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回 舉世誰知雪送炭 相看都是錦添花
關燈
小
中
大
知起來,互相攢鬥。
也有五分的、一錢的、七分的、一錢五分的,登時湊了一二兩銀子,送與修士。
修士謝了,即忙買些下飯,款待報人,送了他些報禮。
報人見他真窮,這打發的銀子又是别人湊助的,也不争論,竟自去了。
隻見當晚,大宅那個伯子也知道了。
心裡躊躊躇躇:欲打發人拿些銀子與修士應用,隻因前日有此一番不允,難道我這勢利竟拿出來做?欲不打發人拿銀子去,萬一中了,一發趨附不上。
叉想一想道:“是我一個嫡親侄兒,不要卵翼他在懷裡。
”隻顧在那房門前,踱來踱去。
那個老殺婆,隻因前日侈口,說了這些說話,也急得屁滾尿流,在那裡着忙。
隻見一個家童進來,見主人道:“二房大相公的那些報人,已虧鄰舍各助些銀子,打發去了。
”那虞拱陽便陡然自醒道:“鄰舍尚且助他,我嫡親一個伯子,難道坐視不成?”叫家童拿了二十兩銀子,挑了十石米,連夜送去。
那家童領了主人的命,攜了銀米,送去見修士。
修士躊蹰,欲得不收他的。
那娘子就悄悄的對修士道:“我和你前日受他這樣奚落,今日進來,且收了他的,再慢慢奚落他,方才可出得這口氣。
”修士依了。
向家童道:“米堆在壁邊,銀子掉在桌上。
回去說我這幾日不得工夫,改日來謝。
”家童回去複了主人。
那虞拱陽心頭才放下這個塊兒,自語道:“畢竟我這老主意大是。
”就命兒子:“你明日絕早,先去看看二房大哥,須要小心。
”次日,那虞彥先先去望修士。
修士随即過來,謝了伯子。
過了數日,場期已屆。
那彥先狗呆,科舉雖有一名,胸中墨水實無。
又是新讨娘子,才方吃着甜頭,日夜縮在房中,舞弄這把刀兒。
經書後場,那裡得知紅的白的。
臨期極了,瞞着父親,将些刊刻文字,揉做一團,塞在谷道眼口,貼個膏藥。
點名到他,搜簡的見他扒手扒腳,細細一搜,挖到臀孔,腫出饅頭大一塊。
軍牢用手一撮,是膏藥裹的紙兒,叫聲有弊,禀上監臨察院。
果是懷挾文字,喝打三十。
可憐此小粉嫩屁股,打做肉醬,昏暈在地。
虧煞左布政憐他年小,免得枷号,發府監候。
登時傳到虞家,拱陽尚在家中燒香點燭,聞此兇信,合家就似提在水裡,冷汗直傾。
正是: 鵲噪未為喜,鴉鳴果是兇。
拱陽連夜着人打點監口,醫救兒子,自不必說。
卻說那修士,已進大場,從從容容,終了場事。
揭榜之時,修士已登高第。
是第五名經魁。
那些報子,鳴鑼呐喊,捱捱擠擠,都在修士那半間破屋子裡吵鬧,拱陽得知,又羞又憤,思量兒子不成材,還要靠着侄子救解。
忙忙叫幾個丫頭婦人,将修士的娘子搶到大宅裡安下。
那個老乞婆,也想兒子這樣辱賤,臉上真羞假喜。
心中顔色,發上面來,紅一塊,白一塊。
隻得殷殷勤勤,下階來迎。
做下了千歡萬喜的笑臉兒,陪着這大娘子。
那些丫頭婦人,都拿着人參圓眼湯、茯苓百果糕與娘子吃。
這個老乞婆,忙去箱中取了一套新鮮衣服,向娘子笑哈哈的說道:“大娘不要憎嫌,這些衣服我老身從不曾穿過的,送與娘子暫且換換。
”那娘子到也老氣,接過來笑了笑,便脫了舊衣,穿了新服。
那乞婆見他着了衣服,便道:“果然象個奶奶,但隻目下有樁分上,決要奶奶撺掇。
你的小叔進場,不大老成,帶些字紙,吃這樣沒頭冤屈,算來要侄兒解交哩。
”古人說得好: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那拱陽喜得修士娘子搶到家中供養,就自家拿了些銀子去修士星内調停報子了。
正是: 忙有工夫急有錢, 趨炎附勢小人專。
貧居鬧市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傳。
那修士吃了鹿鳴公宴,兩行旗帳,間着鼓樂,迤逦行來。
誰料那伯子,已先打發人手,邀接到大宅子來了。
隻見戲子掌号迎他,親鄰酒客,排班打躬。
在他那宅子裡,恭喜慶樂。
次日,拱陽急喚裁縫,買了無數绫羅段匹,為修士并娘子做下幾套衣服。
就對修士說:“侄兒,我已灑掃後樓,你如今就在我處住了,好迎送賓客。
你随常日用,都是我處供給。
你若是自爨,我撥兩房家人與你,要丫頭,也喚幾個與你使用。
”修士隻是含笑謝了。
便問道:“彥先阿弟這事,伯伯也要做急。
他出娘肚皮,不曾嘗着這般滋味。
不像我們貧賤骨頭,吃得虧捱得苦的。
”那拱陽便掩袖低号道:“今日是老侄天大恭喜的日子,我這眼淚不該亂流。
承侄兒念及,還要侄兒不記前情,讨個方便。
酬謝聽憑分付。
多少你看虞字面上,為我遮遮
也有五分的、一錢的、七分的、一錢五分的,登時湊了一二兩銀子,送與修士。
修士謝了,即忙買些下飯,款待報人,送了他些報禮。
報人見他真窮,這打發的銀子又是别人湊助的,也不争論,竟自去了。
隻見當晚,大宅那個伯子也知道了。
心裡躊躊躇躇:欲打發人拿些銀子與修士應用,隻因前日有此一番不允,難道我這勢利竟拿出來做?欲不打發人拿銀子去,萬一中了,一發趨附不上。
叉想一想道:“是我一個嫡親侄兒,不要卵翼他在懷裡。
”隻顧在那房門前,踱來踱去。
那個老殺婆,隻因前日侈口,說了這些說話,也急得屁滾尿流,在那裡着忙。
隻見一個家童進來,見主人道:“二房大相公的那些報人,已虧鄰舍各助些銀子,打發去了。
”那虞拱陽便陡然自醒道:“鄰舍尚且助他,我嫡親一個伯子,難道坐視不成?”叫家童拿了二十兩銀子,挑了十石米,連夜送去。
那家童領了主人的命,攜了銀米,送去見修士。
修士躊蹰,欲得不收他的。
那娘子就悄悄的對修士道:“我和你前日受他這樣奚落,今日進來,且收了他的,再慢慢奚落他,方才可出得這口氣。
”修士依了。
向家童道:“米堆在壁邊,銀子掉在桌上。
回去說我這幾日不得工夫,改日來謝。
”家童回去複了主人。
那虞拱陽心頭才放下這個塊兒,自語道:“畢竟我這老主意大是。
”就命兒子:“你明日絕早,先去看看二房大哥,須要小心。
”次日,那虞彥先先去望修士。
修士随即過來,謝了伯子。
過了數日,場期已屆。
那彥先狗呆,科舉雖有一名,胸中墨水實無。
又是新讨娘子,才方吃着甜頭,日夜縮在房中,舞弄這把刀兒。
經書後場,那裡得知紅的白的。
臨期極了,瞞着父親,将些刊刻文字,揉做一團,塞在谷道眼口,貼個膏藥。
點名到他,搜簡的見他扒手扒腳,細細一搜,挖到臀孔,腫出饅頭大一塊。
軍牢用手一撮,是膏藥裹的紙兒,叫聲有弊,禀上監臨察院。
果是懷挾文字,喝打三十。
可憐此小粉嫩屁股,打做肉醬,昏暈在地。
虧煞左布政憐他年小,免得枷号,發府監候。
登時傳到虞家,拱陽尚在家中燒香點燭,聞此兇信,合家就似提在水裡,冷汗直傾。
正是: 鵲噪未為喜,鴉鳴果是兇。
拱陽連夜着人打點監口,醫救兒子,自不必說。
卻說那修士,已進大場,從從容容,終了場事。
揭榜之時,修士已登高第。
是第五名經魁。
那些報子,鳴鑼呐喊,捱捱擠擠,都在修士那半間破屋子裡吵鬧,拱陽得知,又羞又憤,思量兒子不成材,還要靠着侄子救解。
忙忙叫幾個丫頭婦人,将修士的娘子搶到大宅裡安下。
那個老乞婆,也想兒子這樣辱賤,臉上真羞假喜。
心中顔色,發上面來,紅一塊,白一塊。
隻得殷殷勤勤,下階來迎。
做下了千歡萬喜的笑臉兒,陪着這大娘子。
那些丫頭婦人,都拿着人參圓眼湯、茯苓百果糕與娘子吃。
這個老乞婆,忙去箱中取了一套新鮮衣服,向娘子笑哈哈的說道:“大娘不要憎嫌,這些衣服我老身從不曾穿過的,送與娘子暫且換換。
”那娘子到也老氣,接過來笑了笑,便脫了舊衣,穿了新服。
那乞婆見他着了衣服,便道:“果然象個奶奶,但隻目下有樁分上,決要奶奶撺掇。
你的小叔進場,不大老成,帶些字紙,吃這樣沒頭冤屈,算來要侄兒解交哩。
”古人說得好: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那拱陽喜得修士娘子搶到家中供養,就自家拿了些銀子去修士星内調停報子了。
正是: 忙有工夫急有錢, 趨炎附勢小人專。
貧居鬧市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傳。
那修士吃了鹿鳴公宴,兩行旗帳,間着鼓樂,迤逦行來。
誰料那伯子,已先打發人手,邀接到大宅子來了。
隻見戲子掌号迎他,親鄰酒客,排班打躬。
在他那宅子裡,恭喜慶樂。
次日,拱陽急喚裁縫,買了無數绫羅段匹,為修士并娘子做下幾套衣服。
就對修士說:“侄兒,我已灑掃後樓,你如今就在我處住了,好迎送賓客。
你随常日用,都是我處供給。
你若是自爨,我撥兩房家人與你,要丫頭,也喚幾個與你使用。
”修士隻是含笑謝了。
便問道:“彥先阿弟這事,伯伯也要做急。
他出娘肚皮,不曾嘗着這般滋味。
不像我們貧賤骨頭,吃得虧捱得苦的。
”那拱陽便掩袖低号道:“今日是老侄天大恭喜的日子,我這眼淚不該亂流。
承侄兒念及,還要侄兒不記前情,讨個方便。
酬謝聽憑分付。
多少你看虞字面上,為我遮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