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回 舉世誰知雪送炭 相看都是錦添花
關燈
小
中
大
羞罷。
”修士道:“豈有此理,這個自然是我的事。
” 次日,即去參謝提學,跪在地下不起。
禀道:“有弟彥先,蒙恩師正取科舉,入場誤帶字紙,當被按院責罰,發府監候。
懇大人鼎言,實系誤帶,别無情弊,門生不勝焚頂。
”那提學聽了,修士是他識拔的得意門生,彥先雖有分上,也是自己正科舉,體面不好看相。
點頭回覆道:“賢契請回。
本道即刻行文,差人到府,要他一面發保,我自再與按院讨情。
”叫做: 前邊留人情,後頭好厮叫。
次日宗師行文到府,知府即分付虞彥先召保。
在監二十多日,棒瘡未好。
一跷一拐,凹将回來。
那婆老兩口,曉得修士的分上靈感,對着彥先道:“一般讀書,偏你做出這般利世的事,帶累我納這一塊敗阙銀子。
你快快見哥哥嫂嫂,出格作謝。
” 話休絮煩。
修士忙忙過了數日,擺酒請客,是向日攢了分子打發報人的鄰舍,并幾個新來勢利的親眷。
隻見彥先坐在席上,羞不可言,并沒半個人兒與他溫存。
其間有一個鄰舍,向這個小畜生取笑道:“畢竟是真虎丘耐看,假虎丘決不久長。
”那小畜生聽了,也不回言,惶恐得個沒地縮。
那娘子在簾内看戲時,與那個老殺婆閑話。
說到其間,那老殺婆不合開口說:“娘子到有福,随了我這侄兒。
”娘子就快口答應道:“正是。
若是随了别人,不過有一碗飯吃。
”那老殺婆聽了呆了一呆,自知前番失言,不覺面上紅了半晌。
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卻說那個打小畜生的俞秋英,告考取了科舉,也就中了,又與修士同房。
一日修士同門會酒,這小畜生也在座。
俞秋英酒席間,也說了許多譏诮話兒,嘲弄那小畜生。
小畜生聽了,又恐怕打巴掌,隻是悶悶的,酒也不吃,走到房中,架火發熱起來,卻是纏染牢瘟,加添陰症感寒,食上兜氣,七個日頭,嗚呼完事。
看官,你道虞修士中了,為何他那夏表叔不來?夏王佐是個真正君子,不慕富貴,專憫貧窮。
修士中了,他其實在家,隻說到鄉間去了。
單叫一個小厮,拿五錢銀子來賀他。
修士夫妻在房中共議,思想夏表叔之恩。
夏娘子道:“官人,若非那日夏表叔的銀米來,我和你也餓死多時了,怎得有今日的好處?他雖然不在,我和你同到他家中,去見表權婆拜謝才是。
”修士道:“說得有理。
”兩人喚了兩乘轎子,竟到夏表叔家中。
夏王佐不提防表侄來拜,适在外邊走進。
修士一見道:“原來表叔回來了。
”夏王佐答道:“昨日才回,正要過來賀喜。
适有小事,又耽擱了。
得罪,得罪。
”修士道:“老叔請上,受侄兒一拜。
若非平昔看顧小侄,何有今日!”說了就拜,夏王佐回禮不疊。
其時娘子先已被叔婆迎進在内。
娘子要拜,叔婆一把扶住。
修士拜了表叔,随即進去見表嬸,要拜下去,被表叔一把扶起。
夏王佐也就備了一餐尋常飯兒款待。
當日兩夫婦别表叔嬸回去,到了大宅。
夫妻二人,依舊搬在這間破屋子裡,将婆兒、老兒所送的這些衣服,盡行賞了他的家人婦女,随即出了大宅。
修士又題詩一首,在他大門扇上: 盜泉雖飲不能甘,昔日何嚴今日寬。
貴賤依然一個侄,伯爺莫做兩番看。
夫妻兩個在破屋内住了,次第的去答謝那些鄰舍。
隻見那個勢利老兒,同着虔婆走來,進得門,老虔婆就開口道:“啊喲,這樣的房子虧你們怎樣,倒要在這裡住!”大娘子道:“我們倒久居在此,滿屋裡都有風光的,強如在大宅裡站立。
”虔婆聽了“站立”二字,那心中卻象小鹿兒撞的一般。
老兩口哀懇道:“侄兒和奶奶,一定要在我那裡住。
況我的兒子已死,又無小兒子,誰人看管。
千萬不要記着平昔的言語,骨肉到底是骨肉,路人到底是路人。
”那虔婆又道得好:“侄兒你如今榮貴了,若不睬我這老兩口,外人畢竟是說你淩轹我們。
”那娘子就道:“伯婆隻恐我們住在大宅家中,缺長少缺,又要來借銀借米,惹你不快活。
”那虔婆到也老實,回道:“如今不要你開口,我們自然周備了。
” 修士見他哀請不過,隻得對娘子道:“我們再去暫住幾時,待我會試回來,再作區處。
況他前番堪待,天已報他夠了。
伯侄之分,到底我要伏小的。
不要把人看做小人報冤,就在眼前,我們越發要寬洪大度。
”娘子道:“這話也是。
”有詩為證,詩曰: 海水難将升鬥量,勸人冷廟要燒香。
請看此個虞修士,昔日寒雞今鳳凰。
”修士道:“豈有此理,這個自然是我的事。
” 次日,即去參謝提學,跪在地下不起。
禀道:“有弟彥先,蒙恩師正取科舉,入場誤帶字紙,當被按院責罰,發府監候。
懇大人鼎言,實系誤帶,别無情弊,門生不勝焚頂。
”那提學聽了,修士是他識拔的得意門生,彥先雖有分上,也是自己正科舉,體面不好看相。
點頭回覆道:“賢契請回。
本道即刻行文,差人到府,要他一面發保,我自再與按院讨情。
”叫做: 前邊留人情,後頭好厮叫。
次日宗師行文到府,知府即分付虞彥先召保。
在監二十多日,棒瘡未好。
一跷一拐,凹将回來。
那婆老兩口,曉得修士的分上靈感,對着彥先道:“一般讀書,偏你做出這般利世的事,帶累我納這一塊敗阙銀子。
你快快見哥哥嫂嫂,出格作謝。
” 話休絮煩。
修士忙忙過了數日,擺酒請客,是向日攢了分子打發報人的鄰舍,并幾個新來勢利的親眷。
隻見彥先坐在席上,羞不可言,并沒半個人兒與他溫存。
其間有一個鄰舍,向這個小畜生取笑道:“畢竟是真虎丘耐看,假虎丘決不久長。
”那小畜生聽了,也不回言,惶恐得個沒地縮。
那娘子在簾内看戲時,與那個老殺婆閑話。
說到其間,那老殺婆不合開口說:“娘子到有福,随了我這侄兒。
”娘子就快口答應道:“正是。
若是随了别人,不過有一碗飯吃。
”那老殺婆聽了呆了一呆,自知前番失言,不覺面上紅了半晌。
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卻說那個打小畜生的俞秋英,告考取了科舉,也就中了,又與修士同房。
一日修士同門會酒,這小畜生也在座。
俞秋英酒席間,也說了許多譏诮話兒,嘲弄那小畜生。
小畜生聽了,又恐怕打巴掌,隻是悶悶的,酒也不吃,走到房中,架火發熱起來,卻是纏染牢瘟,加添陰症感寒,食上兜氣,七個日頭,嗚呼完事。
看官,你道虞修士中了,為何他那夏表叔不來?夏王佐是個真正君子,不慕富貴,專憫貧窮。
修士中了,他其實在家,隻說到鄉間去了。
單叫一個小厮,拿五錢銀子來賀他。
修士夫妻在房中共議,思想夏表叔之恩。
夏娘子道:“官人,若非那日夏表叔的銀米來,我和你也餓死多時了,怎得有今日的好處?他雖然不在,我和你同到他家中,去見表權婆拜謝才是。
”修士道:“說得有理。
”兩人喚了兩乘轎子,竟到夏表叔家中。
夏王佐不提防表侄來拜,适在外邊走進。
修士一見道:“原來表叔回來了。
”夏王佐答道:“昨日才回,正要過來賀喜。
适有小事,又耽擱了。
得罪,得罪。
”修士道:“老叔請上,受侄兒一拜。
若非平昔看顧小侄,何有今日!”說了就拜,夏王佐回禮不疊。
其時娘子先已被叔婆迎進在内。
娘子要拜,叔婆一把扶住。
修士拜了表叔,随即進去見表嬸,要拜下去,被表叔一把扶起。
夏王佐也就備了一餐尋常飯兒款待。
當日兩夫婦别表叔嬸回去,到了大宅。
夫妻二人,依舊搬在這間破屋子裡,将婆兒、老兒所送的這些衣服,盡行賞了他的家人婦女,随即出了大宅。
修士又題詩一首,在他大門扇上: 盜泉雖飲不能甘,昔日何嚴今日寬。
貴賤依然一個侄,伯爺莫做兩番看。
夫妻兩個在破屋内住了,次第的去答謝那些鄰舍。
隻見那個勢利老兒,同着虔婆走來,進得門,老虔婆就開口道:“啊喲,這樣的房子虧你們怎樣,倒要在這裡住!”大娘子道:“我們倒久居在此,滿屋裡都有風光的,強如在大宅裡站立。
”虔婆聽了“站立”二字,那心中卻象小鹿兒撞的一般。
老兩口哀懇道:“侄兒和奶奶,一定要在我那裡住。
況我的兒子已死,又無小兒子,誰人看管。
千萬不要記着平昔的言語,骨肉到底是骨肉,路人到底是路人。
”那虔婆又道得好:“侄兒你如今榮貴了,若不睬我這老兩口,外人畢竟是說你淩轹我們。
”那娘子就道:“伯婆隻恐我們住在大宅家中,缺長少缺,又要來借銀借米,惹你不快活。
”那虔婆到也老實,回道:“如今不要你開口,我們自然周備了。
” 修士見他哀請不過,隻得對娘子道:“我們再去暫住幾時,待我會試回來,再作區處。
況他前番堪待,天已報他夠了。
伯侄之分,到底我要伏小的。
不要把人看做小人報冤,就在眼前,我們越發要寬洪大度。
”娘子道:“這話也是。
”有詩為證,詩曰: 海水難将升鬥量,勸人冷廟要燒香。
請看此個虞修士,昔日寒雞今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