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回 嚴子常再造奇恩 成壽叔重施巧報
關燈
小
中
大
地厚天高秉至公,打完冬雪又春風。
為人須要同滅地,到底寥丁也不窮。
這四句詩,專說着為人在天地之間,要把這一雙眼孔放得大些,不要在骨上轉筋,夜行船上去捱闆睡覺。
可笑那些世上的人,卻如秋天的蟋蟀兒一般,在那松土裡鑽個穴兒,前後門銜些泥兒緊緊塞住。
或有那蚰蜒蝸牛螞蟻之類經過,他覺着了,便呧呧吱吱,張着牙,踢着腿,做得恁般狠勢,不容他進戶,止和那三尾子在窩裡打雄兒快活。
誰知禍有不測,不消那雞将軍三耙兩抓,一喙的完了事。
或是二寸長一個蜈蚣老爹,走将來掀着泥,望這個好漢頭上隻一咬,格支的肝腦便塗了地。
看官你道世上人為甚的心上這等褊隘?隻因不讀詩書,不明道義,單在那個錢眼裡穿鑽。
夜裡做的呆夢,日間便要行為,心頭想的妄念,口中依樣說作。
不管有個明眼人在旁,笑坍了半邊嘴撮子。
今特借個高士兒說演一回,到也是個旁州例。
話表浙江嚴州府交界有個富春山,山中有個孤高隐士,姓嚴,名倫,字子常,系嚴子陵的後裔。
自幼習儒,學貫天人,後複精微釋道之學。
隻是志氣豪邁,耽于揮灑,以故家漸貧窮,絕無長物。
父母已亡,兄弟少有,自家在這富春山腰一個石岩邊,結下數間茅屋居住: 蕭蕭數間屋,依林傍石頭。
日間鋤竹稚,夜裡讀春秋。
這個嚴子常的祖叫做嚴章,曾為将仕郎,不惜資财,最好古董。
到他父親手裡,卻已零落了一半。
子常雖稱善守,其如一向在山下村中居住,被江洋大賊将他家私和那古董罄囊而去,單單剩得一方磚頭硯子。
這磚頭: 比玉玉無質,比瓊瓊有瑕。
叩之其聲铿以長,磨之其聲沙以礫。
奪了端溪之魄,占了歙石之俦。
金星作婢,鼍矶口口,口口得其一體,銅雀不過半班。
澄泥還粗,古陶猶燥。
畢竟這個磚頭是何處所出?列位哥,這叫做灌池硯。
當初漢朝有個富翁越及氏,為那灌嬰立廟,乃用五陵土,濾細研粗,再将銀鉛黑坶次珠膏黃等料,摻和土陶,印成磚塊,周疊作牆,在當時便為至寶。
後為黃巢亂兵所毀,坍塌在池。
這池下通海穴,深無底止。
偶然沙漲,好事者往往去淘,然百不得其一。
取作研硯,以為希世之珍。
若論他的身名,卻也無價。
子常攜在山腰瓦屋之中,風清月白,好天良夜的時節,取出瞻玩。
或吟詩寫賦,臨字作文,用李廷珪墨,研賞取樂。
這子常所居,蒼莽蓊郁,纡邃深通,獐狐兔鹿也不知有多少。
内中卻有兩個異物:一隻金睛玄額虎,一條錦鱗白蟒蛇。
那虎怎生威勢: 抖一抖,針毛遍豎;跳一跳,刀爪盡張;吼一吼,山搖地動;弓一弓,樹倒岩摧。
兩眼渾是金鈴,獨額卻如玄胄。
風生雙肘,夜行速速草披靡;霧染四蹄,晝眠蹲蹲林慘睛。
狐兔見之滅迹,獐麋聞也酸心。
此虎卻在子常屋後一個石壁下作窠,子常早晚間常遇見他。
他或搖首而迎,或擺尾而退,竟是子常家畜的猱兒一般。
一日子常下山訪友歸來,隻見有三五十個獵戶,嘈嘈雜雜,砍樹的砍樹,撐網的撐網,圍了一個小山頭,将此虎鐵桶的也似圍住。
子常挨身近網一看,就是平日相見的這個虎。
那虎認得是子常,遂速地走近網邊,搖頭擺尾求救。
子常就有心要救他,捉個空兒,不把獵戶瞧見,遂将網腳一掀,那虎解得,竟嗖地一箭般跑去了。
子常到喊将起來:“虎走了!虎走了!”那些獵戶隻道冒網走的,你埋我怨,各自唧唧哝哝的不快活。
那個蛇怎祥神通: 受了些雲華月魄,吞了些沙露薤漿,眠了些原岑冷岫,行了些風嶺煙巒。
紫油油遍體香涎,黃糁糁一身殢粉。
身長十丈,捱過了多少寒暑春秋;腰壯一圍,吃盡了無邊驚惶悸恐。
鼪鼯各自逃生,蝌蚪實難躲避。
此蛇也常在子常屋邊出沒,子常見了,也不驚閃,蛇遂日久相狎。
見了别人,行得疾速。
見了子常,隻是徐徐而行,或周旋折旋方去。
原來那些山前山後,到黃昏更盡,都有獵人裝着機關張卧弓在地,打着野獸。
那些箭頭,用烏頭藥物九次煎淬,中着蟲禽,立時便死。
打着人,隻要拔出箭頭,用藥療治,雖然不死,卻也足足要睡一個月。
忽一日,子常閑步門外,隻見此蛇直條條的躺着不動。
每日見了子常,有多少回環顧盼,今日怎如此光景?子常卻也有些怪異。
打眼把蛇身上細看,隻見腰間着了一支竹箭,子常才省得此蛇夜來撞着卧弓了。
即忙将手向蛇身上拔取這箭。
那蛇知道子常救他,端然不動,子常一拔竟拔脫了。
那箭竟射進蛇身約有五寸,拔出了此箭,蛇身便輕。
卻掉轉頭來,向着子常有百十個頓首,似謝子常的意兒。
好一會,洋洋去了。
正是: 不懷殘殺念,蛇虎可同眠。
卻說河南洛陽縣有個進士,姓成,名國用,号五台,妻穆氏,妾佩蘭。
選在福建邵武縣知縣。
止生一個孩兒,喚名大椿。
年方一十五歲,随往上任。
五台适當任滿朝觐之年,載了許多宦囊,率着妻妾,帶着孩兒,不行水路,卻走陸程,來到這七裡龍。
時已将暮,忽聽一陣率律吼嘯之聲,竹林中跳出一隻烏花大蟲來,威猛異常,竟把成五台的兒子一口銜
為人須要同滅地,到底寥丁也不窮。
這四句詩,專說着為人在天地之間,要把這一雙眼孔放得大些,不要在骨上轉筋,夜行船上去捱闆睡覺。
可笑那些世上的人,卻如秋天的蟋蟀兒一般,在那松土裡鑽個穴兒,前後門銜些泥兒緊緊塞住。
或有那蚰蜒蝸牛螞蟻之類經過,他覺着了,便呧呧吱吱,張着牙,踢着腿,做得恁般狠勢,不容他進戶,止和那三尾子在窩裡打雄兒快活。
誰知禍有不測,不消那雞将軍三耙兩抓,一喙的完了事。
或是二寸長一個蜈蚣老爹,走将來掀着泥,望這個好漢頭上隻一咬,格支的肝腦便塗了地。
看官你道世上人為甚的心上這等褊隘?隻因不讀詩書,不明道義,單在那個錢眼裡穿鑽。
夜裡做的呆夢,日間便要行為,心頭想的妄念,口中依樣說作。
不管有個明眼人在旁,笑坍了半邊嘴撮子。
今特借個高士兒說演一回,到也是個旁州例。
話表浙江嚴州府交界有個富春山,山中有個孤高隐士,姓嚴,名倫,字子常,系嚴子陵的後裔。
自幼習儒,學貫天人,後複精微釋道之學。
隻是志氣豪邁,耽于揮灑,以故家漸貧窮,絕無長物。
父母已亡,兄弟少有,自家在這富春山腰一個石岩邊,結下數間茅屋居住: 蕭蕭數間屋,依林傍石頭。
日間鋤竹稚,夜裡讀春秋。
這個嚴子常的祖叫做嚴章,曾為将仕郎,不惜資财,最好古董。
到他父親手裡,卻已零落了一半。
子常雖稱善守,其如一向在山下村中居住,被江洋大賊将他家私和那古董罄囊而去,單單剩得一方磚頭硯子。
這磚頭: 比玉玉無質,比瓊瓊有瑕。
叩之其聲铿以長,磨之其聲沙以礫。
奪了端溪之魄,占了歙石之俦。
金星作婢,鼍矶口口,口口得其一體,銅雀不過半班。
澄泥還粗,古陶猶燥。
畢竟這個磚頭是何處所出?列位哥,這叫做灌池硯。
當初漢朝有個富翁越及氏,為那灌嬰立廟,乃用五陵土,濾細研粗,再将銀鉛黑坶次珠膏黃等料,摻和土陶,印成磚塊,周疊作牆,在當時便為至寶。
後為黃巢亂兵所毀,坍塌在池。
這池下通海穴,深無底止。
偶然沙漲,好事者往往去淘,然百不得其一。
取作研硯,以為希世之珍。
若論他的身名,卻也無價。
子常攜在山腰瓦屋之中,風清月白,好天良夜的時節,取出瞻玩。
或吟詩寫賦,臨字作文,用李廷珪墨,研賞取樂。
這子常所居,蒼莽蓊郁,纡邃深通,獐狐兔鹿也不知有多少。
内中卻有兩個異物:一隻金睛玄額虎,一條錦鱗白蟒蛇。
那虎怎生威勢: 抖一抖,針毛遍豎;跳一跳,刀爪盡張;吼一吼,山搖地動;弓一弓,樹倒岩摧。
兩眼渾是金鈴,獨額卻如玄胄。
風生雙肘,夜行速速草披靡;霧染四蹄,晝眠蹲蹲林慘睛。
狐兔見之滅迹,獐麋聞也酸心。
此虎卻在子常屋後一個石壁下作窠,子常早晚間常遇見他。
他或搖首而迎,或擺尾而退,竟是子常家畜的猱兒一般。
一日子常下山訪友歸來,隻見有三五十個獵戶,嘈嘈雜雜,砍樹的砍樹,撐網的撐網,圍了一個小山頭,将此虎鐵桶的也似圍住。
子常挨身近網一看,就是平日相見的這個虎。
那虎認得是子常,遂速地走近網邊,搖頭擺尾求救。
子常就有心要救他,捉個空兒,不把獵戶瞧見,遂将網腳一掀,那虎解得,竟嗖地一箭般跑去了。
子常到喊将起來:“虎走了!虎走了!”那些獵戶隻道冒網走的,你埋我怨,各自唧唧哝哝的不快活。
那個蛇怎祥神通: 受了些雲華月魄,吞了些沙露薤漿,眠了些原岑冷岫,行了些風嶺煙巒。
紫油油遍體香涎,黃糁糁一身殢粉。
身長十丈,捱過了多少寒暑春秋;腰壯一圍,吃盡了無邊驚惶悸恐。
鼪鼯各自逃生,蝌蚪實難躲避。
此蛇也常在子常屋邊出沒,子常見了,也不驚閃,蛇遂日久相狎。
見了别人,行得疾速。
見了子常,隻是徐徐而行,或周旋折旋方去。
原來那些山前山後,到黃昏更盡,都有獵人裝着機關張卧弓在地,打着野獸。
那些箭頭,用烏頭藥物九次煎淬,中着蟲禽,立時便死。
打着人,隻要拔出箭頭,用藥療治,雖然不死,卻也足足要睡一個月。
忽一日,子常閑步門外,隻見此蛇直條條的躺着不動。
每日見了子常,有多少回環顧盼,今日怎如此光景?子常卻也有些怪異。
打眼把蛇身上細看,隻見腰間着了一支竹箭,子常才省得此蛇夜來撞着卧弓了。
即忙将手向蛇身上拔取這箭。
那蛇知道子常救他,端然不動,子常一拔竟拔脫了。
那箭竟射進蛇身約有五寸,拔出了此箭,蛇身便輕。
卻掉轉頭來,向着子常有百十個頓首,似謝子常的意兒。
好一會,洋洋去了。
正是: 不懷殘殺念,蛇虎可同眠。
卻說河南洛陽縣有個進士,姓成,名國用,号五台,妻穆氏,妾佩蘭。
選在福建邵武縣知縣。
止生一個孩兒,喚名大椿。
年方一十五歲,随往上任。
五台适當任滿朝觐之年,載了許多宦囊,率着妻妾,帶着孩兒,不行水路,卻走陸程,來到這七裡龍。
時已将暮,忽聽一陣率律吼嘯之聲,竹林中跳出一隻烏花大蟲來,威猛異常,竟把成五台的兒子一口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