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回 疾醜生貪姿害友 韓珠娘深智殉仇

關燈
這個西江風月,原來直恁傷魂。

    安排巧計奪婚姻,有甚金蘭慧性。

     隻道柔枝可侮,誰知镔鐵焙成。

    五年冤屈一朝伸,全賴情娘顯聖。

     列位哥,你聽我一篇說話,大家去摸鼻一摸鼻,貪花好色的,不要撞在這個網裡。

    隻因色膽如天,做下這絕義亡倫的事,究竟到也讨了個悶葫蘆兒,呷些歪辣醋,不得個自在。

    當初孟夫子說得好: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

    你不見那小孩子麼?大人家罵他一句,他也瞅一眼哩。

    正是。

     行過六月還六月,打了雙拳複兩拳。

     卻說松江府華亭縣,有個鎮頭叫幹巷鎮。

    鎮上有個姓郎的,名擢選,字伯升。

    一個姓聶的,名魁,字星子。

    那伯升與星子,自幼同窗,從師取友,在旁人看來,都道他兩個是極相契的。

    星子有幾分家事,伯升甚窮。

    隻因星子為人,貪戀煙花,不管張家嫂子,李家姐兒,他死煞要用幾分錢鈔,去偷摸他,故此人人都叫做疾醜生。

    那疾醜生聞得鎮東馬埭鄉中,有個美貌孀婦,姓韓小名珠兒,年可二十三四。

    前夫也是學裡秀士,就親三個月死了。

    這韓氏且是生得: 身如細柳,體若凝脂。

    頸似蝤蛴,齒同瓠子。

    眼含秋水,發賽烏雲。

    看不盡的臉際芙蓉,撋不就的眉些螺榼。

    行行入畫,行一步可人憐;語語推簧,語一聲銷人魂魄。

    見者無不拴蹄歇擔,聞者莫不坐想眠思。

     原來這個韓氏,通縣人都曉得他生得美貌,多少鄉紳士子、富室驕兒,都滴滴的口内流涎,要娶他做媳婦。

    那老聶也曾人上央人去說,隻是人的名兒、樹的影兒,混名況且不大風流,以此再三撮合,韓氏隻是一說一個不肯。

    誰知這個婦人,并不懷慕富貴,隻要嫁個酸酸楚楚、潔潔淨淨、焚香煮茗、吟詩作賦的一個韻秀才。

    隻見那些長婆娘、短奶子,也有提着一把傘的,也有拿着扇子招搖的,有塗脂畫粉的,穿着長衫的,有疊髻垂環、着個春布襖子的,也有從船裡來的,也有打岸上走的,牽牽連連,絡繹不絕,踏斷了門檻來說媒。

    韓氏不還陰陽,隻冷冷的包着個不肯的啞謎兒。

     且說郎伯升,一日正在書房裡坐,忽有個姨公王彥安來看他。

    伯升忙起身禮貌相接,問姨公近日好否。

    那王彥安口裡隻是叫不耐煩。

    伯丹又問:“卻是為何?”王彥安皺着眉道:“頗耐我那侄婦韓氏,雖有幾分顔色,已守了七年寡了。

    年紀後生,免不得要嫁人。

    目下來說親的,都是富豪鄉宦。

    他拿班作勢,隻是不肯。

    看他心裡又似要嫁人的。

    我雖是個族長,那裡有我的說話處?日日的看這些媒婆,旋門旋戶,卻也厭煩得緊。

    ”伯升聽了,心中懷思道:“自從父母去世,年将三十,家貧不能娶妻。

    若得韓氏這樣一個标緻娘子,也消受一生。

    ”又聽得姨公說,富貴鄉宦來說親都不肯,不覺脈脈的敬慕他。

    當時聶星子也在鄰壁書房,聽得有客,就踱将過來,淡淡說些閑話。

    那王彥安遂别了去。

    過不得一二日,伯升心癢坐不定,要去探望姨公、姨母,更打聽韓氏的親事成就也未。

    正是: 傑出佳人别有情,不貪富豪廣金銀。

     彩樓百尺朱門女,偏打窯中冒雪人。

     伯升一徑的走到姨公家裡,姨公卻不在。

    見了姨母,不勝歡喜。

    那姨母道:“賢甥一向不來,想是讀書工夫上緊。

    你姨公常說要叫個人來,接你在此耍子幾日。

    我兩口又無男無女,單靠着賢甥一人,為何不肯來親顧我們。

    ”伯升道:“姨母好說,愚甥隻是手頭空乏,無甚東西将來孝敬姨公、姨母,故此不好常來。

    ”那姨母道:“自己至親骨肉,不要說這樣話。

    ”殷殷勤勤,自向廚下打點些好茶飯相待。

    伯升因姨公不在,又聽得要留他住幾日,心下自忖道:“正為打聽韓氏下落。

    ”吃過了午飯,步到姨公書房閑玩。

    隻見: 滿架殘書亂撒,一床閑具斜抛。

     林中雖無大樹,雀竿賴有蓬蒿。

     就将架上亂書,整頓了一會。

    又将床上拈起竹箫,将袖梢揩抹,吹弄了一個《相思調》。

    又抱起琴來,拂去灰塵,将七條弦更翻上過,攜在書幾上,端正坐了,彈了一套《鳳求凰操》。

    那姨母喜孜孜的,送碗茶來,伯升起身接了。

    那姨母道:“賢甥,久不聽見你吹箫彈琴哩,如今一發妙了。

    若要燒香,我廚下是桑柴火,可将幾上爐兒,你自拿來取些火。

    香就在書架上一個紅剔盒子裡,你也自取來燒。

    ”說了竟自去理論他事去了。

     卻原來那個韓氏,就在間壁做房。

    聞知伯公外甥來,他便穴個壁隙兒悄觑。

    窺見伯升,好個風流人物,一眼也看個不睫。

    伯升走到書房裡去時,他又在書房間壁張着。

    韓氏平昔專愛的是吹箫彈琴,又聽得箫也吹得凄惋,琴也彈得哀慕。

    這個俏魂兒,竟被那伯升一溜的攝去了。

    心中自思:枉了這些媒人,說張說李,若說着這個郎君,我自然一打一個招承。

    也不覺的動了真心,起了良願,慨歎下一聲“嗨!” 伯升原有心的,聽見間壁慨歎之聲,即抽身向壁縫中張看。

    果見一個描不成、畫不就的好美婦人。

    自語道:“此必是韓氏了。

    我與他是至親,過去見他怕做甚麼。

    ”便往窗外,卻有一扇小門兒,就走将過去。

    見了韓氏,深深的唱個偌。

    那韓氏不提防他過去,退又退不疊,便回了一個斂衽。

    兩下裡立住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