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四回 繡貨鋪張總管拚股 美人局來順兒迷魂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次日,圓圓将這話告訴他母親,他母親高興,自不必說,一面便叫他哥子找屋子去。
不道學士街前後左右一帶,卻是秦府圍牆門的大屋子空着,是當初秦府裡開銀号的,現在移别處去了。
問了一聲,這屋子每月要二十兩租銀,一百兩押租。
他哥子嫌太大,另外又沒得空屋,回來和他妹子說了,圓圓忙叫去定下來,便把些銀子先叫他哥子買幾件好衣服穿了,又把一隻镯子換去了。
教他拿一百二十兩銀子,往秦府總管房裡去講,他哥子小名叫阿喜,本來和總管張壽認識。
因張壽常買他果子吃,這會子來找張壽,張壽一眼見他穿着湖绉棉袍,方袖馬褂,簇新新的鞋兒,宛然一個好家子弟。
因詫異道:“阿喜哥,今兒怎麼來,這樣一個光鮮,敢打着了白鴿票嗎。
”阿喜笑道:“爺們又取笑了,瓦片也有翻身的日子,咱們苦這一輩子,也該有個好日。
”因說妹子蒙葉府裡放了出來,知道咱們窮,又賞了許多銀子,叫做本錢做生計,養活我這個老母,這會子因要租房屋開鋪子,知道對街那屋子是這邊府裡的,所以來求老爹做個保人。
張壽聽了,也替他歡喜,因道:“你要偌大房子開什麼鋪子來?”阿喜說明了,張壽道:“好好,咱們府裡的生意明兒都挑你罷。
這屋子我便替你作保,你可帶錢來沒有?”阿喜連連道謝,向懷裡掏出一包銀子來,請張壽過秤。
張壽看了看成色,向手裡等了一等道:“正是一百二十兩。
”阿喜笑道:“老爹這手倒比秤子還準呢。
”張壽也笑道:“咱們成日夜拿這個過手,自然戥的出來。
”因道:“你租約可寫來沒有?”阿喜道:“沒有。
”張壽便向文具裡拿了張白的花箋出來,又把那筆硯移過來道:“你便在這裡寫一紙兒算了。
”阿喜小時也讀過兩年書,便拿起筆來寫了一張。
張壽看時,見寫的名字是蔣文喜,因道:“這便是你大名麼?”阿喜道是,張壽收下了,因讓阿喜坐下道:“這事你打算多少落本?”阿喜道:“我妹子隻有五百多塊錢,去了這裡一百二十兩,便是一百六十九元八角,還剩了二百多塊錢,想一應作了本兒。
”張壽道:“這一點兒濟什麼事,還要辦生财家夥,總要像樣點兒,倘将就了些便不起眼,在這府門口開一萬年也發不得财,這生财一筆便得二百兩才夠,還有什麼錢辦貨。
”阿喜被他這樣一說,把一肚子高興掃得精光,一句話也講不出來。
張壽因悄悄的道:“我有個幹兒子在這府裡,手頭很有幾個錢,去年打算開一個欄杆鋪子,也是單靠府裡的銷場,算來一年也不好算,咱們府裡從老太太起到小丫頭止,共有二百多人,你算一年要用多少,這生意也和繡貨差不多,不過又是繡貨銷場大些。
一年送人的就是一大宗。
此刻我的意思,你這個鋪子小了開不出,必得二千銀子落場才好看。
你或是借二千銀子去,或是和他拚股子,都可以使得。
”阿喜不敢答應,想了想道,且和妹子商量去。
因問:“若說是借,每月品個什麼利?”張壽道:“那我也不肯要你多,照二千銀子落場,你一月總能掙到七分利的樣兒,除去開銷總有三四分利。
這裡說放重利,又講不過去,回頭老爺知道,那還了得。
照官利一分六,那就再少不得。
”阿喜點點頭,便回去和圓圓商議。
他母親膽小,一口叫不要這樣大開口的攪。
圓圓卻有把握說:“借不必,随他一厘錢,也是要還的,還是拚股子。
咱們湊出一股。
這筆不夠,我還有四個金戒指,是四錢一個的,一串金項鍊兒,是三兩重的,也有二百五十幾塊錢好換,就湊得起來了。
他出三股或是五股、七股,聽他的便。
賺了錢,總照股兒派,我來管帳。
隻是先要講到,既拚了股,須得立一紙合夥議單,有利同分,有折同認,可不能折了一點便抽股子出去。
那不是一抽兩抽便抽坍了。
”阿喜知他有些見識,便照他這話去對張壽講了。
張壽見講的不差,滿口答應,便當面擇日立議。
到十二月初上,就要開張起來。
這且慢表。
看官知道,張壽的幹兒子是誰?原來便是兆貴的兒子來順兒。
怎麼别個小厮不聽說有錢,偏他能掙得到這些銀子,這有個曲折在裡面。
原來秦瓊積了幾個私蓄瞞着人,叫來順兒拿去放利,隻說是來順兒的,這底細隻有兆貴和張壽知道,别個就不明白。
這會子來順兒和阿喜合夥開鋪子,秦瓊也不知道,隻拿一分錢一月的死利息罷了。
且說阿喜自開了鋪子,吃用俱不消問得,都是圓圓在裡面理值的。
圓圓本來替葉赦管過小貨帳,這會子便放出手段,辦得井井有條,生意又甚是興旺,不到半個月一結帳,已消出千巴銀子的貨,倒多了百巴兩銀子,一家子都很歡喜。
來順兒來,圓圓便給他看帳,來順兒自然興頭。
因見圓圓長的标緻,暗暗垂涎。
圓圓看他知趣,也有些意思,隻礙着他哥子的眼睛,兩人隻各自懷了一個心思,偷空兒逗幾句玩話便走散了。
不道圓圓這人雖是好淫的,他卻從不肯失了便宜。
以前和葉赦好的時候,總不時要他的金器首飾和些衣物。
他打諒來順兒,年輕沒主意,早存下一個意見,想吞他的本錢。
這會子便暗暗換了一本簿子,把掙的做了自己私蓄,這簿子上每結下來,或是消了一千兩貨、他隻開七八百兩,或是七八百兩進貨的,他開上一個一千兩。
這一來一去,便不可算,生意也實在好。
不道學士街前後左右一帶,卻是秦府圍牆門的大屋子空着,是當初秦府裡開銀号的,現在移别處去了。
問了一聲,這屋子每月要二十兩租銀,一百兩押租。
他哥子嫌太大,另外又沒得空屋,回來和他妹子說了,圓圓忙叫去定下來,便把些銀子先叫他哥子買幾件好衣服穿了,又把一隻镯子換去了。
教他拿一百二十兩銀子,往秦府總管房裡去講,他哥子小名叫阿喜,本來和總管張壽認識。
因張壽常買他果子吃,這會子來找張壽,張壽一眼見他穿着湖绉棉袍,方袖馬褂,簇新新的鞋兒,宛然一個好家子弟。
因詫異道:“阿喜哥,今兒怎麼來,這樣一個光鮮,敢打着了白鴿票嗎。
”阿喜笑道:“爺們又取笑了,瓦片也有翻身的日子,咱們苦這一輩子,也該有個好日。
”因說妹子蒙葉府裡放了出來,知道咱們窮,又賞了許多銀子,叫做本錢做生計,養活我這個老母,這會子因要租房屋開鋪子,知道對街那屋子是這邊府裡的,所以來求老爹做個保人。
張壽聽了,也替他歡喜,因道:“你要偌大房子開什麼鋪子來?”阿喜說明了,張壽道:“好好,咱們府裡的生意明兒都挑你罷。
這屋子我便替你作保,你可帶錢來沒有?”阿喜連連道謝,向懷裡掏出一包銀子來,請張壽過秤。
張壽看了看成色,向手裡等了一等道:“正是一百二十兩。
”阿喜笑道:“老爹這手倒比秤子還準呢。
”張壽也笑道:“咱們成日夜拿這個過手,自然戥的出來。
”因道:“你租約可寫來沒有?”阿喜道:“沒有。
”張壽便向文具裡拿了張白的花箋出來,又把那筆硯移過來道:“你便在這裡寫一紙兒算了。
”阿喜小時也讀過兩年書,便拿起筆來寫了一張。
張壽看時,見寫的名字是蔣文喜,因道:“這便是你大名麼?”阿喜道是,張壽收下了,因讓阿喜坐下道:“這事你打算多少落本?”阿喜道:“我妹子隻有五百多塊錢,去了這裡一百二十兩,便是一百六十九元八角,還剩了二百多塊錢,想一應作了本兒。
”張壽道:“這一點兒濟什麼事,還要辦生财家夥,總要像樣點兒,倘将就了些便不起眼,在這府門口開一萬年也發不得财,這生财一筆便得二百兩才夠,還有什麼錢辦貨。
”阿喜被他這樣一說,把一肚子高興掃得精光,一句話也講不出來。
張壽因悄悄的道:“我有個幹兒子在這府裡,手頭很有幾個錢,去年打算開一個欄杆鋪子,也是單靠府裡的銷場,算來一年也不好算,咱們府裡從老太太起到小丫頭止,共有二百多人,你算一年要用多少,這生意也和繡貨差不多,不過又是繡貨銷場大些。
一年送人的就是一大宗。
此刻我的意思,你這個鋪子小了開不出,必得二千銀子落場才好看。
你或是借二千銀子去,或是和他拚股子,都可以使得。
”阿喜不敢答應,想了想道,且和妹子商量去。
因問:“若說是借,每月品個什麼利?”張壽道:“那我也不肯要你多,照二千銀子落場,你一月總能掙到七分利的樣兒,除去開銷總有三四分利。
這裡說放重利,又講不過去,回頭老爺知道,那還了得。
照官利一分六,那就再少不得。
”阿喜點點頭,便回去和圓圓商議。
他母親膽小,一口叫不要這樣大開口的攪。
圓圓卻有把握說:“借不必,随他一厘錢,也是要還的,還是拚股子。
咱們湊出一股。
這筆不夠,我還有四個金戒指,是四錢一個的,一串金項鍊兒,是三兩重的,也有二百五十幾塊錢好換,就湊得起來了。
他出三股或是五股、七股,聽他的便。
賺了錢,總照股兒派,我來管帳。
隻是先要講到,既拚了股,須得立一紙合夥議單,有利同分,有折同認,可不能折了一點便抽股子出去。
那不是一抽兩抽便抽坍了。
”阿喜知他有些見識,便照他這話去對張壽講了。
張壽見講的不差,滿口答應,便當面擇日立議。
到十二月初上,就要開張起來。
這且慢表。
看官知道,張壽的幹兒子是誰?原來便是兆貴的兒子來順兒。
怎麼别個小厮不聽說有錢,偏他能掙得到這些銀子,這有個曲折在裡面。
原來秦瓊積了幾個私蓄瞞着人,叫來順兒拿去放利,隻說是來順兒的,這底細隻有兆貴和張壽知道,别個就不明白。
這會子來順兒和阿喜合夥開鋪子,秦瓊也不知道,隻拿一分錢一月的死利息罷了。
且說阿喜自開了鋪子,吃用俱不消問得,都是圓圓在裡面理值的。
圓圓本來替葉赦管過小貨帳,這會子便放出手段,辦得井井有條,生意又甚是興旺,不到半個月一結帳,已消出千巴銀子的貨,倒多了百巴兩銀子,一家子都很歡喜。
來順兒來,圓圓便給他看帳,來順兒自然興頭。
因見圓圓長的标緻,暗暗垂涎。
圓圓看他知趣,也有些意思,隻礙着他哥子的眼睛,兩人隻各自懷了一個心思,偷空兒逗幾句玩話便走散了。
不道圓圓這人雖是好淫的,他卻從不肯失了便宜。
以前和葉赦好的時候,總不時要他的金器首飾和些衣物。
他打諒來順兒,年輕沒主意,早存下一個意見,想吞他的本錢。
這會子便暗暗換了一本簿子,把掙的做了自己私蓄,這簿子上每結下來,或是消了一千兩貨、他隻開七八百兩,或是七八百兩進貨的,他開上一個一千兩。
這一來一去,便不可算,生意也實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