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十二 驟榮華頓忘夙誓 變異類始悔前非
關燈
小
中
大
知求醫問蔔,究歸無濟,延了數日,竟一命嗚呼了合家大哭,算計措辦喪事。
秀英見丈夫身喪,呼天搶地,隻求同死,不願獨生。
哭了三日,水米不沾,一絲兩氣,奄奄待盡。
斯時,急壞了林母,請他父母來勸,亦是不依。
左思右想:“除非他結義的姊姊蘭芬到來,庶能勸解。
”遂喚轎子去接。
蘭芬慌忙就到,走進房來,隻見秀英睡在床上,頭蓬發亂,眼腫唇焦,哭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蘭芬坐在床沿上,執着手道:“賢妹,你不是死的話,将來千斤擔子都在你身上。
我聞得你已經有孕,留得命在,倘謝天生個兒子,好與妹夫傳宗接代。
若徒然哭死無益,絕了丈夫宗嗣,反是大罪人了。
”秀英見蘭芬說得有理,微微點了點頭。
蘭芬便道:“你三日不食,不要餓壞了。
叫快拿粥來,我陪你吃。
”須臾,粥已端至。
秀英見勸不過,坐起來陪蘭芬吃了半碗。
又哭起來。
蘭芬道:“你不要哭了。
我與你離多會少,今日到此,怕你苦壞身子,特來與你解解悶。
你聽我的話,我住在此陪你幾日回去。
”秀英道:“多謝姊姊忠言相勸,我聽你話便了。
”婆婆見媳婦吃了粥,略略寬心。
合家都道:“虧得蘭芬小姐勸住了哭。
”夜間,姊妹同床聚話,便不見寂寞。
果然秀英漸進飲食,強起步履。
到悲哀時節,蘭芬又将幾句話說講。
半月後,胡家來接,蘭芬便要回去。
秀英又哭起來。
蘭芬道:“我有一句衷腸話,未識賢妹意下如何?”秀英道:“姊姊有話,但說不妨。
”蘭芬悄悄說道:“我與你俱懷身孕,今日說定,将來你若生男,我若生女,便把我女做你媳婦;你若生女,我若生男,便把我兒做你女婿。
若并生男,叫他結為兄弟;若并生女,叫他結為姊妹。
你道好也不好?”秀英聽了甚喜,便道:“既如此,我去與婆婆說了,今日割衿為定。
”忙去禀知婆婆。
林母亦道甚好。
當日,大家割了衣衿,寫了盟誓之言,彼此收好。
還要留他再住幾日,因他是少年夫妻,不好強留,隻得備禮送歸。
秀英守着丈夫靈柩,終日戚戚,因要保護胎氣,不敢十分啼哭。
到了十月滿足,果然生下一子,合家大喜,取名“金哥”。
存厚夫婦也喜添了外孫,女婿有後,買禮來看,安慰了女兒一番。
秀英生兒子後,隻望蘭芬生個女兒,好做媳婦。
不上數日,蘭芬果生一女,取名“娟娟”。
遂了秀英心願,便暗暗送過十兩銀子,叫他調養。
要曉得林母年紀已老,家事久付兒子,兒子死了,銀錢出入全憑媳婦掌管,所以每事秀英作主。
秀英認定蘭芬的女兒是他媳婦,愈加親熱,送錢送米,四時不斷。
來年,金哥周歲,請君寵夫婦來吃周歲酒,蘭芬即帶娟娟同來。
相見後,一個抱着女道:“叫我聲婆婆。
”一個抱着兒道:“叫我聲丈母。
”看了果然天生一對。
金哥戴一頂珠帽子,秀英道:“如何妻子帽上沒有?”取出幾粒珠子與他釘在帽上。
蘭芬道:“你與媳婦的,我倒不好推卻。
”說說笑笑,歡喜不了。
外邊親朋飲酒,到晚方散。
其年秋試,君寵中了舉人,蘭芬的快活不必說了。
秀英聞報,亦一悲一喜:喜的是姊夫親家得中,兒子有了靠托;悲的是丈夫若在,亦可望中,如今隻望着兒子有好日做太夫人了。
君寵中後,料理報錄人等一應費用及進京會試盤費,免不得又要秀英贊助的了。
會試回來,雖然不中,然中了舉人,究比做窮秀才時氣象不同,隻在秀英面上,事事要好。
秀英甚是感激。
看官,要知陳氏世代單傳,親族絕少,故秀英與君寵夫妻竟為長城之靠了。
光陰易過,倏又三載。
其時,金哥年交四歲。
一日蘭芬到來,見了林老院君,說了些寒溫的話,挽着秀英手,走到房中坐下,說道:“我有一事,要與妹妹商量,你姊夫還要自來拜懇。
”秀英問道:“有話請說。
”蘭芬道:“今年你姊丈又要進京會試,思想圖一官做,好報你恩德。
但如今世界以錢為尚,必要用錢打點,方得到手,故托我來說,欲與吾妹處挪借二千金,日後僥幸得官,本利奉還,抉不有負。
” 話才未完,外邊人來報道:“胡大爺在外。
”秀英吩咐:“請書房裡坐。
”便同蘭芬走出相見。
君寵才揖下去。
秀英在旁還禮,就請君寵上坐,自己與蘭芬坐在下面相陪。
秀英就問:“姊夫上京,榮行何日?”君寵道:“隻在數日内起身。
正有一事托内人到來奉懇,未識肯周全否?如蒙許諾,寫得借券在此。
”忙向袖中取出,付與妻子交代秀英。
秀英道:“這個倒也不必。
但家中并無現銀,隻有黃金一百兩,是先夫遺下之物,從來不用的。
今姊夫為着功名要用,願以奉借。
隻要得官後賜還,勿負我孤兒寡婦便好。
至于借券,倒覺客套了。
”一面說,一面将借券揣在蘭芬袖中。
君寵道:“既然不要借券,我便對天立誓,何如?”就起身走下階去。
秀英口中連稱“不必”,又不好把他扯住。
隻見君寵走到庭中,對天深深一揖,發誓道:“我胡君寵若負此項恩錢義債,來世合家變狗,永無人身”秀英道:“姊丈太言重了。
”心上倒覺過意不去。
即便走至房中,取出黃金百兩,放在桌上,請他收去。
君寵欣然領受,千恩萬謝而去。
蘭芬亦道:“賢妹放心,他曾說過:若做了官,等待金哥大了,接去任上做親,不要費你半點心力。
”又道:“我尚不能在此擔擱,待他起身後再來陪你。
”秀英道:“既如此,有了上京日子,我叫孩兒來送。
”蘭芬道:“孩兒年紀小,不必了。
”遂訂後會而别。
未識君寵得官以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回
财上分明大丈夫,忘人恩義最為愚。
莫言頭上天難問,報應能差铢黎無? 話說君寵第二次進京,又不登第,就了知縣班,幸虧借得百兩黃金,換了銀子,打點部内,謀一好
秀英見丈夫身喪,呼天搶地,隻求同死,不願獨生。
哭了三日,水米不沾,一絲兩氣,奄奄待盡。
斯時,急壞了林母,請他父母來勸,亦是不依。
左思右想:“除非他結義的姊姊蘭芬到來,庶能勸解。
”遂喚轎子去接。
蘭芬慌忙就到,走進房來,隻見秀英睡在床上,頭蓬發亂,眼腫唇焦,哭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蘭芬坐在床沿上,執着手道:“賢妹,你不是死的話,将來千斤擔子都在你身上。
我聞得你已經有孕,留得命在,倘謝天生個兒子,好與妹夫傳宗接代。
若徒然哭死無益,絕了丈夫宗嗣,反是大罪人了。
”秀英見蘭芬說得有理,微微點了點頭。
蘭芬便道:“你三日不食,不要餓壞了。
叫快拿粥來,我陪你吃。
”須臾,粥已端至。
秀英見勸不過,坐起來陪蘭芬吃了半碗。
又哭起來。
蘭芬道:“你不要哭了。
我與你離多會少,今日到此,怕你苦壞身子,特來與你解解悶。
你聽我的話,我住在此陪你幾日回去。
”秀英道:“多謝姊姊忠言相勸,我聽你話便了。
”婆婆見媳婦吃了粥,略略寬心。
合家都道:“虧得蘭芬小姐勸住了哭。
”夜間,姊妹同床聚話,便不見寂寞。
果然秀英漸進飲食,強起步履。
到悲哀時節,蘭芬又将幾句話說講。
半月後,胡家來接,蘭芬便要回去。
秀英又哭起來。
蘭芬道:“我有一句衷腸話,未識賢妹意下如何?”秀英道:“姊姊有話,但說不妨。
”蘭芬悄悄說道:“我與你俱懷身孕,今日說定,将來你若生男,我若生女,便把我女做你媳婦;你若生女,我若生男,便把我兒做你女婿。
若并生男,叫他結為兄弟;若并生女,叫他結為姊妹。
你道好也不好?”秀英聽了甚喜,便道:“既如此,我去與婆婆說了,今日割衿為定。
”忙去禀知婆婆。
林母亦道甚好。
當日,大家割了衣衿,寫了盟誓之言,彼此收好。
還要留他再住幾日,因他是少年夫妻,不好強留,隻得備禮送歸。
秀英守着丈夫靈柩,終日戚戚,因要保護胎氣,不敢十分啼哭。
到了十月滿足,果然生下一子,合家大喜,取名“金哥”。
存厚夫婦也喜添了外孫,女婿有後,買禮來看,安慰了女兒一番。
秀英生兒子後,隻望蘭芬生個女兒,好做媳婦。
不上數日,蘭芬果生一女,取名“娟娟”。
遂了秀英心願,便暗暗送過十兩銀子,叫他調養。
要曉得林母年紀已老,家事久付兒子,兒子死了,銀錢出入全憑媳婦掌管,所以每事秀英作主。
秀英認定蘭芬的女兒是他媳婦,愈加親熱,送錢送米,四時不斷。
來年,金哥周歲,請君寵夫婦來吃周歲酒,蘭芬即帶娟娟同來。
相見後,一個抱着女道:“叫我聲婆婆。
”一個抱着兒道:“叫我聲丈母。
”看了果然天生一對。
金哥戴一頂珠帽子,秀英道:“如何妻子帽上沒有?”取出幾粒珠子與他釘在帽上。
蘭芬道:“你與媳婦的,我倒不好推卻。
”說說笑笑,歡喜不了。
外邊親朋飲酒,到晚方散。
其年秋試,君寵中了舉人,蘭芬的快活不必說了。
秀英聞報,亦一悲一喜:喜的是姊夫親家得中,兒子有了靠托;悲的是丈夫若在,亦可望中,如今隻望着兒子有好日做太夫人了。
君寵中後,料理報錄人等一應費用及進京會試盤費,免不得又要秀英贊助的了。
會試回來,雖然不中,然中了舉人,究比做窮秀才時氣象不同,隻在秀英面上,事事要好。
秀英甚是感激。
看官,要知陳氏世代單傳,親族絕少,故秀英與君寵夫妻竟為長城之靠了。
光陰易過,倏又三載。
其時,金哥年交四歲。
一日蘭芬到來,見了林老院君,說了些寒溫的話,挽着秀英手,走到房中坐下,說道:“我有一事,要與妹妹商量,你姊夫還要自來拜懇。
”秀英問道:“有話請說。
”蘭芬道:“今年你姊丈又要進京會試,思想圖一官做,好報你恩德。
但如今世界以錢為尚,必要用錢打點,方得到手,故托我來說,欲與吾妹處挪借二千金,日後僥幸得官,本利奉還,抉不有負。
” 話才未完,外邊人來報道:“胡大爺在外。
”秀英吩咐:“請書房裡坐。
”便同蘭芬走出相見。
君寵才揖下去。
秀英在旁還禮,就請君寵上坐,自己與蘭芬坐在下面相陪。
秀英就問:“姊夫上京,榮行何日?”君寵道:“隻在數日内起身。
正有一事托内人到來奉懇,未識肯周全否?如蒙許諾,寫得借券在此。
”忙向袖中取出,付與妻子交代秀英。
秀英道:“這個倒也不必。
但家中并無現銀,隻有黃金一百兩,是先夫遺下之物,從來不用的。
今姊夫為着功名要用,願以奉借。
隻要得官後賜還,勿負我孤兒寡婦便好。
至于借券,倒覺客套了。
”一面說,一面将借券揣在蘭芬袖中。
君寵道:“既然不要借券,我便對天立誓,何如?”就起身走下階去。
秀英口中連稱“不必”,又不好把他扯住。
隻見君寵走到庭中,對天深深一揖,發誓道:“我胡君寵若負此項恩錢義債,來世合家變狗,永無人身”秀英道:“姊丈太言重了。
”心上倒覺過意不去。
即便走至房中,取出黃金百兩,放在桌上,請他收去。
君寵欣然領受,千恩萬謝而去。
蘭芬亦道:“賢妹放心,他曾說過:若做了官,等待金哥大了,接去任上做親,不要費你半點心力。
”又道:“我尚不能在此擔擱,待他起身後再來陪你。
”秀英道:“既如此,有了上京日子,我叫孩兒來送。
”蘭芬道:“孩兒年紀小,不必了。
”遂訂後會而别。
未識君寵得官以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莫言頭上天難問,報應能差铢黎無? 話說君寵第二次進京,又不登第,就了知縣班,幸虧借得百兩黃金,換了銀子,打點部内,謀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