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回 小解元才高察出舊仙名 俏媒婆事急充做新人嫁
關燈
小
中
大
從來有用是文章,畢竟功名姓字香。
一個草茅貧賤子,忽然扶作解元郎。
卻說幸尚書與夫人,自從不見了小姐,因着家人分頭在遠近左右打聽,卻又不敢明言。
誰知一連數日一似海底撈針,又如捕風捉影。
幸尚書抱怨夫人一回,又歎息一回。
夫人哪裡還敢言語,隻是垂淚暗哭。
卻又怕廉清早晚回來,便日日擔憂,時懷鬼胎。
無可奈何,因叫人收拾了建在鴻漸村村東上的一所廳房,請廉小村夫婦居住。
又悄悄送禮、送衣服。
此時廉小村家早已有人報過,夫妻兩口甚是歡喜,今見幸夫人這般殷懃,便十分過意不去,因再三苦辭道:“我家廉清,若無你老爺、夫人恩育,怎得成人。
若無老爺教誨,怎有今日之榮。
我老夫婦幾間茅屋,足可蔽風雨,幾件粗布衣,足可餬口,我有長子,足可娛我老年。
廉清久已是老爺家的人了。
煩你去與我多多拜謝老爺、夫人,萬不可以我老夫婦萦心。
”幸家家人見他如此,隻得回來對老爺夫人細細說知。
幸尚書聽了,甚是稱贊。
幸夫人隻是過意不去。
忽一日,家人報道:“廉相公與公子不久将到了。
”夫人不勝着驚。
沒奈何,着實吩咐内外仆婦了一番。
不一時,廉清到家,拜見了丈人、丈母。
此時夫人歡顔相待,十分親厚。
廉清并不介意,又與逄寅相見,俱各歡然。
次日廉清禀過了丈人、丈母,然後到鴻漸村了拜見父母。
幸夫人就打發了二十個仆從跟随而來。
正是: 昔日何疏今日親,隻因頭角一番新。
人情若是無更變,何以知她是小人。
不一時廉清到家拜了祖先,又拜父母、哥子。
一家歡樂非常。
驚動了遠近村民與往日兒童,無不稱羨。
廉小村又叫廉清,到向年日日頂禮的牌位邊去禮拜。
廉清見是一白紙牌位,上無名姓,不便就拜。
因問父親道:“這是何人的牌位,父親卻叫孩兒拜他?”廉小村道:“他是我的恩人。
你今日的功名,後來的富貴,皆賴此人。
他的姓名,原叫我問你,他說你自然知道。
我一向不曾問得你。
今日恰又應了他的口,真是奇事。
” 遂将當初許多事情說出:“隻因他臨去時,我問他的姓名,他不肯說出,隻寫一張字紙念與我聽,我又聽得不明不白,解說不出。
及至再三問他,他叫我留下這張字紙,道:『等你兒子後來中了舉人,自然曉得。
』你今恰恰中舉,一如他言。
”說罷,就用手在牌位之下取出一幅字紙,遞與廉清。
廉清雙手接來,細細看完,不勝大喜道:“原來是葛仙翁。
父親竟遇了神仙了。
”廉小村聽了,驚喜道:“孩兒你怎知他是葛仙翁?”廉清道:“他寫得明白。
他說是『草裡安身,便渴殺了,也點水不沾唇』。
『渴』字去掉三點水,是個『曷』字,加上草頭,合起來是個『葛』字;他又說『隻不過山人』,『山』字添個『人』旁,是個『仙』字,他說『爵在侯伯之上』,『侯伯之上』是『公』,他說『飛不去,将兩翅壓在下,若相并之魚鱗。
』是個『羽』字,加上『公』字,是個『翁』字。
總合起來,是『葛仙翁』三字。
豈不是葛仙翁臨凡?”廉小村聽了不勝大驚大喜道:“我就疑他不是凡人,竟是葛仙翁了指點我夫婦。
”說罷就拜。
潘氏與廉潔聽明,不勝驚喜,亦忙下拜。
廉清也拜了四拜。
拜完一家歡喜無限。
次日又領他到墳上拜過,便打發廉清依舊到幸尚書家來。
府縣官見廉清少年發解,後來前程遠大,便竭力趨奉,送旗杆,送匾額,十分加厚。
宗師又行文,先送廉清下學,然後迎舉。
附近鄉紳紛紛來賀。
廉清忙亂不了。
夫人因悄悄與幸尚書說道:“女孩兒一時未有下落,今廉清在家使外甚是擔憂,又不便着人尋訪,你須速速打發他進京會試。
等他離了此地,我們好去尋訪,若再耽遲,恐他曉得些風聲,就不妙了。
”幸尚書道:“這也說得是。
”遂催廉清早到京去靜養,以俟春闱。
又付盤纏,打發家人服侍,就與廉清餞行。
廉清每每要見小姐一面,謝她一番,不期再不能夠,又不便請見。
正思量無計,不期丈人、丈母立刻催他進
一個草茅貧賤子,忽然扶作解元郎。
卻說幸尚書與夫人,自從不見了小姐,因着家人分頭在遠近左右打聽,卻又不敢明言。
誰知一連數日一似海底撈針,又如捕風捉影。
幸尚書抱怨夫人一回,又歎息一回。
夫人哪裡還敢言語,隻是垂淚暗哭。
卻又怕廉清早晚回來,便日日擔憂,時懷鬼胎。
無可奈何,因叫人收拾了建在鴻漸村村東上的一所廳房,請廉小村夫婦居住。
又悄悄送禮、送衣服。
此時廉小村家早已有人報過,夫妻兩口甚是歡喜,今見幸夫人這般殷懃,便十分過意不去,因再三苦辭道:“我家廉清,若無你老爺、夫人恩育,怎得成人。
若無老爺教誨,怎有今日之榮。
我老夫婦幾間茅屋,足可蔽風雨,幾件粗布衣,足可餬口,我有長子,足可娛我老年。
廉清久已是老爺家的人了。
煩你去與我多多拜謝老爺、夫人,萬不可以我老夫婦萦心。
”幸家家人見他如此,隻得回來對老爺夫人細細說知。
幸尚書聽了,甚是稱贊。
幸夫人隻是過意不去。
忽一日,家人報道:“廉相公與公子不久将到了。
”夫人不勝着驚。
沒奈何,着實吩咐内外仆婦了一番。
不一時,廉清到家,拜見了丈人、丈母。
此時夫人歡顔相待,十分親厚。
廉清并不介意,又與逄寅相見,俱各歡然。
次日廉清禀過了丈人、丈母,然後到鴻漸村了拜見父母。
幸夫人就打發了二十個仆從跟随而來。
正是: 昔日何疏今日親,隻因頭角一番新。
人情若是無更變,何以知她是小人。
不一時廉清到家拜了祖先,又拜父母、哥子。
一家歡樂非常。
驚動了遠近村民與往日兒童,無不稱羨。
廉小村又叫廉清,到向年日日頂禮的牌位邊去禮拜。
廉清見是一白紙牌位,上無名姓,不便就拜。
因問父親道:“這是何人的牌位,父親卻叫孩兒拜他?”廉小村道:“他是我的恩人。
你今日的功名,後來的富貴,皆賴此人。
他的姓名,原叫我問你,他說你自然知道。
我一向不曾問得你。
今日恰又應了他的口,真是奇事。
” 遂将當初許多事情說出:“隻因他臨去時,我問他的姓名,他不肯說出,隻寫一張字紙念與我聽,我又聽得不明不白,解說不出。
及至再三問他,他叫我留下這張字紙,道:『等你兒子後來中了舉人,自然曉得。
』你今恰恰中舉,一如他言。
”說罷,就用手在牌位之下取出一幅字紙,遞與廉清。
廉清雙手接來,細細看完,不勝大喜道:“原來是葛仙翁。
父親竟遇了神仙了。
”廉小村聽了,驚喜道:“孩兒你怎知他是葛仙翁?”廉清道:“他寫得明白。
他說是『草裡安身,便渴殺了,也點水不沾唇』。
『渴』字去掉三點水,是個『曷』字,加上草頭,合起來是個『葛』字;他又說『隻不過山人』,『山』字添個『人』旁,是個『仙』字,他說『爵在侯伯之上』,『侯伯之上』是『公』,他說『飛不去,将兩翅壓在下,若相并之魚鱗。
』是個『羽』字,加上『公』字,是個『翁』字。
總合起來,是『葛仙翁』三字。
豈不是葛仙翁臨凡?”廉小村聽了不勝大驚大喜道:“我就疑他不是凡人,竟是葛仙翁了指點我夫婦。
”說罷就拜。
潘氏與廉潔聽明,不勝驚喜,亦忙下拜。
廉清也拜了四拜。
拜完一家歡喜無限。
次日又領他到墳上拜過,便打發廉清依舊到幸尚書家來。
府縣官見廉清少年發解,後來前程遠大,便竭力趨奉,送旗杆,送匾額,十分加厚。
宗師又行文,先送廉清下學,然後迎舉。
附近鄉紳紛紛來賀。
廉清忙亂不了。
夫人因悄悄與幸尚書說道:“女孩兒一時未有下落,今廉清在家使外甚是擔憂,又不便着人尋訪,你須速速打發他進京會試。
等他離了此地,我們好去尋訪,若再耽遲,恐他曉得些風聲,就不妙了。
”幸尚書道:“這也說得是。
”遂催廉清早到京去靜養,以俟春闱。
又付盤纏,打發家人服侍,就與廉清餞行。
廉清每每要見小姐一面,謝她一番,不期再不能夠,又不便請見。
正思量無計,不期丈人、丈母立刻催他進