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回 竹節心嫩時便突 楊花性老去才G

關燈
琶空在奴懷抱,想書生似天上碧桃。

    從此後,懶向爐頭沽綽俏。

     翠兒唱罷,衆人贊賞不盡,果然是: 嬌莺百啭杏花梢,樓外飛雲歇绛绡。

     香扣數松裙帶緩,個中誰是捏紅幺。

     贊罷,大家又笑哈哈的吃了數巡酒,那些清客又個個都趿去了。

    這一席間,也說不盡的歡娛,那翠兒與趙蓬生眼去眉來言語勾兜的光景。

     不一會,有個丫頭來對翠娘說話。

    那翠兒即便起身到裡廂去了。

    趙蓬生遂開口對徐引先道:“老師,這個姊妹,果然妙極,門生生平從沒有見,未審他肯留朋友麼?”引先笑道:“若賢契見悅,我試作媒何如?” 少頃翠兒出來,引先就向翠兒道:“酒已多了,我到有句話,翠娘你先應允了,我才說。

    ”那翠兒便道:“徐老爺的說話,自然不是甚麼難事,我便先應承了,你請說。

    ”徐公道:“我要為趙門生做媒,你便惜他是客邸,留他一程兒。

    ” 翠兒笑道:“我道是甚的話,原來是這話。

    ”假做個作難的勢兒,悄悄的對徐公道:“老爺你曉得我的,自從贖身以來,不欲混帳留人,今不合先應承了,卻怎麼處!”引先又千央及萬央及,翠兒笑笑道:“且看,且看。

    ”那個飛光在旁邊看了,心裡有些不奈煩,暗道:“這個徐老師,也大沒要緊。

    ”少頃,徐公扯了飛光道:“賢契,我們自回去,明日早來扶頭。

    ”那蓬生向飛光道:“老兄,小弟在此,不得奉陪,罪罪。

    ”飛光便道:“吾兄沒正經,隻好今晚,明日斷不可了。

    ”遂兩人竟别了,翠兒和趙蓬生送出了門。

     那飛光在途中對徐公說:“老師,不要忒幫襯他。

    這個盟兄,是極沒正經的。

    前日金山揭回詩句,有老師與馬翠娘酬和筆迹,極道老師風雅,女郎韻緻。

    不科今日果然水到渠成了。

    ”徐公鼓掌道:“無非緣分,且自由他。

    ” 卻說蓬生與翠兒回到房中,丫頭們又泡上絕好異茗來,兩人燈下坐了對談。

    蓬生道:“小生今夜天大的僥幸,得與翠娘做一程兒夫婦,永不敢忘足下這樣美情。

    ”翠娘笑一笑,起身輕輕的跌倒在蓬生懷裡說:“我一向不肯留人,見了你這樣風流韻士,不覺醉心。

    ”蓬生便摟了翠兒,親個嘴,叫聲“我的心肝!”翠兒亦摟住蓬生,回叫幾聲。

    蓬生等不得上床,就要做事。

    翠兒笑道:“你不要性急,少不得是你口裡的食,慌他怎的!待我與你淨了手腳着。

    ”那丫頭會意,就促着翠兒去了。

    不一會轉身來,伏侍翠娘梳了晚頭。

     那個蓬生先蹲上床去睡着。

    翠兒故意又停停答答,丫頭方才出去。

    自己關上房門,才笑怯怯的走到床邊來,不大肯脫衣裳。

    蓬生起來,陪着笑臉,跪在床内,與翠兒松扣解帶。

    他便一笑,就自蹲在被裡,将被兒緊緊的摟住,故意沒得把蓬生進被。

    蓬生又千求萬告,他才說“我逗耍哩,那個教你起先這樣性急。

    ”才把被兒松松,兩個在被裡做得個: 花花世界,美美乾坤。

    舊風情,宿趣重挑;新春興,初交方熾。

    一往一來,猶如将軍戰馬隊;又松又緊,猶如老媪炒茶鍋。

    隻見一霎時,漏了胞漿,渾沌打開生死竅;發了機決,巫陽翻動雲雨囊。

     原來那蓬生本領卻也好,那個翠兒快活了兩度,蓬生猶然不動,隻是在那裡讨好。

    翠兒便問道:“你可曾有妻室否?”蓬生道:“小生隻因沒個可我意的,并未曾娶得。

    ”翠兒道:“你若不棄嫌,侬願做你的妻子,你意如何?”蓬生道:“若是翠娘慨然,是我一生造化了。

    ”翠兒道:“你隻不要負心。

    ”蓬生道:“小生明日就和小娘子對神設誓。

    ”兩個又說了些貼心話兒,不免的睡着了。

     卻說陳飛光回到寓所,一夜睡不着,暗道:“這個阿呆,在此迷花卧柳,我同他來此,若不苦口相谏,就不是了。

    隻是那徐老師,該訓誨他,不該撺掇他便好。

    ”為此待得略略天亮,忙起來梳洗了,也不去見徐學師,竟自走到陳房裡。

    見他兩個猶自睡着,在外叫了幾聲。

    丫頭傳說:“河相公來了。

    ”那蓬生隻得先起來接見。

    飛光便道:“仁兄不要着迷,快些同我下處去,拿幾兩銀子送了他,再和你尋山問水幾日,便好收拾回去。

    ”蓬生心中正要和翠兒盤桓相訂終身之事,口裡胡亂答應道:“仁兄高興,在此吃早飯,如不欲,請先回下處去,小弟就來也。

    ”那飛光素不奈這些光景,兼之他又懷友誼在心,說:“千萬不可着迷,你速來便是,我先回寓所。

    ” 那蓬生怎的肯回寓,進到房中,隻見那翠兒也起來,裹裹腳兒,穿穿衣服,說不盡他千般袅态,萬種冶情。

    看官,不要說那趙蓬生,便是那深山中枯木寒崖的老僧,見了這樣風情有趣的人兒,也要做出那月通和尚的伎倆來。

    這馬翠兒便向妝台着意梳裹去了。

    有詩為證: 不勻脂澤不調鉛,一段烏雲覆月邊。

     可體羅衫輕漾漾,看來多半是神仙。

     不一會梳洗完了,和蓬生吃些早飯。

    那翠兒說:“官人,我今日便和你訂了百年之事,我已請了神馬在此。

    ”随命丫鬟供了,點下一對紅燭。

    蓬生便托出那至誠的心來,拈了香,拜了四興,跪在神前,朗朗的設誓道:“尊神在上,弟子趙沛,萍水相逢馬翠兒,蒙他許我為妻子,我若有負了他,惟神顯聖,即時追我魂魄,永堕刀山地獄。

    ”馬翠兒見他罰得真切,也覺呆了。

    蓬生道:“翠娘,隻恐你今日許我,日後變卦,卻是怎麼!”那婦人一時的心,到也還不是假的,聽了此話,也就跪到神前誓道:“我馬姗若不與趙沛做夫妻,變了初念,遭兇被劫,不得好死。

    ”那蓬生便來掩了他的口道:“娘子的心,自然真的,何消罰得咒!”兩人送了神馬,歡歡喜喜在房中閑戲。

     那飛光等蓬生不去,隻見氣沖沖的叫小厮攜了蓬生的行李,來交與蓮生,也不說些甚麼話,竟自回寓所去了。

     這日,徐學師也就來看蓬生。

    蓬生見了,遂将翠兒要從他的前事,一一說與學師。

    學師便與蓬生低低悄悄的道:“二位才貌相當,訂好終身亦是美事。

    但翠兒方在盛名,不是門前冷落的時候,契兄還該斟酌。

    ”蓬生搖得頭落道:“翠娘是死心搭地的了。

    ”徐公又點點頭兒:“這也罷了。

    ” 再表蘇州府吳江縣,有個公子姓邵名維邛、字秀甫,來到南京,在他年伯處打抽豐。

    因在院裡耍子,曉得個馬翠兒才出院的,同幾個清客來望他。

    這個邵秀甫也是風流公子,又肯用幾分爛錢,隻是情性輕薄,不一些就要翻雲覆雨的。

    一見了翠兒,抵死的要嫖他,那婦人初時也再三不肯。

    一日兩,兩日三,隻管央了清客說合,誇他是富豪公子,又肯撒漫使錢,個個都來撺掇。

     那趙蓬生在翠兒家裡,一住不覺兩月。

    飛光苦口勸了幾次,他反把翠兒要嫁他的事情從前說與道:“仁兄,我與你既為金蘭之契,此系小弟百年大事,你也該為我出力緣情便好,如何到再三攔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