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五回 異兆
關燈
小
中
大
太後這幾句話雖然說得很低,但語氣是非常憤懑激烈,說完又發狠把右手向外一揮,意思就是教李蓮英立刻走出去。
李蓮英也巴不得如此,方可少挨幾許無謂的叱咤,便忙着嗑過頭走出去了。
于是太後便回過頭來,向我說道: “你不笑我們沒膽量!這朵花的确開得帶些妖氣,說不定就有什麼禍事要臨到我們身上,或我們的國家的頭上來了!” 伊用着一種耳語似的聲音,向我說着;态度是依舊非常鄭重,兩道眉毛差不多要打成一個結子了。
我那時聽伊那樣的輕輕的說着,不覺也逐漸相信起來了。
我自己原是絕對不信什麼吉兆兇兆的,伊的話也并不能改變我的信仰,隻因我追随伊老人家已有了這麼許多的日子,早就深深地體驗到伊所擁着的權勢是如何的偉大了;伊既已擁着這樣大的權勢,又複如此深切的迷信着吉兆和兇兆,那末為了那一朵玉蘭花而使伊自己去制造出一個禍患來,豈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太後是因迷信預兆而憂慮有禍患臨頭,我乃是因迷信伊老人家的權勢而惟恐真有什麼禍患;雖然同樣是憂慮,但心理是各别的。
“有一件事你可還記得嗎?幾年之前,”太後為着要堅我的信心,并說明伊自己的憂慮決非無謂的憂慮起見,又繼續給我說道:“突然有一天的傍晚,天上起了一層血一般的紅雲,幾乎把京城附近幾百裡地方全罩住了,當時大家就覺得很驚慌,後來不是又在天上發現了一顆慧星嗎?因此人心分外慌亂,到處可以聽到許多謠言,因為俗語稱慧星為掃帚星,乃是一個最不祥的星象,再加上又有滿天的紅雲,那是更非好兆了;我們自然也很憂慮,惟恐将有什麼禍患發生。
然而任你事事謹慎,政不妄舉,那一年終于教我們讓日本打了一個大敗仗,喪師失地不算,且又賠了不少的銀子出去,紅雲和慧星的兇兆,畢竟是應驗了。
如今這一朵不該而開的木蘭花,真不知道又要把我們怎樣作弄咧!” 伊說的時候真有萬分誠懇的态度,人隻要見了伊這種态度,便不由他不信了。
但迷信最深的還是伊老人家自己。
伊從得到了李蓮英的報告之後,隻見伊忽而起立,忽而走向窗前去,忽而撫然長歎,忽而連連頓足,險些連穿戴衣冠,準備上朝的耐心也沒有了;大家又不敢催促,幸而伊還能竭力自制,終于象每天一樣的穿齊了全副的盛裝。
“快上緊些,别再耽待了!”最後,伊反颠倒的催促起我們來了。
“無論這預兆如何不利,現在我們必須馬上出去!我想今天的早朝上,一定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至少是一個惡消息。
說不定此刻慶順(即軍機大臣慶親王)那老頭兒的袖子裡,已有一封于我們大大不利的奏章藏着了。
” 伊這種極端武斷的預測原是事理所不許的,我當時也未嘗就敢相信,可是後來所發生的事情,竟恰如所料,真所謂無巧不成書矣!現在姑且讓我慢慢地叙述下去,信不信隻能由着讀者們自便了。
太後每天出去視朝,照例總得把我們這批人酌量帶一隊出去的,這日也是如此;我在伊的背後仔細留神着,隻見伊今天的走路竟比往常快了許多,不過快雖快,腳步卻非常慌亂,而且時有歪斜傾側之勢,遠不如往常的穩定,反而充分地表顯著一般尋常的老婦人所有的行路姿勢。
從這點上看起來,園内那一朵突然開放的玉蘭花,的确已把太後威脅得老态畢露了! 等我們走入正殿,太後的那些大臣已早在殿下等候着了,一見太後到來,便毫不遲疑的照例一起跪倒,恭恭敬敬地叩着頭,并逐一報名請安;這是一套瞧得厭透了的老例,可以無需多叙,侍大家都參拜過後,那慶親王卻依舊跪在地上,正在等候老佛爺準他發言的特旨。
這種情形原也是非常普通的,因為慶親王是軍機處的領袖,所以他往往是第一個奏事的人;但這一日我們瞧他臉上的神氣,實在很有些異樣,雖不能說異樣到如何地步,隻是在我們眼中看來,正和方才李蓮英進宮來奏報玉蘭花開時的情态一般無二。
老佛爺當然也瞧得很分明了,伊的嘴唇頓時便變成了灰白色。
伊知道那預料中的禍事真的已來了! “你有什麼事要說啊?”伊很急迫地問着,聲音非常的不自然,其時别的官員雖都在兩旁站着,但太後卻象不瞧見他們一樣,盡把一雙眸子觑着慶親王,半晌不稍轉動。
“回太後!奴才這裡方才得到一個消息。
”慶親王仍透着他那常有的一種大臣風度,低音啟奏着。
“是什麼消息呢?你們早就該奏上來了!”太後真是十二分分的焦急,忍不住竟把伊自己的心事也真說了出來:“今天早上,我們早料到一定要有什麼壞消息送來了如今你果然帶着來了!” 慶親王雖聽太後這樣說了,而且明知道自己所要啟奏的這個消息的确是球消息,但如何能故意蒙蔽呢?便鼓足勇氣答道:“日本已經向俄羅斯宣戰了!” 這個消息可真是出乎我們竟料之外的,太後更有一
李蓮英也巴不得如此,方可少挨幾許無謂的叱咤,便忙着嗑過頭走出去了。
于是太後便回過頭來,向我說道: “你不笑我們沒膽量!這朵花的确開得帶些妖氣,說不定就有什麼禍事要臨到我們身上,或我們的國家的頭上來了!” 伊用着一種耳語似的聲音,向我說着;态度是依舊非常鄭重,兩道眉毛差不多要打成一個結子了。
我那時聽伊那樣的輕輕的說着,不覺也逐漸相信起來了。
我自己原是絕對不信什麼吉兆兇兆的,伊的話也并不能改變我的信仰,隻因我追随伊老人家已有了這麼許多的日子,早就深深地體驗到伊所擁着的權勢是如何的偉大了;伊既已擁着這樣大的權勢,又複如此深切的迷信着吉兆和兇兆,那末為了那一朵玉蘭花而使伊自己去制造出一個禍患來,豈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太後是因迷信預兆而憂慮有禍患臨頭,我乃是因迷信伊老人家的權勢而惟恐真有什麼禍患;雖然同樣是憂慮,但心理是各别的。
“有一件事你可還記得嗎?幾年之前,”太後為着要堅我的信心,并說明伊自己的憂慮決非無謂的憂慮起見,又繼續給我說道:“突然有一天的傍晚,天上起了一層血一般的紅雲,幾乎把京城附近幾百裡地方全罩住了,當時大家就覺得很驚慌,後來不是又在天上發現了一顆慧星嗎?因此人心分外慌亂,到處可以聽到許多謠言,因為俗語稱慧星為掃帚星,乃是一個最不祥的星象,再加上又有滿天的紅雲,那是更非好兆了;我們自然也很憂慮,惟恐将有什麼禍患發生。
然而任你事事謹慎,政不妄舉,那一年終于教我們讓日本打了一個大敗仗,喪師失地不算,且又賠了不少的銀子出去,紅雲和慧星的兇兆,畢竟是應驗了。
如今這一朵不該而開的木蘭花,真不知道又要把我們怎樣作弄咧!” 伊說的時候真有萬分誠懇的态度,人隻要見了伊這種态度,便不由他不信了。
但迷信最深的還是伊老人家自己。
伊從得到了李蓮英的報告之後,隻見伊忽而起立,忽而走向窗前去,忽而撫然長歎,忽而連連頓足,險些連穿戴衣冠,準備上朝的耐心也沒有了;大家又不敢催促,幸而伊還能竭力自制,終于象每天一樣的穿齊了全副的盛裝。
“快上緊些,别再耽待了!”最後,伊反颠倒的催促起我們來了。
“無論這預兆如何不利,現在我們必須馬上出去!我想今天的早朝上,一定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至少是一個惡消息。
說不定此刻慶順(即軍機大臣慶親王)那老頭兒的袖子裡,已有一封于我們大大不利的奏章藏着了。
” 伊這種極端武斷的預測原是事理所不許的,我當時也未嘗就敢相信,可是後來所發生的事情,竟恰如所料,真所謂無巧不成書矣!現在姑且讓我慢慢地叙述下去,信不信隻能由着讀者們自便了。
太後每天出去視朝,照例總得把我們這批人酌量帶一隊出去的,這日也是如此;我在伊的背後仔細留神着,隻見伊今天的走路竟比往常快了許多,不過快雖快,腳步卻非常慌亂,而且時有歪斜傾側之勢,遠不如往常的穩定,反而充分地表顯著一般尋常的老婦人所有的行路姿勢。
從這點上看起來,園内那一朵突然開放的玉蘭花,的确已把太後威脅得老态畢露了! 等我們走入正殿,太後的那些大臣已早在殿下等候着了,一見太後到來,便毫不遲疑的照例一起跪倒,恭恭敬敬地叩着頭,并逐一報名請安;這是一套瞧得厭透了的老例,可以無需多叙,侍大家都參拜過後,那慶親王卻依舊跪在地上,正在等候老佛爺準他發言的特旨。
這種情形原也是非常普通的,因為慶親王是軍機處的領袖,所以他往往是第一個奏事的人;但這一日我們瞧他臉上的神氣,實在很有些異樣,雖不能說異樣到如何地步,隻是在我們眼中看來,正和方才李蓮英進宮來奏報玉蘭花開時的情态一般無二。
老佛爺當然也瞧得很分明了,伊的嘴唇頓時便變成了灰白色。
伊知道那預料中的禍事真的已來了! “你有什麼事要說啊?”伊很急迫地問着,聲音非常的不自然,其時别的官員雖都在兩旁站着,但太後卻象不瞧見他們一樣,盡把一雙眸子觑着慶親王,半晌不稍轉動。
“回太後!奴才這裡方才得到一個消息。
”慶親王仍透着他那常有的一種大臣風度,低音啟奏着。
“是什麼消息呢?你們早就該奏上來了!”太後真是十二分分的焦急,忍不住竟把伊自己的心事也真說了出來:“今天早上,我們早料到一定要有什麼壞消息送來了如今你果然帶着來了!” 慶親王雖聽太後這樣說了,而且明知道自己所要啟奏的這個消息的确是球消息,但如何能故意蒙蔽呢?便鼓足勇氣答道:“日本已經向俄羅斯宣戰了!” 這個消息可真是出乎我們竟料之外的,太後更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