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回 勢利先生三落巧 樸誠箱保倍酬恩
關燈
小
中
大
報應本無私,影響皆相似。
要知禍福因,但看所為事。
世上有幾種人,有幾種事,渾身浸在勢利場中,人或諒他世情惡薄,不得不靠着勢利兩字。
是那幾種人,那幾種事,我便容他勢利?如和尚、星相、幫閑之類。
怎說他便勢利不妨?我替你說:就是千财萬富,畢竟善錢難舍,被那和尚甜言蜜語,恭敬籠絡起來,就一百、五十慨然揮灑。
這樣施主豈不是光頭的父母。
由你道行高僧,不下這勢利套子,十方錢糧,管情一點也弄不到手。
至于星相、術士,尋着他的時節,隻叫先生千萬直講。
及至聽他一頓褒獎,出手包兒也肯濃重兩分,你說他肯不勢利麼?若是蔑片朋友,低三下四人家用他不着。
用着他的,不過是鄉紳公子,一發是苦惱子的道路。
大老官的話自然是聖旨,大老官的屁自然是噴香。
就是以下小使也未免要哥哥、弟弟小心捉摸,方才安身得牢。
你道他敢不勢利麼?若論到尼姑、優伎身上,品概一發卑微。
不由你不涎涎媚媚,色賽勢利。
說他有甜頭兒,便當面軟款,沒挽抹的,便當面奚落。
其實可惡,不知揆之情理,實為可憐。
凡此種種,譬如生意落在其中,無可奈何。
獨有一件好笑的事,醫家也靠着勢利,這便是極沒陰骘的事了。
卻不道: 從來醫道通仙道,半積陰功半養身。
看這兩句話,那醫者一道,何等清高。
又說道醫人有割股之心,原是個濟人積德的生涯。
勢利兩字,卻是用他不着。
而今世道惡薄,這些行醫先生略略有幾個睬他,就把轎兒扛起,裝憨打勢,閣起一副科道的嘴臉。
一進人家,先把他門景什物,量頭估腳個星移月直。
有些起發的,三個指頭還多按半晌,病原始末還勤力得多問幾句。
若沒甚想頭,指頭才上去,就叫拿箱來,胡亂歇幾撮,藥引也不說明,袖了包兒,飛上魂橋去了。
可憐那不足之家,請個時醫進門,十分當心。
要聽兩句切脈按症的話兒,誰知道這些得水便浮的狗腿,倒像十二分晦氣,錯走到這病人家裡一般。
列位看官,這行醫救人,有此不情不願的心事,不知誤害多少人命,看起來庸醫殺人,到也未必。
所以時病名醫,自死必自傷寒;産症名醫,女死必多産厄。
小兒科斷絕宗代,怯病科痨弱傳屍。
天之報施,一毫不爽。
若名醫之後而昌盛綿延者,必不是那樣頭輕腳重,一團勢利的小人。
正是: 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卻說嘉靖年間,松江府上海縣有個秀才,姓申名堯,号瑞禾。
他的子、史、醫、蔔無不究其骨髓,為人慈愛有餘,濟世扶人之念刻刻有的。
妻子鮑氏已故,有個二十歲兒子,名喚申尹,少年伶俐,跟他舅子在京。
自己在家坐着冷闆凳,已不耐煩。
到五十外,他道功名蹭蹬,出身利物,不能夠了,倒不如把這一肚皮醫理試發試發。
古人說得好,“儒改醫,菜作齑。
”事又衣冠體面,不費本錢,老老氣氣,就在門首貼個“儒醫”兩字,下又寫小字四個“貧不計利”。
鄰舍說他初行醫道,下面一句是兜收主顧之文。
醫道朋友見他出來發作,呵呵冷笑道:“學字紙費,學醫人費。
這些寬頭巾,教書是他本等。
張得幾句《本草》、《藥賦》就思量幹這營生,少不得打開寶箱人命散夥哩!”誰知瑞禾恻隐為心,貧富平等。
小戶人家請他,越發不論厚薄、不論早晚。
大凡對付病人,甯神靜氣,小心斟酌,卻也指到春生。
正是: 脈明指下玄機,藥用胸中活法。
七表八裡,定關格之浮沉;六氣四時,辨陰陽之标格。
風虛寒熱之症,一覽無餘;弦洪芄石之理,莫不通曉。
不是死看叔和書,果然活會丹溪法。
卻有一個馱箱的叫做林子華,嘉善人,五十餘歲。
他兒子在鄉下開個生藥鋪。
子華偶到上海賣藥,一見瑞禾仁厚長者,便寄書與家,要在申家相幫行醫。
瑞禾也喜他坦樸。
他在先原有個小使馱箱出入。
倒是林子華有心要習醫道,早早晚晚,不辭辛苦,馱了就走,把老申切脈問症的說話,已理會得溜亮的了。
瑞禾嘗與老林說道:“醫不甚行,誤人有限。
偏是盛名之下,常把病人做個行醫草稿,這也利害不小,最傷陰德。
今我老人家沒些子事,行行醫兒,譬如我的身子要無病逍遙,我的年命要康健長久,人有疾患痛苦,怎不與他實心攻治。
至于窮人,日趁月吃,犯了病症,尤屬可憐。
别樣好事我沒力量,這幾撮藥料容易處的,便不受他東西,早早醫好。
常因醫好一個病痛,活了一家性命。
切莫忘記。
”老林聽了,深服其言,敬佩其德。
其時上海一縣,大小人家都受他的好處。
真是: 人稱有腳陽春,世号及時甘雨。
那瑞禾見了病人,除非是不治之症,愁結眉卷,凄然不樂。
若是别的,隻見他那不驚不急,春風藹然的氣度,早把病懷開蕩幾分了。
以此二十多年醫士,财勢頗輕,人卻不忍輕他,倒積下千金。
隻見兒子申尹回來了。
那申尹已号玉峰,在京跟的舅子,就是鮑晴岚。
那時嚴介溪當國,晴岚在他門下走腳通風,順便讨個鴻胪寺序班官銜,把申尹闊綽起來。
申尹日與那班乞憐搖尾的小人接談來往,權柄雖然沒分,虛勢是喬慣的。
後來嚴嵩勢倒,一幹用事之人沒命的亂竄,申尹不顧舅子逃得回來。
起初尚自躲頭凹腦看看醫書。
後來漸漸事冷,一發看人不在眼裡。
遂把昔日京師光棍局面,淩駕親友。
嘗誇口道:“我若行醫,決不像我老子,做那半三不二的行步郎中,畢竟要做個絕頂的名家。
”将瑞禾積下銀兩,刻些醫書起來,欺世盜名。
叫做:《申玉峰心醫丹訣》《玉峰玄珠脈說》《申氏異注本草》《申道人醫斷》。
都是申玉峰一派胡謅,強不知以為知,抄襲些正經醫理,加添偏僻論頭。
不知怎麼,便有那以耳為目的,附會其說,說他獨辟心裁,自然名士。
随有不怕死的,接他看病。
卻也古怪,冒感風熱之症,被他一帖兩帖,即連趕散了幾個。
正是: 趁我十年運,有病早來醫。
玉峰就妄自尊大,身分做作,就揀人布施起來。
見父親與馱箱的林子華如兄若弟,隻管在老林面上尋事削刮。
說我們行醫是高人識敬,當道缙紳也要僭他上席。
一個藥箱保不分上下,
要知禍福因,但看所為事。
世上有幾種人,有幾種事,渾身浸在勢利場中,人或諒他世情惡薄,不得不靠着勢利兩字。
是那幾種人,那幾種事,我便容他勢利?如和尚、星相、幫閑之類。
怎說他便勢利不妨?我替你說:就是千财萬富,畢竟善錢難舍,被那和尚甜言蜜語,恭敬籠絡起來,就一百、五十慨然揮灑。
這樣施主豈不是光頭的父母。
由你道行高僧,不下這勢利套子,十方錢糧,管情一點也弄不到手。
至于星相、術士,尋着他的時節,隻叫先生千萬直講。
及至聽他一頓褒獎,出手包兒也肯濃重兩分,你說他肯不勢利麼?若是蔑片朋友,低三下四人家用他不着。
用着他的,不過是鄉紳公子,一發是苦惱子的道路。
大老官的話自然是聖旨,大老官的屁自然是噴香。
就是以下小使也未免要哥哥、弟弟小心捉摸,方才安身得牢。
你道他敢不勢利麼?若論到尼姑、優伎身上,品概一發卑微。
不由你不涎涎媚媚,色賽勢利。
說他有甜頭兒,便當面軟款,沒挽抹的,便當面奚落。
其實可惡,不知揆之情理,實為可憐。
凡此種種,譬如生意落在其中,無可奈何。
獨有一件好笑的事,醫家也靠着勢利,這便是極沒陰骘的事了。
卻不道: 從來醫道通仙道,半積陰功半養身。
看這兩句話,那醫者一道,何等清高。
又說道醫人有割股之心,原是個濟人積德的生涯。
勢利兩字,卻是用他不着。
而今世道惡薄,這些行醫先生略略有幾個睬他,就把轎兒扛起,裝憨打勢,閣起一副科道的嘴臉。
一進人家,先把他門景什物,量頭估腳個星移月直。
有些起發的,三個指頭還多按半晌,病原始末還勤力得多問幾句。
若沒甚想頭,指頭才上去,就叫拿箱來,胡亂歇幾撮,藥引也不說明,袖了包兒,飛上魂橋去了。
可憐那不足之家,請個時醫進門,十分當心。
要聽兩句切脈按症的話兒,誰知道這些得水便浮的狗腿,倒像十二分晦氣,錯走到這病人家裡一般。
列位看官,這行醫救人,有此不情不願的心事,不知誤害多少人命,看起來庸醫殺人,到也未必。
所以時病名醫,自死必自傷寒;産症名醫,女死必多産厄。
小兒科斷絕宗代,怯病科痨弱傳屍。
天之報施,一毫不爽。
若名醫之後而昌盛綿延者,必不是那樣頭輕腳重,一團勢利的小人。
正是: 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卻說嘉靖年間,松江府上海縣有個秀才,姓申名堯,号瑞禾。
他的子、史、醫、蔔無不究其骨髓,為人慈愛有餘,濟世扶人之念刻刻有的。
妻子鮑氏已故,有個二十歲兒子,名喚申尹,少年伶俐,跟他舅子在京。
自己在家坐着冷闆凳,已不耐煩。
到五十外,他道功名蹭蹬,出身利物,不能夠了,倒不如把這一肚皮醫理試發試發。
古人說得好,“儒改醫,菜作齑。
”事又衣冠體面,不費本錢,老老氣氣,就在門首貼個“儒醫”兩字,下又寫小字四個“貧不計利”。
鄰舍說他初行醫道,下面一句是兜收主顧之文。
醫道朋友見他出來發作,呵呵冷笑道:“學字紙費,學醫人費。
這些寬頭巾,教書是他本等。
張得幾句《本草》、《藥賦》就思量幹這營生,少不得打開寶箱人命散夥哩!”誰知瑞禾恻隐為心,貧富平等。
小戶人家請他,越發不論厚薄、不論早晚。
大凡對付病人,甯神靜氣,小心斟酌,卻也指到春生。
正是: 脈明指下玄機,藥用胸中活法。
七表八裡,定關格之浮沉;六氣四時,辨陰陽之标格。
風虛寒熱之症,一覽無餘;弦洪芄石之理,莫不通曉。
不是死看叔和書,果然活會丹溪法。
卻有一個馱箱的叫做林子華,嘉善人,五十餘歲。
他兒子在鄉下開個生藥鋪。
子華偶到上海賣藥,一見瑞禾仁厚長者,便寄書與家,要在申家相幫行醫。
瑞禾也喜他坦樸。
他在先原有個小使馱箱出入。
倒是林子華有心要習醫道,早早晚晚,不辭辛苦,馱了就走,把老申切脈問症的說話,已理會得溜亮的了。
瑞禾嘗與老林說道:“醫不甚行,誤人有限。
偏是盛名之下,常把病人做個行醫草稿,這也利害不小,最傷陰德。
今我老人家沒些子事,行行醫兒,譬如我的身子要無病逍遙,我的年命要康健長久,人有疾患痛苦,怎不與他實心攻治。
至于窮人,日趁月吃,犯了病症,尤屬可憐。
别樣好事我沒力量,這幾撮藥料容易處的,便不受他東西,早早醫好。
常因醫好一個病痛,活了一家性命。
切莫忘記。
”老林聽了,深服其言,敬佩其德。
其時上海一縣,大小人家都受他的好處。
真是: 人稱有腳陽春,世号及時甘雨。
那瑞禾見了病人,除非是不治之症,愁結眉卷,凄然不樂。
若是别的,隻見他那不驚不急,春風藹然的氣度,早把病懷開蕩幾分了。
以此二十多年醫士,财勢頗輕,人卻不忍輕他,倒積下千金。
隻見兒子申尹回來了。
那申尹已号玉峰,在京跟的舅子,就是鮑晴岚。
那時嚴介溪當國,晴岚在他門下走腳通風,順便讨個鴻胪寺序班官銜,把申尹闊綽起來。
申尹日與那班乞憐搖尾的小人接談來往,權柄雖然沒分,虛勢是喬慣的。
後來嚴嵩勢倒,一幹用事之人沒命的亂竄,申尹不顧舅子逃得回來。
起初尚自躲頭凹腦看看醫書。
後來漸漸事冷,一發看人不在眼裡。
遂把昔日京師光棍局面,淩駕親友。
嘗誇口道:“我若行醫,決不像我老子,做那半三不二的行步郎中,畢竟要做個絕頂的名家。
”将瑞禾積下銀兩,刻些醫書起來,欺世盜名。
叫做:《申玉峰心醫丹訣》《玉峰玄珠脈說》《申氏異注本草》《申道人醫斷》。
都是申玉峰一派胡謅,強不知以為知,抄襲些正經醫理,加添偏僻論頭。
不知怎麼,便有那以耳為目的,附會其說,說他獨辟心裁,自然名士。
随有不怕死的,接他看病。
卻也古怪,冒感風熱之症,被他一帖兩帖,即連趕散了幾個。
正是: 趁我十年運,有病早來醫。
玉峰就妄自尊大,身分做作,就揀人布施起來。
見父親與馱箱的林子華如兄若弟,隻管在老林面上尋事削刮。
說我們行醫是高人識敬,當道缙紳也要僭他上席。
一個藥箱保不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