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六 愚百姓人招假婿 賢縣主天配良緣
關燈
小
中
大
,自然有些油水的事來了,便帶笑問道:“錢爺有事欲商,隻恐在下才拙做不來。
”錢監生道:“不要取笑。
我且問你,此間有一起課的老王,二兄可認得麼?”百曉道:“素來相識,為何問他?”錢監生道:“吾在上海,本欲娶一小妾回去,适往問蔔,見他家中有一女子,到也看得過,甚為中意,欲煩二兄為媒。
财禮不拘數目,隻要事成。
”百曉便道:“容易,容易。
說了大爺名姓,包管一說即成。
”賽葛道:“你不要誇口,這老王為人有些蹊跷,未必容易。
”百曉道:“從來财物動人心,錢大爺既肯出大價錢,憑着你我這張嘴,甜言蜜語,不怕老王不依。
”賽葛道:“既如此,你沖頭陣,明日你且去說。
倘或不允,吾添生力軍幫你,如何?”說說笑笑,夜膳已至,三人共欽。
臨别時,錢監生先送了二兩頭,殷勤緻囑道:“事若有成,改日還要重謝。
”二人稱謝而去。
百曉睡了一夜,天明起來,恐老王占蔔尚忙,吃過早膳,慢騰騰走到老王店中,拱手道:“王兄,近日财氣旺否?”老王道:“托福,托福。
”兩人坐定,略叔幾句寒溫。
百曉便問道:“令愛貴庚幾何?”老王道:“十六歲了。
”百曉道:“曾定親不曾?”老王道:“尚未受聘。
”百曉道:“到此年紀,也不可緩了。
小弟今日特為令愛親事而來。
如令愛才貌,必得嫁在富厚人家,呼奴使婢,穿好吃好,方不枉此一生。
若嫁在清苦人家,如何過得日子?豈非為父母的活害了他了?小弟與兄相厚,卻尋一個大财主與令愛作伐。
”老王道:“大财主人焉肯與我貧家對系?”百曉道:“兄言雖是,但隻要不圖虛名,專求實在受用,貧亦可以配富。
不瞞兄說,今有一崇明富人,姓錢。
身上貢生,家私巨萬。
年紀不滿三十。
因無正室,欲在此地娶一偏房娘子,财禮要多就多。
久慕令愛芳名,特托小弟為媒,此是令愛大福,王兄萬勿錯過。
”老王從來不得罪人,一聞欲娶女兒作妾,便勃然變色道:“我老王雖窮,決不肯變賣女兒,勿開尊口!”便起身道:“适有小事,失陪了。
”竟一直走開。
百曉一場沒趣,怏怏出門。
一路思想:“倒被賽葛料着了,此時作何理會?” 卻說賽葛是日已在錢家等候。
正談笑間,忽見百曉垂頭喪氣走來,明知不妥,便道:“百曉兄,想王家之事已停妥了?”百曉隻把頭來搖。
錢監生道:“可是不諧了?”百曉因将自己如何說法,老王如何回絕,一一說了。
錢監生意興索然,便向賽葛道:“兄有高見,玉成此事,決不相負。
”賽葛道:“門路卻有,但白手做不來的。
錢兄不惜所費,不要性急,吾去尋一人來,包管此女到手。
”錢監生大喜請教,賽葛疊兩個指頭細細說來。
正是: 計就月中擒玉兔,謀成日裡捉金烏。
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回
使盡心機破盡财,那知乖處把成呆。
好花欲采無從采,始信紅顔是禍胎。
話說錢監生思圖壽姑為妾,老王不允,因向賽葛問計。
賽葛便道:“此女本非老王親生,是北門外尤大的女兒過繼與他的。
倘弄出尤大來作主,不怕此女不到手。
但尤大如今不在上海居住,搬往青浦去了,必須尋他回來,故說先要破費錢鈔。
”錢監生聞言大喜,即取十兩銀子與賽葛,道:“權作盤費,煩兄明日就行。
”賽葛對百曉道:“你我同去,何如?”百曉道:“當得奉陪。
”吃了晚飯而别。
再說尤大自女兒過繼出門後,屋也賣了,一身無着,溜來溜去,溜到青浦居住了。
一日,正立門首,隻見兩人走來,把他一認,問道:“你是尤兄呀?”尤大聽是同鄉聲音,便應道:“正是。
”二人走進,拱手道:“多年不會。
”尤大仔細一想,道:“原來是張、李二兄,到此何幹?”賽葛道:“知道吾兄窘乏,特送大大一注财香到門。
我兄不知要不要?”尤大忙問道:“财香在那裡?說我不要,難道是背财生的?”賽葛道:“兄從前過繼與老王的令愛,今日長成了,出落得一表人才。
育一财主欲要娶她作妾,肯出大大财禮。
我弟兄二人知是吾兄親生的,故請你回去作主。
兄若不去,此種财香獨歸老王之手了,豈不可惜?”尤大道:“這是極好的了,隻是兩手空空,如何起身得動?”賽葛道:“兄若肯去,便舟同往,何如?” 尤大大喜,亦無甚行李,帶上了門,跟着二人便走。
開船正遇順風,不兩日便到了上海,一齊同到錢家。
二人先進内說:“尤大來了,須要先與他些甜頭。
”錢監生點頭,便叫請進。
正值午牌時分,便請尤大吃飯。
尤大是清淡久的人,見了大酒大肉,撺嗓了一飽。
錢監生慢慢的踱将出來。
賽葛向尤大道:“此位便是崇明錢大爺,為人極好,家裡又富。
因慕令愛才貌,欲娶為妾,故尋兄來,聘禮竟是三百兩。
兄若嫌輕,即再添些也不妨。
今晚即立紅契,先交定親銀三十兩,餘待令愛過門,一并交清。
”尤大聽見有三百兩銀子到手,已是滿心歡喜,又先交三十兩,可作大大的賭本,正中下懷,便一一應承道:“明日吾去與老王說,女兒是吾生的,不怕他不依。
”是夜,寫定婚書,先交三十兩銀子。
尤大巴不得天曉,一到次日清早,趕到王家。
老王一見尤大進門,起身問道:“尤兄,久不會面,今日甚風吹得到此?來得恁早。
”尤大道:“一來奉候,二來看看女兒。
”老王叩喚壽姑出來相見。
壽姑因是自己父親,十年相隔,道了萬福,在旁陪坐。
問道:“爹爹幾時到的?”尤大道:“昨日。
”又問:“昨夜擔擱何處?”尤大道:“在布鋪錢……”便縮住了口,改說道:“在一朋友人家過宿。
” 壽姑乖覺,察言觀色,有些蹊跷,便起身道:“我去取茶來。
”又向老王道:“茶葉瓶放在何處?”老王會意,便道:“我來拿與你。
”起身走進。
壽姑走至竈下,悄悄對老王道:“我父親到此,似乎不懷好意,方才說出一
”錢監生道:“不要取笑。
我且問你,此間有一起課的老王,二兄可認得麼?”百曉道:“素來相識,為何問他?”錢監生道:“吾在上海,本欲娶一小妾回去,适往問蔔,見他家中有一女子,到也看得過,甚為中意,欲煩二兄為媒。
财禮不拘數目,隻要事成。
”百曉便道:“容易,容易。
說了大爺名姓,包管一說即成。
”賽葛道:“你不要誇口,這老王為人有些蹊跷,未必容易。
”百曉道:“從來财物動人心,錢大爺既肯出大價錢,憑着你我這張嘴,甜言蜜語,不怕老王不依。
”賽葛道:“既如此,你沖頭陣,明日你且去說。
倘或不允,吾添生力軍幫你,如何?”說說笑笑,夜膳已至,三人共欽。
臨别時,錢監生先送了二兩頭,殷勤緻囑道:“事若有成,改日還要重謝。
”二人稱謝而去。
百曉睡了一夜,天明起來,恐老王占蔔尚忙,吃過早膳,慢騰騰走到老王店中,拱手道:“王兄,近日财氣旺否?”老王道:“托福,托福。
”兩人坐定,略叔幾句寒溫。
百曉便問道:“令愛貴庚幾何?”老王道:“十六歲了。
”百曉道:“曾定親不曾?”老王道:“尚未受聘。
”百曉道:“到此年紀,也不可緩了。
小弟今日特為令愛親事而來。
如令愛才貌,必得嫁在富厚人家,呼奴使婢,穿好吃好,方不枉此一生。
若嫁在清苦人家,如何過得日子?豈非為父母的活害了他了?小弟與兄相厚,卻尋一個大财主與令愛作伐。
”老王道:“大财主人焉肯與我貧家對系?”百曉道:“兄言雖是,但隻要不圖虛名,專求實在受用,貧亦可以配富。
不瞞兄說,今有一崇明富人,姓錢。
身上貢生,家私巨萬。
年紀不滿三十。
因無正室,欲在此地娶一偏房娘子,财禮要多就多。
久慕令愛芳名,特托小弟為媒,此是令愛大福,王兄萬勿錯過。
”老王從來不得罪人,一聞欲娶女兒作妾,便勃然變色道:“我老王雖窮,決不肯變賣女兒,勿開尊口!”便起身道:“适有小事,失陪了。
”竟一直走開。
百曉一場沒趣,怏怏出門。
一路思想:“倒被賽葛料着了,此時作何理會?” 卻說賽葛是日已在錢家等候。
正談笑間,忽見百曉垂頭喪氣走來,明知不妥,便道:“百曉兄,想王家之事已停妥了?”百曉隻把頭來搖。
錢監生道:“可是不諧了?”百曉因将自己如何說法,老王如何回絕,一一說了。
錢監生意興索然,便向賽葛道:“兄有高見,玉成此事,決不相負。
”賽葛道:“門路卻有,但白手做不來的。
錢兄不惜所費,不要性急,吾去尋一人來,包管此女到手。
”錢監生大喜請教,賽葛疊兩個指頭細細說來。
正是: 計就月中擒玉兔,謀成日裡捉金烏。
且聽下回分解。
好花欲采無從采,始信紅顔是禍胎。
話說錢監生思圖壽姑為妾,老王不允,因向賽葛問計。
賽葛便道:“此女本非老王親生,是北門外尤大的女兒過繼與他的。
倘弄出尤大來作主,不怕此女不到手。
但尤大如今不在上海居住,搬往青浦去了,必須尋他回來,故說先要破費錢鈔。
”錢監生聞言大喜,即取十兩銀子與賽葛,道:“權作盤費,煩兄明日就行。
”賽葛對百曉道:“你我同去,何如?”百曉道:“當得奉陪。
”吃了晚飯而别。
再說尤大自女兒過繼出門後,屋也賣了,一身無着,溜來溜去,溜到青浦居住了。
一日,正立門首,隻見兩人走來,把他一認,問道:“你是尤兄呀?”尤大聽是同鄉聲音,便應道:“正是。
”二人走進,拱手道:“多年不會。
”尤大仔細一想,道:“原來是張、李二兄,到此何幹?”賽葛道:“知道吾兄窘乏,特送大大一注财香到門。
我兄不知要不要?”尤大忙問道:“财香在那裡?說我不要,難道是背财生的?”賽葛道:“兄從前過繼與老王的令愛,今日長成了,出落得一表人才。
育一财主欲要娶她作妾,肯出大大财禮。
我弟兄二人知是吾兄親生的,故請你回去作主。
兄若不去,此種财香獨歸老王之手了,豈不可惜?”尤大道:“這是極好的了,隻是兩手空空,如何起身得動?”賽葛道:“兄若肯去,便舟同往,何如?” 尤大大喜,亦無甚行李,帶上了門,跟着二人便走。
開船正遇順風,不兩日便到了上海,一齊同到錢家。
二人先進内說:“尤大來了,須要先與他些甜頭。
”錢監生點頭,便叫請進。
正值午牌時分,便請尤大吃飯。
尤大是清淡久的人,見了大酒大肉,撺嗓了一飽。
錢監生慢慢的踱将出來。
賽葛向尤大道:“此位便是崇明錢大爺,為人極好,家裡又富。
因慕令愛才貌,欲娶為妾,故尋兄來,聘禮竟是三百兩。
兄若嫌輕,即再添些也不妨。
今晚即立紅契,先交定親銀三十兩,餘待令愛過門,一并交清。
”尤大聽見有三百兩銀子到手,已是滿心歡喜,又先交三十兩,可作大大的賭本,正中下懷,便一一應承道:“明日吾去與老王說,女兒是吾生的,不怕他不依。
”是夜,寫定婚書,先交三十兩銀子。
尤大巴不得天曉,一到次日清早,趕到王家。
老王一見尤大進門,起身問道:“尤兄,久不會面,今日甚風吹得到此?來得恁早。
”尤大道:“一來奉候,二來看看女兒。
”老王叩喚壽姑出來相見。
壽姑因是自己父親,十年相隔,道了萬福,在旁陪坐。
問道:“爹爹幾時到的?”尤大道:“昨日。
”又問:“昨夜擔擱何處?”尤大道:“在布鋪錢……”便縮住了口,改說道:“在一朋友人家過宿。
” 壽姑乖覺,察言觀色,有些蹊跷,便起身道:“我去取茶來。
”又向老王道:“茶葉瓶放在何處?”老王會意,便道:“我來拿與你。
”起身走進。
壽姑走至竈下,悄悄對老王道:“我父親到此,似乎不懷好意,方才說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