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二 馬元美為兒求淑女 唐長姑聘妹配衰翁
關燈
小
中
大
好順天安分,度此餘年罷。
長姑聞之,思量公公所說也卻有理,然馬氏累世積善,難道宗祧滅絕,竟做若敖無祀之鬼不成?隻有勸得公公續娶,後代之延還有一線可望。
“吾思老年生子,亦是常事。
況公公年齒雖高,看他精神尚奸,何以見得不能生育?” 一日,呼小婢分付道:“今晚老相公宿處莫将溺器送進,取一灰畚箕放在床前。
如老相公問起時,隻說溺器失手打碎,今晚買不及,如夜來小便,即溺在灰畚箕中便了。
你明日早上取畚箕與吾看。
”小婢不解何意,到夜,果依長姑所言安放。
元美問起,也如長姑所言對答。
元美待下本寬,并不責備一語。
明日清早,小婢果取灰畚箕與長姑看。
長姑見公公所溺之處,灰迹甚深,并不散亂,因思:“公公先天尚足,定能生子,可以續娶的了。
”但又思:“續娶婆婆,必得性格溫柔,婆媳間方能一心一意,合得日子來。
倘如公公所言,果娶一個不好的,情性乖張,作事颠倒,平日搖唇鼓舌,欺老吓小,弄得家中時刻不甯,不唯生兒無望,公公老年人如何受得這般氣苦?是無益而有害,我反是一個罪人了。
若但據媒人之言,說好說歹,總未可信,要得一耳聞目見,果然好的,方可放心。
”思來想去,不止一日。
忽然拍手道:“有了,有了!吾家妹子幼姑,為人謹慎,性氣和平。
平日吾說的話,百依百順。
娶得他來做吾婆婆,既得生子傳代,又與吾同心合意,方是萬全無失。
但恐老少不對,爹娘不聽。
”躊躇一晌,道:“必須如此如此,不怕爹娘不依。
且待明日回去面求便了。
”但未識長姑回去若何說法,有德夫婦聽與不聽,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回
棋分黑白定高低,絕處逢生始出奇。
八十老翁延似續,當先一着少人知。
話說長姑思聘妹子為姑,一夜不曾合眼。
絕早起來梳洗,即喚轎夫伺候,一身素服,外面罩件色衣,走向堂前告禀公公道:“媳婦今日回家探望父母,去去便歸。
公公萬勿他出。
”說罷,即乘轎而去。
元美見媳婦匆匆而去,隻疑家中有事,也不去問他。
“但叫吾在家等着他,畢竟回來有什麼話說了。
”按下元美一邊。
且說長姑轎子一到自己門首,便有人進去通報。
有德夫婦聞女兒歸家,迎出廳來。
幼姑見小弟聞大姊歸來,也跟随出來迎接。
有德見女兒衣服外面罩件色衣,便想道:“他是最講究道理的,今日為何改起妝束來?”正欲開口,隻見女兒一到堂前,雙膝跪倒,兩淚交頤,放聲大哭,道:“馬氏後代絕矣!女兒異日必作無祀之鬼,水無出頭日子!望爹娘救我一救!”有德見此光景,大為驚駭,自忖:“女兒素守閨訓,今來求救于我,難道不能守寡,意欲改嫁,欲求父母作主不成?”因道:“汝且起來,坐了細說。
”長姑總不肯起,但道:“女兒有一句話,爹娘如肯聽吾,則女兒便可得生。
如不依吾,今日即死于爹娘之前。
” 有德愈疑。
家人在旁聽者,也疑到長姑這一句說不明白的話,自然思量嫁人了,惟恐父母不依,故此以死相吓。
有德慢慢的道:“汝素知道理,所以吾平日最聽汝言。
今日汝所欲言,一定合理,吾何為不依?”長姑說:“女兒為馬家媳婦,自應為馬家出力。
因念馬氏世代積德,公公一生仁厚,吾丈夫為人,讀書好學,存心厚道,不應無後。
即女兒賦命多蹇,亦自信無他,何至受此慘報?今承繼無人,遂至宗斬祀絕!”長姑說到此處,淚如泉湧,伏地悲哀,哽咽不能成聲。
旁人俱掩面唏噓。
有德夫婦亦流淚不止,因問:“汝意雲何?”長姑說:“就女兒看來,公公年雖高大,精神尚健,相亦多壽,娶得一位婆婆,尚能生子,則馬氏可以有後,女兒終身亦有結局了。
”有德斯時便以手來扶着女兒,帶笑說道:“此卻容易。
隻要汝家公公肯娶,天下豈少女子?汝不過求我為媒的意思,我當出力尋訪,擇一好對頭與你公公作配便了,何必如此光景?”長姑說:“尋訪的話,到也不必爹娘費心,女兒以看中一人在此了。
”有德問是何人。
長姑說:“兒看中的就是吾家妹子,可以為吾婆婆。
”有德大駭,搖頭道:“這卻教我難依。
”長姑見父不允,随向袖中取出利刃,大哭道:“兒命畢于今日矣!”右手持刃,左手按頸,便作欲刎勢。
有德夫婦大驚,向前劈手奪住,道:“兒勿着急,有話從長計較!”長姑把利刃收起,有德從容告說道:“汝妹姻事,自然父母作主。
但汝翁年近七旬,汝妹年才十九,老少相懸,要問汝妹願與不願。
倘其不願,強為主婚,使他終身抱恨,豈非父母害他?于心何忍?”長姑說:“爹言極是。
但女兒去問妹子,妹子允了,爹娘有更變否?”有德夫婦驚心方定,況揣度幼姑必定不肯,因說:“汝妹若允,我爹娘斷無不允之理。
”長姑磕頭謝了
長姑聞之,思量公公所說也卻有理,然馬氏累世積善,難道宗祧滅絕,竟做若敖無祀之鬼不成?隻有勸得公公續娶,後代之延還有一線可望。
“吾思老年生子,亦是常事。
況公公年齒雖高,看他精神尚奸,何以見得不能生育?” 一日,呼小婢分付道:“今晚老相公宿處莫将溺器送進,取一灰畚箕放在床前。
如老相公問起時,隻說溺器失手打碎,今晚買不及,如夜來小便,即溺在灰畚箕中便了。
你明日早上取畚箕與吾看。
”小婢不解何意,到夜,果依長姑所言安放。
元美問起,也如長姑所言對答。
元美待下本寬,并不責備一語。
明日清早,小婢果取灰畚箕與長姑看。
長姑見公公所溺之處,灰迹甚深,并不散亂,因思:“公公先天尚足,定能生子,可以續娶的了。
”但又思:“續娶婆婆,必得性格溫柔,婆媳間方能一心一意,合得日子來。
倘如公公所言,果娶一個不好的,情性乖張,作事颠倒,平日搖唇鼓舌,欺老吓小,弄得家中時刻不甯,不唯生兒無望,公公老年人如何受得這般氣苦?是無益而有害,我反是一個罪人了。
若但據媒人之言,說好說歹,總未可信,要得一耳聞目見,果然好的,方可放心。
”思來想去,不止一日。
忽然拍手道:“有了,有了!吾家妹子幼姑,為人謹慎,性氣和平。
平日吾說的話,百依百順。
娶得他來做吾婆婆,既得生子傳代,又與吾同心合意,方是萬全無失。
但恐老少不對,爹娘不聽。
”躊躇一晌,道:“必須如此如此,不怕爹娘不依。
且待明日回去面求便了。
”但未識長姑回去若何說法,有德夫婦聽與不聽,且聽下回分解。
八十老翁延似續,當先一着少人知。
話說長姑思聘妹子為姑,一夜不曾合眼。
絕早起來梳洗,即喚轎夫伺候,一身素服,外面罩件色衣,走向堂前告禀公公道:“媳婦今日回家探望父母,去去便歸。
公公萬勿他出。
”說罷,即乘轎而去。
元美見媳婦匆匆而去,隻疑家中有事,也不去問他。
“但叫吾在家等着他,畢竟回來有什麼話說了。
”按下元美一邊。
且說長姑轎子一到自己門首,便有人進去通報。
有德夫婦聞女兒歸家,迎出廳來。
幼姑見小弟聞大姊歸來,也跟随出來迎接。
有德見女兒衣服外面罩件色衣,便想道:“他是最講究道理的,今日為何改起妝束來?”正欲開口,隻見女兒一到堂前,雙膝跪倒,兩淚交頤,放聲大哭,道:“馬氏後代絕矣!女兒異日必作無祀之鬼,水無出頭日子!望爹娘救我一救!”有德見此光景,大為驚駭,自忖:“女兒素守閨訓,今來求救于我,難道不能守寡,意欲改嫁,欲求父母作主不成?”因道:“汝且起來,坐了細說。
”長姑總不肯起,但道:“女兒有一句話,爹娘如肯聽吾,則女兒便可得生。
如不依吾,今日即死于爹娘之前。
” 有德愈疑。
家人在旁聽者,也疑到長姑這一句說不明白的話,自然思量嫁人了,惟恐父母不依,故此以死相吓。
有德慢慢的道:“汝素知道理,所以吾平日最聽汝言。
今日汝所欲言,一定合理,吾何為不依?”長姑說:“女兒為馬家媳婦,自應為馬家出力。
因念馬氏世代積德,公公一生仁厚,吾丈夫為人,讀書好學,存心厚道,不應無後。
即女兒賦命多蹇,亦自信無他,何至受此慘報?今承繼無人,遂至宗斬祀絕!”長姑說到此處,淚如泉湧,伏地悲哀,哽咽不能成聲。
旁人俱掩面唏噓。
有德夫婦亦流淚不止,因問:“汝意雲何?”長姑說:“就女兒看來,公公年雖高大,精神尚健,相亦多壽,娶得一位婆婆,尚能生子,則馬氏可以有後,女兒終身亦有結局了。
”有德斯時便以手來扶着女兒,帶笑說道:“此卻容易。
隻要汝家公公肯娶,天下豈少女子?汝不過求我為媒的意思,我當出力尋訪,擇一好對頭與你公公作配便了,何必如此光景?”長姑說:“尋訪的話,到也不必爹娘費心,女兒以看中一人在此了。
”有德問是何人。
長姑說:“兒看中的就是吾家妹子,可以為吾婆婆。
”有德大駭,搖頭道:“這卻教我難依。
”長姑見父不允,随向袖中取出利刃,大哭道:“兒命畢于今日矣!”右手持刃,左手按頸,便作欲刎勢。
有德夫婦大驚,向前劈手奪住,道:“兒勿着急,有話從長計較!”長姑把利刃收起,有德從容告說道:“汝妹姻事,自然父母作主。
但汝翁年近七旬,汝妹年才十九,老少相懸,要問汝妹願與不願。
倘其不願,強為主婚,使他終身抱恨,豈非父母害他?于心何忍?”長姑說:“爹言極是。
但女兒去問妹子,妹子允了,爹娘有更變否?”有德夫婦驚心方定,況揣度幼姑必定不肯,因說:“汝妹若允,我爹娘斷無不允之理。
”長姑磕頭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