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回 禦膳房

關燈
人的飲食,原是一種範圍極廣的“實用科學”,我怎能記得清許多? 舉幾個例:譬如清炖肥鴨,便是太後所非常愛吃的一樣菜,它的煮法是先把鴨子去毛,去肝髒再洗淨,然後加上一些調味品,把它裝在一個磁罐子裡;再把這個磁罐子裝在一個盛着一半清水的鉗鍋裡,緊緊地蓋一了鍋蓋,不使它走氣,就是這樣盡讓文火把它蒸着,一連蒸上三天,鴨子便完全酥了,酥得可以不必用刀割,隻須用筷子去夾,也可以絕不費力的夾開。

    那時候就可以給你大嚼了!皇太後雖然有時也夾些鴨肉吃,但多份是夾鴨皮吃的;因為那層鴨皮,才是這一碗菜裡最精美可口的一部分。

     除了清炖肥鴨這一昧佳肴之外,下面的幾樣,也是太後的餐舊上所常有的東西,并且也是伊所歡喜的幾種。

     熏炙一類的東西,似乎最合太後的口味,象烤鴨燒乳豬熏雞煨羊腿等等,差不多是不斷的會供呈上來的。

    這些東西當然不是什麼希品。

    尋常的百姓們在外面的灑菜館裡也盡可以享受得到,不過宮裡頭的烹調法,多少總比外面更考究些。

    據太後自己說,伊年輕時候,最愛吃的一味菜是燒豬肉再放在豬油裡煎着,結果是煎到那肉上的皮,脆得比什麼東西都脆了,它的滋味就着實的夠人垂涎。

    在北方,這味菜有個别名,喚做“響鈴”;意思是形容它脆得可以給人家嚼出聲音來。

    所以這樣菜總是做得愈松脆為愈好,而年老的人便因為牙齒的殘缺,隻得望着它歎氣了。

     到了太後暮年的時候,櫻桃肉便奪取了“響鈴”的位置,一變而為太後所特别中意的一昧菜了,它的制法是先把上好的豬肉,切成棋子般大的小塊,加上了調味品,便和新鮮的櫻桃,——在沒有新鮮櫻桃的時候,便把已經蜜餞或用其他方法制過的櫻桃,放在溫水裡浸着,浸得它跟新鮮的一樣好看,一樣鮮嫩。

    ——起裝在一個白磁罐裡,加些清水,讓它入在文火上慢慢地煨着;大約隔上十鐘頭,肉也酥了,櫻桃的香味也煮出來了,這樣就可以給貪嘴的人們恣意飽啖了。

    尤其是它的湯,真是美到了極點! 宮裡所常吃的幾種蔬菜之中,太後比較最歡喜的是“豌豆”。

     豌豆總是極嫩的時候摘下來的,所以不但它的滋味是很清爽,便是看它的色相,象一顆顆綠珠似的堆在白色的磁碗裡,也很容易引起你的食欲來。

    蘿蔔這樣東西,原是沒有資格可以混入禦膳中來的,因為宮裡面的人向來對它非常輕視,以為隻是平民的食品,或竟是喂牲畜用的,絕對不能用來亵辱太後;後來不知怎樣,竟為太後自己所想來起來,伊就吩咐監管禦膳房的太監去弄來嘗新。

    也虧那些廚夫真聰明,好容易竟把蘿蔔原有的那股氣味,一齊都榨去了;再把它配在火腿湯或雞鴨的濃湯裡,那滋味使當然不會差了!此外,還有鮮嫩的竹筍,和絕細的姜芽,也是太後所中意的素菜;不論“正餐”或“小吃”,總得教他們做上來的。

     菌類在中國出産得最多,大約有七八種以上。

    蒙古地方也有,比内地各處所産的還要大一些,滋味也格外豐腴些。

    太後對于菌,更是十二分的歡喜,所以無論在什麼菜肴裡,隻要不是絕對不可能的話,便總有香菌或麻菇和在裡面。

    但是菌類對于我,倒并無怎樣特殊的好感。

    我覺得山東膠菜的滋味,實在是蔬菜中最美妙的一種,它的葉子差不多是純白色,又嫩又甜,我往往是盡量的吃,不肯停止。

     中國各地象膠菜那樣著名的菜,真是多得不能計算,而就中尤以四川一省所産的東西,最為名貴,亦最受人歡迎。

    譬如說銀耳那樣東西,它的市價是貴極了,往往一小匣的銀耳,要花一二十兩銀子才買得到。

    它們是寄生在老松樹上的一種下等植物,不過不容易覓到好的,所以價錢是絕無理由的貴起來了。

     而且就是尋常人或官員,願意花多量的錢去買它的話,也不容易得到最好的;理由是因為最好的銀耳,已成了在四川省做官的人孝敬太後的一種專利品;他們雇了許多的工人,常年在那裡搜尋最好的銀耳,拿來去巴結太後。

     銀耳在裝運的時候,總是已經烘曬得很幹了,且還依着它們的價值的高下,分别裝在各式各樣的錦盒裡面;最精緻的錦匣,往往也要值到好幾兩銀子一個。

    裡面所盛着銀耳的價值,便可想而知了!但是價值雖是這樣高貴,然而它的滋味,卻委實不知道好在那裡,既不鹹,又不甜,也沒有香味;總之吃了它,等于沒有吃什麼東西一樣。

    所以它總是放在雞汁或其他的鮮湯裡一起煮的。

     還有種算是十分希罕的東西,喚做猴頭,大概跟打網球用的球一樣大校它的來源也是四川,而且大部分,總是呈進宮來給太後享用的。

    (譯者按:猴頭也是一種野生的菌類植物。

     産在宜昌和四川方面的深山裡頭。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