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回 娛愛女禽言供雅谑 祝夫人鳳臘示衰征
關燈
小
中
大
迨靜娴左顧,目光與之相觸。
即回首,佯取幾茗,聞馥馥呼曰:“穎哥灼手矣。
”瑤叔至此,始覺手痛。
谛視,手背間白灰豆大,中有火星。
急揮之,然不識火自何來。
敏甫搖手示勿聲。
蓋其嘈紙煙,趁楊公面外坐,探煙吸之,将燼撩于地,不虞落瑤叔手背。
微馥馥一呼,瑤叔膚灼矣。
無何曲終笛止,楊公贊歎勿置。
自謂廿餘年前,與同歲生沈君次常,寓京邸。
次常工笛,每夜橫吹,視為常課。
鄰有金魁者,伶工也,聞而慕之,嘗請其指誤,則其工力可知。
特與丹翁較,覺彼僅悅耳,此能娛心,相去不可道裡計。
語已,回顧靜娴曰:“晚餐後,兒覺胸悶,今如何?”曰:“愈矣。
”楊公笑曰:“然則于先生之笛,可以祛疾。
彤甫營業,将為所奪。
丹翁其留意,此老姜桂之性,恐不能釋然于君,奈何?”言已大笑,衆皆哄和。
陸妪适進盤點,中置饨饪,并匾豆山藥之糕,内廚自制者。
二品潔白香滑,有六角、五出、連環諸式,于是主客共食。
而瑤叔嗜甜,不覺擴其胃量。
楊公谑之曰:“此靜娴特敬于先生者,汝侪何可染指。
不見靜娴怒視耶?”且言且瞋目,似效靜娴者。
衆大笑。
而瑤叔誠實,不免愧視靜娴。
靜娴已笑不可仰,馥馥捉靜娴懷中,笑至肩環皆顫,始悟為楊公所绐,失聲而笑。
蓋楊公處世謙沖,而對子侄則嚴,今茲一再诙諧,其引人發噱,自較常人為甚。
迨食已将散,命阿壽掌燈。
山和尚窺于帷隙,呼曰:“于先生去耶,好八哥送客。
”丹初習于謙虛,連稱不敢。
衆人已覺可笑,楊公複加志解曰:“丹翁知之否,内子因鳥豢上房,和尚之名勿雅,改呼八哥。
彼乃加一好字于上,可謂自命不凡。
”衆人複大噱。
敏初與瑤叔,至梯次,猶吃吃勿止。
翌晨,利生诘其故,又歸罪丹初。
謂吾兄端方,今乃諧谑若是,皆矮鬼引緻耳。
十月朔日,珊撷婦臨蓐得男,老夫婦喜慰可知。
命名合璧,字朔明。
取其時日适當,正日月合璧之際。
楊公既慶抱孫,愛女之疾複愈。
葭月三日,為夫人五秩壽晨,拟展彌月兩日,與夫人帨慶并舉。
楊雖寓公,然在籍士紳,頗多年誼。
加以棋酒之交,未及月望,賀儀紛至。
以主人好古,錦衣繡帽之外,複有金石書畫諸品,皆為利生目未經見者。
于是另設内帳房,關于慶祝諸端,悉委丹初。
凡丹初建議,又雅合主人之意。
且楊公闊大,乃郎又少不更事,有丹初任繁劇,遂畀全權。
利生側目,無如何也。
惟演劇娛賓一節,撷珊意在京戲,靜娴則喜昆腔,楊公莫知所擇。
丹初進曰:“昆班有二。
一鴻福,往來江湖間。
而鴻壽一班,新自滬上來。
其行頭,為某京卿賞給,人才較鴻福為優。
夫人大慶,與此名頗稱。
領班與吾相識,定價非昂,作為夜劇如何。
”二人語次,撷珊欣然歸,謂甬江京班初到,伶皆童年,黃道悅之,拟以一台為賀。
楊公辭之勿獲,昆劇之議始決。
遂選吉日,于廿六夜午祭祠。
是夜丹初先往,料量供品,及盥漱更衣之所。
屆時,楊公冠帶率子,及利生叔侄入祠。
并呼瑤叔,亦易禮服同行。
丹初不知,令設四墊。
楊公至,命仆加其一,置敏甫之右。
在丹初目中,覺利生面色驟青,不快至矣。
顧撷珊淡然,敏甫亦未經意。
矧楊公肅恭将事,利生何敢置喙。
祭拜已,夫人姑媳與靜娴亦至。
夫人裙帔珠補,按品嚴妝。
靜娴笄年,亦易成人妝束。
短發掩額,攏鬓遮環,而弓履重台,愈覺苗條清豔。
馥馥在旁,時時目之而笑。
夫人低語曰:“今夜祭祖,姊姊禮合大妝,所謂入國問俗,汝何笑為。
”蓋皖俗閨女非臨嫁,例勿系裙。
馥馥之笑,非無因也。
楊公微聞之,遂呼馥馥曰:“馥馥前。
汝居此,無異吾家人。
靜娴拜已,汝亦無妨一拜。
”馥乃斂笑低環,盈盈亦拜。
祭畢,天将破曉。
即回首,佯取幾茗,聞馥馥呼曰:“穎哥灼手矣。
”瑤叔至此,始覺手痛。
谛視,手背間白灰豆大,中有火星。
急揮之,然不識火自何來。
敏甫搖手示勿聲。
蓋其嘈紙煙,趁楊公面外坐,探煙吸之,将燼撩于地,不虞落瑤叔手背。
微馥馥一呼,瑤叔膚灼矣。
無何曲終笛止,楊公贊歎勿置。
自謂廿餘年前,與同歲生沈君次常,寓京邸。
次常工笛,每夜橫吹,視為常課。
鄰有金魁者,伶工也,聞而慕之,嘗請其指誤,則其工力可知。
特與丹翁較,覺彼僅悅耳,此能娛心,相去不可道裡計。
語已,回顧靜娴曰:“晚餐後,兒覺胸悶,今如何?”曰:“愈矣。
”楊公笑曰:“然則于先生之笛,可以祛疾。
彤甫營業,将為所奪。
丹翁其留意,此老姜桂之性,恐不能釋然于君,奈何?”言已大笑,衆皆哄和。
陸妪适進盤點,中置饨饪,并匾豆山藥之糕,内廚自制者。
二品潔白香滑,有六角、五出、連環諸式,于是主客共食。
而瑤叔嗜甜,不覺擴其胃量。
楊公谑之曰:“此靜娴特敬于先生者,汝侪何可染指。
不見靜娴怒視耶?”且言且瞋目,似效靜娴者。
衆大笑。
而瑤叔誠實,不免愧視靜娴。
靜娴已笑不可仰,馥馥捉靜娴懷中,笑至肩環皆顫,始悟為楊公所绐,失聲而笑。
蓋楊公處世謙沖,而對子侄則嚴,今茲一再诙諧,其引人發噱,自較常人為甚。
迨食已将散,命阿壽掌燈。
山和尚窺于帷隙,呼曰:“于先生去耶,好八哥送客。
”丹初習于謙虛,連稱不敢。
衆人已覺可笑,楊公複加志解曰:“丹翁知之否,内子因鳥豢上房,和尚之名勿雅,改呼八哥。
彼乃加一好字于上,可謂自命不凡。
”衆人複大噱。
敏初與瑤叔,至梯次,猶吃吃勿止。
翌晨,利生诘其故,又歸罪丹初。
謂吾兄端方,今乃諧谑若是,皆矮鬼引緻耳。
十月朔日,珊撷婦臨蓐得男,老夫婦喜慰可知。
命名合璧,字朔明。
取其時日适當,正日月合璧之際。
楊公既慶抱孫,愛女之疾複愈。
葭月三日,為夫人五秩壽晨,拟展彌月兩日,與夫人帨慶并舉。
楊雖寓公,然在籍士紳,頗多年誼。
加以棋酒之交,未及月望,賀儀紛至。
以主人好古,錦衣繡帽之外,複有金石書畫諸品,皆為利生目未經見者。
于是另設内帳房,關于慶祝諸端,悉委丹初。
凡丹初建議,又雅合主人之意。
且楊公闊大,乃郎又少不更事,有丹初任繁劇,遂畀全權。
利生側目,無如何也。
惟演劇娛賓一節,撷珊意在京戲,靜娴則喜昆腔,楊公莫知所擇。
丹初進曰:“昆班有二。
一鴻福,往來江湖間。
而鴻壽一班,新自滬上來。
其行頭,為某京卿賞給,人才較鴻福為優。
夫人大慶,與此名頗稱。
領班與吾相識,定價非昂,作為夜劇如何。
”二人語次,撷珊欣然歸,謂甬江京班初到,伶皆童年,黃道悅之,拟以一台為賀。
楊公辭之勿獲,昆劇之議始決。
遂選吉日,于廿六夜午祭祠。
是夜丹初先往,料量供品,及盥漱更衣之所。
屆時,楊公冠帶率子,及利生叔侄入祠。
并呼瑤叔,亦易禮服同行。
丹初不知,令設四墊。
楊公至,命仆加其一,置敏甫之右。
在丹初目中,覺利生面色驟青,不快至矣。
顧撷珊淡然,敏甫亦未經意。
矧楊公肅恭将事,利生何敢置喙。
祭拜已,夫人姑媳與靜娴亦至。
夫人裙帔珠補,按品嚴妝。
靜娴笄年,亦易成人妝束。
短發掩額,攏鬓遮環,而弓履重台,愈覺苗條清豔。
馥馥在旁,時時目之而笑。
夫人低語曰:“今夜祭祖,姊姊禮合大妝,所謂入國問俗,汝何笑為。
”蓋皖俗閨女非臨嫁,例勿系裙。
馥馥之笑,非無因也。
楊公微聞之,遂呼馥馥曰:“馥馥前。
汝居此,無異吾家人。
靜娴拜已,汝亦無妨一拜。
”馥乃斂笑低環,盈盈亦拜。
祭畢,天将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