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九 賠遺金暗中獲隽 拒美色眼下登科

關燈
第一回 功名富貴皆言命,豈料天心有改移? 财色不教方寸亂,自然福祿永想随。

     世人有言:“窗下莫言命,場中不論文。

    ”是知場中去取,全憑本人之命。

    命不該中,雖有高才,往往遺落孫山之外。

    然此為尋常之人而言,若有志之士,則又不可以此說限量。

     當年有個唐臯秀才,屢考不中,發憤讀書,嘗說道:“愈讀愈不中,唐臯其如命何?愈不中愈讀,命其如唐臯何?”後來果然中了狀元。

    可知人能勤苦讀書,雖命不該中,亦可挽回轉來。

    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也。

     那知文章而外,尚有一種挽回命數的道理,則若如廣積陰骘:陰骘之内,又莫大于見色不淫,臨财不苟。

    讀書人苟能于此處留心,舉人進士,可以操券而獲。

    今先說一不貪财的故事。

     江南常州府有兩個秀才,一個姓康,名友仁;一個姓丁,名國株。

    從幼同窗讀書,到二十歲外,俱進了學。

    友仁為人忠厚謙退,質地卻在鈍的一邊,文才亦甚平平。

    國株質地聰明,懂事伶俐,不免有幾分自負之意。

    故論文章,則康遜于丁;論人品,則丁遜于康。

    國棟家道稍落,尚能溫飽;友仁則一貧如洗,處館糊口。

    應了幾回秋試,俱不得中。

    友仁唯自怨文字不好,功夫未到;國棟每下第,則罵房師和主考,叫冤稱屈不了。

     其年又值秋試之期,兩人立意俱要科舉,約作同行。

    到了七月中旬,叫一小船,各帶了随身行李,往金陵進發。

    不一日,到了鎮江,船出江口,卻遇着了逆風,船小風大,不能前進,隻得歇在江邊等候。

    等了一晝夜,風逆如故,兩人坐在舟中,甚是無聊,一同上岸閑步。

    沿着江岸一路走去,不上半裡,見有一所古廟,廟門半開,同步進去。

     友仁走近佛座,見有一青布包在拜單左首地下,用手拾起,頗覺沉重。

    國棟尚在廊下徘徊,遂以手招他道:“進來,看件東西”國株走進,見友仁手内拿一布包,接來手中掂一掂,知有物在内,便拉友仁走到殿後,放在階沿石上解開一看,足足的十封銀子,計有百兩,以手拍友仁肩道:“恭喜發财了見者有分,快快回船去罷。

    ”友仁道:“這銀子必定是過客遺忘的,隻怕要來尋覓,等在這裡還他才是。

    ”國棟道:“真正書呆子我既拾了,便是我物。

    從來說,拾得拾得,皇帝奪不得。

    管他來尋不來尋” 友仁道:“不是這樣說。

    那失物的人,若使有餘的還好,若是一個窮人,或遇急難,千方百計弄來的,偶爾失落,走頭無路,便有性命之憂。

    古人雲:臨财無苟得。

    正在此等意外之财上,須要守得定。

    等候在此,遇見失物的人交還了他,方是我輩所為。

    ”國棟道:“你說等,等到幾時?倘他不來,難道呆呆的隻管等去,把國名大事反錯過不成?”友仁道:“這失物的人,隻因匆忙之中,一時遺失,後來想着了,必趕來尋覓。

    況場期尚遠,在此等幾日也不妨。

    ”國棟道:“我不耐煩等他。

    ”友仁道:“兄既不耐煩,請兄先到南京,我獨在此等候便了。

    ”國棟見他執意要等,便假意道:“等來還他,也是你的好意。

    但荒野孤廟中,你獨自一人,懷着百兩銀子住在此間,倘遇着小人,隻怕連你的性命都要送掉了你若必要等,不如我替你收着銀子,你在此等着了尋的人,你同他到南京來取,萬無一失,不好麼?”友仁是忠厚人,聽見說得有理,那裡疑他有别樣心腸,道:“這個最好的了。

    ”同到船來,恰好風色已順,船正要開,友仁遂将銀子交代國棟,取了随身鋪蓋,重到廟裡來。

     看廟的老和尚出外方歸,見了友仁,便問:“相公何來?”友仁道:“吾約一朋友在此相會,此時不來,定然明日早到,欲在此借宿一夜,飯錢房金,照例奉納,未識可否?”和尚道:“十方世界,有甚不可?房内現有空床,就在上面安睡便了。

    ”晚上就吃了和尚的兩碗薄粥,安宿一宵。

     明日起來,就立在廟門口親等。

    等了一回,不見有人來,走到佛前拜單上呆呆坐着。

    老和尚搬出飯來,便道:“相公用飯。

    ”友仁吃過,約絕不見有人進廟,他一步不敢走開。

    直到下午,隻見一人氣急敗壞奔來,汗流滿面,一徑就到佛殿上,東張西看,失魂落魄的一般,兩隻手在頭上亂搔,口中不住的說道:“怎了怎了”友仁從旁冷眼看着,心内想道:“失落銀子的,想必就是他了。

    ”遂上前問道:“朋友,你為着何事,如此着急?”那人一看友仁是個斯文人,便道:“不瞞相公說,我有一樁急事,如何弄得沒結煞了。

    ”友仁道:“你且與我細說,或有商量,也未可知。

    ”那人道:“我姓趙,鎮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