊宮娥歌舞,音樂悠揚。

    當下夫妻兩邊對酌,酒酣之際,狄爺手舉金杯說聲:“公主賢妻,下官當初受盡多少辛勞,西征北伐,方立下些汗馬功勞,又得賢妻内助,才得玉帶橫腰,安享榮華,皆叨内助之力。

    賢妻吃了此杯。

    ”公主開言說聲:“千歲之命,焉有不遵?”即接了此杯。

    又說:“千歲嘗言:夫乃婦之天。

    婦所荷重者,夫也。

    前者千歲與國家出力,屢立大功。

    今日身居三位,妾藉有光,正要上賀。

    ”說罷即命宮娥滿滿斟上一杯,玉手雙拿送至。

    狄爺微笑說:“公主言重過獎了,下官那裡敢當也。

    ”接了金杯,一飲而于。

     夫妻對談酬酬間,時交二鼓。

    不覺正南方一派紅光射人南窗裡,隻見一星大如碗,從南方滾到太陰,化為數百小星,将月圍了半個時辰方散。

    公主一見,唬了一驚,連說:“不好了。

    南方賊星沖犯太陰星,有刀兵之患,國家不甯了。

    ”狄爺說:“夫人,怎見得如此?”公主說:“妾頗曉天文,此乃吉兇預兆。

    ”狄爺聽罷,點首咨嗟:“倘然南方有事,聖上必然差遣下官領兵征讨了。

    ”公主開言呼聲:“千歲,你難道不見麼?方才見賊星沖犯大陰,乃不祥之兆。

    隻恐此回領兵主帥,兇多吉少。

    依妾主意,明天頂上一本,告駕歸林。

    我夫妻趨吉避兇,侍奉年老婆婆,訓海兒子,以省煩懮。

    你道如何?”千歲聞言不悅,說聲:“公主你且住口。

    本藩自布衣行伍出身,立了些功勞。

    叨蒙聖上恩封王爵,位極人臣,恨不能粉身碎骨報聖上,公主如何反教下官趨避,貪圖安逸,這也何釋?”公主道:“千歲呵,非是妾身多言。

    隻因賊星沖太陰,領兵主帥,定然不利,是以妾勸你暫為權避。

    千歲啊,為人難道有知兇險不避之理?”狄爺笑道:“夫人之言差矣。

    我狄青乃一撐天立地的男子,須以忠孝兩全。

    自幼習學武藝,必要出力于國家,豈為貪生怕死以污聖上?況死生自由天命,以人料之,焉能苟免,逃避得來?且本藩久要芳名留于後世,何患死生利鈍之機關!” 當下公主見狄爺說轟轟烈烈之言,又見他全執己性,不依良言勸解,不敢再說,隻得手舉金杯,呼聲:“千歲,此乃上蒼指示幽微,非妾所知也。

    倘有失言,望乞恕罪。

    ”狄爺連忙接下金杯說:“公主不必如此。

    既然你預知今日南方有兵刀之患,聖上不知下落也。

    明日回朝探聽,果然南方有事,必要領旨平服南蠻,方才回來見你。

    ”公主聞言大驚,不覺淚下沾持,說:“千歲啊,方才皆乃妾之失言。

    但為臣雖要盡忠報國,倘天心不順,非人力可強為。

    千歲何不聽天命随時而遇?倘若聖上不差遣于你就罷了。

    因何一聞有此兇險之事,即要回朝面聖領兵,不聽妾勸解之言,又出此不利之語?萬望千歲明朝不要回朝,坐以待時,且由聖上所命如何?”狄爺聽了低頭不語,半晌說道:“既然如此,權依公主罷了。

    ”是夜已交三更,公主吩咐收拾餘宴,夫妻二人回宮,房内安寝不題。

     再言這狄青乃武曲星降生,輔佐仁宗天子保國之臣,原乃大宋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所以一腔忠義,赤心為國,不以死生利害為嫌。

    是以公主一說明南方有刀兵之患,即思回朝領旨征剿為己之任。

    勸你多少良言不依,這是從忠義之天性流出也。

    是夜不表。

    包爺何時到來诏取狄千歲回朝,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