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五回 異兆
關燈
小
中
大
這一年的深秋,委實是一個令人永遠不能忘記的特殊的季節。
當九月過後,日晷漸漸的短了,各種樹木上的葉子開始在脫落了;我們這一群久居在皇宮内的人,對于每個季節的更換原是不甚注意的,但這一次卻都發生了一種異樣的感覺。
雖然沒有人能夠明白地說出為的是什麼緣故,可是大家的确是那樣感覺着,尤其是太後自己。
也許可以說:到深秋時節,天氣漸漸冷了,人們的皮膚上自然會有一種不同的感覺,因此連内心上也起了相當的反應;這個解釋雖似有些理,但深秋的天氣我們決非出生第一次過到,何以往年毫無影響,獨自今年突然有起這種感覺來呢?而且這種感覺的刺激性非常的尖銳,竟使我們終日惴惴然,好象大患難,大恐怖不久便要臨頭的樣子。
然而各人也隻是這樣暗暗擔心而已,誰也不敢在言語上有所表示。
直到這件事發生,我們才知道我們的心悸竟是最靈驗的預兆! 這件呈究竟如何開場的呢?我到事後才追憶出來。
上苑裡的花木中,木蘭(即玉蘭)原算不得什麼奇異的名種,但也有好幾十株培植着,每逢初夏時,總得開放出許多花朵來;隻因它們并不沒有怎樣的特色,所以我們也向不注意。
到了深秋時節,我們是更不會輕易向它們看一眼了;但事後想來,我們每天總得在園内來來往往地遊玩好半晌,既有了那樣的奇事,何以竟會一個人都看不見呢?老實說:如其不是宮内有着這麼一個“萬事必報太後”的習慣,我們或者始終不會知道咧!原來宮内有一種習慣,無論一件怎樣瑣細的事,看來分明是一毫不值注意的,都是啟奏太後;因為太後的心思似乎有些和别人不同,伊往往要把一件偶爾發生的極微細的事情看得十分重大。
天氣已是深秋了,突然在某一株玉蘭樹上開出了了朵鮮花來,我們都不曾注意到,但終于給一個當園丁的太監首先發現了;他知道這是一件非報告不可的事情,但他同時卻又捏着一大把冷汗,險些吓得不敢去報告。
因為他們當太監的人地位既低,知識又淺,怎能預先料到這個消息奏上去之後,對于他們自己将發生什麼影響呢,也許碰得不巧,竟會教他糊裡糊塗地受一場大罪,而實際上他自己卻沒有半些錯處;侍到太後後來再醒悟,也來不及了。
可是利害雖難預料,這件事卻無論如何總得去奏明的。
(這引起情形都是我後來才知道的)這個園丁經過了好半晌的遲疑,便決意把這件異事先去告訴那總管太監李蓮英。
“不知道老佛爺今天可高興不高興?”他先向李蓮英試探着。
“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啊?告訴你:今天伊老人家正在最不高興的頭上呢!”李蓮英很倨傲地說道:“如其你有什麼事情要啟奏的話,誰也保不定伊着惱不着惱。
” “你說的是對的,我也不知道我去把這件事情奏明之後,挨打還是挨罵,但我總不敢不奏啊!”那園丁哭傷着臉說道:“如其我今天不去奏明,明天給伊老家自己發現了,那我的腦袋可還保得住嗎!” “哼!倒真有你的!可是你上去回明之後,說不定就會把伊老人家弄惱了,那你的頭還是免不掉要斬下來的!”李蓮貢仿佛是很得意似的冷笑着。
這個人原是一個心腸最毒,毫無人性的東西,他仗着太後的寵信,哪裡肯把這些小太監當做人。
每次逢到哪一個太監或宮女觸怒了太後,給太後吩咐拖出去拷打的時候,李蓮英老是露出一種心中暗快的神色;如其太後要把什麼人押去砍頭,他就格外的高興了。
“如今你就先告訴我,你要打算去奏明的是什麼事情啊?” 其時那園丁已是吓得面無人色了,他聽李蓮英的口氣不對,很想就此縮住了嘴,不再說下去了;可是他自己也知道已經說得太多了,絕對不用再想縮回去了。
即使他真個就此縮住不說,李蓮英也一定會用私刑來拷打他,逼他說出真情來。
于是那園丁便硬着頭皮,在極度恐慌的情緒中,戰戰兢地說道:“有一一枝玉蘭蘭花開了!” “在這種快将交冬的深秋裡,玉蘭還會開花嗎?”連李蓮英也覺得詫異起來了。
“這是哪兒來的話。
在好幾個月之前,所有的玉蘭花不是全都枯謝了嗎?怎麼又會開起來了呢?” “這這這是真的!果然然有一株木木蘭花開了!” 這究竟是什麼緣故鞍便是很怪異的!可說是我生平所不曾聽到過的奇聞啊!” “實在是是很詫異的!并且且且還 是是一種不不祥之兆咧!” “你這話我可不又不懂了!怎麼是不祥呢?” “因為,因為在幾個個月之前,它們所開開的花是名名份上應開的花花,所在是開得開得很多的;而如今呢,卻隻有有一株樹上上開花,開的花花又隻一朵。
你你你老人家可明白嗎?一株已開過許多日子花的樹樹上,重複又又孤零零地開開出一朵花來,這就不免,不免帶些妖妖妖氣了!” 說到這個妖字,那園丁的聲音已沙啞得幾乎聽不清楚了。
李蓮英問明
當九月過後,日晷漸漸的短了,各種樹木上的葉子開始在脫落了;我們這一群久居在皇宮内的人,對于每個季節的更換原是不甚注意的,但這一次卻都發生了一種異樣的感覺。
雖然沒有人能夠明白地說出為的是什麼緣故,可是大家的确是那樣感覺着,尤其是太後自己。
也許可以說:到深秋時節,天氣漸漸冷了,人們的皮膚上自然會有一種不同的感覺,因此連内心上也起了相當的反應;這個解釋雖似有些理,但深秋的天氣我們決非出生第一次過到,何以往年毫無影響,獨自今年突然有起這種感覺來呢?而且這種感覺的刺激性非常的尖銳,竟使我們終日惴惴然,好象大患難,大恐怖不久便要臨頭的樣子。
然而各人也隻是這樣暗暗擔心而已,誰也不敢在言語上有所表示。
直到這件事發生,我們才知道我們的心悸竟是最靈驗的預兆! 這件呈究竟如何開場的呢?我到事後才追憶出來。
上苑裡的花木中,木蘭(即玉蘭)原算不得什麼奇異的名種,但也有好幾十株培植着,每逢初夏時,總得開放出許多花朵來;隻因它們并不沒有怎樣的特色,所以我們也向不注意。
到了深秋時節,我們是更不會輕易向它們看一眼了;但事後想來,我們每天總得在園内來來往往地遊玩好半晌,既有了那樣的奇事,何以竟會一個人都看不見呢?老實說:如其不是宮内有着這麼一個“萬事必報太後”的習慣,我們或者始終不會知道咧!原來宮内有一種習慣,無論一件怎樣瑣細的事,看來分明是一毫不值注意的,都是啟奏太後;因為太後的心思似乎有些和别人不同,伊往往要把一件偶爾發生的極微細的事情看得十分重大。
天氣已是深秋了,突然在某一株玉蘭樹上開出了了朵鮮花來,我們都不曾注意到,但終于給一個當園丁的太監首先發現了;他知道這是一件非報告不可的事情,但他同時卻又捏着一大把冷汗,險些吓得不敢去報告。
因為他們當太監的人地位既低,知識又淺,怎能預先料到這個消息奏上去之後,對于他們自己将發生什麼影響呢,也許碰得不巧,竟會教他糊裡糊塗地受一場大罪,而實際上他自己卻沒有半些錯處;侍到太後後來再醒悟,也來不及了。
可是利害雖難預料,這件事卻無論如何總得去奏明的。
(這引起情形都是我後來才知道的)這個園丁經過了好半晌的遲疑,便決意把這件異事先去告訴那總管太監李蓮英。
“不知道老佛爺今天可高興不高興?”他先向李蓮英試探着。
“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啊?告訴你:今天伊老人家正在最不高興的頭上呢!”李蓮英很倨傲地說道:“如其你有什麼事情要啟奏的話,誰也保不定伊着惱不着惱。
” “你說的是對的,我也不知道我去把這件事情奏明之後,挨打還是挨罵,但我總不敢不奏啊!”那園丁哭傷着臉說道:“如其我今天不去奏明,明天給伊老家自己發現了,那我的腦袋可還保得住嗎!” “哼!倒真有你的!可是你上去回明之後,說不定就會把伊老人家弄惱了,那你的頭還是免不掉要斬下來的!”李蓮貢仿佛是很得意似的冷笑着。
這個人原是一個心腸最毒,毫無人性的東西,他仗着太後的寵信,哪裡肯把這些小太監當做人。
每次逢到哪一個太監或宮女觸怒了太後,給太後吩咐拖出去拷打的時候,李蓮英老是露出一種心中暗快的神色;如其太後要把什麼人押去砍頭,他就格外的高興了。
“如今你就先告訴我,你要打算去奏明的是什麼事情啊?” 其時那園丁已是吓得面無人色了,他聽李蓮英的口氣不對,很想就此縮住了嘴,不再說下去了;可是他自己也知道已經說得太多了,絕對不用再想縮回去了。
即使他真個就此縮住不說,李蓮英也一定會用私刑來拷打他,逼他說出真情來。
于是那園丁便硬着頭皮,在極度恐慌的情緒中,戰戰兢地說道:“有一一枝玉蘭蘭花開了!” “在這種快将交冬的深秋裡,玉蘭還會開花嗎?”連李蓮英也覺得詫異起來了。
“這是哪兒來的話。
在好幾個月之前,所有的玉蘭花不是全都枯謝了嗎?怎麼又會開起來了呢?” “這這這是真的!果然然有一株木木蘭花開了!” 這究竟是什麼緣故鞍便是很怪異的!可說是我生平所不曾聽到過的奇聞啊!” “實在是是很詫異的!并且且且還 是是一種不不祥之兆咧!” “你這話我可不又不懂了!怎麼是不祥呢?” “因為,因為在幾個個月之前,它們所開開的花是名名份上應開的花花,所在是開得開得很多的;而如今呢,卻隻有有一株樹上上開花,開的花花又隻一朵。
你你你老人家可明白嗎?一株已開過許多日子花的樹樹上,重複又又孤零零地開開出一朵花來,這就不免,不免帶些妖妖妖氣了!” 說到這個妖字,那園丁的聲音已沙啞得幾乎聽不清楚了。
李蓮英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