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卷 二二、僞書保節

關燈
也。

    〗,生急避入。

    俄頃,鄰生衣冠而至,邀生過其家。

    生不可,曰:“素昧平生,何忽蒙寵召?”笑曰:“無他事。

    适聞逆旅主人言,知君善書。

    頃将發一遠信,某苦不能執筆,而記室複他出〖(漢書傅毅傳)車騎将軍賓憲請毅主記室。

    (按)專司書啟者,謂之記室。

    〗,故以丐君〖丐,求也,乞也。

    〗。

    ”生固辭,強而後可。

    鄰生入取信稿出曰:“請依此一揮。

    ”遂書以付之。

    俄頃,即有二仆出,設一椅于堂中,地下鋪紅氍毹〖氍毹,音衢俞。

    (風俗通)織毛褥曰氍毹。

    (按)紅氍毹,即長氈毯也。

    〗,如将有卑幼見尊長者。

    生踱索堂中〖踱,音奪。

    踱索,閑步也。

    〗,不知何事。

    忽前媪及其子婦,皆裝束整嚴自内出。

    生遑遽欲遁,二仆挾持之不得行。

    鄰生複令媪婢數人扶生上坐,左右執其手,使不能動。

    于是母拜于前,子婦從于後,叩首以謝曰:“某母子夫妻,若非大恩人,何以有今日?”生堅不承曰:“萍水之人〖(滕王閣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注)萍生水上,随風漂流,故人稱邂逅相遇曰萍水。

    〗,不知何事,君乃作此惡劇〖劇,音句,戲也。

    〗,使我置身何地?”衆羅拜畢,其母乃曰:“恩人親持銀信,面交老身。

    三年以來,夢寐不忘大德。

    雖大君子施恩不望報,然愚母子何以自安?今幸天遣相遇,不緻抱恨終身。

    ”因令其子出前後手書以為證,複往召逆旅主人示之。

    主人沉思久之,曰:“此無疑。

    ”因備述生聞哭後,絮絮詢其邦族,及中途折回之由。

    生至此始不得已,自承曰:“此不過一時恻隐之心,亦天憫母之苦節,嫂之賢孝,故假手于某爾,何敢貪天之功?”鄰生因留生于其家,曰:“無以報大德,但乞小住數日,稍盡敬禮之心。

    ”生見其意誠,為之暫留,館于其齋中。

    鄰生詢其年長己一歲,遂請以兄禮事之,生亦樂從,彼此友愛,雖同胞弗及也。

     既知生父母未葬,因曰:“弟有典肆,距兄家不遠。

    今年于肆傍三四裡間得一地,地師言葬後,科第不絕。

    寒家相去既遙,且又無福以承之,吾兄善畏人知,福根深固,敢以奉獻。

    伯父母窀穸之費〖窀穸,音屯夕。

    (韻會)窀穸,下棺也。

    〗,請以一身肩之,稍酬大德于萬一。

    ”生遜謝再三始受之。

    遂擇日複與鄰生歸,相地蔔葬,适年向皆吉。

    鄰生大出己赀,為之經理,終事不費生一錢。

     既葬,鄰生欲留生主典肆事,且曰:“幸有微業可給饔飧〖饔飧,音雍孫。

    (孟子注)饔飧。

    熟食也。

    朝曰饔,夕曰飧。

    〗,兄何事再赴嘉興,遠離鄉井為?”生不可,曰:“肆東待我厚,我中道而舍之,背惠不祥。

    ”遂辭鄰生而行。

    及歸肆,會其鄉人有先至者,以生前後事,備告肆主。

    肆主驚喜曰:“我始以朱生為誠笃人耳,不但能見義勇為,而又能不矜不伐若此〖矜伐,皆誇也。

    (書經)爾維不矜,天下莫與汝争能;爾維不伐,天下莫與汝争功。

    〗,是将有厚福。

    ”因益倚任之。

     及肆主将殁,止一子尚幼,因舉肆授之生,令以十年為期,歸本銀于其子。

    生接手後,利市十倍。

    及期,生總其本利核之,得銀數十萬。

    念肆主恩不忍負,舉其資中分之,與肆主之子各取其半,兩家皆成巨富。

     生後生二子,長嘉吉,甲戌會試亞元;次逵吉,丁醜亞元。

    并入詞林,疊官清要,今富貴尚未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