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六回

關燈
宮中,番王勒逼成親,用計灌醉番王,下了迷昏藥,使番王血流病倒,方脫此難。

    到後來,又仗九姑賜的仙衣,穿在身上,吓得番王不敢近身。

    又将奸賊毛延壽千刀萬剮,報了仇恨。

    愚弄番王,許下白洋河口要還香願,要搭浮橋,累及番王,費盡傾國貨帑,一十六年,方才成功。

    番王催着娘娘燒香還願,想要成親,娘娘自知再難推卻,将義男召進宮中,當面吩咐道:【哀家心存貞烈,為國和番,原非得已,若番王再逼哀家成親,惟有一死,以報漢王。

    】隻可恨漢王,過于薄幸,一點恩義全無,哄娘娘在關等候多時,并不見禦駕親征;娘娘又托孤雁寄書,天子亦無回信,可憐娘娘說,甯教漢王負我,不教我負漢王。

    那時到了浮橋,還他香願,将身一縱,随波而去,吓得番王大哭一場。

    着人打撈娘娘屍首,毫無影形,番王隻得回朝,做些佛事,超度娘娘的芳魂。

    又打發義男回南,出了番城,到了半路,雨阻芙蓉嶺上,三更時分,娘娘又托夢于義男,說:【哀家有幾句言語,囑咐于你,回去休要忘懷:一拜上漢天子不必挂念,奴雖死,恩義未斷,照顧雙親;二拜上正宮林後,蒙她情義,未曾報答,來世再報深恩;三拜上堂前父母,休要悲傷,兒今雖死,還有妹子可以續婚。

    】說已明白,魂出帳去。

    還有生前在宮遺書二封,着義男帶回天朝,已呈與漢王,漢王還未曾與義父母看見。

    這就是娘娘和番始末,今提起,也令人傷心。

    ” 國丈聽見王龍一番言語,由不住心如刀割,放聲大哭,姚夫人隻是哭叫:“苦命的親兒呀!”王龍也在一旁,陪了許多眼淚。

    哭了一會,大家止住淚痕。

    王龍又請賢妹賽昭君見禮,國丈吩咐丫環:“請二小姐出來,與殿元公見禮。

    ”丫環去不多時,隻聽裡面環佩聲響,賽昭君穩穩重重,走出廳來,王龍擡頭一看,大吃一驚,宛似當年昭君娘娘的模樣,連忙起身,兄妹見禮。

    禮畢,國丈吩咐擺酒,款待王龍餞行。

    席終告别,國丈送出大門,王龍上馬,帶了從人,一路長行,衣錦還鄉,好不熱鬧,少不得墳前祭祖,夫妻完聚,這且不表。

     且言漢王,自在墳上見了賽昭君容貌,不亞于昭君,心中又惹起相思病來,打點續娶聯姻,便與林後商議此事。

    林後不好過于阻擋,忙寫了一道旨意,差了内侍出城,飛召國丈見駕。

    内侍領旨,不敢怠慢,出宮上馬,如飛而去。

    離城百裡,指日就到,内侍同了國丈,到得午門,下馬候旨。

    内侍先人宮繳旨,漢王即傳旨召進國丈,國丈見駕,山呼朝拜,漢王連叫平身,賜坐。

    國丈坐定,問道:“我主相召老臣,有何吩咐?”漢王先命内侍取出昭君遺書,遞與國丈看看。

    國丈未免見鞍思馬,心中悲苦一番,當着漢王面前,不好哭出聲來。

    将書看畢,籠于袖内,便要起身告别漢王,漢王帶笑叫聲:“國丈且慢。

    ”國丈便問:“我主還有何事吩咐老臣?”未知漢王說出什麼事情,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