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回 挑腳漢強奪窈窕娘 巧丹青跳出閻羅網
關燈
小
中
大
進門,說“又來魇鈍我了”,把來人搶白一場。
手下人回來告禀謝夫人,夫人道:“老殺才,恁般無狀!去禀李老爺,拿個名帖,送到本府太爺,以違逆聖旨論,從重治罪!”風響一聲,公差齊到,把幾兩家私,霎時弄得個光光乍。
知府自押了杜老,到陸家廳上,打了四十大毛闆,爬到蟾舒面前,磕頭服罪,方才饒他。
旬日之間,在阊門外讨飯而死。
這也是縱子作惡的報應! 是日,姊妹二人聯床共榻,嘔嘔咽咽,說到天明。
次日萱念又取銀二百兩,送與母親姐姐。
古人說得好: 受恩不報非君子,有怨須償是丈夫。
哪裡知道這兩句舊話,卻被一個巾帼女流都做盡了。
世上頂天立地的男子,胡塗過日,恩怨上那曾報得一些來!萱念又說起那敕賜的葛覃畫兒,蟾舒急欲求見,因上有禦号,命排香案,方可展玩。
蟾舒才一觀看,他道“一筆一畫與我向年所畫的不差毫忽,妹子還記得麼?”看到後邊:“吳郡草莽臣顧又凱”,不覺傷心,肝腸寸裂。
萱念勸道:“你既失偶,我亦孀居,二人情投意協,共度朝昏。
聽愚妹之言,還該消遣。
就是姐姐畫的,也在妹子身伴。
”蟾舒道:“兩畫倒有相逢之日,畫畫的人決不能勾相逢了,不由人不悲傷痛楚!”萱念道:“這幅畫兒,聖上欽賜姐姐,叫見畫如見顧郎,不必又多煩惱了。
” 李公自回湖廣去後,那楚老官移在陸家做一處住,就似嫡親骨肉。
隻有陸斯才,真得福不知,自道:“雌太爺又被楚老兒占了,如今聞得朝廷廣開事例,我已半世寒酸,不免進京去,倘做得一官半職,燥燥脾胃,也是好的。
銀子卻也不難,隻是沒好路頭。
”沉吟半響,遂道:“有了,聞得黃楫溪是李湘梧的門生,他正在掌選,我今套寫一書與他,提起枝仙之事,他必然看假為真,我的富貴功名,在此一舉。
” 蟾舒勸道:“此時閹宦當權,居官的都退歸林下,爹爹當明哲保身才是。
”陸生那裡肯聽好言!看官們,這陸生文理原通得的,隻是貪财忘義,可是做官的貨料麼!他果然寫下一書,極其懇切。
即喚萱念手下一個認得黃吏部的管家,自己帶幾百兩銀子并些尺頭禮物,由小路進京。
行到濟甯地方泊船,一晚主仆二人都吃醉了,被賊鑽進艙裡,把銀子物件盡數卷去。
兩人醒來,知道被鑽艙賊偷去,無計可處。
陸生道:“去府縣告了追贓何如?”那管家道:“我們在江湖上行走,曉得艙老鼠都倚官托勢,在外胡行,小可官府不敢惹他,枉費了衙門使用。
”隻得上岸投一飯店,住了數日,身邊分文無了,不能歸家,愁歎不已。
那管家道:“小人有計在此,事出無奈,惜不得體面,不消動得等子銀剪,兩人‘言寸’而歸,此計何如?”陸生面上又羞,心中又惱,身邊又鼈,腹中又枵,挨不三日,得了一病,那黑臉胡子來邀請去了。
那管家也不顧他骸骨。
正是: 将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
這管家幸遇着糧船上熟識,帶得出來,走到家中,蟾舒問“陸大官人做官了麼?”回道:“官到做了,隻是不得回來,小人不好說得。
”大家吃驚問道:“敢是沒了?”回道:“也差不多。
”蟾舒母子哭倒在地,萱念也号咷大哭道:“當日不聽好勸,至有今日,然亦是前生注定的了。
”管家說“明日是官人五七日期了。
”合家虔誠請了幾員有法力的道士,做水火煉度功德。
忽有一個道者,打扮得羽衣芒鞋,棕麈絲縧。
他道:“你一家虔心設醮,我特來化一件東西,肯與我,我才講。
”蟾舒道:“四大都是虛空,何況身外之物,焉有不從。
”道者說:“你一軸《葛覃圖》肯布施麼?”螗舒道:“此是皇爺欽賜,怎好與你。
”道者說:“既然如此,講甚麼四大皆空!” 蟾舒不拂來意,遂道:“我另有一軸,布施道者何如?”道者接過一看說:“果是好筆仗,隻是落款不妥些。
”把麈子略拂一拂,畫上一些墨迹兒也都沒了。
就叫取筆來,不加思索,提起就寫古風一首: 幾筆丹青動玉宸,癡生天蹇是何因。
蟾蜍半月諧佳偶,土木經時坐苦迍。
楚楚鬓邊惟白發,陶陶又看觐龍鱗。
可憐葵藿餐鋒刃,卻喜梧桐為蹙颦。
喻義同心巾帼在,萱枝挺挺出風塵。
王濟奸聞何等畜,崖柴惡類虎豺龂。
莫言冥冥無明算,天榜施行果是真。
請看幾姓龐眉者,都是今朝種德人。
欲問姓名無處問,當日吳中草莽臣。
那道人寫完詩句,這詩内包着許多姓名應驗。
蟾舒上前問他底細,他道“三年之後,在玉樓相會便了。
”化作一道清風而去。
列位,你們道是甚麼人?原來是顧又凱屍解的化身。
蟾舒對萱念道:“這事卻也古怪,詩中字字句句盡是我們半生光景,‘陶陶又看觐龍鱗’這句,不知如何下落。
我的筆迹,一霎時都沒了。
再把顧郎畫的展玩一番,見畫如同見人。
”叫丫鬟取來,展開一看,又是這首詩在上,隻有聖上的禦号獨在上面。
蟾舒道:“這一發跷蹊了。
”問萱念妹子“此是何意?”萱念道:“姐姐一向說畫畫的人兒不能相逢,今日相逢了,又要那畫兒何用?我倒還有一幅在此,你要看麼?” 袖中拿出來,與蟾舒觀看。
見了“天蹇癡生”,不覺傷心淚下,問:“這一幅可就是妹妹前日說,濟甯舟中所得的麼?為了這些筆墨,把性命都葬送了。
”萱念道:“若不虧這些筆墨,怎麼得白日升仙呢?你曉得他拂去墨迹的意思麼,他說證果不遠,不要你吟詩作畫,再去拈弄筆墨了。
” 蟾舒就别了母親妹子,到花山靜室獨居。
三年後中秋之夜,隻見顧又凱乘雲而下,攜了蟾舒,雙雙跨鶴而去。
有詩為證: 弄玉有夫皆得道,劉綱兼室盡登仙。
君能仔細窺朝露,須逐雲車拜洞天。
其時那些文人墨客、缙紳閨秀,有做傳記的,有做詩賦的,一時相聚,以為美談。
那謝尚書畢竟虧了謝枝仙這個螟蛉之子,大振家聲,書香不絕,都是忠烈上來的。
那枝仙五六歲就是神童,到十五歲便無書不讀,都是楚老與萱念母親延師教育的。
十六歲奔喪回楚,儒士進場,中了第二名經魁。
因為習春秋,不中得解元。
上京會試,特往蘇州經過,拜了萱念母親,問道:“大姨娘在那裡?”告訴了這末後一段異怪事情,也做一篇祝文,親到花山焚奠而回。
次年又聯捷中了進士,殿在二甲傳胪。
一揭曉,去見本房座師,就問:“賢契如此青年,恁般才思,真神仙中人也。
在場中看到賢契卷子,覺有一羽衣道者向我點首,直等填了名次,方才不見。
若論佳卷,還該作元,實有屈了。
且今考選翰林,這館元都是學生料理便是。
”後來選館,果然不差。
那兩元之報,也有應驗了。
拜授翰林,差人到蘇州,迎取了母親及楚陸兩家,一齊赴任,同享榮華。
不上幾年,也就到了詹事府少詹地位。
那李湘梧與生母陶氏夫人,寫一封家書,差人到京,說且今兵戈四起,中外騷然,爾食祿天朝,固當盡忠王室。
但爾年尚幼,屍位贻羞,可請告回籍,以俟老成,再圖效犬馬可也。
枝仙見了此書,就與母親說:“李家父母睽違日久,父親未葬,叨受國恩,這都是孝道有虧之處。
不稱孝子,豈是忠臣。
李家爹爹有書在此,叫孩兒緻仕回去。
孩兒立志已決,明日就上本辭官,特地禀過母親。
”萱念說:“時事不甯,做娘的也有此意。
”枝仙自草了本稿,面奏聖上。
天顔大喜,說:“忠臣孝子節女貞妻,都聚在謝李兩姓,實也難得。
爾父母已有封诰了,生父生母未有诰封,就令卿撰文,中書房寫給诰命,以彰朝廷優隆忠孝之意。
”枝仙叩頭謝恩,辭朝回籍。
子撰父文,诰封異姓,此亘古未有之事。
謝枝仙二十多歲的小翰林,一路馳驿回來,好不軒昂榮耀。
兩姓骨肉,都請到謝家團聚。
鶴發童顔,又間着金章紫绶。
真個是:天上神仙府,人間館閣家。
這十個字,包羅完了千言萬語一回說話。
詩曰: 勸君财色莫貪心, 頭上青天湛湛臨。
善惡兩端無别事, 隻分忠孝與奸淫。
手下人回來告禀謝夫人,夫人道:“老殺才,恁般無狀!去禀李老爺,拿個名帖,送到本府太爺,以違逆聖旨論,從重治罪!”風響一聲,公差齊到,把幾兩家私,霎時弄得個光光乍。
知府自押了杜老,到陸家廳上,打了四十大毛闆,爬到蟾舒面前,磕頭服罪,方才饒他。
旬日之間,在阊門外讨飯而死。
這也是縱子作惡的報應! 是日,姊妹二人聯床共榻,嘔嘔咽咽,說到天明。
次日萱念又取銀二百兩,送與母親姐姐。
古人說得好: 受恩不報非君子,有怨須償是丈夫。
哪裡知道這兩句舊話,卻被一個巾帼女流都做盡了。
世上頂天立地的男子,胡塗過日,恩怨上那曾報得一些來!萱念又說起那敕賜的葛覃畫兒,蟾舒急欲求見,因上有禦号,命排香案,方可展玩。
蟾舒才一觀看,他道“一筆一畫與我向年所畫的不差毫忽,妹子還記得麼?”看到後邊:“吳郡草莽臣顧又凱”,不覺傷心,肝腸寸裂。
萱念勸道:“你既失偶,我亦孀居,二人情投意協,共度朝昏。
聽愚妹之言,還該消遣。
就是姐姐畫的,也在妹子身伴。
”蟾舒道:“兩畫倒有相逢之日,畫畫的人決不能勾相逢了,不由人不悲傷痛楚!”萱念道:“這幅畫兒,聖上欽賜姐姐,叫見畫如見顧郎,不必又多煩惱了。
” 李公自回湖廣去後,那楚老官移在陸家做一處住,就似嫡親骨肉。
隻有陸斯才,真得福不知,自道:“雌太爺又被楚老兒占了,如今聞得朝廷廣開事例,我已半世寒酸,不免進京去,倘做得一官半職,燥燥脾胃,也是好的。
銀子卻也不難,隻是沒好路頭。
”沉吟半響,遂道:“有了,聞得黃楫溪是李湘梧的門生,他正在掌選,我今套寫一書與他,提起枝仙之事,他必然看假為真,我的富貴功名,在此一舉。
” 蟾舒勸道:“此時閹宦當權,居官的都退歸林下,爹爹當明哲保身才是。
”陸生那裡肯聽好言!看官們,這陸生文理原通得的,隻是貪财忘義,可是做官的貨料麼!他果然寫下一書,極其懇切。
即喚萱念手下一個認得黃吏部的管家,自己帶幾百兩銀子并些尺頭禮物,由小路進京。
行到濟甯地方泊船,一晚主仆二人都吃醉了,被賊鑽進艙裡,把銀子物件盡數卷去。
兩人醒來,知道被鑽艙賊偷去,無計可處。
陸生道:“去府縣告了追贓何如?”那管家道:“我們在江湖上行走,曉得艙老鼠都倚官托勢,在外胡行,小可官府不敢惹他,枉費了衙門使用。
”隻得上岸投一飯店,住了數日,身邊分文無了,不能歸家,愁歎不已。
那管家道:“小人有計在此,事出無奈,惜不得體面,不消動得等子銀剪,兩人‘言寸’而歸,此計何如?”陸生面上又羞,心中又惱,身邊又鼈,腹中又枵,挨不三日,得了一病,那黑臉胡子來邀請去了。
那管家也不顧他骸骨。
正是: 将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
這管家幸遇着糧船上熟識,帶得出來,走到家中,蟾舒問“陸大官人做官了麼?”回道:“官到做了,隻是不得回來,小人不好說得。
”大家吃驚問道:“敢是沒了?”回道:“也差不多。
”蟾舒母子哭倒在地,萱念也号咷大哭道:“當日不聽好勸,至有今日,然亦是前生注定的了。
”管家說“明日是官人五七日期了。
”合家虔誠請了幾員有法力的道士,做水火煉度功德。
忽有一個道者,打扮得羽衣芒鞋,棕麈絲縧。
他道:“你一家虔心設醮,我特來化一件東西,肯與我,我才講。
”蟾舒道:“四大都是虛空,何況身外之物,焉有不從。
”道者說:“你一軸《葛覃圖》肯布施麼?”螗舒道:“此是皇爺欽賜,怎好與你。
”道者說:“既然如此,講甚麼四大皆空!” 蟾舒不拂來意,遂道:“我另有一軸,布施道者何如?”道者接過一看說:“果是好筆仗,隻是落款不妥些。
”把麈子略拂一拂,畫上一些墨迹兒也都沒了。
就叫取筆來,不加思索,提起就寫古風一首: 幾筆丹青動玉宸,癡生天蹇是何因。
蟾蜍半月諧佳偶,土木經時坐苦迍。
楚楚鬓邊惟白發,陶陶又看觐龍鱗。
可憐葵藿餐鋒刃,卻喜梧桐為蹙颦。
喻義同心巾帼在,萱枝挺挺出風塵。
王濟奸聞何等畜,崖柴惡類虎豺龂。
莫言冥冥無明算,天榜施行果是真。
請看幾姓龐眉者,都是今朝種德人。
欲問姓名無處問,當日吳中草莽臣。
那道人寫完詩句,這詩内包着許多姓名應驗。
蟾舒上前問他底細,他道“三年之後,在玉樓相會便了。
”化作一道清風而去。
列位,你們道是甚麼人?原來是顧又凱屍解的化身。
蟾舒對萱念道:“這事卻也古怪,詩中字字句句盡是我們半生光景,‘陶陶又看觐龍鱗’這句,不知如何下落。
我的筆迹,一霎時都沒了。
再把顧郎畫的展玩一番,見畫如同見人。
”叫丫鬟取來,展開一看,又是這首詩在上,隻有聖上的禦号獨在上面。
蟾舒道:“這一發跷蹊了。
”問萱念妹子“此是何意?”萱念道:“姐姐一向說畫畫的人兒不能相逢,今日相逢了,又要那畫兒何用?我倒還有一幅在此,你要看麼?” 袖中拿出來,與蟾舒觀看。
見了“天蹇癡生”,不覺傷心淚下,問:“這一幅可就是妹妹前日說,濟甯舟中所得的麼?為了這些筆墨,把性命都葬送了。
”萱念道:“若不虧這些筆墨,怎麼得白日升仙呢?你曉得他拂去墨迹的意思麼,他說證果不遠,不要你吟詩作畫,再去拈弄筆墨了。
” 蟾舒就别了母親妹子,到花山靜室獨居。
三年後中秋之夜,隻見顧又凱乘雲而下,攜了蟾舒,雙雙跨鶴而去。
有詩為證: 弄玉有夫皆得道,劉綱兼室盡登仙。
君能仔細窺朝露,須逐雲車拜洞天。
其時那些文人墨客、缙紳閨秀,有做傳記的,有做詩賦的,一時相聚,以為美談。
那謝尚書畢竟虧了謝枝仙這個螟蛉之子,大振家聲,書香不絕,都是忠烈上來的。
那枝仙五六歲就是神童,到十五歲便無書不讀,都是楚老與萱念母親延師教育的。
十六歲奔喪回楚,儒士進場,中了第二名經魁。
因為習春秋,不中得解元。
上京會試,特往蘇州經過,拜了萱念母親,問道:“大姨娘在那裡?”告訴了這末後一段異怪事情,也做一篇祝文,親到花山焚奠而回。
次年又聯捷中了進士,殿在二甲傳胪。
一揭曉,去見本房座師,就問:“賢契如此青年,恁般才思,真神仙中人也。
在場中看到賢契卷子,覺有一羽衣道者向我點首,直等填了名次,方才不見。
若論佳卷,還該作元,實有屈了。
且今考選翰林,這館元都是學生料理便是。
”後來選館,果然不差。
那兩元之報,也有應驗了。
拜授翰林,差人到蘇州,迎取了母親及楚陸兩家,一齊赴任,同享榮華。
不上幾年,也就到了詹事府少詹地位。
那李湘梧與生母陶氏夫人,寫一封家書,差人到京,說且今兵戈四起,中外騷然,爾食祿天朝,固當盡忠王室。
但爾年尚幼,屍位贻羞,可請告回籍,以俟老成,再圖效犬馬可也。
枝仙見了此書,就與母親說:“李家父母睽違日久,父親未葬,叨受國恩,這都是孝道有虧之處。
不稱孝子,豈是忠臣。
李家爹爹有書在此,叫孩兒緻仕回去。
孩兒立志已決,明日就上本辭官,特地禀過母親。
”萱念說:“時事不甯,做娘的也有此意。
”枝仙自草了本稿,面奏聖上。
天顔大喜,說:“忠臣孝子節女貞妻,都聚在謝李兩姓,實也難得。
爾父母已有封诰了,生父生母未有诰封,就令卿撰文,中書房寫給诰命,以彰朝廷優隆忠孝之意。
”枝仙叩頭謝恩,辭朝回籍。
子撰父文,诰封異姓,此亘古未有之事。
謝枝仙二十多歲的小翰林,一路馳驿回來,好不軒昂榮耀。
兩姓骨肉,都請到謝家團聚。
鶴發童顔,又間着金章紫绶。
真個是:天上神仙府,人間館閣家。
這十個字,包羅完了千言萬語一回說話。
詩曰: 勸君财色莫貪心, 頭上青天湛湛臨。
善惡兩端無别事, 隻分忠孝與奸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