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回 麗鳥兒是個頭敵 彈弓兒做了媒人
關燈
小
中
大
上。
巫姬愁着臉道:“你這男子,真不曉事!打死這個鳥兒不打緊,卻害了我這一條性命。
”章甫道:“打死鳥兒,某家願賠,卻怎麼娘娘就沒了性命?”巫姬道:“你有所不知,這鳥喚做麗鳥,是倭夷國裡來的,會答應說話。
俺家老爺費了無數銀子買得他。
俺老爺性兒,正如那撮鹽入火。
就是那泛常的鳥,若有差池,小則棍打鉗錘,大則磔身殺命,何況此鳥!府中異鳥最多,每對都是派人掌管。
此鳥是我該管,被你打死了,卻不是害了我一條性命!”章甫聽了,不覺手腳都軟了。
那巫姬隻是跌腳,嗚嗚的哭。
章甫沉吟一晌道:“娘娘不必愁煩,某家不是個等閑的人,姓奚名冠,是溧陽縣裡一個飽學秀才。
先父名奚豸,也曾叨登科甲。
某遊學至此,現在淮清河上胡家借寓,待你家老爺回來,我親自面說,這麗鳥飛出牆外,某家不知,一時誤打死了。
如今情願将一個飽學秀才填償麗鳥一命。
一口保娘娘,絕不相幹。
”那巫姬道:“你既是個秀才官人,豈不曉得‘虎兕出匣,龜玉毀椟’是誰之過?你說到說得好,隻怕老爺單來尋趁着妾身,秀才官人到放饒得過。
”章甫又沉吟一回道:“某家還有一句話。
隻是不敢便說。
”卻不住左顧右盼。
那巫姬解得他礙着這些丫鬟在旁。
一霎時打發幾個去探老爺回來也未,又打發幾個去照管那隻鳥兒。
止一個小小丫頭,又叫他拿茶來吃。
剛剛剩得兩人對面,巫姬便問道:“秀才官人,你還有甚說話?”章甫道:“這句說話,實不知進退。
然事已至此,無可奈何,隻得苟全性命。
娘娘不若随了小生,連晚雇隻船兒,同到湖州府歸安縣一個舍親家裡躲避,日後再做區處。
” 巫姬聽了,思忖一回道:“事已至此,真沒奈何了。
去便随官人去。
隻是一件,打死鳥兒,是你幾乎害我至死,今又将身随你,你切不可負心。
”章甫便雙膝跪下,對天罰誓道:“蒼天在上,我奚冠若是有負了此位娘娘,遭火火焚,逢水水淹,遇雷雷震,見虎虎傷,裂首刀兵,碎屍崖岸。
”巫姬見他如此真誠,又像是個風流韻士,心下自忖道:“我便随他,料不耽誤終身。
”遂道:“去便同秀才官人去,待我留下一個形迹兒與侯主。
隻說鳥兒沒了,情知事急,我自向江中投水去死了。
絕了他的抓尋,何如?”章甫道:“如此更妙。
” 巫姬乃急急覓了一隻筆,拿下一方紙,上寫道: 賤妾巫姬,達言侯主老爺得知:麗鳥飛出牆外,不知恁的狂徒,飛彈打死。
妾監守有虧,自分不免,隻得向江中自盡。
附俚言四句,伏乞見憐: 女容不比羽容嬌,何惜微軀殉一毛。
侯主若還憐斷葉,借杯殘酒曲江澆。
章甫見他寫了,才曉得他喚做巫姬,卻自脈脈的贊羨,這般好才伎,不道因禍得福,天掉下這一個美人來。
卻說巫姬匆匆忙忙,這一方紙粘在園軒壁上。
自家還房去,收拾些銀兩,并細軟物件,交付與章甫拿了,竟開了後園的門,捱晚同走到船埠。
雇下一隻船兒,兩人登舟,扯着風帆,連夜望着東南去了。
那永懿侯當晚回來,聞知麗鳥死了一隻,便渤瀺瀺的發了萬丈怒波。
急喚巫姬,并無蹤影。
即命家奴滿屋搜尋,隻見園軒壁上,粘下一方紙兒,是巫姬的字迹。
家奴輩持與永侯觀看了,到改下容來道:“他既知有罪,投江自盡,也罷了。
”乃喚這數十個丫頭來,打下一百棍一個。
口中隻叫:“可惜此鳥!”這日的晚筵也不開了。
卻說章甫和那巫姬在舟中,巫姬細細的将章甫盤問。
章甫道:“小生家中還有數頃薄田,幾間屋子,待事稍冷,我與娘子到家中居住。
”章甫也問:“娘子是何處人,還有父母兄弟否?”巫姬答道:“妾身姓楊,系揚州府江都縣人。
十四歲被這永侯讨了,教習吹彈歌舞,并學得幾個字兒。
于今二十六歲,是六月初二卯時建生。
我父親叫做楊少泉,是個老清客,母親倪氏早已亡過。
止有一幼弟,叫做喜郎。
永侯家政森嚴,不許姬家親人往來,如今不知父弟生死存亡。
”言畢淚下。
章甫道:“娘子不必愁煩,事定之後,小生去打聽,往來便是。
”說話之間,章甫便雙手摟了巫姬,做了一個嘴親,就要動手動腳,巫姬笑道:“官人不要性急,我既随你,自然是你的妻子了。
寬待幾日,到了湖州,覓個媒主,交拜天地,方可成親。
”章甫道:“娘子差矣,小生今日與娘子是天作之合。
主婚的便是蒼天,通問的已是麗鳥,做媒的是這張竹弓。
反經行權,成就了百年姻眷。
況是舟中,怕有猜嫌。
就是到了敝親家裡,也不可重訂,娘子請自三思。
” 那個婦人也是解事的,聽了此話,轉過身來,捧住了章甫,兩個在船艙裡合合和、合合和哩。
說不盡言親意貼,暮雨朝雲。
行了幾個日子,到了湖州。
原來這個親眷姓林,是章甫的姑娘,嫁在他家,已做了二十年寡婦,又無男女。
章甫上岸,見了姑娘,那姑娘好生歡喜道:“甚風兒吹得侄兒到此?”章甫道:“侄兒久失探望,刻間與一富豪,為些田土訟事,他有錢有勢,打他不過。
一則要探望姑娘,二則權借避幾日。
已帶了侄婦在舟中,來拜見姑娘
巫姬愁着臉道:“你這男子,真不曉事!打死這個鳥兒不打緊,卻害了我這一條性命。
”章甫道:“打死鳥兒,某家願賠,卻怎麼娘娘就沒了性命?”巫姬道:“你有所不知,這鳥喚做麗鳥,是倭夷國裡來的,會答應說話。
俺家老爺費了無數銀子買得他。
俺老爺性兒,正如那撮鹽入火。
就是那泛常的鳥,若有差池,小則棍打鉗錘,大則磔身殺命,何況此鳥!府中異鳥最多,每對都是派人掌管。
此鳥是我該管,被你打死了,卻不是害了我一條性命!”章甫聽了,不覺手腳都軟了。
那巫姬隻是跌腳,嗚嗚的哭。
章甫沉吟一晌道:“娘娘不必愁煩,某家不是個等閑的人,姓奚名冠,是溧陽縣裡一個飽學秀才。
先父名奚豸,也曾叨登科甲。
某遊學至此,現在淮清河上胡家借寓,待你家老爺回來,我親自面說,這麗鳥飛出牆外,某家不知,一時誤打死了。
如今情願将一個飽學秀才填償麗鳥一命。
一口保娘娘,絕不相幹。
”那巫姬道:“你既是個秀才官人,豈不曉得‘虎兕出匣,龜玉毀椟’是誰之過?你說到說得好,隻怕老爺單來尋趁着妾身,秀才官人到放饒得過。
”章甫又沉吟一回道:“某家還有一句話。
隻是不敢便說。
”卻不住左顧右盼。
那巫姬解得他礙着這些丫鬟在旁。
一霎時打發幾個去探老爺回來也未,又打發幾個去照管那隻鳥兒。
止一個小小丫頭,又叫他拿茶來吃。
剛剛剩得兩人對面,巫姬便問道:“秀才官人,你還有甚說話?”章甫道:“這句說話,實不知進退。
然事已至此,無可奈何,隻得苟全性命。
娘娘不若随了小生,連晚雇隻船兒,同到湖州府歸安縣一個舍親家裡躲避,日後再做區處。
” 巫姬聽了,思忖一回道:“事已至此,真沒奈何了。
去便随官人去。
隻是一件,打死鳥兒,是你幾乎害我至死,今又将身随你,你切不可負心。
”章甫便雙膝跪下,對天罰誓道:“蒼天在上,我奚冠若是有負了此位娘娘,遭火火焚,逢水水淹,遇雷雷震,見虎虎傷,裂首刀兵,碎屍崖岸。
”巫姬見他如此真誠,又像是個風流韻士,心下自忖道:“我便随他,料不耽誤終身。
”遂道:“去便同秀才官人去,待我留下一個形迹兒與侯主。
隻說鳥兒沒了,情知事急,我自向江中投水去死了。
絕了他的抓尋,何如?”章甫道:“如此更妙。
” 巫姬乃急急覓了一隻筆,拿下一方紙,上寫道: 賤妾巫姬,達言侯主老爺得知:麗鳥飛出牆外,不知恁的狂徒,飛彈打死。
妾監守有虧,自分不免,隻得向江中自盡。
附俚言四句,伏乞見憐: 女容不比羽容嬌,何惜微軀殉一毛。
侯主若還憐斷葉,借杯殘酒曲江澆。
章甫見他寫了,才曉得他喚做巫姬,卻自脈脈的贊羨,這般好才伎,不道因禍得福,天掉下這一個美人來。
卻說巫姬匆匆忙忙,這一方紙粘在園軒壁上。
自家還房去,收拾些銀兩,并細軟物件,交付與章甫拿了,竟開了後園的門,捱晚同走到船埠。
雇下一隻船兒,兩人登舟,扯着風帆,連夜望着東南去了。
那永懿侯當晚回來,聞知麗鳥死了一隻,便渤瀺瀺的發了萬丈怒波。
急喚巫姬,并無蹤影。
即命家奴滿屋搜尋,隻見園軒壁上,粘下一方紙兒,是巫姬的字迹。
家奴輩持與永侯觀看了,到改下容來道:“他既知有罪,投江自盡,也罷了。
”乃喚這數十個丫頭來,打下一百棍一個。
口中隻叫:“可惜此鳥!”這日的晚筵也不開了。
卻說章甫和那巫姬在舟中,巫姬細細的将章甫盤問。
章甫道:“小生家中還有數頃薄田,幾間屋子,待事稍冷,我與娘子到家中居住。
”章甫也問:“娘子是何處人,還有父母兄弟否?”巫姬答道:“妾身姓楊,系揚州府江都縣人。
十四歲被這永侯讨了,教習吹彈歌舞,并學得幾個字兒。
于今二十六歲,是六月初二卯時建生。
我父親叫做楊少泉,是個老清客,母親倪氏早已亡過。
止有一幼弟,叫做喜郎。
永侯家政森嚴,不許姬家親人往來,如今不知父弟生死存亡。
”言畢淚下。
章甫道:“娘子不必愁煩,事定之後,小生去打聽,往來便是。
”說話之間,章甫便雙手摟了巫姬,做了一個嘴親,就要動手動腳,巫姬笑道:“官人不要性急,我既随你,自然是你的妻子了。
寬待幾日,到了湖州,覓個媒主,交拜天地,方可成親。
”章甫道:“娘子差矣,小生今日與娘子是天作之合。
主婚的便是蒼天,通問的已是麗鳥,做媒的是這張竹弓。
反經行權,成就了百年姻眷。
況是舟中,怕有猜嫌。
就是到了敝親家裡,也不可重訂,娘子請自三思。
” 那個婦人也是解事的,聽了此話,轉過身來,捧住了章甫,兩個在船艙裡合合和、合合和哩。
說不盡言親意貼,暮雨朝雲。
行了幾個日子,到了湖州。
原來這個親眷姓林,是章甫的姑娘,嫁在他家,已做了二十年寡婦,又無男女。
章甫上岸,見了姑娘,那姑娘好生歡喜道:“甚風兒吹得侄兒到此?”章甫道:“侄兒久失探望,刻間與一富豪,為些田土訟事,他有錢有勢,打他不過。
一則要探望姑娘,二則權借避幾日。
已帶了侄婦在舟中,來拜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