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回 樵夫巧言哄寨主 大人見印哭賓朋

關燈
且說蔣爺一聽路、魯之言,今日早晨看見把印系着一塊紅綢,由鵝頭峰抛下。

    四爺聽說,就要前去下水。

    路爺一把拉住,說:“且慢,我有個主意。

    水性太涼,如何禁得住?叫我們魯爺取些酒來,我再打下點柴薪,四老爺外面烤透了,腹中有酒,準保在水中半個時辰不冷。

    ”就叫魯英去家中取酒。

    路爺自己借韓二爺的刀,砍了些柴薪擱在火上,叫蔣爺過來烘烤。

    不多時,魯爺到來,拿着個大皮酒葫蘆,拔去了塞兒,蔣爺“噜噜噜噜”的喝了一氣。

    又喝又烤,頓時間渾身發熱,内裡發燒,酒也不喝了,火也不烤了,直奔東南到鵝頭峰下。

    盧爺嚷:“到了。

    ”蔣爺高聲嚷道說:“大哥、二哥聽着,多蒙路、魯二位指告我的所在,托賴天子之福,大人的造化,才能撈将上來。

    再若見不着印信,我可就不上來了。

    ”大家一聞此言,驚魂失色。

    盧爺就要大哭,被大家勸祝單說蔣四爺紮入水中,坐了兩三氣水,覺着不似先前那般冷法,總是腹中有酒的好處。

    又坐了幾氣水,睜眼一看,前邊紅赤赤的一溜紅綢子,“唰喇喇喇”的被浪頭打的亂擺。

    蔣爺就知道是印,迎着水力往前一撲,探手一揪紅綢,一絲也不動。

    蔣爺吃一大驚。

    你道印信拿不過來是什麼緣故?這個印要扔在潭中,不用打算上來。

    前文說過,此潭水勢亂轉,鵝毛轉在當中都要沉了海底,何況是印?總有個巧機會,又道是不巧不成書。

    一者大宋洪福齊天,二則大人造化不小,三來蔣爺的水性無比,四來又是路、魯二位的指告。

    活該蔣四爺作臉,這印被山石縫兒夾住,若不是這個石頭縫兒夾住,也就被水旋入當中海眼去了。

    蔣爺盡力往上一提,提出石縫。

    蔣爺往上一翻,鑽出水來。

     路、魯、盧、韓四人在鵝頭峰下,眼巴巴的看着,聽水中“呼”一聲,四爺上身露出,手捧金印,舉了個過頂。

    盧爺過去要拉,被二爺揪住,說:“失腳下去,性命休矣。

    ”蔣爺上來,路、魯二位與大衆道喜。

    四爺将印交與大爺,仍奔正西前去烤火。

    路、魯二人催道:“天晚了,換衣裳快走罷。

    不然,君山撒下巡山喽兵,可不是當耍的。

    ”蔣爺點頭,又喝了些酒,拔了刀子,去了尿胞皮,摘了藤箍,脫了魚皮靫,換了白晝的服,包起魚皮靫。

    大爺解了印上的紅綢子,收了印信。

    魯爺提攜着酒葫蘆。

    路爺緊催道:“不早了,快走,快走。

    ” 大家上天梯,走到山神廟。

    盧爺一指說:“我就在這遇見路大嫂。

    ”蔣爺道:“若不遇見路大嫂,你也就早死多時了。

    ”說畢,大家反倒笑了一回。

     忽然間,聽見前邊銅鑼振振,“嗆啷啷”聲音亂響,滿山遍野燈籠火把、亮子油松,照徹前來。

    喽兵嚷道:“拿奸細呀!”“(口叉)啷啷”叉盤亂響,大喊一聲說:“拿奸細!”此人乃是君山巡山大都督,外号人稱亞都鬼,名叫聞華。

    蔣爺一看,此人身高九尺,蓬頭勒金額子二龍鬥寶,兩朵紅絨桃頂門上秃秃的亂顫。

    紫緞子綁身小襖,寸排骨頭鈕,紫鈔包大紅中衣,薄底靴子,虎皮的披肩,虎皮的戰裙。

    黑挖挖的臉面,粗眉大眼,半部剛髯。

    蔣爺叫:“大爺,把印給我罷,你們迎上前去。

    ”路爺低聲說:“不可。

    我二人迎上去,不行你們再出。

    ”蔣爺點頭,暗道:“兩個人本領還不錯呢!”蔣爺三人暗暗隐避身去。

    路、魯迎到上面。

    喽兵嚷道:“什麼人?”路爺言道:“是我們兩個。

    ”喽兵報道:“前面有賣柴的路彬、魯英擋住去路,禀寨主爺的侍下。

    ”聞華道:“列開旗門。

    ”喽兵一字兒排開。

    路、魯二人施禮道:“寨主爺意欲何往?”聞華說:“方才喽兵報道,上天梯下逆水潭旁火光大作,怕有奸細,是我看看虛實。

    ”路彬說:“沒有。

    我二人方才在上天梯下邊打柴,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