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卷 四一、風卷麻裙
關燈
小
中
大
為雪沉冤越俎謀 竟從盜窟獲根由
而今盡學山陽令 誰肖梁公硬出頭
觀察梁公,令阜甯日,嘗有事詣郡。
起早行,已入山陽境。
遙見輿傍一少婦,缟衣麻裙〖缟,音稿,白色也。
〗,持紙錠踽踽獨行〖踽,音舉,注詳張觀察篇。
〗,疑為新喪者。
忽旋風卷其裙,中露紅褲,大異之。
約儀從緩行,随之。
或遠或近,望麻裙中,褲白如故。
稍遠,必有旋風吹之,則變而為紅,濃淡不一色。
行約裡許,至一新墳,婦掃地化錠,哭而不哀。
忽旋風吹其紙錢四散,堕公輿前。
遙望婦顔色沮喪,跪地叩祝無算。
公知其有故,喚從役随婦行。
密訪其姓名村落,及死者為婦何人,死何日,沒何病。
役歸,知死者為婦之夫,無病暴卒。
卒後遽殓,殓竟即葬,諸甚草率。
而婦頗有醜聲,家亦不甚貧乏。
公既得其實,至郡谒太守後,具以所見語山陽令。
山陽令笑其迂,置不理。
公憤以告太守,太守笑曰:“君休矣!此山陽事也,何勞君越俎以謀〖俎,音祖,祭器。
(莊子)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
(按)世謂幹預他人之事為越俎,本此。
〗?”公愈憤,因往谒孫季圃節相于袁浦〖宰相出為總督,稱之曰節相。
〗,曆陳所見,且曰:“叨朝廷爵祿,目睹冤抑而不能為之申雪,慚負幽明,何用此官為?”節相聞而器之〖器,猶重也。
〗,因詢之曰:“汝既欲辦此案,将作何措手?”公曰:“請檄山陽縣會卑職開檢,如不得傷,請撤任。
予一月限,可必得其緻死之故。
限滿不得,願如律反坐。
”節相許之。
及開棺,屍尚未腐,竟體無毫發傷。
上下嘩然,鹹以梁公為喜生事誣良善。
山陽令且激少婦,令阻公輿不得歸。
公厲聲叱之曰:“朝廷法吏,既有所見,自合查辦。
查辦不周,緻生者銜冤,死者暴露,自有國法在,豈若輩所得淩辱?”正色升輿去,無敢阻之者。
公歸,即帶印親至袁浦,繳印聽參。
節相固素重公,至是謂之曰:“語汝弗妄動,今果無傷,可奈何?”公對曰:“願甘參處。
如荷見憐,請如前請,予一月,限廉訪必可得實〖廉,察也。
〗。
顧慮倉卒間,須擒犯訊供〖訊,音信,問也。
〗,而地方文武強分畛域〖畛域,音枕玉;畛域,疆界也。
〗,或緻兇犯遠揚〖遠揚,猶言遠逃也。
〗,為可懼耳。
”節相曰:“審爾,可持予令箭往。
一月不得當,予不爾庇矣。
”公頓首,持令箭出。
易服更裝,四出查訪。
已越兩旬,迄無所得。
一日,公僞為布客,行于山阜之交〖山陽,阜甯交界也。
〗。
日暮無所之〖之,往也。
〗,欲覓地寄宿。
迤逦裡餘〖迤逦,音以裡,注詳十金篇。
〗,至一村落,不及十家,均已掩門。
惟去村數武,有茅屋數間,猶露燈光,急趨而往。
柴扉半掩,推扉迳入。
有一老妪,倚燈縫紉〖紉,音認,以線貫針也。
〗,見公而驚曰:“客何為者?”公陳借宿意,且曰:“日暮途窮,計無複之,請假數尺地,以蔽風露,房金多寡不敢吝。
”老妪曰:“借宿亦無不可,顧我家兒子某,性惡,恐歸時得罪耳。
”遂引之置某屋中,曰:“客暫卧此,如聞某歸,幸弗聲張,以免饒舌〖(吳越備史)忠懿王以誕日齋僧,僧行修遍體疥癞,徑據上坐。
王見大不敬,遣之去。
齋罷,僧延壽告王曰:長耳和尚,定光佛化身也。
王趨駕參禮,行修默然,但雲:延壽饒舌。
(按)饒舌,謂多言也。
〗。
”公颔之。
坐草度假寐〖假寐,注詳陰骘篇。
〗,以待天明。
至
起早行,已入山陽境。
遙見輿傍一少婦,缟衣麻裙〖缟,音稿,白色也。
〗,持紙錠踽踽獨行〖踽,音舉,注詳張觀察篇。
〗,疑為新喪者。
忽旋風卷其裙,中露紅褲,大異之。
約儀從緩行,随之。
或遠或近,望麻裙中,褲白如故。
稍遠,必有旋風吹之,則變而為紅,濃淡不一色。
行約裡許,至一新墳,婦掃地化錠,哭而不哀。
忽旋風吹其紙錢四散,堕公輿前。
遙望婦顔色沮喪,跪地叩祝無算。
公知其有故,喚從役随婦行。
密訪其姓名村落,及死者為婦何人,死何日,沒何病。
役歸,知死者為婦之夫,無病暴卒。
卒後遽殓,殓竟即葬,諸甚草率。
而婦頗有醜聲,家亦不甚貧乏。
公既得其實,至郡谒太守後,具以所見語山陽令。
山陽令笑其迂,置不理。
公憤以告太守,太守笑曰:“君休矣!此山陽事也,何勞君越俎以謀〖俎,音祖,祭器。
(莊子)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
(按)世謂幹預他人之事為越俎,本此。
〗?”公愈憤,因往谒孫季圃節相于袁浦〖宰相出為總督,稱之曰節相。
〗,曆陳所見,且曰:“叨朝廷爵祿,目睹冤抑而不能為之申雪,慚負幽明,何用此官為?”節相聞而器之〖器,猶重也。
〗,因詢之曰:“汝既欲辦此案,将作何措手?”公曰:“請檄山陽縣會卑職開檢,如不得傷,請撤任。
予一月限,可必得其緻死之故。
限滿不得,願如律反坐。
”節相許之。
及開棺,屍尚未腐,竟體無毫發傷。
上下嘩然,鹹以梁公為喜生事誣良善。
山陽令且激少婦,令阻公輿不得歸。
公厲聲叱之曰:“朝廷法吏,既有所見,自合查辦。
查辦不周,緻生者銜冤,死者暴露,自有國法在,豈若輩所得淩辱?”正色升輿去,無敢阻之者。
公歸,即帶印親至袁浦,繳印聽參。
節相固素重公,至是謂之曰:“語汝弗妄動,今果無傷,可奈何?”公對曰:“願甘參處。
如荷見憐,請如前請,予一月,限廉訪必可得實〖廉,察也。
〗。
顧慮倉卒間,須擒犯訊供〖訊,音信,問也。
〗,而地方文武強分畛域〖畛域,音枕玉;畛域,疆界也。
〗,或緻兇犯遠揚〖遠揚,猶言遠逃也。
〗,為可懼耳。
”節相曰:“審爾,可持予令箭往。
一月不得當,予不爾庇矣。
”公頓首,持令箭出。
易服更裝,四出查訪。
已越兩旬,迄無所得。
一日,公僞為布客,行于山阜之交〖山陽,阜甯交界也。
〗。
日暮無所之〖之,往也。
〗,欲覓地寄宿。
迤逦裡餘〖迤逦,音以裡,注詳十金篇。
〗,至一村落,不及十家,均已掩門。
惟去村數武,有茅屋數間,猶露燈光,急趨而往。
柴扉半掩,推扉迳入。
有一老妪,倚燈縫紉〖紉,音認,以線貫針也。
〗,見公而驚曰:“客何為者?”公陳借宿意,且曰:“日暮途窮,計無複之,請假數尺地,以蔽風露,房金多寡不敢吝。
”老妪曰:“借宿亦無不可,顧我家兒子某,性惡,恐歸時得罪耳。
”遂引之置某屋中,曰:“客暫卧此,如聞某歸,幸弗聲張,以免饒舌〖(吳越備史)忠懿王以誕日齋僧,僧行修遍體疥癞,徑據上坐。
王見大不敬,遣之去。
齋罷,僧延壽告王曰:長耳和尚,定光佛化身也。
王趨駕參禮,行修默然,但雲:延壽饒舌。
(按)饒舌,謂多言也。
〗。
”公颔之。
坐草度假寐〖假寐,注詳陰骘篇。
〗,以待天明。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