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回 竹節心嫩時便突 楊花性老去才G

關燈
書即景口占”,是玄雅齋相思箋寫的七言絕句。

    蓬生對飛光說:“徐老師果是風雅中人,先與甚麼麗人馬翠娘同玩聯詩,應不象我們,遇着那樣煞風景的蒼天。

    ”說罷,蓬生把這徐引先的詩來朗吟: 千軸浮沉似亂鹀,堆螺隐隐碧涵初。

     斷松古寺赢僧在,能說當年武穆戈。

     又将馬翠娘校書和的詩來朗吟: 飛來不是雨雲鹀,兩瓣蛾眉點黛初。

     若遇雪城吹笛侶,浣紗此處可抛戈。

     吟罷,兩個贊賞不疊道:“這也算得個雅韻的女郎了。

    ”兩個酸子因看金山,吃了這一驚。

    飛光口雖贊詩,心内有些興闌,終日隻在艙裡打盹。

    連那江上的龍潭、野雞山、觀音門的景緻,都不曾看得。

    到是蓬生,虧煞金山一遊,收拾得這些零碎詩草,細細玩閱消遣,胸中兀兀突突,有個馬翠兒的鬼胎,暗暗着魔。

     不一日,到了南京水西門。

    兩人率了小厮,攜了行囊,将幾件出手貨,竟到那徐學師家裡問候。

    學師正值在家,兩人投帖相見。

    學師喜不自勝道:“足見兩位賢契有情,不憚千裡而來。

    ”兩人道:“門生無日不想幕老師豐範,今特來恭候,聊具土儀,幸為笑納。

    ”徐公展帖一看道:“盛情敬領。

    ”佳菜腳爐,作謝已畢,遂命設席款待。

    席間,蓬生把乘月高興,遊玩金山,揭得許多詩句,内有最妙的是老師與馬校書唱和佳章。

    徐公道:“小弟俚句,取笑大方,或者翠娘之筆,差足叨兄說項耳。

    ”說話間,飛光因問道:“老師,門生欲覓一個下處。

    ”徐公道:“此處寓所固多,隻是租金甚貴。

    我小弟有幾間書室,去此不遠,兩位賢契不嫌,便請下榻,早晚又好請教。

    ”兩人作謝道:“一發承老師周旋了。

    ” 原來舊院裡那個妓女,姓馬名姗,小字翠兒,年紀不滿二十。

    自小在這舊院裡出身,因而吹彈歌舞、琴棋書畫,般般技藝都精。

    名頭正是噴香的時節。

    龐兒又且生得: 膩如截肪澤如油,月見還籠花見羞。

     脆竹玲珑描不出,丹青周昉把圖收。

     不想翠兒年紀不多,身邊到積有千餘金。

    他自思日在這沸滾湯中,讨不得一刻清涼世界。

    贖身從良的事,他到留心已久。

    忽一日辦了一付禮,去央及一個媽兒得意的朋友,要他在媽兒面上讨個情分。

    那朋友欣然對媽兒說道:“令愛翠娘,為你賺了多少銀子,又有多少衣服首飾與你,他今又肯出數百金銀子贖身。

    你聽我勸,放他出門罷了。

    ”不想媽兒竟慨然應允,翠兒随即置酒,遂贖了身。

    自己就典了桃葉渡一所新蓋的河房,到也算是個女中豪傑。

    在這河房裡住下,也還略略清閑些。

    相與朋友,才得自做主張。

    每日有幾個道地的清客談笑。

     忽一日,有一個老詞壇口了一首新曲兒,牌兒名是《桂枝香》,拿着與衆清客看看。

    翠兒笑笑道:“曲兒做得怎的樣好,借我看看。

    ”上寫着: 鳳凰樓下,鹦哥傳話,門前金勒頻嘶,卻是玉郎回駕。

    扶頭兒醉着,扶頭兒醉着,跌向那羅帏一捺,和衣拳腳。

    這個薄情爺,不知在何處酣酣飲,教奴獨自挑燈守着他。

     翠兒就将此曲點了闆,拽紮起那清潤喉兒唱着。

    一班清客,彈弦子的、挨提琴的、弄竹箫的,正在那裡彈唱取樂。

     翠兒在院中的時節,徐引先喜他才情幽豔,與他盤桓,隻是筆頭上吟詠做些工夫,實是道義之交。

    那日徐引先遂信步率了兩人,就到翠兒家裡。

    入得門來,聽得翠兒歌唱,便縮住了腳,三人在外廂竊聽。

    那趙蓬生平昔最喜的是這一件把戲,你道他聽了,怎不魂靈飄蕩!遂等不得唱完,先自走到裡面張探。

     丫頭連忙去通知說:“徐老爺同兩位相公來了。

    ”翠兒和這幾個清客一齊起身來迎。

    那徐引先見了翠兒,便道:“翠娘好快活!便帶挈我老輩兒們,怎的獨樂?”翠兒笑了一笑道:“自那日奉陪金山之遊,一望波光,彌連黛色,至今夢寐猶自清賞。

    今日甚麼好風兒,吹得你來?”這兩個酸子,也和翠兒見了禮。

    那幾個清客,便捉個空,一個一個的趿了去。

    丫頭們就搬了幾品精緻茶食來,說“請相公吃茶。

    ”四人坐定,翠兒問徐引先道:“這二位官人尊姓?”答道:“這兩個是敝門生,在我秀水縣學中的。

    這位姓趙,字蓬生,這位姓陳,字飛光,都是通今博古的好秀才。

    我一向契賞他的,他兩人特來看看我。

    我因道翠娘是個蓋世的佳人,不可不見。

    況我與你前日金山口占,早被兩兄賞鑒過了,今他兩人特來拜你。

    ”翠兒笑一笑道:“不要你當面誇獎。

    ” 趙蓬生看了這個翠兒,又一頭想着他詩才清隽,一發弄得話也說不出來,渾身都蘇軟了。

    那個婆娘卻也眼乖,見他有些垂涎的意思,一面說話搖扇子兒,一面遞果子的時候,隻顧暗暗的把那眼色兒丢在趙蓬生身上。

    那蓬生也弄乖,也暗暗的将眼色兒回着他。

    三人和翠兒坐談了一會,那徐引先在袖裡取出一個封兒來,向翠兒道:“我一向要備個飯兒請你,你今不比昔日,不肯出門。

    今又值我這兩個門生在此,你可喚廚下人來,叫他胡亂收拾些菜兒,好和你說說閑話兒。

    ”翠兒笑道:“徐老爺,你真有些廣文先生的氣。

    我這裡是極便的,那裡要你拿出封兒來,俗煞,俗煞!”徐引先道:“你若不叫拿封兒去,我們就去了。

    ”三人一齊起身要走,翠兒隻向那趙蓬生一把拽住,笑道:“如此我權收在此。

    ”又吃了些清異香茗,閑譚了一會,那些丫頭們搬上肴馔來。

    那肴馔怎生調制: 鲨魚翅,炒和了山雞;燕窩菜,燒爛了狸肉;鹿條筋,伴着松粉;黃蟹醬,合了胡麻。

    有的是仙人脯、紅娘肘、大夫裙,滋味鮮腸;現放着桃花蝘、蒟蕊蝦,蓮房鲊,馨香可口。

    玉蛆浮脆雲和糁,金薤輕甘雪色羹。

     三人同翠兒排次,坐着飲酒。

    飲到那中間時分,隻見那幾個清客,又一個一個的原趿将來。

    翠兒便道:“這幾位的絲竹絕勝。

    ”趙蓬生道:“不識可請教否?”那些清客道:“翠娘便領袖一領袖。

    ”徐引先又做笑臉央及道:“适才隔了壁子,聽得覺不鬯快,此時觌面,安可放過!”趙蓬生又将眼色睃着道:“斷要請教。

    如此仙音,使我下界凡人聽了,也好超脫。

    ”翠娘遂笑了一笑,便提腔按闆,清客們絲竹相和,越顯得翠兒喉音香潤,就唱了一折自制的時曲: 梧桐樹 迎春唱野橋,一輩書生到。

    邀至書齋,品竹諧奴調。

    狂燒寶定香,泛煮瓊芽草。

    不放奴歸,月滿黃昏翠,深杯淺盞情懷好。

     東瓯令 香囊遞,羅帕交。

    彩扇相投鴛訂牢。

    歌師幾次雇人棹,灑不脫膠衫祆。

    堪笑他,榆錢亂撒買春宵,挽不住月兒飄。

     浣溪紗 曉磬敲,晨雞叫,下場頭酒散人抛。

    酩子裡,沖煙破霧歸他去,那些個弄雨拈雲來路遙。

    殘燈照,猛思量,不由人一點點淚滴鲛(绡)。

     尾聲 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