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三回 上苑奇葩
關燈
小
中
大
驗去調節裡面的溫度,結果便能使各種早放遲放的的菊花都在同時開出了美麗的花來。
菊花中最美麗的,依我說該是那丹鳳朝陽了。
這花的本身是很淺的黃色,但上面卻還蓋着一層紫色;這層紫色的花心左近還是很淡的,和尋常的紅色相仿,越往外便越深,到得花瓣的類端上時,便成純粹的紫色了。
它們的花瓣并不怎樣闊,也不怎樣密,卻很疏落有緻,所以色彩雖很鮮明,但決沒有絲毫妖豔之氣,堪稱菊中上品。
據說先前宮内原沒有這種花,後來江南有位大臣不知怎樣摸到了太後的性子,知道伊最愛花木,竟設法搜覓了好幾十種非常别緻的名花來,就中之一便是号稱“丹鳳朝陽”的菊花;也就是它最受太後的愛賞,因此便賞了一個候補道給那大臣的兒子。
除了丹鳳朝陽以外,其他比較名貴些的菊花還有白龍須,紫金鈴,雪球,雨過天晴,好幾十種,一時也不及列舉;即使舉出來也沒甚興味,這裡便決意一概從略了! 太後的愛好花卉是很有科學家的風度的,伊決不僅以觀賞為已盡愛好之能事;伊對于無哪一種花,都想充分的利用它們。
譬如把各種鮮花采去給那些做繡作的女工當标本,把玫瑰花鳳仙花的液汁制成化裝用品等,都是很有意義的。
那末太後對于菊花又是怎樣的利用呢?這個伊是用來當做食品的,食法如下:先把那一種名喚雪球的白菊花采下一二朵來,大概是因為雪球的花瓣短而密,又且非常潔淨,所以特别的宜于煮食;每次總是随采随吃的。
采下之後,就把花瓣一起摘下,揀出那些焦黃的或沾有污垢的幾瓣一起丢掉,再将留下的浸在溫水内洗上一二十分钏,然後取出,再放在已溶有稀礬的溫水裡漂洗,末了便把它們撈起,安在竹籃裡瀝淨,這樣就算是端整好了。
第二步當然便是煮食的開始。
太後每逢要嘗試這種特殊的食品之前,總是十分的興備,象一個鄉下人快要去赴席的情形一樣。
吃的時候,先由禦膳房裡給伊端出一具銀制的小暖鍋來;因為有菊花的時候總在秋天,暖鍋已快将成為席上的必需品了,雖然似乎還早一些,但也還不足令人驚奇,所甚注意的是菊花和暖鍋的關系。
原來那暖鍋裡先已盛着大半鍋的原汁雞湯或肉湯,上面的蓋子做得非常合縫,極不易合溫度消失,便是那股鮮香之味,也不緻騰出來。
其時太後座前已早由那管理膳食的大太監張德安好了一張比茶幾略大幾許的小餐桌,這桌子的中央有一個圓洞,恰巧可以把那暖鍋安安穩穩地架在中間;原來是這桌子是專為這個意義而設的。
和那暖鍋一起打禦膳房裡端出來的是幾個淺淺的小碟子,裡面盛着已去掉皮骨,切得很薄的生魚片或生雞片;可是為了太後性喜魚的緣故,有幾次往往隻備魚片,外加少許醬醋。
那洗淨的菊花自然也一起堆在這小桌子上來了。
于是張德便伸手把那暖鍋上的蓋子揭了起來,但并不放下,隻擎在手裡候着,太後便親自揀起幾許魚片或肉片投入湯内,張德忙将鍋蓋重複蓋上。
這時候吃的人——太後自己——和看的人——我們那一班——都很鄭重其事的悄悄地靜候着,幾十道的目光,一起射在那暖鍋上。
約摸候了五六分種,張德才又前去将蓋子揭起,讓太後自己或我們中的一人将那些菊花瓣的量抓一把投下去,接着仍把鍋蓋蓋上,再等候五分種,這一味特殊的食品便煮成了。
所有的揭鍋蓋,投菊花的時候,太後總得不住口的指揮着;其實我們和張德都已熟練有縛,伊真不必多費心了! 魚片在雞湯裡燙熟後的滋味,本來已是夠鮮的了,再加上菊花所透出來的那股清香,便分外覺得可口;而菊花的本身,原是沒甚滋味的,便經雞湯和魚片一渲染,便也很鮮美了。
太後吃得高興時,往往會空口吃下許多去。
我們站在伊的旁邊飽聞那股香味,卻很覺難受。
偶然得太後慈悲,都我們把伊吃剩的分食掉,便不由歡喜得不得,誰也不肯再講什麼謙讓之禮,恨不得獨自吞了下去。
太後不僅愛把菊花用來作為佐餐妙品,同時便愛利用它來代替肥皂洗手;這裡所謂不洗手,卻并不是手上有了什麼污垢才洗,乃是随時洗着玩玩的意思。
伊老人家每從插在瓶内或供在盆裡的菊花上,摘下一朵将開未開的蓓雷來,拆散了放在手掌裡,用力的磨擦,擦到那花葉齊變了渣才棄去,卻不就洗手,隻把手掌張開了讓它們自己吸幹;過了半晌,才用溫水洗去,可是那股菊花的香味便已留在手掌上了,皮膚也似乎染上了一種淡綠色,太後往往會舉起手來;很有興味地端詳着,并用鼻子聞着,久久不厭。
伊不但自己歡喜如此,而且帶要教我們也學着伊做;然而我們終不能象伊一樣的感到有什麼興趣,隻在如廁以後,或手上沾到了什麼腥臭的東西,才去采些菊花的綠葉來擦擦,藉以抵消那股污氣,等閑時誰也不高興去糟蹋那些花兒。
菊花之中,據說還有一種最希罕的名種喚做“綠牡丹”,它的顔色是綠的;決非淺綠,而是深綠。
花中綠色的最少,固不獨菊花如此,而在菊花中綠色的似乎格外的絕無僅有。
我雖久已聽人說過有“綠牡丹”這麼一種菊花,但我委實不曾見過。
太後自然
菊花中最美麗的,依我說該是那丹鳳朝陽了。
這花的本身是很淺的黃色,但上面卻還蓋着一層紫色;這層紫色的花心左近還是很淡的,和尋常的紅色相仿,越往外便越深,到得花瓣的類端上時,便成純粹的紫色了。
它們的花瓣并不怎樣闊,也不怎樣密,卻很疏落有緻,所以色彩雖很鮮明,但決沒有絲毫妖豔之氣,堪稱菊中上品。
據說先前宮内原沒有這種花,後來江南有位大臣不知怎樣摸到了太後的性子,知道伊最愛花木,竟設法搜覓了好幾十種非常别緻的名花來,就中之一便是号稱“丹鳳朝陽”的菊花;也就是它最受太後的愛賞,因此便賞了一個候補道給那大臣的兒子。
除了丹鳳朝陽以外,其他比較名貴些的菊花還有白龍須,紫金鈴,雪球,雨過天晴,好幾十種,一時也不及列舉;即使舉出來也沒甚興味,這裡便決意一概從略了! 太後的愛好花卉是很有科學家的風度的,伊決不僅以觀賞為已盡愛好之能事;伊對于無哪一種花,都想充分的利用它們。
譬如把各種鮮花采去給那些做繡作的女工當标本,把玫瑰花鳳仙花的液汁制成化裝用品等,都是很有意義的。
那末太後對于菊花又是怎樣的利用呢?這個伊是用來當做食品的,食法如下:先把那一種名喚雪球的白菊花采下一二朵來,大概是因為雪球的花瓣短而密,又且非常潔淨,所以特别的宜于煮食;每次總是随采随吃的。
采下之後,就把花瓣一起摘下,揀出那些焦黃的或沾有污垢的幾瓣一起丢掉,再将留下的浸在溫水内洗上一二十分钏,然後取出,再放在已溶有稀礬的溫水裡漂洗,末了便把它們撈起,安在竹籃裡瀝淨,這樣就算是端整好了。
第二步當然便是煮食的開始。
太後每逢要嘗試這種特殊的食品之前,總是十分的興備,象一個鄉下人快要去赴席的情形一樣。
吃的時候,先由禦膳房裡給伊端出一具銀制的小暖鍋來;因為有菊花的時候總在秋天,暖鍋已快将成為席上的必需品了,雖然似乎還早一些,但也還不足令人驚奇,所甚注意的是菊花和暖鍋的關系。
原來那暖鍋裡先已盛着大半鍋的原汁雞湯或肉湯,上面的蓋子做得非常合縫,極不易合溫度消失,便是那股鮮香之味,也不緻騰出來。
其時太後座前已早由那管理膳食的大太監張德安好了一張比茶幾略大幾許的小餐桌,這桌子的中央有一個圓洞,恰巧可以把那暖鍋安安穩穩地架在中間;原來是這桌子是專為這個意義而設的。
和那暖鍋一起打禦膳房裡端出來的是幾個淺淺的小碟子,裡面盛着已去掉皮骨,切得很薄的生魚片或生雞片;可是為了太後性喜魚的緣故,有幾次往往隻備魚片,外加少許醬醋。
那洗淨的菊花自然也一起堆在這小桌子上來了。
于是張德便伸手把那暖鍋上的蓋子揭了起來,但并不放下,隻擎在手裡候着,太後便親自揀起幾許魚片或肉片投入湯内,張德忙将鍋蓋重複蓋上。
這時候吃的人——太後自己——和看的人——我們那一班——都很鄭重其事的悄悄地靜候着,幾十道的目光,一起射在那暖鍋上。
約摸候了五六分種,張德才又前去将蓋子揭起,讓太後自己或我們中的一人将那些菊花瓣的量抓一把投下去,接着仍把鍋蓋蓋上,再等候五分種,這一味特殊的食品便煮成了。
所有的揭鍋蓋,投菊花的時候,太後總得不住口的指揮着;其實我們和張德都已熟練有縛,伊真不必多費心了! 魚片在雞湯裡燙熟後的滋味,本來已是夠鮮的了,再加上菊花所透出來的那股清香,便分外覺得可口;而菊花的本身,原是沒甚滋味的,便經雞湯和魚片一渲染,便也很鮮美了。
太後吃得高興時,往往會空口吃下許多去。
我們站在伊的旁邊飽聞那股香味,卻很覺難受。
偶然得太後慈悲,都我們把伊吃剩的分食掉,便不由歡喜得不得,誰也不肯再講什麼謙讓之禮,恨不得獨自吞了下去。
太後不僅愛把菊花用來作為佐餐妙品,同時便愛利用它來代替肥皂洗手;這裡所謂不洗手,卻并不是手上有了什麼污垢才洗,乃是随時洗着玩玩的意思。
伊老人家每從插在瓶内或供在盆裡的菊花上,摘下一朵将開未開的蓓雷來,拆散了放在手掌裡,用力的磨擦,擦到那花葉齊變了渣才棄去,卻不就洗手,隻把手掌張開了讓它們自己吸幹;過了半晌,才用溫水洗去,可是那股菊花的香味便已留在手掌上了,皮膚也似乎染上了一種淡綠色,太後往往會舉起手來;很有興味地端詳着,并用鼻子聞着,久久不厭。
伊不但自己歡喜如此,而且帶要教我們也學着伊做;然而我們終不能象伊一樣的感到有什麼興趣,隻在如廁以後,或手上沾到了什麼腥臭的東西,才去采些菊花的綠葉來擦擦,藉以抵消那股污氣,等閑時誰也不高興去糟蹋那些花兒。
菊花之中,據說還有一種最希罕的名種喚做“綠牡丹”,它的顔色是綠的;決非淺綠,而是深綠。
花中綠色的最少,固不獨菊花如此,而在菊花中綠色的似乎格外的絕無僅有。
我雖久已聽人說過有“綠牡丹”這麼一種菊花,但我委實不曾見過。
太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