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回 樵夫巧言哄寨主 大人見印哭賓朋

關燈
太晚,潭中寒氣逼人,點了些柴薪烤了一烤,剛打下邊上來,并無别人。

    若有面生之人,我們還不急急的報與寨主知道?寨主若不憑信,就自己去看。

    ”聞華一聽此言,說:“火是二人點的,我就不必去看了。

    ”說罷,将手中三股叉一擺,衆喽兵尾作頭,頭作尾,别處巡山去了。

    蔣四爺暗地聽明,說:“好一個路彬!此人大大的有用,乃吾之膀臂也。

    ”待喽兵等去後,與路、魯會在一處,走小路,穿山道,至路爺門首,要告辭。

    路爺問:“上那裡去?”四爺說:“回上院衙。

    ”路爺說:“走不的。

    此時巡山人多多了,若遇上可不好辦了,明日起身,我有萬全之計。

    今日且在我的家中住下,朗日再走。

    ”四爺點頭。

     至路爺家,到裡面上房屋中坐下。

    有路魯氏過來見盧大爺叩頭行禮。

    盧爺言:“不敢當。

    ”行禮畢,入後去了。

    大家用飯。

     次日,路爺與大衆換了樵夫的衣巾,擔着幾擔柴,連路、魯二人共五個樵夫,有像的,有不像的。

    二爺就像;大爺不很像,長髯的樵夫很少;四爺更不像了,痨病鬼的樵夫那裡有?過南山梁,幸而沒遇見一名喽兵。

    到樹林内換衣服,仍是本來的面目。

    大爺拿印,施禮作别。

    四爺說:“我們見了大人,必說二位的好處。

    印可是我撈的,功勞實是二位的。

    你們從此也不必打柴了,大人正在用人之時,保二位大小總可以有個官職就是了。

    ”路爺連說:“不行,我們焉有那樣造化。

    ”四爺說:“還有用二位之處。

    ”那五擔柴改作兩擔,又挑回去了。

     再說大爺三位走舊路而回。

    進襄陽城,四爺叫大爺、二爺揣印由後門而入,自己由前門而進。

    到了上院門首,官人見四爺歸回,個個垂手侍立。

    到裡邊,見公孫先生滿臉愁容,四爺說:“何故如此不高興麼?”先生說:“可了不得,你早回來也好,王府人來,一個個如狼似虎一般,衙前亂嚷亂鬧,拿着文書,請定了大人的印了,怎麼說也不行。

    好容易天晚了,把他們央及走了。

    今日雖走了,明日還來呢。

    要定了用印的日子,我焉敢應承多暫用呢。

    ”蔣爺言:“你說明天用。

    ”先生道:“無印,明日拿什麼用?”蔣爺笑說:“得回來了。

    ”先生說:“得回來了?嗳呀!萬幸!萬幸!現在那裡?”四爺說:“我大哥拿着呢。

    ”随說随往後走,見着大爺、二爺、展爺正講論印信之事。

    四爺問:“我三哥呢?”展老爺說:“早就吃醉了。

    ”蔣爺說:“好,趁着他睡覺,咱們先見大人。

    ”盧大爺将印交與蔣平。

    先生回話,連玉墨也是歡喜。

    不多時,裡面傳話,說有請衆位。

    大家進去,蔣爺見大人行禮道喜。

    大人淚汪汪的說道:“衆位見着五弟了麼?”蔣爺回禀大人道:“未曾見着五弟,将大人的印信由逆水潭中撈将出來,豈不是一喜?”四爺将印往上一獻。

    大人不看印還倒罷了,一見印信,睹物思人,想起五弟就為此印至今未見,大概早死多時。

    大人哭道:“不見我那苦命的五弟,要此印信何用!我五弟為我無印而死,我還若坦然做官,居心不安。

    你們大衆外面歇息去罷。

    ”含淚道:“五弟呀,五弟!” 大衆出來。

    蔣爺說:“可好!自己舍死忘生,費了多大的事,在逆水潭中三次才把印信撈出,指望着見大人望上一呈,大人必是歡喜,那知反倒落了個無趣。

    ”蔣爺可也不嗔怪大人,大人與五弟義氣太重,這也難嗔怪于他。

    蔣爺與展大俠道:“我可不敢派你差使。

    這個護印專責,非你不可。

    ”展大俠點頭道:“小弟情甘意願。

    可有一件,我可一人不當二差,我隻管護印,外面什麼事我都不管。

    ”蔣爺說:“就是。

    ”隻顧交付展爺印信。

    不大要緊,外邊一陣大亂,喝喊的聲音甚衆。

    不知什麼緣故,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