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五回 異兆
關燈
小
中
大
種異樣的感覺,伊恨不能立刻把這件事問一個底細。
“那末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畢竟誰是誰非呢?他們這樣突然的開起仗來,難道也算是正式的國際戰争嗎?我真不明白為什麼這些外國人老是歡喜打仗!盡有許多事情是可以和和平平地解決的,何必一事實上要互相鬥争,互相殘殺呢?我瞧它們簡直是天性如此。
現在且不管這些,隻問日本和俄羅斯今番又是怎樣打起來的呢?” “因為日本先起兵攻襲了旅順口。
” “你可是說旅順口嗎?那真是奇怪了!旅順口是我們的海口啊!” “是的!太後。
” “這是十二分詫異的事!它們既然要打仗,為什麼不上日本去打,或是上西伯利亞去打呢?我瞧它們這兩個國家對于我們都有很不好的心思懷着呢!” “可是,太後,這一次的戰争委實是和我們不相幹的!” “你敢這樣說嗎?既然是這一次的戰争與我們是無涉的,那末為什麼他們要在旅順口打起仗來呢?” 太後這一句尖利的反問真使那颟顸無用的慶親王無方可對了。
其實這一些淺顯的利害,他也未嘗分辨不出,他也知道這一番日本和俄羅斯在旅順口作戰的結果,對于中國必然是有害無益;但他們那些當大臣的都已習慣于左右不說真話,能夠哄得過的事情便想竭力哄過伊,因此慶親王也故意的說出這種言不從心的假話來了。
當下太後也不過于窘他,隻低下了頭,自己默默地思慮起來,慶親王等都極嚴肅在地下面候着,而且各人都竭力裝着一副愛國忠君的容顔,表示他們也跟太後一樣在上心思。
這樣靜默了十來分鐘模樣,太後便用着很高亢的聲音說道:“古人說得好‘養兵一日,用在一朝’,難道我們的兵平日一般也是有吃有穿的,到得國家有事時,便一次都用不來他們嗎?這一回無論有事或無事,我們都不能不有些準備!就着兵部趕快調集幾路兵馬,即使他們夠打一仗,也得用上一用!” 太後這幾句話裡頭是很有些芒刺的,我一聽全知道伊是有确有感而發了;慶親王也不嘗不了解,便是其餘那些靜着一言不發的大臣也個個都理會得,因為那時候的中國軍隊,委實是太糟了。
但太後雖明知伊的軍隊的無用,卻依舊主張要在可能的範圍之中,作相當的準備;就是慶親王所說的日俄兩國作戰與中國無關的話果然是真的,但也得稍事布置,以防萬一。
于是伊又繼續說道: “我們要注意:每一次在我們國境以内,或國境附近發生戰事時,無論是中國人跟外國人打,或是外國人跟外國人打,打到結果,總是把我們中國晦氣,一大方一大方的土地送給人家;這樣的那事情,誰能保得定這一回不再發生呢!我相信日本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此番的所以開戰無非是雙方都想并吞我們的東三省而起的初部角鬥罷了。
可是我們得想一想,我們所失去的土地已經很多了,我們可願意再把東三省送給人家嗎?” 太後的話真是說得太激昂慷慨了,關親王便打算竭力地使伊平靜下去,急急回奏道:“乞太後稍息聖怒,聽奴才一言!依奴才看來,日俄兩國的居心雖然很可怕,但他們這一次打大方卻未必便有什麼深意,隻要我們自己嚴守中立,那是決不會有什麼壞事弄到我們頭上來的!” “話雖這麼說,”太後聽了慶親王的話,似乎很不以為然,但又不願如何駁責他,便依舊順着伊自己的意思,滔滔不絕地說道:“你必須趕快去囑咐那邊鄰近各地的文武官員:教他們務必要小心謹慎,竭力避免和人家發生什麼沖突;可是在同時也得知照他們準備下相當的兵力,如其敵人方面竟極無理地向我們挑釁起來,意圖劫掠我們的土地,就該盡力守衛,不準退讓。
總之,目前我們應該先忍耐着,不要說一句足以引起人家誤會的話,或做一些足以沾惹人家的行動;然而萬一人家真要找到我們門上來!那就非得下決心狠幹一場不可!” 讀者别給伊騙過了!伊這幾句話在朝上雖是這樣說,但卻并不曾教慶親王就去照着辦上谕,伊隻是在口頭上如此說而已。
因為伊一聽到日本和俄羅斯開火,便早就知道事情是很為難了,伊怎肯如此莽撞?伊原是一個很狡狯的人物,當然知道伊自己方才向慶親王所說的一番話是很嚴重的,要如真的用書面發表出去,不上一天,便要給全世界統統知道了,那末日本和俄羅斯就那湊此放下臉來,在東三省大吵大鬧了。
所以我相信太後是自始至終很明了中國那時候所處的地位的,中國既是那樣的貧弱,又複孤立無援,怎能貿然和人家開戰呢?開戰的結果也許會把伊自己的皇太後的寶座根本推翻掉,别的自然更不用說了! 伊也不耐煩再在殿上多坐,便匆匆地宣告退朝,仍由我們簇擁着回宮,往常太後回宮時,一路上總得東張西望的在各處巡視着;今天,伊卻目不轉瞬地盡是一味的向前猛走,直接回到寝宮中去。
宛内各處所開的花向為伊老人家所十分喜愛的,今天雖也有很燦爛
“那末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畢竟誰是誰非呢?他們這樣突然的開起仗來,難道也算是正式的國際戰争嗎?我真不明白為什麼這些外國人老是歡喜打仗!盡有許多事情是可以和和平平地解決的,何必一事實上要互相鬥争,互相殘殺呢?我瞧它們簡直是天性如此。
現在且不管這些,隻問日本和俄羅斯今番又是怎樣打起來的呢?” “因為日本先起兵攻襲了旅順口。
” “你可是說旅順口嗎?那真是奇怪了!旅順口是我們的海口啊!” “是的!太後。
” “這是十二分詫異的事!它們既然要打仗,為什麼不上日本去打,或是上西伯利亞去打呢?我瞧它們這兩個國家對于我們都有很不好的心思懷着呢!” “可是,太後,這一次的戰争委實是和我們不相幹的!” “你敢這樣說嗎?既然是這一次的戰争與我們是無涉的,那末為什麼他們要在旅順口打起仗來呢?” 太後這一句尖利的反問真使那颟顸無用的慶親王無方可對了。
其實這一些淺顯的利害,他也未嘗分辨不出,他也知道這一番日本和俄羅斯在旅順口作戰的結果,對于中國必然是有害無益;但他們那些當大臣的都已習慣于左右不說真話,能夠哄得過的事情便想竭力哄過伊,因此慶親王也故意的說出這種言不從心的假話來了。
當下太後也不過于窘他,隻低下了頭,自己默默地思慮起來,慶親王等都極嚴肅在地下面候着,而且各人都竭力裝着一副愛國忠君的容顔,表示他們也跟太後一樣在上心思。
這樣靜默了十來分鐘模樣,太後便用着很高亢的聲音說道:“古人說得好‘養兵一日,用在一朝’,難道我們的兵平日一般也是有吃有穿的,到得國家有事時,便一次都用不來他們嗎?這一回無論有事或無事,我們都不能不有些準備!就着兵部趕快調集幾路兵馬,即使他們夠打一仗,也得用上一用!” 太後這幾句話裡頭是很有些芒刺的,我一聽全知道伊是有确有感而發了;慶親王也不嘗不了解,便是其餘那些靜着一言不發的大臣也個個都理會得,因為那時候的中國軍隊,委實是太糟了。
但太後雖明知伊的軍隊的無用,卻依舊主張要在可能的範圍之中,作相當的準備;就是慶親王所說的日俄兩國作戰與中國無關的話果然是真的,但也得稍事布置,以防萬一。
于是伊又繼續說道: “我們要注意:每一次在我們國境以内,或國境附近發生戰事時,無論是中國人跟外國人打,或是外國人跟外國人打,打到結果,總是把我們中國晦氣,一大方一大方的土地送給人家;這樣的那事情,誰能保得定這一回不再發生呢!我相信日本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此番的所以開戰無非是雙方都想并吞我們的東三省而起的初部角鬥罷了。
可是我們得想一想,我們所失去的土地已經很多了,我們可願意再把東三省送給人家嗎?” 太後的話真是說得太激昂慷慨了,關親王便打算竭力地使伊平靜下去,急急回奏道:“乞太後稍息聖怒,聽奴才一言!依奴才看來,日俄兩國的居心雖然很可怕,但他們這一次打大方卻未必便有什麼深意,隻要我們自己嚴守中立,那是決不會有什麼壞事弄到我們頭上來的!” “話雖這麼說,”太後聽了慶親王的話,似乎很不以為然,但又不願如何駁責他,便依舊順着伊自己的意思,滔滔不絕地說道:“你必須趕快去囑咐那邊鄰近各地的文武官員:教他們務必要小心謹慎,竭力避免和人家發生什麼沖突;可是在同時也得知照他們準備下相當的兵力,如其敵人方面竟極無理地向我們挑釁起來,意圖劫掠我們的土地,就該盡力守衛,不準退讓。
總之,目前我們應該先忍耐着,不要說一句足以引起人家誤會的話,或做一些足以沾惹人家的行動;然而萬一人家真要找到我們門上來!那就非得下決心狠幹一場不可!” 讀者别給伊騙過了!伊這幾句話在朝上雖是這樣說,但卻并不曾教慶親王就去照着辦上谕,伊隻是在口頭上如此說而已。
因為伊一聽到日本和俄羅斯開火,便早就知道事情是很為難了,伊怎肯如此莽撞?伊原是一個很狡狯的人物,當然知道伊自己方才向慶親王所說的一番話是很嚴重的,要如真的用書面發表出去,不上一天,便要給全世界統統知道了,那末日本和俄羅斯就那湊此放下臉來,在東三省大吵大鬧了。
所以我相信太後是自始至終很明了中國那時候所處的地位的,中國既是那樣的貧弱,又複孤立無援,怎能貿然和人家開戰呢?開戰的結果也許會把伊自己的皇太後的寶座根本推翻掉,别的自然更不用說了! 伊也不耐煩再在殿上多坐,便匆匆地宣告退朝,仍由我們簇擁着回宮,往常太後回宮時,一路上總得東張西望的在各處巡視着;今天,伊卻目不轉瞬地盡是一味的向前猛走,直接回到寝宮中去。
宛内各處所開的花向為伊老人家所十分喜愛的,今天雖也有很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