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回 涼雨關懷二童口角 深宵治疾一士驚心
關燈
小
中
大
未識彼,此人慷慨好客,而供具之豐,起居之适,吾亦僅見。
若趙年伯家,則清冷如僧院。
吾父樂就之,吾殊勿願再往。
惜哉,吾不早知,乃讓瑤叔之獨樂也。
”敏甫微笑曰:“瑤叔豈樂是者,兄可謂不解其旨趣矣。
” 談次,鐘已指九點,丹初先歸,則茗爐不溫,慶子磕睡于小凳。
丹初歎曰:“幸爐火已熄,否則殆矣。
”遂搖慶子令醒,謂吾不需爾,先睡可也。
乃僮去末幾,隔窗有人,問先生寝未?丹初啟門令入,則為瑤叔,短襖窄袖,臉帶微醺,手拈黃菊折枝,為丹初插瓶曰:“此名黃金印,得之黃氏河房,明日尚有佳種贈予,任先生擇之。
”丹初喜曰:“謝君雅贶,此一瓶足供數日,君宜留以自賞,少留品茗,今日遊興若何?”瑤叔遂述登山勝慨,及夫賓遊之樂,惜無先生偕行,未免少興。
而趙公一見年伯,即問君家短主簿,何以不來,殊勿足令公喜也。
丹初燃炭于爐,揮以小扇,不覺失笑曰:“趙公善雅谑,主人奚言。
”曰:“年伯謂近日忙劇,俟工竣,當屈諸老友之駕,藉增小園光耳。
吾勿解黃道何意,絮絮問年齡學業,此公未能免俗,吾殊厭之。
”丹初笑曰:“彼或有擇婿之意,得君為嬌客,可稱特識,特勿知。
”言至此,瑤叔掩耳曰:“請勿言此,令人不歡。
”語已,取案上團扇,且揮且言曰:“古人謂秋扇可捐,此言無乃不情。
吾最愛随園詩‘修到團圓物亦難’之句。
果能制作精妙,上有乘鸾比翼,即在風雪之中,猶當出入懷袖,甯忍以涼飚奪熱,一旦棄之哉。
”丹初颔首微笑,頓憶日問事,即曰:“今晨天氣蒸燠,而一雨驟涼,薄棉可禦,君去時,曾備夾衣否?”瑤叔聞此,頓觸其身世之感,自謂己雖獨子,乃自幼失愛于阿母。
見辄蹙然,族人嫉予,幾罹不測。
今先生外人,乃能關心若是,令人可感。
丹初續言曰:“吾聞阿壽問福生,而福生含糊其辭,遂緻口角,固知君之未備也。
少年人,起居疏忽,往往如是,實則疾中于勿覺。
一旦患作,關心者豈獨予哉。
”瑤叔一怔曰:“阿壽問耶?”又曰:“先生言然。
”言已,兩手扪其額,顧丹初曰:“吾熱乃未退,素不善飲,而席間黃道屢勸,連進數觥,頭沉沉然,胸次怦跳未已。
”丹初試茗已,選宣白磁杯,滿斟進之曰:“飲此足以解醒。
”瑤叔謝之,一飲而盡曰:“名茶也。
吾狂飲,未免不韻,吾嘗聞先生笛聲,心肺皆涼。
然夜色已深,不敢請矣。
即靜妹亦酷好音律,嘗思請業于先生,但恐學而無成,不免贻笑耳。
”丹初取笛而坐,以無名指撫摸曰:“吾連日碌碌,無暇于是,君固樂聞,即夜深亦奚礙。
惟靜小姐言及,吾乃未聞,慧心人學之易易也。
”曰:“靜妹未嘗言此。
吾亦奚待彼言,乃婢傭背語,謂馥馥系靜妹蛔蟲。
”丹初大笑曰:“此誠罕譬。
”瑤叔亦笑曰:“實則姊妹行晨夕追随,何難得其意向。
吾侪日就外傅,歸僅一二面,解彼心曲,斯為難耳。
”丹初亟曰:“然則君勝馥馥多矣,可謂小姐之樟柳人。
”瑤叔亦失笑,搖手曰:“止矣止矣。
兩譬俱欠雅馴,不如弄笛為佳。
”丹初側坐小坑,倚笛欲吹,突聞鐵拴聲锵然,軒西角門頓辟,燈光閃閃,履聲急促。
一人揚聲曰:“務請陳先生速來,遲恐無及矣。
”瑤叔适躺藤椅,急起向窗外問曰:“請陳醫何事?是孰病者?”答曰:“小姐耳!小姐嘔瀉交作,幾乎厥暈。
”瑤叔顔色暴變,仄于椅之靠手處,非丹初扶之者,人椅兩翻矣。
丹初覺其手指厥冷,唇白若紙,扶之坐而慰之曰:“嘔瀉殆為霍亂。
吾妹曾患此,醫治勿及,調陰陽水進之,竟止,此由天氣不正使然,非絕症也,何驚憂若是。
今醫生且至,主人或在内書室,吾侪曷往候之。
”
若趙年伯家,則清冷如僧院。
吾父樂就之,吾殊勿願再往。
惜哉,吾不早知,乃讓瑤叔之獨樂也。
”敏甫微笑曰:“瑤叔豈樂是者,兄可謂不解其旨趣矣。
” 談次,鐘已指九點,丹初先歸,則茗爐不溫,慶子磕睡于小凳。
丹初歎曰:“幸爐火已熄,否則殆矣。
”遂搖慶子令醒,謂吾不需爾,先睡可也。
乃僮去末幾,隔窗有人,問先生寝未?丹初啟門令入,則為瑤叔,短襖窄袖,臉帶微醺,手拈黃菊折枝,為丹初插瓶曰:“此名黃金印,得之黃氏河房,明日尚有佳種贈予,任先生擇之。
”丹初喜曰:“謝君雅贶,此一瓶足供數日,君宜留以自賞,少留品茗,今日遊興若何?”瑤叔遂述登山勝慨,及夫賓遊之樂,惜無先生偕行,未免少興。
而趙公一見年伯,即問君家短主簿,何以不來,殊勿足令公喜也。
丹初燃炭于爐,揮以小扇,不覺失笑曰:“趙公善雅谑,主人奚言。
”曰:“年伯謂近日忙劇,俟工竣,當屈諸老友之駕,藉增小園光耳。
吾勿解黃道何意,絮絮問年齡學業,此公未能免俗,吾殊厭之。
”丹初笑曰:“彼或有擇婿之意,得君為嬌客,可稱特識,特勿知。
”言至此,瑤叔掩耳曰:“請勿言此,令人不歡。
”語已,取案上團扇,且揮且言曰:“古人謂秋扇可捐,此言無乃不情。
吾最愛随園詩‘修到團圓物亦難’之句。
果能制作精妙,上有乘鸾比翼,即在風雪之中,猶當出入懷袖,甯忍以涼飚奪熱,一旦棄之哉。
”丹初颔首微笑,頓憶日問事,即曰:“今晨天氣蒸燠,而一雨驟涼,薄棉可禦,君去時,曾備夾衣否?”瑤叔聞此,頓觸其身世之感,自謂己雖獨子,乃自幼失愛于阿母。
見辄蹙然,族人嫉予,幾罹不測。
今先生外人,乃能關心若是,令人可感。
丹初續言曰:“吾聞阿壽問福生,而福生含糊其辭,遂緻口角,固知君之未備也。
少年人,起居疏忽,往往如是,實則疾中于勿覺。
一旦患作,關心者豈獨予哉。
”瑤叔一怔曰:“阿壽問耶?”又曰:“先生言然。
”言已,兩手扪其額,顧丹初曰:“吾熱乃未退,素不善飲,而席間黃道屢勸,連進數觥,頭沉沉然,胸次怦跳未已。
”丹初試茗已,選宣白磁杯,滿斟進之曰:“飲此足以解醒。
”瑤叔謝之,一飲而盡曰:“名茶也。
吾狂飲,未免不韻,吾嘗聞先生笛聲,心肺皆涼。
然夜色已深,不敢請矣。
即靜妹亦酷好音律,嘗思請業于先生,但恐學而無成,不免贻笑耳。
”丹初取笛而坐,以無名指撫摸曰:“吾連日碌碌,無暇于是,君固樂聞,即夜深亦奚礙。
惟靜小姐言及,吾乃未聞,慧心人學之易易也。
”曰:“靜妹未嘗言此。
吾亦奚待彼言,乃婢傭背語,謂馥馥系靜妹蛔蟲。
”丹初大笑曰:“此誠罕譬。
”瑤叔亦笑曰:“實則姊妹行晨夕追随,何難得其意向。
吾侪日就外傅,歸僅一二面,解彼心曲,斯為難耳。
”丹初亟曰:“然則君勝馥馥多矣,可謂小姐之樟柳人。
”瑤叔亦失笑,搖手曰:“止矣止矣。
兩譬俱欠雅馴,不如弄笛為佳。
”丹初側坐小坑,倚笛欲吹,突聞鐵拴聲锵然,軒西角門頓辟,燈光閃閃,履聲急促。
一人揚聲曰:“務請陳先生速來,遲恐無及矣。
”瑤叔适躺藤椅,急起向窗外問曰:“請陳醫何事?是孰病者?”答曰:“小姐耳!小姐嘔瀉交作,幾乎厥暈。
”瑤叔顔色暴變,仄于椅之靠手處,非丹初扶之者,人椅兩翻矣。
丹初覺其手指厥冷,唇白若紙,扶之坐而慰之曰:“嘔瀉殆為霍亂。
吾妹曾患此,醫治勿及,調陰陽水進之,竟止,此由天氣不正使然,非絕症也,何驚憂若是。
今醫生且至,主人或在内書室,吾侪曷往候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