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九 賠遺金暗中獲隽 拒美色眼下登科
關燈
小
中
大
父親在南京當差,因虧空官項銀兩,收在上元縣監裡,五日一比,傾家賠墊,尚欠一百餘兩,隻得将舊房典賣。
昨日帶得房價銀百兩,趕往南京,走得力乏,在此坐了片時,起身便去。
夜來打開鋪蓋,不見銀子,想是行路要緊,落掉在此,故急急趕來。
一路追尋到此處不見,是絕望了,那得再有銀子救我父親?”說罷,号天痛哭起來。
友仁道:“且不要哭。
我問你,銀子是什麼包的?”那人道:“是一方舊青布包的,用細麻繩結着,内面共十封,每封十兩,都是桑皮紙包的,放在鋪蓋内,不知如何落了出來。
”友仁道:“既如此,不要慌,我拾在此,還你便了。
”那人道:“果然相公拾得,肯還我麼?”友仁道:“我若不肯還你,去已久了,為何還等在此?”那人忙跪下叩謝道:“若得相公如此,真救我父子性命了,此恩此德,何以報答” 那和尚始初不知他們說些什麼話,繼而聽見一個失銀,一個拾得,又肯還他,便插口道:“相公,你說要等一個朋友相會,莫非是他麼?”友仁道:“正是。
”和尚道:“阿彌陀佛相公真正讀書君子,今科必定高中。
”又向那人道:“你遇着這位相公,卻不是天大造化麼”那人喜動顔色,感謝不盡。
友仁道:“還有一說,我雖拾得銀子,隻因此處荒野,恐有他失,已托一朋友帶往南京,須到南京還你。
”那人道:“我本要到南京,有人先帶了去,最好的了。
”友仁道:“如此,我與你同行便了。
”送了和尚二錢銀子,别了就行。
江口搭了船。
不上兩日,已到水西門,兩人取了行李,就到貢院前,訪問國棟寓所。
有認得的,指點道:“他寓所借在淮清橋堍下。
”依言尋去,果見門上有貼頭,上寫“丁國棟寓此”。
二人走進。
國棟一見友仁,便道:“你來了麼?”友仁答聲“才到”,又問:“這位何人?”友仁道:“就是拾他銀子的。
兄别後,我等到次日下午,他才趕來,說明了,故同他來拿銀子。
”國棟道:“你既拾得,便該還他了,為何領到這裡來?”友仁道:“兄不要作耍,他的銀子是救性命的,他日急得要不得在這裡,快快拿來還他去罷。
”國棟道:“倒也好笑這銀子我見也沒曾見過,如何來向我讨?你托我帶來的不過箱子一隻,這個在此,交還了你,餘事莫向我說。
”說罷,穿好衣服,竟揚揚走開了。
友仁氣得心頭發火,鼻内生煙,口中亂嚷道:“他…他…他人的銀子竟要白賴了豈……豈……豈育此理” 那人跟了友仁來,隻道銀子一到就有;今見此光景,驚得呆了,一雙眼隻看着友仁,但說道:“相公須要救我”撲簌簌掉下淚來。
友仁見他着急,便道:“有,不要慌。
他縱不肯還,我賠也賠還你。
”便将箱子開了,内有幾兩盤纏取出來,付與那人,道:“你先拿去,我也不住在此,我同你到對門飯店中權住,打算還你,看他賴了一百兩銀子怎樣發迹”便一同到飯店中住了。
友仁走到各處朋友寓中,遇了相識的便告訴:“國棟昧心賴銀,我必借貸還他,欲求援手。
”有的曉得了,便說國棟沒良心。
有的笑道:“友仁太呆了,如今世上做好人總要吃虧。
肯借助他的,多不過一兩二兩,少僅三星五星,東奔西走,終日仰面求人,何苦而為之?” 不表衆人之話。
且說友仁到處走了一遭,連自己行李一并當了,湊得五十餘兩。
國棟反在人前說道:“你們不要理他。
他不過借此為名,要人幫助的意思。
”弄得友仁走頭無路。
适有一同店住的徽州人,姓汪,名好義,卻不是應試的,聞知國棟賴銀不還,累及友仁行李典盡,歎道:“人之賢不肖,何相懸若此”走來對友仁道:“兄一介寒儒,為了他人之事,不顧自己功名,可謂難得。
但今日八月初六,入場不遠,所借銀子已賠過多少了?”友仁道:“約有五十餘兩。
但吾此時心亂如麻,入場也無益,打算回去賣房還他。
”好義道:“兄功名事大,還當料理場事。
吾助兄白銀二十兩,以完此事。
”又對那失銀的道:“其餘少的,你當自去打算,莫再累及康相公了。
”那人道:“我見康相公東挪西湊,心上本自不安,今承相公為了康相公周濟小人,怎敢再去累他?康相公,你打點進場罷。
若如丁相公行為,我命早已休了”好義便取二十兩銀子付他,一總算來,已有七十多兩,遂千愚萬謝而去。
話說友仁此時心略放下,忙忙收拾考具,初八日随衆入場,已弄得力盡筋疲,題目到手,一句也做不出,隻得随手寫去,草草完了七篇文字。
二場、三場,也不過潦草塞責,自料必無中理,垂頭喪氣而歸。
丁國棟得了百兩銀子,喜出望外,便去三山街上買綢緞,買氈貨,諸事從容
昨日帶得房價銀百兩,趕往南京,走得力乏,在此坐了片時,起身便去。
夜來打開鋪蓋,不見銀子,想是行路要緊,落掉在此,故急急趕來。
一路追尋到此處不見,是絕望了,那得再有銀子救我父親?”說罷,号天痛哭起來。
友仁道:“且不要哭。
我問你,銀子是什麼包的?”那人道:“是一方舊青布包的,用細麻繩結着,内面共十封,每封十兩,都是桑皮紙包的,放在鋪蓋内,不知如何落了出來。
”友仁道:“既如此,不要慌,我拾在此,還你便了。
”那人道:“果然相公拾得,肯還我麼?”友仁道:“我若不肯還你,去已久了,為何還等在此?”那人忙跪下叩謝道:“若得相公如此,真救我父子性命了,此恩此德,何以報答” 那和尚始初不知他們說些什麼話,繼而聽見一個失銀,一個拾得,又肯還他,便插口道:“相公,你說要等一個朋友相會,莫非是他麼?”友仁道:“正是。
”和尚道:“阿彌陀佛相公真正讀書君子,今科必定高中。
”又向那人道:“你遇着這位相公,卻不是天大造化麼”那人喜動顔色,感謝不盡。
友仁道:“還有一說,我雖拾得銀子,隻因此處荒野,恐有他失,已托一朋友帶往南京,須到南京還你。
”那人道:“我本要到南京,有人先帶了去,最好的了。
”友仁道:“如此,我與你同行便了。
”送了和尚二錢銀子,别了就行。
江口搭了船。
不上兩日,已到水西門,兩人取了行李,就到貢院前,訪問國棟寓所。
有認得的,指點道:“他寓所借在淮清橋堍下。
”依言尋去,果見門上有貼頭,上寫“丁國棟寓此”。
二人走進。
國棟一見友仁,便道:“你來了麼?”友仁答聲“才到”,又問:“這位何人?”友仁道:“就是拾他銀子的。
兄别後,我等到次日下午,他才趕來,說明了,故同他來拿銀子。
”國棟道:“你既拾得,便該還他了,為何領到這裡來?”友仁道:“兄不要作耍,他的銀子是救性命的,他日急得要不得在這裡,快快拿來還他去罷。
”國棟道:“倒也好笑這銀子我見也沒曾見過,如何來向我讨?你托我帶來的不過箱子一隻,這個在此,交還了你,餘事莫向我說。
”說罷,穿好衣服,竟揚揚走開了。
友仁氣得心頭發火,鼻内生煙,口中亂嚷道:“他…他…他人的銀子竟要白賴了豈……豈……豈育此理” 那人跟了友仁來,隻道銀子一到就有;今見此光景,驚得呆了,一雙眼隻看着友仁,但說道:“相公須要救我”撲簌簌掉下淚來。
友仁見他着急,便道:“有,不要慌。
他縱不肯還,我賠也賠還你。
”便将箱子開了,内有幾兩盤纏取出來,付與那人,道:“你先拿去,我也不住在此,我同你到對門飯店中權住,打算還你,看他賴了一百兩銀子怎樣發迹”便一同到飯店中住了。
友仁走到各處朋友寓中,遇了相識的便告訴:“國棟昧心賴銀,我必借貸還他,欲求援手。
”有的曉得了,便說國棟沒良心。
有的笑道:“友仁太呆了,如今世上做好人總要吃虧。
肯借助他的,多不過一兩二兩,少僅三星五星,東奔西走,終日仰面求人,何苦而為之?” 不表衆人之話。
且說友仁到處走了一遭,連自己行李一并當了,湊得五十餘兩。
國棟反在人前說道:“你們不要理他。
他不過借此為名,要人幫助的意思。
”弄得友仁走頭無路。
适有一同店住的徽州人,姓汪,名好義,卻不是應試的,聞知國棟賴銀不還,累及友仁行李典盡,歎道:“人之賢不肖,何相懸若此”走來對友仁道:“兄一介寒儒,為了他人之事,不顧自己功名,可謂難得。
但今日八月初六,入場不遠,所借銀子已賠過多少了?”友仁道:“約有五十餘兩。
但吾此時心亂如麻,入場也無益,打算回去賣房還他。
”好義道:“兄功名事大,還當料理場事。
吾助兄白銀二十兩,以完此事。
”又對那失銀的道:“其餘少的,你當自去打算,莫再累及康相公了。
”那人道:“我見康相公東挪西湊,心上本自不安,今承相公為了康相公周濟小人,怎敢再去累他?康相公,你打點進場罷。
若如丁相公行為,我命早已休了”好義便取二十兩銀子付他,一總算來,已有七十多兩,遂千愚萬謝而去。
話說友仁此時心略放下,忙忙收拾考具,初八日随衆入場,已弄得力盡筋疲,題目到手,一句也做不出,隻得随手寫去,草草完了七篇文字。
二場、三場,也不過潦草塞責,自料必無中理,垂頭喪氣而歸。
丁國棟得了百兩銀子,喜出望外,便去三山街上買綢緞,買氈貨,諸事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