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一回 何祝春籠絡守财奴 秦寶珠聽講生公法

關燈
卻說秦寶珠在家裡行樂,就賽過一個神仙。

    再不想到何祝春為他進了萬豐銀号,卻在那裡納悶,賽過做了一個囚犯。

     原來陸蓮史和秦文講時,原想派他一個副帳,哪知秦文說副帳的責任重大,非在号裡多年的,怕辦不了。

    因何祝春是個筆墨朋友,便把他派了個信房,卻把老信房升了上去,補那副帳的缺。

    祝春本待不去就這一席,因被華夢庵再三慫恿,說信房也是個消息靈通的好機位,那升副帳的老信房,也好常請教他去。

    還比自家單充副帳強的多了。

    祝春想想,也有道理,便答應了。

     這日進号裡去,那些經理、副帳及各執事人等,知道何祝春是一位名士,便都十分敬重,卻又因是秦文放下來的,又都二分畏忌。

    何祝春進去了幾天,看看一無頭緒,好不納悶,直到後來慢慢的熟了,才探問出些情形。

     原來這一爿字号,本是柳殿翔的,後來給柳夫人做了妝奁,秦府裡又添上些資本,加了個記号,叫做“公記”。

    這号裡的經理,是從加記之後第三年上進來,如今已二十六年了,這人姓葛,号叫雲伯,便是從前秦府裡帳房葛亮甫的老兄。

    雖然有了年紀,卻尚好一副精神,生得一張圓臉兒,兩道長眉兒,見了人總是嬉着嘴笑。

    那兩撇胡須雖不見長,卻早白得和銀子似的,有時遇着一件不中意的事,他那髭須便都根根上豎,一雙黃眼珠子就會放出火光來。

    因此,号裡的一班夥計替他起個綽号叫做“笑面虎”。

    秦文因他有點兒才幹,所以非常的信重。

    一切進出都憑他調度。

    那葛雲伯也着實交代的過,每年總做些盈餘下來。

    不過秦府裡取用的錢,也着實不少。

    方得秦府上的名氣大,葛雲伯的手勢圓。

    隻有存進來的款子,沒有抽出去的戶頭,便把自己的資本都撈了出去,再把人家存款,用上多少,也不妨礙什麼。

    一爿店号,做到這種地步,不消說是不容易的了。

    因此沒有一個人不說葛雲伯是秦府裡的功臣。

    祝春看出雲伯是個愛恭維的,便每見面總拿些高帽子給他戴上。

    自己寫的信,明明曉得不錯,卻總送給雲伯看過才發出去。

    沒事的時候,便過去和他閑談。

    不到幾日工夫,那隻笑面虎竟被他降伏了過來。

     那一個升做副帳的老信房,叫做夏傑臣,本來好弄筆墨,因此和祝春分外投機。

    每到晚間,公事畢後,他兩個總在一塊兒喝酒。

    以上所述那些号中情形,就是從夏傑臣嘴裡得來。

    這且表明了,不在話下。

     卻說盛蘧仙因多日不見祝春,到他家裡訪來,總碰不到,因便喚了文兒,到号裡訪去。

    這爿銀号,便開在學士街蔣阿喜的繡顧鋪斜對門,因先走這繡顧鋪門口,見那鋪裡正哄着許多人吵鬧。

    門首、街上都擠滿了人,幾乎走不過去,文兒正喊着讓路。

    忽背後馬鈴聲響,有人趕将上來,幫着文兒叫讓路。

    蘧仙看是寶珠的小厮鋤藥,因回頭去看那馬上的人,卻不是别人,正是寶珠。

    寶珠因望着前面擠着的人,不曾見到蘧仙。

    蘧仙因叫寶珠道:“三哥往哪兒回來?”寶珠聽說,低下頭來一看是蘧仙,便撲地跳下馬來道:“我正看前面那個人,像個文兒,便估量到大哥在這裡呢。

    敢是看我來的嗎?”蘧仙道:“我因多日不見祝春,特地到萬豐銀号裡去找他。

    ”寶珠道:“祝春在咱們号裡麼?”蘧仙道:“他進去多天了。

    ”寶珠不懂,蘧仙因把他在号裡做信房的事說了。

    寶珠駭異道:“怎麼他去幹這種事?”蘧仙道:“說來話長,咱們改日再細細地講。

    ”寶珠不依,定要蘧仙同到府裡講去。

    蘧仙說是不便,寶珠因邀蘧仙到萬不如軒酒店裡談去。

     當下寶珠便把牲口交給鋤藥,自和蘧仙同出學士街口,進了萬不如軒。

    卻好座上并無他客,兩人檢個座兒坐下。

    堂倌認得寶珠是從來過門不入的,分外巴結,不待開口,早把好酒好菜供了滿桌。

    一面又招呼文兒和鋤藥在外面吃酒。

    這裡寶珠替蘧仙斟上一杯,便問:“祝春何以要去充那信房?”蘧仙欲待不說,心想:拿假話哄人,是生平最不肯做的事,若竟說時,卻從哪裡說起?因道:“祝春的事,且慢慢的告訴你,我先和你講我的事。

    你我交好,雖則四年了,我卻不曾把我的家事告訴過你。

    你不怕煩,你喝一杯酒,我講給你聽。

    ”寶珠道:“你府上有什麼事?我和你一個人似的,總該不妨礙什麼。

    ” 蘧仙因放下酒杯,歎口氣道:“不瞞好兄弟說,我自從七歲上先嚴去世,一切家政都是家叔管的。

    我先母在日,家叔待我先母,是沒得說的,待我又比待我家兄格外好些。

    人家都說我叔父看待寡嫂孤H,遠比自家妻兒勝上十倍。

    誰知我先叔先母去世後,家嬸見我已經完姻,便和敝嶽說是先嚴遺産逐年下來,早已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