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回 随駕大臣
關燈
小
中
大
我時常在想:如果朝廷上沒有了這些外貌似乎很端莊嚴肅的大臣之後,國家的一切政事,會不會就此停頓;或者隻是象一頭馬丢掉了它的長尾巴一般的絕不發生影響,因為我瞧他們除掉在太後跟前端端整整地站着之外,便沒有别的事情可幹了,所以使我對于他們的能力和功用,不得不發生了一種懷疑。
據我所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為着什麼事情,從沒有一個大臣敢爽爽快快地發表過他的意見的。
照理講,他們的本職原是要輔佐太後——也就是要他們盡量向太後貢獻意見,使太後把一切政務,都能處理得中正妥善;但是因為他們過于畏懼太後的緣故,于是太後所聽到的,便隻是些故意要迎合伊自己的意思的空論,或是那些可以使伊歡喜的謊報。
(寫到這裡,我又想起我父親所告訴我的關于甲午年中日戰争的故事來了。
據說自始至終,清廷各大臣所奏給慈禧聽的戰報,老是“我軍大勝”、“我軍連捷”的虛話,一直到中國艦隊全軍覆沒,伊還不曾接到确息。
唯一的原因,就為各大臣都知道太後聽到了戰敗的消息,一事實上要着惱的,所以沒人敢說真話了。
)在這一列禦用列車上,少不得也有一輛車是指定給這些大臣們栖息的。
可是詫異得很,雖然這些随駕大臣——從最高級的到最低級的——都是很擁擠地群聚在一輛車上,而那總管太監李蓮英,卻是一個人獨占着一輛車,且又布置得十分富麗,僅稍次于太後的一輛車而已。
這又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迹! 這一輛專供随駕大臣們栖息的車輛的車身上,為着要使他不至和那一輛鐵路官員的車輛蒙混起見,在左右兩面,都懸着一塊牌子,很顯明地寫着“内務府”三個字。
所謂内務府,就是等于現在的内政部。
除掉這輛内務府的專車之外,旁的車上,也都有各各不同的牌子懸着,标明是給什麼人坐的,或是裝載什麼東西的,以免大家走錯。
可是太後的一輛車上,當然是不能挂什麼牌子的,不過也有一個特殊的記号,就是兩邊各漆着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那是用天藍色漆的,配着金黃色的車身,真是非常的動人。
這些大臣都以為自己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在外邊人的面前,往往十分誇耀。
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絕對負責地說,他們的位置,實在是絕不重要的!雖然我的二哥勳齡,也是其中之一,可是我終不能抹殺了事實說假話。
論二哥的人品和相貌,有确可以說是很漂亮的,他的服式也不能不算華貴富麗,就是他的學識,如果委任他的人能夠用得其當,也不見得會輸給人家。
無奈現在他們不但不能盡量的用其所長,并且連尋常的事情,也不讓他做,除掉他的漂亮的相貌,華貴的服工之外,他所能替太後或朝廷效力的,可說是沒有了! 慶善,就是那位内務府大臣,也就是在表面上負責理料一切關于内務方面的政務的人。
他的官銜聽起來是的确很重要的,然而官銜盡是這樣動聽,事實上他的職務,卻和我們理想中的景象,剛巧相反。
在現在的中國國民政府裡,或是在美國,及其他的國家,一個當内政部長或是當相等的職務的人,他的政治上地位,總是很重要的;可是我們這裡所講的慶善,便就不同了。
他所掌理的事務,都是些很瑣屑而很微細的。
所以說得确切一些,他實在是等于一個富貴人家的仆從,或是男管家。
他的“内務”,其實就是“官務”。
而他的地位和别位大臣不同的所在,也隻是他在宮中接近太後的時候,比别人格外多一些而已。
要是在相當的機會上,太後湊巧想需用他,便就近教他幹些雜務。
這樣,他也可以湊此而鑽營了。
無論他的才幹是怎樣的平庸,他的地位是怎樣的無關緊要,可是他的服式,卻委實是非常的精緻!在本書這一章裡,作者所要描寫的主要點,就是這些大臣們的服式。
他們的服式都是合于标準的,象制服一樣的整齊。
慶善照例也是戴着一頂小洋傘式的圍帽,帽頂上裝着一顆珊瑚制的紅色的頂子;在滿清時代,紅頂子就是一品大臣的标記,端的貴不可言!帽子的後部,還有一根孔雀毛制的翎子拖着,當他的腦袋晃動時,往往有耀人的光在閃動。
當然,他還不能用“雙眼”的翎子,因為這種翎子是一種最榮耀的裝飾物,非經朝廷恩準是絕對不許濫用的。
有清一代三百多年的曆史裡,能夠得到這種特殊的賞賜的,不過寥寥三四人而已。
——其中的一個,便是大名鼎鼎的合肥李鴻章。
慶善除掉穿着一件長可拂地的天藍色的箭衣之外,上身還置着一件紫醬色的馬褂,這件的紫醬色的馬褂上面,還有許多花紋織着。
可是因為花紋的顔色同屬紫醬的緣故,望去便不很顯明了。
不過這些花紋的經緯,都是跟其他部分不同的,就是所謂“暗花”。
這些暗花大半是花體的“壽”字,“福”字,“祿”字之類,總不外乎表示長命寶貴,福壽雙全的意思。
在那一件天藍色的箭衣的上面,為着要和這件馬褂相配起見,也有這種相同的花紋織工,慶善這一身衣服的工料,當然是很可觀的了!不過以外觀而論,象這樣的服式,實在可以算是很美麗的了,何況他腳上還登着一雙發光而黑緞制的朝靴呢! 無論任何一位大臣每當他離
據我所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為着什麼事情,從沒有一個大臣敢爽爽快快地發表過他的意見的。
照理講,他們的本職原是要輔佐太後——也就是要他們盡量向太後貢獻意見,使太後把一切政務,都能處理得中正妥善;但是因為他們過于畏懼太後的緣故,于是太後所聽到的,便隻是些故意要迎合伊自己的意思的空論,或是那些可以使伊歡喜的謊報。
(寫到這裡,我又想起我父親所告訴我的關于甲午年中日戰争的故事來了。
據說自始至終,清廷各大臣所奏給慈禧聽的戰報,老是“我軍大勝”、“我軍連捷”的虛話,一直到中國艦隊全軍覆沒,伊還不曾接到确息。
唯一的原因,就為各大臣都知道太後聽到了戰敗的消息,一事實上要着惱的,所以沒人敢說真話了。
)在這一列禦用列車上,少不得也有一輛車是指定給這些大臣們栖息的。
可是詫異得很,雖然這些随駕大臣——從最高級的到最低級的——都是很擁擠地群聚在一輛車上,而那總管太監李蓮英,卻是一個人獨占着一輛車,且又布置得十分富麗,僅稍次于太後的一輛車而已。
這又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迹! 這一輛專供随駕大臣們栖息的車輛的車身上,為着要使他不至和那一輛鐵路官員的車輛蒙混起見,在左右兩面,都懸着一塊牌子,很顯明地寫着“内務府”三個字。
所謂内務府,就是等于現在的内政部。
除掉這輛内務府的專車之外,旁的車上,也都有各各不同的牌子懸着,标明是給什麼人坐的,或是裝載什麼東西的,以免大家走錯。
可是太後的一輛車上,當然是不能挂什麼牌子的,不過也有一個特殊的記号,就是兩邊各漆着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那是用天藍色漆的,配着金黃色的車身,真是非常的動人。
這些大臣都以為自己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在外邊人的面前,往往十分誇耀。
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絕對負責地說,他們的位置,實在是絕不重要的!雖然我的二哥勳齡,也是其中之一,可是我終不能抹殺了事實說假話。
論二哥的人品和相貌,有确可以說是很漂亮的,他的服式也不能不算華貴富麗,就是他的學識,如果委任他的人能夠用得其當,也不見得會輸給人家。
無奈現在他們不但不能盡量的用其所長,并且連尋常的事情,也不讓他做,除掉他的漂亮的相貌,華貴的服工之外,他所能替太後或朝廷效力的,可說是沒有了! 慶善,就是那位内務府大臣,也就是在表面上負責理料一切關于内務方面的政務的人。
他的官銜聽起來是的确很重要的,然而官銜盡是這樣動聽,事實上他的職務,卻和我們理想中的景象,剛巧相反。
在現在的中國國民政府裡,或是在美國,及其他的國家,一個當内政部長或是當相等的職務的人,他的政治上地位,總是很重要的;可是我們這裡所講的慶善,便就不同了。
他所掌理的事務,都是些很瑣屑而很微細的。
所以說得确切一些,他實在是等于一個富貴人家的仆從,或是男管家。
他的“内務”,其實就是“官務”。
而他的地位和别位大臣不同的所在,也隻是他在宮中接近太後的時候,比别人格外多一些而已。
要是在相當的機會上,太後湊巧想需用他,便就近教他幹些雜務。
這樣,他也可以湊此而鑽營了。
無論他的才幹是怎樣的平庸,他的地位是怎樣的無關緊要,可是他的服式,卻委實是非常的精緻!在本書這一章裡,作者所要描寫的主要點,就是這些大臣們的服式。
他們的服式都是合于标準的,象制服一樣的整齊。
慶善照例也是戴着一頂小洋傘式的圍帽,帽頂上裝着一顆珊瑚制的紅色的頂子;在滿清時代,紅頂子就是一品大臣的标記,端的貴不可言!帽子的後部,還有一根孔雀毛制的翎子拖着,當他的腦袋晃動時,往往有耀人的光在閃動。
當然,他還不能用“雙眼”的翎子,因為這種翎子是一種最榮耀的裝飾物,非經朝廷恩準是絕對不許濫用的。
有清一代三百多年的曆史裡,能夠得到這種特殊的賞賜的,不過寥寥三四人而已。
——其中的一個,便是大名鼎鼎的合肥李鴻章。
慶善除掉穿着一件長可拂地的天藍色的箭衣之外,上身還置着一件紫醬色的馬褂,這件的紫醬色的馬褂上面,還有許多花紋織着。
可是因為花紋的顔色同屬紫醬的緣故,望去便不很顯明了。
不過這些花紋的經緯,都是跟其他部分不同的,就是所謂“暗花”。
這些暗花大半是花體的“壽”字,“福”字,“祿”字之類,總不外乎表示長命寶貴,福壽雙全的意思。
在那一件天藍色的箭衣的上面,為着要和這件馬褂相配起見,也有這種相同的花紋織工,慶善這一身衣服的工料,當然是很可觀的了!不過以外觀而論,象這樣的服式,實在可以算是很美麗的了,何況他腳上還登着一雙發光而黑緞制的朝靴呢! 無論任何一位大臣每當他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