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回 途中
關燈
小
中
大
這種精神,當然是很值得我們佩服的。
當那剔盡了骨頭和鱗甲的鲫魚肉,和着嫩豆腐一起煮好之後,便又第二度的捧到太後面前來;伊就用一柄銀匙,接連的喝了幾匙,同時還啧啧有聲地稱贊着,使我們這些站在旁邊的人,也看得垂涎欲滴了。
後來,伊忽然把吃剩的一半,指明要賞給我吃。
這真是使我喜出望外了!因為太後如果把吃剩的東西,或喝剩的茶水,指明賞賜某人吃,這個的人身價,頓時便增加了許多;不但旁人都在豔羨他,就是他自己也必認為是一樁極榮譽的事情。
所以太後此刻把這一味新鮮的魚羹,留一半賞給我吃,實在是很可喜的;何況用嫩豆腐和在一起煮的魚羹的滋味,的确是很不錯的呢! 太後的食量雖然并不象一般老年人那樣的減退,但因為禦膳房供呈上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無論一碗菜,或一盞湯,總使伊不能吃喝得罄淨;于是便養成了伊愛把餘剩的東西,賞給服侍伊的人去吃喝的習慣了。
可是我對于伊這種恩典,總是非常的小心應付:如其伊并不曾吩咐我把餘下的東西吃掉或喝掉,我無論心裡是怎樣的愛吃愛喝,也必竭力忍耐,立刻把那原碗或原盅遞給小太監們去收拾;如其伊已經吩咐明白,要教我把餘下的東西吃掉或喝掉,那時我就不能再客氣,必先恭恭敬敬的向伊磕上一個頭,表示我對于伊的賞賜,已是十二分的滿意,感激,接着便把碗中或盅中所剩的東西,毫不遲疑的吃喝下去,無論我腹中是怎樣的飽滿,也得欣然服從,否則便是故違聖旨,罪不赦了。
記得有一次,另外有一個女官,正和我一起服侍太後,太後恰好已喝過了幾口茶,想把那茶本放下來,這位女官便走過去替伊接了;其時那杯中還有半杯茶留着,伊也許是因為口渴太甚的緣故,竟不曾注意太後并沒有說明,要教伊代喝,便不假思索地向太後磕了一個頭,把那半杯茶喝完了。
我隔着伊的肩膀,偷眼去瞧太後,隻見太後,正在看着伊微笑,我不由掌不住也笑了。
在太後意思是因為這一個過失,畢竟太小,犯不着怎樣嚴厲的責備伊,所以爽快就不說了,隻把笑來驚覺伊。
後來,這個女官當然便醒悟過來了,伊當然是萬分的感激太後,可是對于我,伊反而不肯輕易放過了。
伊認為我的竊笑是一種有意的挑拔,因此大有怒不可遏之勢,當場雖不曾發作,過了一天,伊終于利用某一個機會,直截了當的數落了我一常伊說:“你真是太聰明了!誰也夠不上你。
可惜你太把别人看得不值一文了!你往往歡喜玩弄人家,使人家受窘,作為是一件有趣味的事情;人家究竟受得住受不住,你卻絕對不問了。
可是你要明白:輪資格,人家都比你先進宮好幾年咧!” 我對于伊所給我的這一場數落,并不曾提出什麼反抗,也沒有把伊對于我的誤會,作什麼解說,隻是付諸一笑,馬上便丢開了。
我們在豐台站上所吃的一頓晚餐,也是很富有嚴重性的,第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這一餐乃是上車後的開首第一餐,而且晚餐照便又是每日兩次“大餐”中的一次;于是那一百碗的正菜,便象宮中一般的送上來了。
這些菜都是裝在一種木制的大匣子裡的,如果在尋常的火車上,那些車門必然是太小了,必不能容許這些碩大無朋的食匣子通過;幸而我們這一列禦用火車上的門戶,都已重新改造過,差不多已大過了尋常的一倍。
于是每當進餐的時候,好幾十名太監,便在外面的月台上,排成了很長的一行,打那代表禦膳房的那輛車上起,一直排到太後這一輛車上;所有那些滿裝著名色山珍海味的食匣子,便象小學生所做的授木棍的遊戲一樣的從第一個太監,依次傳授過來,約莫要隔上四五分鐘,才授到站得和太後的餐桌最近的那個太監,——這人十九是張德——就由他把匣子裡的菜捧出來,安在桌子上。
這些匣子的外面,都用金子一般鮮明的黃色油漆漆着,再加上匣子裡所裝的碗盞,又都是很好看的磁器;同時那些傳遞食匣的太監,也各穿着五顔六色的公服;因此,單這上菜的一幕,已是很美麗動人的了!可惜除掉那些愚蠢得可厭的官吏之外,旁的人便不用想見到這樣的好戲。
待到我們的第一次晚餐完畢以後,太監便教人傳令出去,吩咐開車;于是我們便繼續給這列黃色火車裝載着,慢慢進望天津行去。
不料慶善的主張雖想使太
當那剔盡了骨頭和鱗甲的鲫魚肉,和着嫩豆腐一起煮好之後,便又第二度的捧到太後面前來;伊就用一柄銀匙,接連的喝了幾匙,同時還啧啧有聲地稱贊着,使我們這些站在旁邊的人,也看得垂涎欲滴了。
後來,伊忽然把吃剩的一半,指明要賞給我吃。
這真是使我喜出望外了!因為太後如果把吃剩的東西,或喝剩的茶水,指明賞賜某人吃,這個的人身價,頓時便增加了許多;不但旁人都在豔羨他,就是他自己也必認為是一樁極榮譽的事情。
所以太後此刻把這一味新鮮的魚羹,留一半賞給我吃,實在是很可喜的;何況用嫩豆腐和在一起煮的魚羹的滋味,的确是很不錯的呢! 太後的食量雖然并不象一般老年人那樣的減退,但因為禦膳房供呈上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無論一碗菜,或一盞湯,總使伊不能吃喝得罄淨;于是便養成了伊愛把餘剩的東西,賞給服侍伊的人去吃喝的習慣了。
可是我對于伊這種恩典,總是非常的小心應付:如其伊并不曾吩咐我把餘下的東西吃掉或喝掉,我無論心裡是怎樣的愛吃愛喝,也必竭力忍耐,立刻把那原碗或原盅遞給小太監們去收拾;如其伊已經吩咐明白,要教我把餘下的東西吃掉或喝掉,那時我就不能再客氣,必先恭恭敬敬的向伊磕上一個頭,表示我對于伊的賞賜,已是十二分的滿意,感激,接着便把碗中或盅中所剩的東西,毫不遲疑的吃喝下去,無論我腹中是怎樣的飽滿,也得欣然服從,否則便是故違聖旨,罪不赦了。
記得有一次,另外有一個女官,正和我一起服侍太後,太後恰好已喝過了幾口茶,想把那茶本放下來,這位女官便走過去替伊接了;其時那杯中還有半杯茶留着,伊也許是因為口渴太甚的緣故,竟不曾注意太後并沒有說明,要教伊代喝,便不假思索地向太後磕了一個頭,把那半杯茶喝完了。
我隔着伊的肩膀,偷眼去瞧太後,隻見太後,正在看着伊微笑,我不由掌不住也笑了。
在太後意思是因為這一個過失,畢竟太小,犯不着怎樣嚴厲的責備伊,所以爽快就不說了,隻把笑來驚覺伊。
後來,這個女官當然便醒悟過來了,伊當然是萬分的感激太後,可是對于我,伊反而不肯輕易放過了。
伊認為我的竊笑是一種有意的挑拔,因此大有怒不可遏之勢,當場雖不曾發作,過了一天,伊終于利用某一個機會,直截了當的數落了我一常伊說:“你真是太聰明了!誰也夠不上你。
可惜你太把别人看得不值一文了!你往往歡喜玩弄人家,使人家受窘,作為是一件有趣味的事情;人家究竟受得住受不住,你卻絕對不問了。
可是你要明白:輪資格,人家都比你先進宮好幾年咧!” 我對于伊所給我的這一場數落,并不曾提出什麼反抗,也沒有把伊對于我的誤會,作什麼解說,隻是付諸一笑,馬上便丢開了。
我們在豐台站上所吃的一頓晚餐,也是很富有嚴重性的,第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這一餐乃是上車後的開首第一餐,而且晚餐照便又是每日兩次“大餐”中的一次;于是那一百碗的正菜,便象宮中一般的送上來了。
這些菜都是裝在一種木制的大匣子裡的,如果在尋常的火車上,那些車門必然是太小了,必不能容許這些碩大無朋的食匣子通過;幸而我們這一列禦用火車上的門戶,都已重新改造過,差不多已大過了尋常的一倍。
于是每當進餐的時候,好幾十名太監,便在外面的月台上,排成了很長的一行,打那代表禦膳房的那輛車上起,一直排到太後這一輛車上;所有那些滿裝著名色山珍海味的食匣子,便象小學生所做的授木棍的遊戲一樣的從第一個太監,依次傳授過來,約莫要隔上四五分鐘,才授到站得和太後的餐桌最近的那個太監,——這人十九是張德——就由他把匣子裡的菜捧出來,安在桌子上。
這些匣子的外面,都用金子一般鮮明的黃色油漆漆着,再加上匣子裡所裝的碗盞,又都是很好看的磁器;同時那些傳遞食匣的太監,也各穿着五顔六色的公服;因此,單這上菜的一幕,已是很美麗動人的了!可惜除掉那些愚蠢得可厭的官吏之外,旁的人便不用想見到這樣的好戲。
待到我們的第一次晚餐完畢以後,太監便教人傳令出去,吩咐開車;于是我們便繼續給這列黃色火車裝載着,慢慢進望天津行去。
不料慶善的主張雖想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