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卷 二二、僞書保節
關燈
小
中
大
聽到哭聲萌善念 輕财仗義曲傳神
想來定是文公後 願買黃金鑄此人
嘉興朱生,先世本徽人。
幼聰慧善讀,稍長失怙恃,遂廢書。
其鄉人某,遠出設巨肆于嘉興〖巨,大也;肆,店也。
〗,攜生往學賈〖賈,音古。
〗。
凡學賈者,即以肆主為師。
生勤敏誠笃,師極愛憐之。
業既成,以勤儉積百金。
生故聘有妻,将謀歸娶。
師許之而念其資薄,複助百金,為擇期而送之。
行未十日即歸,訝其速。
生辭以中道被盜,盡喪其赀。
念徒手回鄉無益〖徒手,空手也。
〗,姑俟一二年後,稍積餘赀,再作歸計矣。
師聞其言,為之咨嗟久之〖咨嗟,歎聲。
〗,而不知生之非被盜也。
生之南歸也,至某處,舍舟遵陸。
夜宿逆旅,聞鄰有哭聲甚哀,谛聽之〖谛,音帝。
谛聽,細聽也。
〗,似婦女二人,徹旦不已〖徹旦,猶言通夜也。
〗。
天明,以詢逆旅主人。
主人曰:“言之可傷。
昨哭者為姑媳二人。
其姑少寡,撫一子成立,為娶婦。
婦美而孝。
其子完娶後,甫一年,以饑驅幕遊川中〖(陶潛乞食詩)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歲得薄修,寄歸以膳母〖膳母,猶言養母。
〗。
不足,則婦以針黹佐之〖黹,音緻。
針黹,刺繡也。
佐,補助也。
〗。
近因川楚被兵,道路梗塞,已三載不通音問。
适際儉歲〖際,逢也。
儉歲,荒年也。
〗,薪桂米珠〖(蘇轼詩)尺薪如桂米如珠。
(按)極言米價柴價之貴。
〗,萬難存活。
其姑不得已,将鬻其媳〖鬻,音育,賣也。
〗。
昨媒者來言,有富家子豔婦之色,以三百金納為妾,有成約矣。
婦戀其姑〖戀,音練,不忍離之謂。
〗,姑亦念婦賢孝不忍别,故徹夜哀号。
”生聞之恻然,因細詢其家氏族,及子之名号年齒相貌,主人一一言之。
生因曰:“餘适有事,須暫停半日再行。
”主人諾而去。
生歸房,盡出囊中金,又僞為其子書攜之往。
叩其家門,一妪啟門出視〖妪,威遇切,老婦之稱。
啟,開也。
〗,淚熒然〖,音刺,眼角也。
熒然,有光貌。
(韓愈詩)淚還雙熒。
〗,見生訝問曰:“客從何來?”生曰:“此是某姓否?”妪曰:“是。
”“有人在川中遊幕否?”曰:“有之。
”詢其名号,妪備述如逆旅言。
生請見太夫人。
妪曰:“老身即是。
”因導之登堂,詢其所自。
生舉二百金,及僞書告曰:“某販貨川中,與令郎為莫逆交〖(北史黎景熙傳)與範陽盧道源為莫逆交。
(按)莫逆,即至好之謂。
〗。
今載貨南歸,令郎囑帶銀信,乞收存。
”妪大喜,欲留生坐,詳問其子行蹤。
生曰:“令郎旅況大好,發财巨萬,不日即可旋裡,書中諒備言之。
某尚須趕路,不及細言。
”遂作别而去。
繞道歸寓,即函緻家中,托言被盜,請緩婚期,而身自歸店。
其師以其誠謹,頗倚任。
年餘複積赀歸,仍宿于前逆旅。
詢主人以某家姑媳究竟何如。
主人曰:“大是奇事!前我告客後,即于是日有遠方人,攜其子家書,及二百金至其家,委之而去。
其姑得金後,即告媒者絕富家婚。
未及數日,其子忽回,擁赀十餘萬,今成富室矣。
顧在川中無托人帶銀信事,不知書自何來。
疑神明憫其姑之苦節,婦之賢孝,而默佑之也。
”生颔之,次日遂行。
畢姻年餘,仍赴肆。
又宿于前逆旅,阻雨不得行。
偶步門外,适遇鄰妪肩輿過門〖肩輿,轎
幼聰慧善讀,稍長失怙恃,遂廢書。
其鄉人某,遠出設巨肆于嘉興〖巨,大也;肆,店也。
〗,攜生往學賈〖賈,音古。
〗。
凡學賈者,即以肆主為師。
生勤敏誠笃,師極愛憐之。
業既成,以勤儉積百金。
生故聘有妻,将謀歸娶。
師許之而念其資薄,複助百金,為擇期而送之。
行未十日即歸,訝其速。
生辭以中道被盜,盡喪其赀。
念徒手回鄉無益〖徒手,空手也。
〗,姑俟一二年後,稍積餘赀,再作歸計矣。
師聞其言,為之咨嗟久之〖咨嗟,歎聲。
〗,而不知生之非被盜也。
生之南歸也,至某處,舍舟遵陸。
夜宿逆旅,聞鄰有哭聲甚哀,谛聽之〖谛,音帝。
谛聽,細聽也。
〗,似婦女二人,徹旦不已〖徹旦,猶言通夜也。
〗。
天明,以詢逆旅主人。
主人曰:“言之可傷。
昨哭者為姑媳二人。
其姑少寡,撫一子成立,為娶婦。
婦美而孝。
其子完娶後,甫一年,以饑驅幕遊川中〖(陶潛乞食詩)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歲得薄修,寄歸以膳母〖膳母,猶言養母。
〗。
不足,則婦以針黹佐之〖黹,音緻。
針黹,刺繡也。
佐,補助也。
〗。
近因川楚被兵,道路梗塞,已三載不通音問。
适際儉歲〖際,逢也。
儉歲,荒年也。
〗,薪桂米珠〖(蘇轼詩)尺薪如桂米如珠。
(按)極言米價柴價之貴。
〗,萬難存活。
其姑不得已,将鬻其媳〖鬻,音育,賣也。
〗。
昨媒者來言,有富家子豔婦之色,以三百金納為妾,有成約矣。
婦戀其姑〖戀,音練,不忍離之謂。
〗,姑亦念婦賢孝不忍别,故徹夜哀号。
”生聞之恻然,因細詢其家氏族,及子之名号年齒相貌,主人一一言之。
生因曰:“餘适有事,須暫停半日再行。
”主人諾而去。
生歸房,盡出囊中金,又僞為其子書攜之往。
叩其家門,一妪啟門出視〖妪,威遇切,老婦之稱。
啟,開也。
〗,淚熒然〖,音刺,眼角也。
熒然,有光貌。
(韓愈詩)淚還雙熒。
〗,見生訝問曰:“客從何來?”生曰:“此是某姓否?”妪曰:“是。
”“有人在川中遊幕否?”曰:“有之。
”詢其名号,妪備述如逆旅言。
生請見太夫人。
妪曰:“老身即是。
”因導之登堂,詢其所自。
生舉二百金,及僞書告曰:“某販貨川中,與令郎為莫逆交〖(北史黎景熙傳)與範陽盧道源為莫逆交。
(按)莫逆,即至好之謂。
〗。
今載貨南歸,令郎囑帶銀信,乞收存。
”妪大喜,欲留生坐,詳問其子行蹤。
生曰:“令郎旅況大好,發财巨萬,不日即可旋裡,書中諒備言之。
某尚須趕路,不及細言。
”遂作别而去。
繞道歸寓,即函緻家中,托言被盜,請緩婚期,而身自歸店。
其師以其誠謹,頗倚任。
年餘複積赀歸,仍宿于前逆旅。
詢主人以某家姑媳究竟何如。
主人曰:“大是奇事!前我告客後,即于是日有遠方人,攜其子家書,及二百金至其家,委之而去。
其姑得金後,即告媒者絕富家婚。
未及數日,其子忽回,擁赀十餘萬,今成富室矣。
顧在川中無托人帶銀信事,不知書自何來。
疑神明憫其姑之苦節,婦之賢孝,而默佑之也。
”生颔之,次日遂行。
畢姻年餘,仍赴肆。
又宿于前逆旅,阻雨不得行。
偶步門外,适遇鄰妪肩輿過門〖肩輿,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